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战友

阿 荣

<p class="ql-block">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半个世纪过去了,又到了清明时节,我们更加深切怀念曾经一起出生入死、患难与共而牺牲的战友,十位英烈九泉之下安息吧!你们不朽的英雄主义精神将永载共和国史册,也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祖国如有难,汝当做先锋。”当国家的海疆可能遭受外敌侵犯时,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工程兵工兵第六团这支屡建赫赫战功的英雄部队,1970年初从内蒙古昭乌达盟大草原转战奔赴辽东半岛大连长山列岛,义无反顾地接受了1165海上国防工程的重任。面对着艰苦的生活条件,巨大的施工压力,他们用勤奋和汗水浇筑起一道海底长城,用鲜血和生命保卫了黄渤海最前哨。</p><p class="ql-block"> 长山群岛地处祖国东北海疆前沿,与朝鲜半岛隔海相望,一望无际的浩瀚大海,星罗棋布的岛屿,奇礁异石的海滩,铸成了黄渤海前哨的钢铁长城。著名诗人郭沫若曾赋诗赞美道:“汪洋万顷青玉靛,小屿珊瑚列画屏”。</p><p class="ql-block"> 在长山群岛的小长山岛中央,一座刚刚重新修建的“守岛建岛烈士纪念塔”挺拔矗立。2016年5月起,陆续一批又一批来自广东、广西、江苏、四川、内蒙、浙江等地曾经参与1165国防工程建设的老兵专程来到这里,深切缅怀和悼念在1970年—1974年为1165国防工程献出宝贵生命的亲密战友,抒发着无限的崇敬与哀思。</p><p class="ql-block"> 老兵们顺着山坡拾级而上,迎面仰望着纪念塔上庄严肃穆的“守岛建岛烈士纪念塔”几个大字时,内心压抑了40多载的情感再难抑制,双眼泛红,嘴唇不觉地颤抖,有的仰面止不住流泪。纪念碑的后面就是安葬着部队10名烈士遗体的烈士墓园,墓园前排是10座洁白的石质墓碑,上面分别篆刻着10名烈士的姓名和牺牲经过。他们分别是顾云海、孙培伦、徐连栋、于元凯、徐常元、胡立库、李天文、马龙天、姚文礼、于宝峰。当年陵墓旁种植的青松翠柏,如今已是林木遮天,一片苍翠。</p><p class="ql-block"> 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老兵们祭拜各种水果食物,点上烟洒上酒,深深地弯下腰,缅怀着曾经睡在自己上铺、边铺的兄弟们,向这些为保卫祖国牺牲的英雄鞠躬致敬。礼毕后,老兵们亲手为烈士擦拭了墓碑。在墓碑上镶嵌的照片中,当年的他们还是那么年轻,那样的英武不凡。1972年入伍老兵陈秀荣轻抚着浙江文成胡立库战友的墓碑,眼泪禁不住的往下流,“战友,40多年了,今天我们都来看你了……”然后哽咽地再也说不出话来。</p><p class="ql-block"> 40多年过去,当年国防施工的场景早已被尘封在厚厚的历史之中,当年在这挥洒血汗的官兵们早已离开,但他们的心却从未放下过这里。这个黄渤海交界处的小岛深深地留在了他们的记忆中。海岛上这片宁静的区域成为了老兵们心中最神圣的情结,即使耄耋之年,即使万里之遥,不去看看,心结未了。在瞻仰英烈过程中,部队原副政委梁万田讲起了当年的往事。</p><p class="ql-block"> 长山群岛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中日甲午海战时,长海海域是主战场;日俄争夺旅顺口时,日本舰队就停泊在这片海域;全国解放后这里更是被确定为我国军事上的八大要塞之一。</p><p class="ql-block"> 1969年3月,珍宝岛武装冲突发生后,整个东北地区上空布满战争的疑云。为保卫祖国的安全和领土完整,部队遵照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奉命加强战备进行防御工程建设的指示,开始在黄海前哨诸多岛屿中大兴土木,构筑大型防御国防工事。这些工程规模之大、参加人数之多、技术之复杂,在中国近代军事筑城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我团官兵紧握钢枪接受祖国召唤,靠手中的锹、镐在这座长山列岛上筑起一座保卫祖国主权和尊严的“地下长城”,这一干就是整整4年零7个月。</p><p class="ql-block"> 那是一个雷雨交加的深夜永远铭刻在老战友们的记忆里,凌晨时分,1165工程技术区昼夜施工的坑道突遭发生大面积塌方,一营参加施工的官兵十数人处在极具危急之中,我和战友们在附近营房的睡梦中被强烈的呼喊声惊醒,顾不上穿好外衣就狂奔到工地现场,投入到紧急救援之中。瞬间塌方造成全线停电,工地上一片漆黑,救援官兵打着手电筒拼命的搬石挖土,撕心裂肺地呼唤着战友们的名字拼尽全力排险。抢救工作一直持续到天亮,最终仅抢救出血肉模糊身负重伤的几名战友,另有多名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那一刻。怀抱着牺牲的战友们,在场官兵痛心疾首,泪流满面,忍不住嚎啕大哭,哭喊声震动九霄,撼动天地。老兵们每每回忆起那个时刻,至今仍然唏嘘不已,彼时彼景永生难忘。此时此刻,当面对这些英灵的时候,心里总会迸生出一种无限崇敬的怀念之情,他们为了祖国的尊严与国家安全,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平均年龄还不到二十四岁,展现出了当代军人最崇高的无所畏惧的英雄主义精神品质。</p><p class="ql-block"> 青春无悔,不负韶华!</p> <p class="ql-block">2016.5.26日首批来自广东、广西、浙江籍老兵携家人子女千里迢迢专程从辽宁皮口乘座轮船前往小长山岛缅怀先烈</p> <p class="ql-block">2018.5.30日来自江、浙、粤、桂等地的一营三连老兵七十余人汇聚大连小长山岛当年营区驻地,参观1165国防工程、深切缅怀牺牲的十位战友</p> <p class="ql-block">  清明节如期而至,但因路途遥远,今年未能前去烈士墓前祭奠缅怀十位牺牲的战友。清明时节细雨绵绵,伴着泪水传递呼唤,献一束菊花祭拜,斟一杯薄酒思念,点一盏心灯照亮,写一篇祭文遥寄心底不尽的哀思!</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配文/阿荣</p><p class="ql-block"> 清明节 於温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