薬洲——南国传经地,播种文明六百年

我一刀

<p class="ql-block">  广州市教育路南方剧院侧边有一个古式庭院,乍一看并不起眼。如果告诉你,这个园子昔日曾是皇家园林,池中那块形状如同古时大臣上朝用的朝笏一样的山石,因刻有北宋书法家米芾的真迹,曾被明清的历任督抚当成宝贝一样争来争去,非要藏到自己的府邸里才开心;如果你知道,像苏东坡、周敦颐这样你只能在课本或古典文集里遇见的文豪,曾以到薬洲一游为荣,你会不会觉得不可思议?</p><p class="ql-block"> 这个名为“薬洲”的小庭院,现在拉开掩藏千载的帷幕吧……</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薬洲园林 从皇家园林到市民公园</b></p><p class="ql-block"> “薬洲遗址”位于广州教育路与西湖路交界处,另一头连着广州最繁华的北京路商业步行街。这里,自古以来就是广州的中心区域。</p><p class="ql-block"> 追溯历史,“薬洲”又名“九曜石”,位于广州城区之西,原名西园,又称石洲,或曰“葛仙洲”,始建于五代南汉,距今有1100年历史,如今缩小到不足1500平米的庭院,其中最令人瞩目的,就是一泓湖池以及围绕其间的近十方大型置石,更像是一个以石景为主打的小型园林。它是迄今广州地区唯一幸存的千年宫苑园林遗址,在中国园林史上的历史价值不得不提。</p> <p class="ql-block">  广州虽然地处岭南,在古代也曾做过三个王朝的首都:一个是我们常说的南越国,距今约两千年历史;一个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南汉王朝,距今约一千年的历史;还有一个是明代末期的南明王朝,距今约400年。</p><p class="ql-block"> 据历史记载,公元917年,刘龑称帝岭南,以广州为帝都,设兴王府。从高帝刘龑历五代至末帝刘继元,刘氏王朝乘着唐末中原战乱、岭南偏安之时,依靠发展对外贸易,尽南海之富以自奉,在兴王府内外进行了持续半个世纪的宫苑、园林、寺庙建设,宫室遍布广州城内外,为当时十国中所少见。</p><p class="ql-block"> 在兴王府,宫苑园林多集中于越秀、白云两山及城西南、城南,大略分为四个区,薬洲在南宫区。薬洲因凿山引水,筑洲建湖,积石如林,也曰“仙湖”、“石洲”。据载,喜好奇石的刘龑当年在此凿湖500余丈,广罗江苏太湖、安徽灵璧、广东三江及家乡封开各地的独特奇石布列湖中造景。</p><p class="ql-block"> 岭南园林史上,皇家园林的另一高峰就是南汉王国。余秋雨曾经把避暑山庄作为满清王朝的背影,如果从同一思维出发,五代刘氏所开凿的西湖(如今东起大马站,西至起义路,北为中山五路,南起惠福东路,包括九曜坊在内)应该可以见证南汉王朝的命运。</p> <p class="ql-block">  宋灭南汉之后,设置广南转运使于广州,在南宫御苑故址的西湖南畔首置转运使司署,建“航海门”,并在此增设款待外国贡使和富商巨贾旅居的“来远驿”和“寅宾馆”,薬洲成为主管对外贸易和地方钱粮出纳的转运使署的官府重地。</p><p class="ql-block">  宋嘉祐七年(1062年),余靖出任岭南最高行政长官广南东路经略安抚使臣兼广州知州。他下令将南宫故址和风景点加以整饬维新,开放给海外商贾、贡使和平民百姓,薬洲因此第一次成为官民同乐,中外游客共享的地方名胜。</p><p class="ql-block">  明代,“薬洲春晓”名列羊城八景之一。乾隆年间,状元吴鸿出任广东学政使时,则把薬洲湖岸范围的景点予以计名,辟成“九曜奇峰”、“万竿丛翠”等八景,称“薬洲八景”,每景各赋七律诗一首。光绪年间,又辟成“芝簃垂钓”和“仙掌寻诗”等八景,各景均有诗有画而见之于典籍与石刻。</p><p class="ql-block"> ▼ 北宋时期广州城平面图(来源:网络)</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薬洲石刻 名人政要九曜石上留手迹</b></p><p class="ql-block"> 南汉立国短短几十年,就被宋太祖出兵给灭了,南汉国大量的宫廷御苑被付之一炬,不过,薬洲那些天下罕有的奇石还在。</p><p class="ql-block"> 其中有几块特别高大瑰奇(史书记载高有数丈),仿佛天上陨落的星宿,史称“九曜石”(九曜指北斗七星和辅佐二星),此地因此又称九曜园。只是经过了千年的沧桑变迁,大多残缺不齐、面目全非了。</p><p class="ql-block"> 千余年来文人名士抱羡薬洲九曜石,在此觞咏泛舟,留题赋诗,立碑刻石。宋治平三年(1066年),广州知府卢士宏等三人游九曜石,第一人带头在池东石书刻留题,为湖中最早书刻之一。</p><p class="ql-block"> 要知道,宋朝是一个生活很讲究精致与品位的时代,像苏东坡、米芾、周敦颐这样的大师,骨子里都是文艺青年。这三位大师或因在广州做官,或因被贬路过广州,都曾被薬洲的风景、尤其是嶙峋的奇石迷住了心神,在这儿流连忘返,写诗题词。</p><p class="ql-block"> 米芾是北宋著名书法家,他兴之所至,在一块形似朝笏的石头上题写了“薬洲”二字,从此这块石头身价倍增,后人直以米石呼之。史料记载这块石头曾被移动多次,其实就是垂涎米石的封疆大吏挪到自己的府邸,然后能留多久留多久,米芾的墨宝为薬洲增添了文化魅力。</p><p class="ql-block"> ▼ 米芾《九曜石》诗刻所在的仙掌石</p> <p class="ql-block">  与此相似的还有周敦颐,他在担任广东提点刑狱(地方最高司法长官),曾在薬洲逗留,因为老爷子写了一篇《爱莲说》流传千古,后人就在这里修了一座池,广种莲花,取名叫白莲池;又因为老爷子字濂溪,明代又有地方官在这里修了个书院,取名濂溪书院,以纪念这位理学开山鼻祖。</p><p class="ql-block"> ▼ 清嘉庆状元姚文田所立“濂溪遗址”碑</p> <p class="ql-block">  自南汉始建南宫御苑,历宋、元、明、清、民国,多有英明杰士到此,或开凿鼎建,或题文留铭,使之成为富有历史、书法艺术价值的一处园林胜迹。其中有高官政要,如宋至清的运转使度、经略安抚使、转运使、监察御史、按察使、提学使等;有文化巨子,如宋代的周敦颐、米芾、苏轼,元代的吴莱,明代的黄佐,清代的屈大均、翁方纲、钱大昕、张之洞,及近代人侯过、黄文宽等,都在薬洲留下了或深或浅的印迹。</p><p class="ql-block"> ▼ 米芾“薬洲”题刻拓本</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薬洲名考 错把“薬洲”作“药洲”</b></p><p class="ql-block"> 古时“薬”与“籞”相通,分别读“若”和“御”,是异音而同义,均可作“宫廷御苑”解。但“薬”和“药”虽同音而非同义,后者却只可作治病所用的药解,而不能通作“籞”解。在《康熙字典》里,就有“薬与籞苑之籞同”的注释,《汉书》中也有以薬字代籞字的句例。当年米芾沿用古人先例,为宫廷御苑的遗址题书“薬洲”以代“籞洲”。虽然文字古奥,却含蓄表达南汉刘龑时南宫御苑故地之本义。</p><p class="ql-block"> 可是后人能理解“薬洲”本意的,似不多见,更多是望文生义,误把“薬洲”等同于“药洲”,进一步附会此地因多种芍药花而成药洲;或相信传说刘龑父子曾聚方士在此炼丹造药而称“薬洲”等——这些说法都早被地方史志学者所质疑否定。其实在古代书刊和现存遗址中的众多石刻与碑文中,记载这些宫苑故址的,都一律用“薬洲”二字;但自简化字通行后,人们都多以“药”代“薬”,于是这两个字之间的界限就模糊了,米芾题书“薬洲”二字的本意也就被淡忘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薬洲与药</span></p><p class="ql-block"> 尽管薬洲得名与药无关,但历史上,这里又与药略有关系。史载,晋代著名思想家兼医药家葛洪与南海太守之女鲍姑结为夫妇,寓居羊城而为百姓行医治病有功,因而后人在薬洲为之修建葛仙洲、葛仙井以为纪念。</p> <p class="ql-block">  另外,九曜石之得名,源于米芾为湖中石景题《九曜石》一诗而誉满羊城。但九曜石诗“瑰奇九怪石”之“九”,其实并非指湖中有九座石之意,而是与司马迁“若九牛之亡一毛”的“九”字一样,是泛指其多之意。但《广东新语》的“九曜石”条目里,只见湖中有宋人题刻的几座石而笼统地说“石凡九”,显然未了解米芾题诗的本意。今之现场尚存大大小小的古石20多座(块),另有深埋湖底的山石不知多少,绝非寥寥九座而已。</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繁华落尽,清雅才开始显露</b></p><p class="ql-block"> 在广东的教育史上,薬洲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相比其为南汉皇家园林的历史价值,这一点却不为百姓所熟知。</p><p class="ql-block"> 自宋代以来,史志文钞对薬洲多有记述,当今的史学研究也对其关注有加,因此薬洲历史也得以为后人详知。</p> <p class="ql-block">  承袭两宋盛况,元代薬洲以园林花圃优胜而成了南国称胜的南海郡圃。在纪念文化名人的建筑中,继宋时景濂堂、濂溪书院之后,又有以泉水命名的濂泉、以泉井命名的葛仙井、长年祠奉的葛仙祠、南雪堂及光霁亭等等,使薬洲成为纪念为岭南文化开发做出卓越贡献的周敦颐、杨浮、葛洪等学术前贤为文化特色的文化胜景,地方要员、文人墨客纷纷到此瞻仰。</p><p class="ql-block"> 元代陈大震在《南海志》中赞誉:“游者皆深衣方履,道义之士燕居之地。”薬洲由此成为文化先贤纪念地和道义之士燕居之所。</p> <h1><font color="#b06fbb"><b>明清 广东最高文教中枢</b></font></h1> 明清时期,薬洲一直是主管一省文教的最高官署所在地,长达600余年。<br> 明代,薬洲就享有“传经地”之誉,即传达古圣先贤,儒家经典之地。明代岭南诗人叶春在《咏薬洲》五诗中写有“南国传经地,东风应律天”,称颂此地崇高地位与无尚权威。<br> 明清两代,这传经地都被誉为“文宗地”,即文化教育之所宗。它不仅监察在校学生之学业,还监管所辖地方一切有关教化、文物、学术之事,故被称为“系通一省文风”的教化中枢,文教权威很大。历代科举考试中秀才、举人者,都有赖这学政署核定、推荐、公榜,所以成为才子学子翘首仰望的地方文教最高官府。<br>  明清的提学署(学政署)选址薬洲,肯定不是偶然的。从南宋开始,薬洲就已成为文人学士向往的雅集乐园。所谓雅集,其实就是聚会的意思,当然,他们聚会肯定不能是为了唱K或撸串,而是泛舟湖上、题词赋诗、对讲学问。这一文化传统一直延续到清代。从翰林院走出来的博学大儒把一省的文教枢纽机构设在这里,是再自然不过的事。<div>▼ 广东提督学政署正门和内院,薬洲是它的花园。</div> <h1><span style="font-size: 17px;"> 后由于河流淤塞,清末的九曜园逐渐破落;清嘉庆年间建西湖书院,区范围不断缩小,大部分渐成为街道,剩下的就只有我们现在能看到的1500平方米。</span><br></h1><p class="ql-block"> 有诗为证:“莲池东畔草芊芊,剩许残碑卧断烟。文字有灵能不朽,千年波璨尚森然。”</p> ▼ 咸丰年间的药洲遗址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薬洲掌故 薬洲与清代七状元</span></p><p class="ql-block"> 历史记载,清代朝廷以“天子”命排出的状元来薬洲担任广东学政使的就有七人之多。他们是康熙年状元邓钟岳、雍正年状元陈悳华、乾隆年状元戴衢亭、乾隆年状元吴鸿、乾隆年状元胡长龄、嘉庆年状元姚文田、咸丰年状元章鋆等,都留下史绩,实可为广州文化名城增添了光彩。</p> <h1><b style="color: rgb(176, 111, 187);">民国 马路割分,仅存九曜石</b></h1><p class="ql-block">  民国成立后,原提学司先后改为教育部、教育司,依次以丘逢甲为部长,钟荣光为司长,仍沿用薬洲旧署址为办公地。但因军阀割据,连年战乱,原教育司旧址先后被法政学堂、方便医院、建设厅所瓜分,文教事业无以振兴。</p><p class="ql-block">  20世纪20年代,广州首次建市而大兴开筑马路之风,古薬洲学政署被东西、南北两条十字大马路分割四方(西湖早在明代就干涸了),原有厅堂馆舍因此不获幸存,只剩下矗立在水中的九曜石历代题刻及岸上两三百年的古榕。广州人为纪念薬洲在历史上为繁荣文教、兴学育才的赫赫功勋,将东西向的马路命名为西湖路,南北向的马路命名为教育路,这两个地名背后是持续数百年的文教传奇。</p><p class="ql-block">  民国后期,仍有省教育会、民众教育馆等文教机构和团体在此办公成为名流人士和官民百姓举行集会、演出和节日活动的场所。孙中山、陈独秀等名人都到此作过演讲。</p><p class="ql-block"> ▼ 西湖路与教育路交界路口</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解放后 成为广州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b></p><p class="ql-block"> 1949年广州解放后,解放军派军代表对大华戏院、九曜石实行军事接管,文物古迹受到人民政府明令保护。民国时期设于薬洲民众教育馆的大华戏院改名南方戏院,先后有华南人民艺术团、华南人民美术供应社及广东文物保管委员会等单位和机构进驻。</p><p class="ql-block"> 1954年,由于省文管会侯过、黄文宽等人奔走呼号,曾被先后搬迁于广东藩属、法国领事馆、两广总督龚书记用含公园等处的米芾题“薬洲”石迁回故地,使之再次成为薬洲镇山之宝之一。</p><p class="ql-block"> 1963年,成为广州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称“九曜石”。</p><p class="ql-block"> 到上世纪80年代,园林、文物、考古、旅游方面的专家确认“薬洲”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园林遗石之一”,升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进行了大规模修葺,并向中外嘉宾开放参观,称“薬洲遗址”。</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昔为南国之文宗,今居闹市无人识</b></p><p class="ql-block"> 不经意途经教育路时,看到“薬洲”遗址,这顽强立于闹市千年的历史遗迹激发了我瞻仰的兴致。当时就对周敦颐、米芾、苏轼等名人曾来此游览而甚感惊喜,想不到就是现存的这个小院落当年曾经支撑着岭南文化的发展和繁盛。</p> <p class="ql-block">  整个北部院墙都是碑廊,都是明清两代有关药州和九曜石的诗文,保存尚属完好。从这些古迹中寻到的“薬洲”痕迹让我对此地更为崇敬,它在广东教育史上的历史地位、学界权威确实无处能及。</p> <p class="ql-block">  园内依旧是石刻林立,水清榕绿,景色幽雅,我却与史学家同样怀有惋惜之情。“薬洲”遗址如今处在“石屎森林”的重重包围中,尽管在上世纪80年代还进行过百年来的一次大修,但“薬洲”当年风采已荡然无存。并且,九曜石长年风化,原本刻在石上的珍贵题字也已面目全非,园内保存的数十方历代碑刻也残破不堪,字迹模糊。</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九曜石之八块石头</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1.“池西北大石”</span></p><p class="ql-block"> 又称“牛头石”、“海上洲石”,位于池北岸西侧,高2米,状若牛头,四旁有10余窦相穿。上有石刻9题,其中北宋许彦先诗刻颇为著名:“花藥氛氲海上洲,水中云影带沙流,直应路与银潢接,槎客时来犯斗牛。”</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2.“米题藥洲石”</span></p><p class="ql-block"> 又称“笏石”,位于池北岸,高1.5米,状如持笏。上有石刻5题,其中北宋著名书法家米芾题“藥洲”,署“米黻元章题”,被历代金石界奉为珍宝。</p> <p class="ql-block"> ▼ 米芾“薬洲”题字石刻</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3.“四言诗石”</span></p><p class="ql-block"> 为白色中空石,高2.1米,位于池西大石西面水中。上有清刻2题,其中有清嘉庆年间任广东学政的万承风题刻四言诗一首。</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4.“池西大石”</span></p><p class="ql-block"> 又称“爱莲石”、“藥洲石”,位于池西水中,高2.4米,石形如笋峰。上有清刻4题,其中有清代翁方纲题“藥洲”二字及其书周敦颐的《爱莲说》。</p> <p class="ql-block"> ▼ 翁方纲题刻“藥洲”。</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5.“钓矶石”</span></p><p class="ql-block"> 也称“珠泉石”,位于池西南面水中,高1.25米。上有清刻2题,分别为清代状元姚文田题“钓矶”二字、徐琪题“珠泉”二字及题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6.“拜石”</span></p><p class="ql-block"> 又称“破石”、“九曜第一石”,位于石堤东侧水中,高3.4米,石形似鱼。上有石刻15题,为诸石中题刻最多者。其中明代陈卿题刻中有“此即九曜第一石也”之句,清代翁方纲题刻“拜石”二字。</p> <p class="ql-block"> ▼ 陈卿题刻中“此即九曜第一石也”。</p> <p class="ql-block"> ▼ 翁方纲题刻“拜石”。</p> <h1><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7.“仙掌石”</span></h1><p class="ql-block"> 因有一尺二寸的掌迹而得名,位于池东水中,高2.6米。上有石刻10题,其中北宋著名书法家米芾的《九曜石》诗刻被历代金石界视为珍宝:“碧海出蜃阁,青空起夏云,瑰奇口怪石,错落动乾文。”明代吴鹏在石掌纹旁题隶书“仙掌”二字。</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8.“池东石”</span></p><p class="ql-block"> 位于池东端水中,现高1.25米。原为上下两块石相叠,上石状如黑猪,下石形如巨龟,现两块石分置。上有石刻4题,其中北宋卢士宏等人的题名,为九曜石最早的题刻。</p> <p class="ql-block">  分置的另一块石,几只乌龟在上面晒日光。</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九曜石”曾是羊城八景之一,如今游人稀少</b></p><p class="ql-block"> 让人惆怅的是,在中国园林史、广东教育史上意义如此重大的“薬洲”遗址如今却很寂寞。广州一日游的景点推介中没有它,大多数广州人的记忆中已经没有它的影子。</p><p class="ql-block"> 遗址里,只余一扇白蝶在竹枝间翩翩起舞。</p> <h3>  教育路,一个看上去普普通通的地名,悄悄藏着广州持续数百年的文教传奇,还隐隐保留着一千年前皇家御苑的记忆;米芾、苏东坡、周敦颐这些文豪曾在这里流连忘返;许多博学大儒在这里倾心钻研学问,教化年轻一辈,使处于岭南一隅的广州成为闻名全国的学术中心之一。<br>  穷奢极侈的南汉国主一定没想到,费几代国力修筑起来的皇家御苑,自己没享受多久,倒为广州的文教传统提供了孵化基地。这只能说是人算不如天算了,似乎冥冥中自有一股力量,一点点以善制恶,来促进人类的福祉。</h3> <h1><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九曜奇峰(清·吴鸿)</span></h1><p class="ql-block">  石骨玲珑势欲翔,天风吹我洞庭旁。</p><p class="ql-block"> 影扪星汉三霄落,卧压蛟螭一丈强。</p><p class="ql-block">  扶鲜记游存逸老,倚栏道古志降王。</p><p class="ql-block"> 薬洲旧径烟无里。剩有兹邱匹五羊。</p><p class="ql-block"> ——本篇文字参考南都广州《(薬洲)南国传经地,播种文明六百年》等贴整理。</p> <h1><b style="color: rgb(176, 111, 187);">附1:翁方纲与薬洲石</b></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清代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书法家、文学家、金石学家翁方纲担任广东学政,历时八年,发掘出了北宋米芾题“薬洲”石,更是声名大噪,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p><p class="ql-block"> 翁方纲,字正三,一字忠叙,号覃溪,晚号苏斋,顺天大兴(今北京大兴区)人。说起他,一般人可能没怎么听说过,但说起他儿子,同治、光绪皇帝的两代帝师翁同龢,则是近代史上鼎鼎大名的人物。翁方纲学识渊博,精研经术,长于考证,能书善诗。他平生对于苏东坡和米芾最为服膺,其斋名”苏米斋“即由此而来。所以,他一生对于苏东坡和米芾的书迹诗文颇为留意。</p><p class="ql-block"> 当时,翁方纲得知米芾曾来过广州,在薬洲九曜石上留有题刻,就四方寻找,历时多年,果然在广东布政使署的东园树丛里找到了米芾所题刻“薬洲”石(今置于水池北岸上)。此石高约五尺,状如持笏,上有“薬洲 米黻元章题”;另有“时仲公诩积中同游,元祐丙寅季春初八日题”字样(后来据金石学家阮元考证,“元祐丙寅”一段并非米芾所题,应为后人所题),翁方纲喜出望外,名之为“米题薬洲石”,手摹勒石,迁置于学政署(即今薬洲遗址)。</p><p class="ql-block"> ▼ 翁方纲像(来源:网络)</p> <h1><b style="color: rgb(176, 111, 187);">附2:大兴土木的南汉国</b></h1><h1><br></h1><p class="ql-block">  刘汉王朝定都广州,改称兴王府,尽南海之富以自奉,大兴土木,在兴王府内外进行了持续半个多世纪的宫苑、园林、寺庙建设。梁廷冉《南汉书》谓刘汉王朝“作离宫千余间”。宫室别苑之多之奢,为当时十国中之少见。</p><p class="ql-block"> 刘龑在今日西湖路一带修了一个硕大的人工湖,湖中央又建了一个小岛。湖上烟波浩渺,像仙境一样美,所以取名仙湖,又名西湖。西湖路的地名,正来源于此。</p><p class="ql-block"> 刘龑还派出一拨苦役犯,从封开广寻奇石,又千挑万选,挑出极其特别的山石,经船运到广州,安放在湖心小岛上。现代人大多很难理解古人对奇山异石的审美热情了,但古时,确实会有人为了得到一块奇石,连饭都吃不下。刘龑虽然偏安岭南,但也是一国之君,能入他眼,放到御花园里的山石,其颜值不说绝无仅有,也是相当罕见的。这些奇石被命名为“九曜石”。</p> <p class="ql-block">  西湖路附近有条老街叫做九曜坊,地名正来自于此。</p> <p class="ql-block">  南汉的宫殿“凡数百,不可悉数”。建筑在兴王府子城内,部分建于南宫及城外。汉中宗时,便“作离宫千余间,以便游猎”。按照康制,宫城之南为皇城,皇城之南为郭城,即唐新南城,大体上以今西湖路以南、文明路一大南路以北的北京路为中轴,坊市布列大街左右,称“左街”和“右街”,是人烟稠密的商业居住区;其西部市区,以今华宁里以西、光复南路杨仁里以北、文昌南路宝华直街以东地区为主体,居民密集,商业旺盛,蕃坊一带万商云集,宝货充盈,最为繁荣。</p><p class="ql-block">  区内有水域相通,风景优美,刘氏辟为宫苑,著名的有南宫、昌华苑、玉液池、芳华苑、华林园等。东城以北有不少风景名胜。今小北路及以北唐代有溪水流经,为踏青避署胜地。南汉辟为御苑,建甘泉宫;越秀山古迹甚多,高祖时更筑“呼鸾道”,直通越王台,道旁遍栽金菊、芙蓉;河南岗阜连绵,南汉在这里修建了不少殿堂坛庙,成为都城的组成部分。今前进路万松园一带,南汉修建有仓廪,后人称刘王廪;陵园是封建时代都城建设不可缺少的内容,南汉诸帝均建有陵墓,今小谷围岛上有康陵、德陵,城北博大山有昭陵。清代学者屈大均对此感慨道:“三城,半为离宫署囿。”</p><p class="ql-block"> ▼ 广州小谷围(大学城) 南汉二陵。</p> 如此大兴土木,劳民伤财,自然民不堪命,南汉王朝历五十五年,终于灭亡。是知载舟覆舟,乃古今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