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李宇恒、黄国晋、宋来益</h3>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主题是“现代诗”,分别是冰心的《繁星》、艾青的《绿》、谢尔盖·叶赛宁的《白桦》、戴望舒的《在天晴了的时候》。<div> 孩子们在何老师的带领下,轻扣诗歌的大门,每天回家都要写一首自己的小诗作为作业,连续写了一个星期的诗,然后自愿组合,制作小组的“手工诗歌集”。</div><div> 李宇恒、黄国晋、宋来益因为都喜欢玩MC(我的世界),自然而然就相互成了一组。他们把本周得分98.5分以上的诗歌选了出来,还选了三首他们推荐的诗歌,一起编在一起,取名曰《三编春诗》。</div><div> 作为小编,我尝试解读这个书名,是因为“三个人编的诗歌?”、是因为“多次修改得来的诗歌?”、是因为“就是一个突发而来的名字而已?”……</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当月亮浪漫时</b> </font></h1><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 </font><font color="#333333"><b>李宇恒</b></font></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当月亮慢慢升起,</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个浪漫的人也升起了!</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些晶白、一些淡黄;一个浪漫的人!</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当月亮浪漫时!</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去走走,去哪都无所谓!</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亮堂堂的园中多在玩耍,</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如今的园中,只有两人在走,</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纱布在园中的每个角落!</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啊!当月亮浪漫……时!</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池 塘</font></b></h1><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黄国晋</b></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清晰的池塘,</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像一面镜子。</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水中游动的鱼,</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非常快活。</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片叶子落下来,</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水面出现几十个小酒窝,</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水上的叶子船,</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个个漂着。</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路 灯</b></font></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黄国晋</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天黑了,</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道中间没有人走过。</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可在黑暗里,出现了光。</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它就是沉暗的路灯,</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直很孤独。</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它一直希望,</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有人能陪它。</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春</b></font></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宋来益</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春天是个卖植物的,</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走一路,卖一路。</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不小心花盆摔了一跤,</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漫山遍野的花草树木。</div> <h1><b><font color="#ed2308">后记 | 采访小作者——黄国晋</font></b></h1> 在装订的时候,要用线把它穿好,我穿线根本没有什么经验,觉得特别的难穿,全都是都让李宇恒穿的。<div> 我们写诗的时候需要尽力的去想名字,那个名字要想出来必须很好,很好。</div><div> 我们在诗配画、画封面方面觉得有点难,而且我们还需要书写的要求,还要加上涂颜色,还要注意我们彼此的格式。</div> <h1><b><font color="#ed2308">后记 | 采访小作者——李宇恒</font></b></h1> 我们在做的时候,感觉就是是没什么经验,从来没做过诗歌手工书,都不知道格式,还有画画的时候也不知道可以弄点什么,就是很纠结,不知道可以弄点什么上去。 <h1><b><font color="#ed2308">后记 | 采访小作者——宋来益</font></b></h1> 我觉得写诗歌不难,难的是把它们编成一本书,比如每一页怎么排版,每一个人的诗前面是否需要什么标语、图画,如何理解对方的文字并且配上相应的图,该如何分工?这些事儿,我们3个都没有经验,比如做完之后的打孔穿线只能让“半生半熟”的李宇恒勉强完成,因为我和黄国晋都不会;还比如,抄的时候,几乎就没有什么经验,不少字都写得很“草率”;身为“涂色者”的我,总是会出一些差错,我忘记盖笔盖,结果字的下面就出现了大黑团,就只有将就黑团,把黑团变成人脑袋……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b>小编语:原来这两个小人,还有这般故事……</b></font></h3> <h1 style="text-align: left;"><b><font color="#ed2308">后记 | 采访</font></b></h1> 我们几个妈妈都是在孩子们做完这本手工诗歌集后,才第一次看到孩子们写的诗歌,我们的感受出乎意料的一致:至少我们是写不出来的、真的是出乎意料!的确,孩子们的眼睛就像透亮的镜子,被我们忽略的一些美好、一些生活的感、一些新的视角在他们的笔下,逐一呈现出来:<div> “当月亮浪漫时!去走走,去哪都无所谓!”、水面里的小酒窝、黑暗里也需要陪伴的路灯、春天摔跤了……</div><div> 正如孩子们所说,这是他们第一次独立、相互合作完成一件事,他们在做事中去发现、去思考、去解决一些列问题。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作业,也让我们家长有更多的思考,卷面分数只是一个很狭隘的概念,“大胆地放手让孩子们干、能有想法、有办法、有条理的干”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分”吧。</div> <h1><b><font color="#ed2308">幕后 </font></b></h1> 3月25日一放学,孩子们立马就提出要建个微信群,约一下周末一起做“手工诗歌书”,最终约在了周日,宋来益家中见,宋来益一早就很激动的起床,收拾了一下他的小窝,然后不停问“他们什么时候来啊?”<div> 伙伴相见,先各种欢乐一翻,午饭后变开始“干大事啦!”</div><div> 隔着走廊,都能听到他们讨论的声音——</div><div> “你选几篇诗歌?我就选那篇98.5的,98分的就不入选了</div><div> “雪傀儡,你太厉害了,两篇99分……”</div><div> “你的字写的好,你负责写字,怎么样?”</div><div> “你设计下封面……”</div><div> “我们要统一一下风格……”</div><div> “拿尺子来,量一量,上下左右留多少位置……”</div> <h1><b><font color="#ed2308">写在最后 | 送给孩子们的诗</font></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