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爸爸在驻空军本溪航材第73仓库的军营岁月里

绿色蔬菜

<p class="ql-block">《那年,爸爸在驻空军本溪航材第73仓库的军营岁月里》</p><p class="ql-block"> 作者:姜春艳</p><p class="ql-block">——原空军乌鲁木齐东沟场站副政委姜行舟女儿</p><p class="ql-block"> 2019年盛夏六月的一天,按着九十六岁老爸爸的《回望历史,再走沿途从军路》的宿愿,继去年的红色之旅第一站——驻丹东凤城一面山九三一一三部队军需第一仓库之后,这次,我们又踏上了爸爸的红色之旅第二站——本溪市溪湖区石桥子响山村的空军航材第73仓库的征程。</p> 一路上,我们的自驾车在导航的引领下,按照事先制定的行程路线,首先来到了本溪市溪湖区的石桥子镇的石桥子火车站。<br> 望着眼前这个阔别六十多年前的熟悉的小车站,爸爸心潮起伏,他目不转睛的神情,仿佛把他又带回到了六十多年前在军营又战斗又开荒的峥嵘岁月。<br> 1958年,是爸爸军旅生涯的第十二个年头,他在本溪石桥子响山七十三军械仓库任第二协理员,我们一家人就住在部队营房的后山坡旁边的响山子村张家沟的家属院。爸爸为了执行上级军委后勤部的任务,经常奔波往返于沈阳和本溪石桥子之间。<br> 曾经的小车站,留下了当年爸爸数不清的足迹!车站不大,却还是那么清洁宁静。二层小楼,候车室,检票口的铁门,似乎都原封未动的保留着当年的模样。就连铁道边的小木头站牌都是原来的样式。只是站前的小二楼的窗框把原来的木制方块框换成了今天的铝合金材质,外墙漆面粉刷了一层深驼色的漆面。据当地的一位老大爷介绍,这个石桥子车站,是民国时期1907年建的,政府为了让后人们不忘过去,记住历史,重温当年特意保留下来的原址原貌。<br> 是啊,这个曾经久远的石桥子火车站,记载着它漫漫长夜的历史和如歌岁月的变迁,同时,它还向人们展示着不同时代不同的建筑风貌和风土人情。<br> 从本溪石桥子火车站出来,汽车在蜿蜒起伏的山间小路上盘旋地行驶着,坐在车上,一掠而去的河流,山川,村寨让人目不暇接,感到有一种山河壮丽,风景这边独好的惬意。因为地点有些偏僻,导航地图上有的地名显示不出来,我们就时而停下,找附近的村民打听地址路线。几经辗转,我们终于来到了石桥子响山子村张家沟的一座山脚下,这里就是爸爸当年所在的部队——空军本溪航材第七十三仓库。<br> 在部队的大门外,当站岗的警卫战士听说我们的来意之后,经请示部队首长,他们竟然在史料馆的档案里查找到了爸爸的名字,还派了一辆吉普车专门把我们接到部队大院,并派了一位警卫干事小郭安排我们参观了位于部队营区二楼的空军本溪航材仓库库史馆,在史馆的墙上,令我们没有想到的是,爸爸当年还有很多他熟悉的战友们的照片还陈列在这里的墙上,他们的名字,任职,年月,一一清晰可见。爸爸的照片下面注明着他的名字和年月:1958年-1961年,照片的右侧写着:第二任协理员,那年,爸爸刚34岁。<br> 六十多年过去了!望着当年战友们的音容笑貌,爸爸的眼前仿佛浮现出六十年前在军营里与来自五湖四海的指战员们练兵比武,开荒战斗的峥嵘岁月,眼里激动的泪花不禁夺眶而出。<br><br>岁月匆匆,长夜漫漫,想不到六十多年前的照片如今还在这里保存着!而且陈列的这张老照片是34岁那年英俊的爸爸,第一眼看到时我和家人都有点没认出来,当我们把照片拿给爸爸看时,爸爸激动的哭了,爸爸说他也没有想到这里还保留着自己六十多年前的这张照片。要是看不到,也早就想不起来了。如果今天不来这里,我们可能也永远无从看到。真是一个意外的收货,令人感动!后来,我们经请示部队领导同意后,用手机把这张珍贵的照片拍了下来。<br> 从库史馆出来,吉普车又带着我们来到了爸爸当年作战工作的营区旧址,那熟悉的操练广场,整齐划一的一排排仓库营房。爸爸指着不远处那两栋二层和三层的家属院楼和后面小山坡的方向告诉我们,这两栋楼的后面的山坡上有一片花生地,当年他就和妈妈带着年幼的我和哥哥在那块地里种花生,每年都能收一麻袋多呢!爸爸说那些年,妈妈有时间就去山上采榛子,捡蘑菇,揪榆树钱,妈妈用榆树钱馅包的包子吃着可香了!<br> 我拿着手机边听边用心地记录者眼前这激动人心的场景,画面,故事。<br>  分享着爸爸旧地重游感慨万千的喜悦和快乐!郭干事告诉我们,这里的家属区,操场,营房多年都没有改建,一直保留着原址原貌,只是有破损的墙面,砖角和窗口给简单的进行了修补更换。就是为了让后入记住,永远保持和不忘革命军人艰苦朴素的光荣本色和优良传统。<br> 午间了,首长非常热情地安排我们与部队指战员们在营区的食堂共进了午餐,吃的是连汤带水的鸡蛋面条。郭干事说:这是首长交给我一定要完成的任务,让老首长一家人再重温品味一下当年的军营战士灶的饭菜,感受一顿曾经的炊事班饭堂的味道。回忆一次曾经的军旅人生。餐桌上,感慨万千的爸爸望着身穿迷彩服的一桌桌生龙活虎,血气方刚的战士们,激动的眼里含着感恩的泪花,此情此景,仿佛再次把他带回到自己当年曾经的军营岁月。<br> 这一天的经历再次令爸爸和我们难以忘怀……<br>  清明时节,谨以此文缅怀我亲爱的爸爸离开我们一周年 作者:姜春艳<br> 姜春艳(右)与刘晶 朗读、制作:<br>绿色蔬菜(刘晶),辽宁省散文学会会员,沈阳市和平区作家协会会员。散文发表于《沈阳广播电视报》《幸福老人报》,多见于《沈阳晚报》;散文和诗歌发表于《***知青》,现受聘《中国知青专刊》编辑。喜欢诵读、声乐、乐器。崇尚:天道酬勤、学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