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早安卡的图片中,有个穿白防护服、只露一双坚定眼晴的人,很像20级草书班的纪尚福,左问没回,右询未答。于是我操起了手机微信音频:“纪兄好…什么时候做的志愿者?”“3月14日,社区的党员群里有个通知,说是招志愿者。我没有犹豫,立马在群里就回了句‘我报’!于是我便成了自愿者。”纪兄很平静地说。</p> <p class="ql-block"> 后来我俩聊了起来。3月15日当志愿者第二天就参加了我们这儿的第一次扩面核酸检测。15日、16日连续一天半。接着,17日开始第一轮全民核酸检测,直到昨天的第九轮。开始的几轮都是一天半,后来改为一天。但时间延长,最长的是早上五点半到岗 一直到晚上十点半收工。一站就是一天,别的没什么,就是腿不行。而且还要参加居民隔天买菜的维持秩序。疫情尚未结束,不知道还要几次。但不管几次,一定会战斗到底。纪兄继续讲着。</p> <p class="ql-block"> 这些天也不断摸索总结经验,比如对年老体弱的人适当照顾。刚开始是来了就给他们先做,可站排的有意见。于是我想出一个5+1的办法,即站排的进5个,有特殊情况的进1个。这样都没意见了。</p><p class="ql-block"> 我隔屏听着,能够感觉得到:他把自己的每个细胞都<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丝不苟用</span>在做志愿者这件事上了。</p> <p class="ql-block"> 纪兄是个71岁的古稀之年的老年人,身材魁梧,看来也就像60多岁。他擅长书法,草书写得龙飞凤舞的,经常受到孙广龄老师的褒奖。就在疫情停课这段时间里,他还用草体书录了孙老师和闫兄的诗作,行笔通畅,学习劲头称赞。是个求学进取、认真钻研的学习典范。</p> <p class="ql-block"> 做志愿者<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半个月</span>中,他深有感触,他写下了自己的体会:</p><p class="ql-block"> “自3月15日在社区做志愿者以来,到今天已经做了七轮核酸检测(第一轮是扩面检测,后六轮是全民检测)。这些天来,很有些感想。首先,对党的认识加深了。当我站在“党员先锋岗”的桌旁,当人们看到穿着印有党徽的红马甲、臂上戴着“党员志愿者”袖标的人时,会投来敬佩的目光,会竖起大拇指,会说:“为你点赞!你辛苦了”!这一刻,脸上没有喜滋滋的表情,只感到肩上的担子加重了。工作中不敢有一丝的懈怠,只有做好的本分,没有做差的理由,因为人们在看着呢!其次,排队时要严格执行一米线的距离,但不能靠“横”,而是靠“诚心、热心、耐心”。对体弱多病的、学生上网课的、带小孩儿的适当照顾,跟排队的人说一声,求得大家的支持,既化解了不必要的矛盾,又加快了速度。最后,党员的模范作用很关键。不是所有的志愿者都是党员,但所有人的目光都会时刻看着党员。党员必须早来晚走,必须干在前,吃在后,必须模范执行工作纪律。否则,这支队伍可能被无形的带垮。所以,在心中要时刻告诫自己:我是共产党员!”发自肺腑之音,让人感动得眼睛湿润。</p> <p class="ql-block"> 在北京的接近九十高龄的姑姑,知道纪兄做志愿者的事,她回了这段话:姑姑知道我的侄儿思想好、工作好,现在都70多岁了,也愿意为国家出力。为人民服务。可你这把岁数。姑姑高兴同时,也有点儿不放心。一定要注意安全。保护好自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是啊!纪兄站到每次核酸检测完的一天后腿都肿了。就在刚刚纪兄到社区走访核实常住人口及租房的人口、主要排查外来人口防止疏漏。工作刚回来。我一看表已是晚6点半了。真是辛苦!</p><p class="ql-block"> 古稀之年应该是享福了,但为大家舍小家,砥砺前行,奉献爱心,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纪兄您真是了不起!向您致以崇高的敬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