<p class="ql-block"> 为期15天的国培学习结束了,作为一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一个偏远团场的美术教师,此次学习让我受益匪浅,不但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还在思想上得到了洗涤,教学理念上得到了革新。通过学习,聆听专家们的由浅入深、生动详尽的讲座,不仅使我对学校美术教育教学有了全新的认识,更重要的是让我的思想、观念、心灵都受到了一次触动、 提升、洗礼和升华。通过学习我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双减”发展方向和目标。从理论基础、教学技能、教学理念等方面有明显的提高和转变。结合专家的讲座,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深知自己在教学上的欠缺。此次培训虽然时间很短,但安排的紧凑有序,学习内容丰富,方式灵活多样,讲授精彩纷呈,观摩大开眼界。下面,就培训学习中的一些感悟谈谈我的认识,与大家共勉。</p> <p class="ql-block"> 一、聆听专家讲座,从中受益</p><p class="ql-block"> 多位教育名家的讲座为我们的教育科学理论注入了源头活水,给我们带来了心智的启迪、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享受,让我们饱享了高规格的“文化大餐”。</p><p class="ql-block"> 培训中非常有幸的聆听了邹艳红教授的《教师职业的理解与发展》。做为美术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把自己的爱好与职业勾连在一起,让生活与事业成为平行线,爱好让人活得不被动、有感觉……,努力让自己活成一束光,静下心来潜心育人,美术教师选择了美术,就要择一事,终一生去热爱。美是纯洁的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温润心灵艺术教育。从美术教师到美育教师角色的转变,提高自身的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随着时代的发展,新课改的推进,对美术教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p><p class="ql-block"> 听了尹少淳教授的《美育:观念与行为》后,我了解审美是一个人对具有美感的自然或人造审美对象进行感知享受判断和评价的行为过程,而帮助人们形成这样一种能力的教育则是审美教育。听了尹少淳教授的讲座,使我大开眼界,受益匪浅,作为一线教师,要静下心来深入思考,认识到自身的欠缺,要意识到该站在什么样的高度、角度去看待美育,深刻认识到美誉在教育中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 陈实教授的《知美善美育人无痕》从美育与艺术教育,从美术教师到美育教师,从美术育人策略美术学科案例,给我们进行了深入的讲解,通过实际的案例解答了我们在教学中的困感和迷茫。在心中也播下了如何育人的种子,为党育人,为国育才。</p><p class="ql-block"> 《美术学科思政的途径与方法》在马涛教授的讲座中我更深刻的认识到了思政教育在美术学科中的重要性。艺术教育就是美的教育,“以美育人, 由善入美”,美术与我们的文化生活密切相关,不同时代的美术艺术作品和创作活动反映了不同时期人们的思想认识和价值态度,与思政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从“点线面”不断的累积思政知识的同时还要吃透教材,把二者结合,才能成为一名新时代合格的美术教师。</p> <p class="ql-block"> 二、与学员互动,从中进步</p><p class="ql-block"> 在每一次的交流研讨中,我们都会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体会。在交流中大家各抒己见,使我有了更宽阔的视野,掌握更高的教学技能,在教学上“教学有法”是讲规范,“ 教无定法”是讲创意,从“有法”到“无法”,从规范到创意曾经是我们的美好愿望。过去的美术创作教学模式常常是以“师”为中心,按照常规的教学模式一步一步的教给学生, 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得不到发挥。而新教材扩展了美术学习内容,注重与学生现实生活以及未来发展的密切联系。教学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倡导多样化的自主参与、乐于探究,促进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主动探索新的表现形式以及探索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社会、美术与人类的关系,引导他们学会迁移的方法。在这次培训中,教授、专家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方法,具有启发性,符合学生认识特点和教学规律,能指导我们恰当的融入教学过程中。美术是感情的载体,美术作品不仅具有真情实感,而且对世界各物的反映,讲究个性化,美术教育就是培养了学生的真情实感,反映生活存在。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对审美主体的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的情感表现,激励学生的情感升华,使人与作品在情感上得到共鸣。</p><p class="ql-block"> 因此研讨交流充实了我,让我获得了进步。我将把自己学到的、感悟到的应用于实践,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工作更加得心应手,使教学效果更上新台阶。</p> <p class="ql-block"> 三、享受教育,收获快乐</p><p class="ql-block"> 学习虽然辛苦劳累,但是让我获得了快乐。我懂得了只有不断地为自己充电,才能适应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在培训中,听了有关专家关于挖掘美术地方资源的经验介绍后,使我们深受启发。教师从农村地域文化实际出发,有效地利用农村资源,发扬本地特色,将自己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便能设计出更丰富,更具个性,更能激发学生兴趣的农村特色的美术课程。如:成都邓双学校高慧兰老师的《主题剪纸教学与创作》、石河子第十中学王淑娟老师的《维吾尔族摸戳印花布》、邛崃高何学校陈波老师的《民间泥塑》、成都七中实验学校刘群林老师的《传统工艺编织》。我们一八五团中学就有深厚的地方美术文化资源的开发:比如兵团第一家“5A”景区,极具地方特色的屯垦戍边文化。挖掘身边的“乡土资源”作为更亲切的地方美术教材,既能使家乡的传统美术文化深入到孩子们心中,也是对现行教材的最好补充。</p><p class="ql-block"> 大家都知道要想给学生一碗水你必须有一 桶水,现在的一桶水已经不能满足需求,我们要给孩子们注入源头活水,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总结,不断地反思,及时将自己的经验记录下来。在整理中思考,在行动中研究,这将是我今后所追求的目的。</p> <p class="ql-block"> 走进国培,聆听专家的讲座,汲取名师的精华,这样的培训给我带来了全新的教学理念,带来了丰富的精神食粮,通过学习使我对教材教法有了更新更全面的认识。我们将带着收获、带着感悟、带着满腔的热情,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自己的教学中去,在不断地运用和总结转变教育观念,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做快乐教师,教快乐学生。</p> <p class="ql-block">编辑:杨蓉</p><p class="ql-block">审核:李晓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