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柘寺位于北京西部门头沟区东南部的潭柘山麓,距市中心30余公里。寺院坐北朝南,背倚宝珠峰。潭柘寺始建于西晋永嘉元年(公元307年),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是佛教传入北京地区后修建最早的一座寺庙,故有“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的说法。 <div>潭柘寺经历了北魏、北周及唐代的几次灭佛运动,所以一直发展缓慢。直到金代,金熙宗完颜亶于皇统元年(1141年)到潭柘寺进香礼佛才确立了潭柘寺皇家寺院的地位,后代皇帝争相效仿,这对于进一步提高潭柘寺的地位,潭柘寺逐渐发展成为北京地区最大的一座皇家寺院。<br></div> 潭柘寺导游全景图 天王殿,殿中供弥勒菩萨像,形象是五代时的布袋和尚,背面供韦驮像,韦驮是佛教的护法神,两侧塑高约3米的四大天王神像,相传四大天王各护一方,天王殿两旁为钟鼓楼。 大雄宝殿,大雄是梵文“大无畏”的意思,是对释迦牟尼的尊称。大雄宝殿面阔五间,重檐庑殿顶,黄琉璃瓦绿剪边,上檐额题“大雄宝殿”,下檐额题“福海珠轮”。正脊两端各有一巨型碧绿的琉璃鸱吻,是元代遗物,上系以金光闪闪的鎏金长链。殿内正中供奉着巨大的木质漆金佛祖塑像,佛像左右分立“阿难”、“伽叶”两位尊者,东西两侧供有精美的漆金十八罗汉坐像。 潭柘寺寺院坐北朝南,主要建筑可分为中、东、西三路,中路,主体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和毗卢阁。从毗卢阁前右拐就是东路的方丈室,方丈室是佛寺住持居住和说话的地方,方丈室所在的院落为方丈院。方丈室前有两颗巨大的柏树,屋后可看见一座白塔。 方丈院东侧是清代皇帝的行宫院,院中幽静雅致、碧瓦朱栏、流泉淙淙、修竹丛生,颇有些江南园林的意境。院内有流杯亭一座,名猗轩亭。猗轩亭内用汉白玉石铺地,石面上刻有一条弯曲盘旋的的石槽。流杯亭是中国的特有建筑,是根据古代三月三“曲水流觞”的习俗而建造的。 流杯亭的北侧上方种有两丛金镶玉竹,是清康熙三十七年(1696)康熙皇帝御赐给潭柘寺的。金镶玉竹上方为乾隆宝座展室,供奉的是乾隆七年(1742)乾隆在潭柘寺拜佛进香的塑像,两侧墙壁挂有皇帝御临潭柘寺的盛况壁画。 中路最后为毗卢阁,毗卢阁的西侧是禅堂,东侧是千佛殿。禅堂内可以祈福,千佛殿内求的是姻缘。 楞严坛殿顶为双重檐,下层檐覆以黄色琉璃瓦,绿琉璃瓦剪边。殿顶为圆形攒尖顶,顶端为鎏金顶,楞严坛全高49尺。(潭柘寺的楞严坛) “八角坛”是楞严坛的重要特征及鲜明标志——“坛,寂灭坦实之体也,体具八正,故为八角,为摄八邪。”(潭柘寺的楞严坛) 八正,即指佛教中八种通向涅槃解脱的正确方向,分别为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潭柘寺的楞严坛) 方圆:是指“八角坛”既方又圆的坛边。虽然这只是对楞严坛的八角形所作的一种解释,但其法坛则真正融入了“佛教八正道”的深邃内涵。潭柘寺楞严坛正是以此来表达《楞严经》中的思想精神及特殊含义。(潭柘寺的三世佛殿) 潭柘寺楞严坛的复建,恢复了中国佛教界最为重要的佛事法坛,同时,它对佛学研究、佛教仪轨、坛式坛制,及佛教历史等研究领域,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物展示和研究平台。(潭柘寺的楞严坛) 大殿外侧正面挂有清乾隆帝手书“寂照真如”的匾额,其它三面的门额上的匾额是当时的两位亲王所题,其中果亲王弘瞻题了两块,一块是“金姿宝像”,一块是“ 慈云普覆”,另一块为显亲王衍璜所写的楹联,“登自在天,金口圆音宣落落;八三摩地,玉豪光相显如如”。在佛前的供桌上摆放着两个瓷质花瓶,瓶内插有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所留下的芭蕉扇各一把,均为长方形,“古雅有致”,除此之外还有用汉玉雕成的一支玉笛,以及孝圣皇后的御赐之物。(潭柘寺的楞严坛院内) 宝锅:天王殿前有一口铜锅,直径1.85米、深1.1米,是和尚们炒菜所用。此锅原在东跨院北房西次间,现在那里还有一口更大的锅,直径4米、深2米,一次煮粥能放米10石,需16个小时才能煮熟。由于锅大底厚,文火慢熬,故而熬的粥既粘且香。 这口煮粥的大锅有两个特点:一是“漏沙不漏米”。原来锅底有一个小锅,直径有五十公分,深三十公分。煮粥时,米中的沙子就会漏到这个小锅中,而米则不会到此。 二是“增僧不增米”。道理更简单,因为这口锅实在太大了,即使是来上几十个到此挂单的云游僧人,也无需再另做饭,只需往粥里加些水就行了,粥也一点都不显得稀。可惜,原锅已经不在,我们看到的是个复制品。 大雄宝殿是潭柘寺主殿,坐落在石台基上,重檐建筑,顶覆以黄色琉璃瓦,下层檐为绿琉璃瓦剪边,上檐匾额“大雄宝殿”是赵朴初题写,下檐是非常珍贵的龙雕匾额,上写“福海珠轮”四字是乾隆御笔。殿内供奉华严三圣,正中为释迦牟尼金身塑像,左右分立“阿难”、“伽叶”两位尊者,两侧还有十八罗汉。大雄宝殿屋脊的鸱吻上“镀金剑光吻带”是康熙所赐。 帝王树,在潭柘寺所有的古树中,最著名的当属这棵已有1400岁高龄的银杏树了。此树植于唐代,高达40余米、直径4米有余,需六七个人才能合抱。相传在清代,每一代新君登基,此树从根部会长出一枝新干、并逐渐与老干合为一体,故得乾隆皇帝御封为“帝王树”。 <br><br> 相传为了与“帝王树”相配,西侧配植的一棵为“配王树”也称为“娘娘树”,相传植于辽代,树龄约至今已1000多年。有趣的是,当年配植者错配了“鸳鸯”,这两棵树都是雄株不结果,所以永远都不会有“太子树”了。 一棵柏树与一棵柿子树相伴共生,被称其为“百事(柏柿)如意树” 娑罗树,树高20米,胸径约1米,生长于潭柘寺大雄宝殿的后面。娑罗树每到花开之时,如手掌般的叶子托起宝塔,又象供奉着烛台。另外还有一个都熟悉的名字,叫“菩提树”。“菩提树”是梵文,翻译成中文就是“觉悟、智慧”的意思,因为佛祖降生在娑罗树下,成佛在娑罗树下,圆寂还是在娑罗树下,所以人们才把娑罗树称为“菩提树”,才把娑罗树尊奉为佛家的“圣树”。康熙皇帝有诗赞曰“娑罗珍木不易得,此树惟应月中有”。 毗卢阁屋面造型别致,楼阁式的建筑,高二层,木结构。站在毗卢阁上纵目远眺,寺庙及远山尽收眼底。毗卢殿是潭柘寺主要殿堂,建于寺院的南北中心线上,毗卢殿也是明代佛寺常建的殿堂。其上下层像设略有不同。 毗卢阁,是供奉毗卢佛的,所谓毗卢佛,是“毗卢遮那佛”的略称,“毗卢遮那佛”是释迦牟尼的法身佛。佛教中经常会提到“三身佛”,即法身“毗卢遮那佛”,应身“释迦牟尼佛”,报身“卢舍那佛”。 圆通殿供奉的是观世音菩萨的本身像,在其两面排列着观世音菩萨的32种应身像,合称“观音三十三身”。“圆通”是佛教徒对观世音菩萨的尊称,意思是“思维敏捷、无障碍”。 圆通宝殿东是白塔,再往东就是地藏殿了,地藏殿供奉的是地藏王菩萨,地藏王菩萨也是四大菩萨之一。佛经中说他受释迦牟尼的嘱托,在释迦圆寂入灭之后而弥勒佛尚未降生之前,教化六道(天、人、阿修罗、饿鬼、地狱、畜生)轮回中的众生,拯救一切苦难。其职位相当于代理佛。 从地藏殿后方的山上向西走可以直接走到潭柘寺西路的最高点,从东到西依次是文殊殿、观音殿和普贤殿。<br><br> 寺院西路大多是寺院式的殿堂,主要建筑有戒坛、观音殿和龙王殿等等,一层层排列,瑰丽堂皇。观音殿是全寺最高处,此处可以居高临下俯瞰整个寺院。 楞严坛,位于潭柘寺大雄宝殿西侧戒坛院内,是潭柘寺最著名景点之一,也是寺内最重要的佛事法坛,是过去僧众专门宣说楞严经以及观世音菩萨圣号的场所。(潭柘寺的楞严坛) 楞严坛创建于清雍正十三年(1735)。因年久失修于1971年被迫拆除,仅存遗址。2013年5月楞严坛得以复建,完善了潭柘寺整体布局,成为目前国内仅存完整的楞严坛。(潭柘寺的楞严坛) 楞严坛为重檐亭式八面圆殿木结构建筑,它的建筑形式十分独特,其下面是一个八棱形汉白玉须弥座,其外沿用汉白玉石栏杆围护,直径47尺。台基上面是一座八面形大殿,四面开门,其它四面为木质花棂窗。(潭柘寺的楞严坛) 石鱼:潭柘寺观音殿西侧有龙王殿,殿前廊上有一石鱼,长1.7米、重150公斤,看似铜,实为石,击之可发五音,传说是南海龙宫之宝,龙王送给玉帝的。 后来人间大旱,玉帝送给了潭柘寺消灾。一夜大风雨时,石鱼从天而降,掉在院中。据说石鱼身上13个部位代表13个省,哪省有旱情,敲击该省部位便可降雨。现在寺中的石鱼为后来复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