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真与情</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在求真的道路上,我一直将“真”与“情”融合起来并贯穿我的生命。“真”是真心、真实、真理、真才、真知。“情”是情感、情怀、情致、情性。</p> <p class="ql-block"> 真心能使人纯洁无杂念,心意恳切而不瞻前顾后,敢于选择且一如既往;真实能使人不虚假,尊重客观,客观判断自己,客观判断事物,不为虚妄的表面现象所迷惑;认识并坚持真理,能使主观和客观达成一致,坚定自己的选择,持之以恒地投入身心;有真才,就是有足够的才智和能力,才能若不够,志向越高就越是空妄,无论怎么求也不会得到期望的结果,还不如降低要求降低身段,或及时选择更加适合自己的其他爱好,这样反而更实际些;求真知,就是要重实践,不纸上谈兵,不停留于空想,行胜于言才是求得真知的要义。回顾这些人生经历,我一直觉得,是一颗无畏艰难的真心支撑了我苦苦奋斗,如果没有这些,我是无法跨越艰难环境的。</p> <p class="ql-block"> 生活告诉我,如果没有改造自我并进而改造自己境遇的态度和勇气,就不能成为一个排忧解难的人。“你们要进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线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这是《圣经·新约·马太福音》第七章耶稣“登山宝训”中最短的一段,但却是整个新教精神的核心。对于清教徒而言,人生就意味着无尽的艰险,就意味着走窄门。这对每一个现代人都有启示。求真精神人生的真正脊梁,一旦从信念上摧垮一个人,其人生也就变形了。一个生命能否战胜厄运、创造奇迹,取决于是否赋予它一种信念的力量。一个在信念力量驱动下的生命即可创造人间奇迹。事情往往都是这样,就是在最接近成功边缘的时候,我们的身体也接近了极限,信念也承受着最后的考验,很多人在这最后的时刻没有坚持住,跌倒在了成功的门前,从而让自己的人生变得遗憾重重。人与人之间本来只有很小的差异,但这很小的差异却往往造成了巨大的差异!巨大的差异当然决定了是成功、幸福,还是平庸、不幸。而原本很小的差异就是对自我的认知。传统文化的熏陶,也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给了我一种自信、自立、自强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 情感是心情的感动,不动真情就没有真实体验,不动真情就缺乏心理反应,不动真情就没有喜、怒、哀、乐、爱、憎,不动真情就无法感触七情六欲并超乎七情六欲;情怀是感情的心境,畅抒情怀如同天朗气清,情怀高尚的人卓尔不群、怀瑾握瑜、爱而有节、宽怀自在、知行知止,于是便能舒扬智慧、当苦如歌,才能有能力有毅力去求真悟道;情致是心情的驿站,带着美好的情致读书和交流,能使情感相互渗透,既能感动对方,也能陶冶自己,各种微妙精髓都能互通互达,各种感慨滋味都能互诗互咏,情性就是性情,是人之本性、人之性格、人之情意,是区别于他人的个性和风格,带着与众不同的性情,才能读出别开生面的内容。然而,此“情”非俗情,而是本心性情。本心所发之情,才能没有挂碍,没有烦苦。《菜根谭》中说,“静中念虑澄澈,见心之真体;闲中气象从容,识心之真机;淡中意趣冲夷,得心之真味。观心证道,无如此三者。”大意是,人在宁静中心绪才会像秋水一般清澈,这时才能发现人性的真正本源,人在安详中气概才会像晴空白云一般舒畅悠闲,这时才能发现人性的真正灵魂;在人淡泊中内心才会像平静无波的湖水一般谦冲和蔼,这时才能获得人生的真正乐趣。大凡要想现察人生的真正道理,再也没有比这种方式更好的了。</p> <p class="ql-block"> 默默地伫立窗前,本心很静,静得如“人闲桂花落。”漫步西湖岸边,夕阳散铺水中,一种宁静弥漫了整个心房,在湖畔边的岸堤上慢慢踱步,偶尔看见许多情侣,面对迷蒙的湖水,在风的吹拂下,晚霞荡漾,我感到一种更感激,一种温情。匆匆的时光让我停下来,审视自己的生命。最近几年,我一直越来越喜欢静静的散步,静静的欣赏生命的平凡与丰富,伫立读自己这一种安静和自足的心情,我知道自己的世界只是一个小小的一隅,然而我却愿意努力用我生命的阳光握出你温暖自信一生的力量,生动灿烂永远的岁月时光。摒除了纷繁的杂念,保留纯真的自我,不断发现新的生命内涵,丰富美的心灵。也许秋风中,那一片残败飘零的树叶,我感受到光线脉搏的跳动;也许路旁碾压成泥,寂寞开无主的无名野花,那挣扎的香如故,能体会到生命的感动。这不是伤感,这是富有创造性的生活情调。生活充满艰辛曲折,关键是看自己是否觉悟。一念之迷悟,它与外在无关,它与环境无关,有了智慧,总能找回空无的灵明,总能回归你内在的宁静。</p> <p class="ql-block"> 2000年以后这段时间里,我结识了文艺界的许多朋友,自己博览群书,笔耕不辍。这段时间,我回归内在的宁静其实,写作是一种融会“真”与“情”生活方式。文坛上的那些著名作家,无一不是通过写作来联系世界。写作是以发现的眼光去和世界沟通、和生活交流、和人文融合、和心灵对话,这是一种智者的生活方式。要想写出佳作,还需要广泛的阅读。书让人通达宽容、博学、独立、多思和智慧。一书在手,静心安神。上下五千年,十万八千里,历史与瞬间,永恒与断裂,渺小与伟大,弹指一挥间。酸甜苦辣、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无不在书中宣泄、消融。文学家高尔基曾言:“书和人一样,也是有生命的一种现象,它也是活的、会说话的东西。”读书本质上是人的精神灵魂与书的思想生命的一种不期而遇。带着自己的阅历去读书,它直抵书中的灵魂深处,评品作者的精神生命,以探寻生命的奥妙为旨趣,以秉持灵魂的操守为旨向,往往就进入了一种新的境界。因为读书的熏陶,我的写作就成了自我完善的方式。写作使人摆脱愚昧,获得智性的愉悦,拥有真理和高尚,使生命丰厚而实在,使人生的体验和感悟超越现在的有限而向过去未来延伸。它使个体生命充实、有意义、不虚枉。</p> <p class="ql-block"> 通过自己半生的追求,我终于明白了什么是“真”与“情”,人自从降生开始就在妥协与坚持中成长。人生之初,一个新的生命一个新的灵魂哇哇坠地,没有人能预见他的生命之花会是什么样子;当他嚎啕时,母亲将他拥进怀抱,他学会了依赖,也学会了感受母爱,也就埋下了爱的种子;当他在蹒跚学步时摔倒,便多了一分胆怯,但最终胆量会战胜胆怯,从而能使他行走从容;当他学习时,会遇到困难,也会获得乐趣,最终乐趣会把他引向自我的天堂;当我的真诚曾经被别人误解时,我多了一分圆融,同时也多了一分对真理的坚持,这种坚持可以让我获得更多的理解。只有自己才能决定自己将来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事,只有自己知道什么能使自己满足,什么能令自己有成就感。那些就是你的短期目标、中长期目标和长远目标。人生要有目标,要有计划,要有紧迫感,要时刻提醒自己。一个又一个小目标串起来,就成了一生的大目标,只要你有信念有追求,那就一定会比那些随波逐流的人在成功的路上走得更远。</p> <p class="ql-block"> 坚持求真实际上是选择符合自我的路,放弃一些世俗的痛苦过程。释迦牟尼原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王子,相传释迦牟尼14岁那年曾驾车出游,在东南西三门的路上先后遇着老人、病人和死尸,亲眼看到那些衰老、清瘦和凄惨的现象,非常感伤和苦恼。为寻求普度众生的方法,他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行。离家之后,释迦牟尼先到王舍城郊外学习禅定,后又在尼连禅河畔的树林中独修苦行,每天只吃一餐,后来七天进一餐,穿树皮,睡牛粪。6年后,身体消瘦,形同枯木,仍无所得,无法找到解脱之道。于是便放弃苦行,入尼连禅河洗净了身体,沐浴后接受了一个牧女供养的乳糜,恢复了健康。之后他渡过尼连禅河,来到伽耶城外的菩提树下,沉思默想。据说,经过七天七夜,终于恍然大悟,确信已经洞达了人生痛苦的本源,断除了生老病死的根本,使贪、瞋、痴等烦恼不再起于心头。这标志着他觉悟成道,成了佛。这一年释迦牟尼35岁。释迦牟尼放弃了优裕的生活,换来的却是灵魂的觉醒。</p> <p class="ql-block"> 在求真的道路上,我始终信仰老子的一句话,那就是“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同时他更加懂得:没有“为学日益”作为前提,就无法实现“为道日损”,更无法得到真正的“道”。“为学”只有做到日日“益”,才能做到精益求精,才能使知识和技术不断增加、扩充、丰满、完善、深入,只有让知识和技术在自己身上生了根,才会变成自己的修养。这个“学”不单单是指绘画知识和技术,也包括对绘画对象的学习,更主要的是对绘画哲学的探索。“为道”就是寻求规律。规律是事物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是纯粹的,不含细枝末节的,它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向。规律的发现是在对事物的总结中不断删繁就简,渐渐显露出来的。“为道日损”就是要把各种庞杂的主观和客观因素、现实与非现实因素的阻碍一一剪除,减之又减、简而再简、约而再约、损之又损,渐渐地使“道”显露出来。寻道的过程是发现新规律并敢于摒弃世俗的过程,是复杂而艰辛的渐进过程,是舍与得的过程,是一个去华存朴的过程。</p> <p class="ql-block"> 在今天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每个人都行色匆匆,为了工作奔波繁忙,彼此都变得很疏远、很冷漠,很长时间里忘记了“真”与“情”,忘记了人与人之间的爱和关心。我们很多人都喜欢真情这两个字,但是内心却被其他别的东西阻塞了。比如:欲望、嫉妒、自私、尖刻。我们被无始以来的无明和烦恼习气缠缚,对世间所发生的种种苦难和不幸,比如天灾人祸、疾病饥荒等感觉麻木了,甚至有时会想,痛苦是别人的事,和自己没有关系。正是由于这种麻木,我们许久都没有感到慈悲之心的重要。所以我们应该扪心自问,如果这些情况发生在我们的身上会是什么样子,如果我们面对死亡的来临呢?我们应该真切地从内心体验这一切,让众生的苦难唤醒我们的内在的良知。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这样一颗真情慈悲心,一定要随时提醒自己,别让它睡着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