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数学文化,感受数学魅力——山东省基于数学文化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讨会(二)

沂水二小 武娜

<p class="ql-block">  最美人间四月天,春光不负赶路人。根据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工作安排,为期两天的山东省基于数学文化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讨会通过钉钉直播如期举行。昨天的研讨犹在耳边,今天的研讨又拉开了帷幕。</p> 课例展示 <p class="ql-block">1.《点阵中的规律》</p> <p class="ql-block">  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教育和体育局陈雪丽老师的《点阵中的规律》这节课首先利用学生学过的图形和数字引出“形和数”,借助摆石子的故事体现“数和形”的相对应关系,从而自然的引入今天“点阵”的学习,在探究活动中,陈老师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点阵,让学生发现原来相同的点阵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可以得到不同的算式,而不同的算式却都能刻画相同的点阵。在探究中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内在美。</p> <p class="ql-block">2.《商不变的规律》</p> <p class="ql-block">  山东省聊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二实验小学时杉老师的《商不变的规律》一课,以猜数游戏导入,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抛出了今天探究的主题—规律。整节课时老师由复习积变化规律为铺垫,从观察—猜想—验证—结论四个环节来探索商不变的规律,在探索中给足学生空间,让学生自己发现、交流、总结。在最后,出示自然界中的规律,让学生体会规律创造的美。</p> <p class="ql-block">3.《解决问题》</p> <p class="ql-block">  第三节课由威海市的董亮老师带来三年级的《用连乘的方法解决问题》。董老师先是从学生身边的事例导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在讲解的过程中,逐步引导学生自我探究,自我发现,自己讲解,充分发挥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而且在整堂课的讲解中,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将数学文化很好的融入了课堂教学当中。</p> <p class="ql-block">4.《用字母表示数》</p> <p class="ql-block">  青岛市北区实验小学的于伟超老师的《用字母表示数》这节课,利用低碳环保进行导入,主要有五个探究层次:一是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初步感知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洁性、概括性,引起学生探究兴趣;二是对比中让学生发现,字母不仅可以表示数,还可以表示数量关系;三是借助不同情景,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根据实际情况,字母的取值范围是不同的;四是通过出示数学文化。认识到数学的发展是漫长而曲折的,让学生产生对数学进行探究的兴趣;五是通过分层练习,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加深学生对用字母表示数的理解,增强学生用字母表示数的意识。</p> <p class="ql-block">5.《用字母表示数》</p> <p class="ql-block">  泰安市泰山区上高街道办事处小井小学赵晓兵老师《用字母表示数》这节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到:1.为什么要学习用字母表示数?2.什么情况下会用字母表示数?为了学生更好的理解以上两点,赵老师借助“存钱罐存钱”、“ 节约用水”等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和优越性,理解和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知道用字母可以表示数,含有字母的式子既可以表示数量关系,也可以表示数量,同时让学生经历符号的创造过程,培养符号意识和符号能力。感受数学符号表达的简洁性与概括性,初步学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最后,能借助数学家的成就,感悟数学思想和文化,渗透“节俭意识”,让学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p> 且学且思 <p class="ql-block">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节节优质的课例展示,让沂水二小的老师们收获颇丰,且听且记,且学且思,每位老师都是记录满满,收获满满。</p> <p class="ql-block">  春风拂柳叶待裁,春雨浇灌杏苔花。一场别样精彩的“云端”教学研讨活动拉下了帷幕。活动的开展为全省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文化教学研究指明了方向。数学文化教学任重而道远,今后我们将以课堂为载体,引导学生探索数学文化的精妙,品味数学的魅力,促进他们全面发展。</p>

学生

字母

数学

探究

表示

点阵

老师

规律

文化

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