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藏书慢慢读(中国卷)《诗经》重读吟咏(1)《溱洧》

逍遥情怀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家有藏书慢慢读(中国卷)</b></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b>31《诗经》重读吟咏(1)《溱洧》</b></h1><h1><br></h1><h1> 与亲分享,一起慢慢读书,一起慢慢游走,一起慢慢变老。</h1><h1><br></h1><h1> 凌晨醒来,发现手机上显示今天是2022年4月3日星期日,很巧,今天是农历三月初三,中国古代的“上巳节”,也是中国的“情人节”,也叫“女儿节”。</h1><h1> 相传古代夏历三月初三仲春时节,青年男女要兰汤(室内)沐浴,到郊外踏青,河畔参加盛大集会,祭祀高媒和祓禊(祓除不祥)、于水滨以求子。青年男女在自由接触的欢聚中可以表达真挚的爱情,以求进一步结合。</h1><h1> 王羲之《兰亭序》中记述了“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绍兴此时已是暮春,而东北尚寒初春未绿。)</h1><h1> 唐代诗圣杜甫《丽人行》中的“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也是描写了这个节日的盛景。</h1><h1> 有《诗经·溱洧》为证。</h1><h1> 溱洧</h1><h1> 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蕑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h1><h1> 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矣。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且乐。”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h1><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这是北大中文系文学专业老师们编写、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四册《历代诗歌选》第一册中的《溱洧》一诗,共选取《诗经》15首,1981年邮购于中国青年出版社。</p><p class="ql-block"> 我选择这个版本,是因为它的句读与方玉润的《诗经原始》一致。</p><p class="ql-block"> 以前曾经在《家有藏书慢慢读·中国卷》第四篇中介绍过“中国古典文学王冠明珠《诗经》”,今年因为疫情,夜来难眠便用硬笔、毛笔习写《诗经·溱洧》等凝结着古代先民智慧的那一篇篇精美的诗章。亦有与亲分享心得之意。</p> <p class="ql-block">  这是1982年陈铁镔老师为高等院校中文系高年级选修课教材而写的,作为讲课教材,表达形式和不同题材节选了《诗经》80首。他所选取的版本与朱熹做序的《四书五经·诗经集传》是一致的,但把勺药写作了勺乐。</p><p class="ql-block"> 《诗经》该怎么学习呢?《诗经》属于仔细吟咏,越读越有穿越融汇、心神贯通之感。以《溱洧》为例,先初读浅吟,然后精研细究。</p><p class="ql-block"> 《溱洧》共二章十二句。这首诗选自《郑风》,描写的是古代郑国三月上巳节在溱、洧两水岸边男女欢乐聚会的盛况。</p><p class="ql-block"> 此诗用第三者口吻来描写,古人认为是“淫奔者自叙”。今天读来,早已将禁锢打破,观念更新,就像孔子所言“思无邪”。</p><p class="ql-block"> 溱、洧二水,都在今天的河南省新郑市境内。</p><p class="ql-block"> 洧水,是中国最古老的河流之一,源出今河南省登封县阳城山,经新郑市,自长葛县以下故道原经鄢陵、扶沟两县南至西华县入颍水。今名双洎河。溱水,发源于河南省密县的圣水峪,东南流会洧水,为双洎河,东流入贾鲁河。</p><p class="ql-block"> 蕑,一种兰草,又名大泽兰。芍药,古代的香草与今芍药不同。芍药又叫“离草、将离”,古时候两个相爱的人,不得不暂时离开时,会赠送芍药花来表达惜别之情。但是芍药的花期是在5月上旬立夏时节,所以芍药代表的是惜春情感。</p><p class="ql-block"> 清代学者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认为芍药就是牡丹。有学者认为芍药又分为草芍药、木芍药。</p> <p class="ql-block">  宋代理学大师朱熹做序的《四书五经·诗经集传》中,一概将郑声视为淫声。究其缘由为孔子认为“郑声淫”,所以自朱熹以后,约束自由的理念与风气便大兴起来,直至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兴起才民风大变。新中国成立后,妇女解放,恋爱自由,婚姻自主。</p> <p class="ql-block">  这首诗作于周釐王之世,《诗经原始》认为这期间有郑、唐变风五篇,郑有三篇,其中之一就是《溱洧》。</p><p class="ql-block"> 西周时期的周厉王时是公元前841年-828年,期间周公、召公“共和执政”,此年即是中国历史上有确切纪年的开始。</p><p class="ql-block"> 周釐王时,已是东周时期的公元前681年-677年,孔颖达认为是厉公时诗,厉公就是郑厉公,时代吻合并不矛盾。</p><p class="ql-block"> 东周时期分为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时期有十三个较大的诸侯国,周天子姬姓八国,郑国君为周厉王子友之后,异姓五国。当时大小诸侯140多个、部族30多(参见《简明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国历史图谱》、《中国历史地图集》)。</p><p class="ql-block"> 这期间,公元前681年周釐王(周庄王姬佗的儿子姬胡齐)元年春,齐桓公召集宋、陈、蔡、邾之君会盟于北杏(今山东东阿县北)。公元前679年周釐王三年春,齐桓公会宋桓公、陈寅公、卫惠公、郑厉公于鄄juan(今山东鄄城北),齐国开始称霸。同年,周釐王派虢公命令曲沃伯建立一军,曲沃伯由此成为晋国国君。公元前677年周釐王五年,秦将都城迁徙到雍(也就是学习强国中的雍城)。</p><p class="ql-block"> 郑厉公(姬突)号召力平平,后来王室纷争调解无效可见一斑。期间战乱频仍,也因为这个缘故,男女相弃,风气渐乱。(参见《春秋左传·庄公二十年春》,庄公二十一年夏五月,郑厉公卒,八月始下葬。)</p><p class="ql-block"> 有学者认为郑风文辞都很美,也都很有图画感,以景咏诗感怀很有韵味。</p> <p class="ql-block">  (这是我在2016年初夏的一个早晨浑河岸边拍的,借以纪念古代的上巳节、女儿节,中国的情人节。)</p><p class="ql-block"> 春和景明,西流水,雨打点点花,借代芍药赠与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