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湖办事处中心校 清明节放假通知及假期安全教育告学生家长书

苏元元

<p class="ql-block">尊敬的家长朋友们:</p><p class="ql-block"> 又是一年清明时,春风落日寄哀思。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但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为做好清明期间疫情防控和清明假期安全教育工作,推动安全、文明、绿色祭扫,希望家长能配合学校相关工作,做好孩子的安全教育和监督工作。现将2022年清明放假相关事项告知如下:</p> <p class="ql-block">  2022年4月3日(星期日)至4月5日(星期二)放假,接上级主管部门通知:清明节后开学时间暂定为4月6日(星期三),如有特殊情况另行通知。</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清明节小知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清明节的由来</p><p class="ql-block"> 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p><p class="ql-block"> “清明节”的得名还源于我国农历24节气中的清明节气。冬至后第105天就是清明节气。清明节气共有15天。作为节气的清明,时间在春分之后。这时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气清朗,四野明净,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用“清明” 称这个时期,是再恰当不过的一个词。</p><p class="ql-block"> 冬至后一百零五天谓之寒食,从前这天禁火,冷食,故又称“冷节”、“禁 烟节”。 民间传说寒食是为了纪念春秋时的介子推被火焚于绵山, 晋文公下令禁火。介子推是山西人,所以冷食习俗在山西首先流行。旧时寒食断火,次日宫中有钻木取新火的仪式,民间也多以柳条互相乞取新火。</p> <p class="ql-block">二.清明节的习俗</p><p class="ql-block"> 1.扫墓</p> <p class="ql-block">2.植树</p> <p class="ql-block">3.踏青</p> <p class="ql-block">4.放风筝</p> <p class="ql-block">5.荡秋千</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清明假期疫情防控常态化</p> <p class="ql-block">  放假期间,仍然要按照疫情常态化防控要求继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假期不远游或者减少不必要的出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1.按照防控要求,教职员工、学生、学生共同居住人要做到“非必要不出县区”,确需外出的,要向学校报批,且不得前往疫情中高风险地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日常做到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非必要不到人员密集场所,不接触外地来息返息人员,坚决不接触有本土病例地区的来息返息人员。</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3.假期三天家长需每天在班级群里给班主任报告外出行程情况。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疫情防控要求,假如学生假期接触从外地返回人员,必须落实居家隔离和核酸检测要求,即:家中有从本省无病例地区返回的人员,需五天居家隔离三次核酸检测;家中有从本省有病例地区返回的人员,需七天居家隔离三次核酸检测;家中有从外省返回的人员,需 14 天居家隔离三次核酸检测。与学生共同居住人员中发现有健康码变黄码的,学生要居家隔离,待排除后方可返校上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4.清明假期结束前一天,与学生共同居住人需要上报“健康码”和“行程码”到班级群,班主任查验两个码都为绿码,学生方可返校,否则推迟返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5.家长们也要及时关注学校、政府或官方机构发布的疫情相关消息,做到不信谣、不传谣。</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四、清明假期安全注意事项:</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注重防火安全,平安祭祀</p><p class="ql-block"> 每年清明前后,是火灾、火情高发时期。家长要带领孩子自觉遵守相关防火规定,增强防火意识,自觉做到不在小区、路口烧纸钱、撒冥币,不污染环境、不破坏社会公共秩序、不影响他人生活,切实营造安全、文明、有序的良好祭扫氛围。可以通过鲜花祭奠、植树祭奠、居家追思祭祀形式寄托哀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注意防溺水安全,提高警惕</p><p class="ql-block"> 天气开始转暖,水位上涨,教育孩子不去池塘、河边等危险水域玩耍,珍爱生命,预防溺水。要严格做到“六不”:不私自下水游泳玩水;不擅自与他人结伴玩水;不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玩;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玩;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救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注意食品安全,防患未然</p><p class="ql-block"> 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请注意不要让孩子暴饮暴食或吃过冷、变质的食品,不吃三无食品,以免发生食物中毒或拉肚子等意外事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重视网络安全,加强监管</p><p class="ql-block"> 加强网络安全教育,教育孩子不登录非法网站,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不随意和陌生网友见面,不轻信网络谣言,不传播网络谣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5.注重传统文化教育,根植于心</p><p class="ql-block"> 家长在与孩子共度愉快假期同时,多和孩子谈论清明节的来历、起源、风俗等节日文化。可以让孩子瞻仰先贤事迹,接受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通过相关公众号在“清明祭扫”平台进行网上祭祀,来表达对先烈、先贤、先人的感恩和敬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五、疫情防控期间停课不停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由于疫情师生居家隔离,为了积极回应家长关切,主动服务学生需求,落实“停课不停学”要求,保障在线学习的顺利有序进行。请家长们要关注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发送的信息,及时与老师沟通互动,密切关注学生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状况,督促孩子按时作息,确保监管效果。请家长督促孩子认真学习,按时完成作业。</p> <p class="ql-block">  尊敬的各位家长朋友,为进一步倡导科学文明的祭祀方式,营造“平安清明、文明祭扫、绿色环保”的良好氛围,切实保障学生的健康和安全,希望各位家长朋友率先垂范,做疫情防控、文明祭扫的践行者和带头人,引导孩子保护好自身的生命与健康安全,用文明祭祀的实际行动,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尽一份力量。让我们共同度过一个文明、祥和、绿色、平安的清明节。</p>

清明节

清明

家长

疫情

防控

假期

居家

学生

安全

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