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人民清明习俗的形成与发展清明节是我国人民传统的民族节日,交节时间为每年的公历4月5日左右,“清明”之

孙建华

<p class="ql-block">习俗是一种无形的但却经常伴随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浅意识形为,人们借助它可产生有形的精神和有形的物质,可以说,习俗是一种自始至终贯穿在人民社会生活全过程的历史和现代的意识形为。淮安人民的清明习俗,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而不断的发展和形成。</p> <p class="ql-block">据史料载;淮安人民的清明节始于周朝,那时候的清明节流于形式,没有什么意义,真正形成传统的习俗是在春秋中期。据“春秋战国”史记载;三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晋文公有九个儿子,其中八个被迫害至死,唯有公子重耳逃亡在外达19年之久,幸免于难,后回国执政,即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他掌权后,跟随他外流的人都得到分封,独有在他外流最艰苦时期,为他割股煎汤充饥的介子推却被遗漏了。介子推也不争功,黙黙地背着老母,隐居于山西省介休县东南的绵山里。晋国的老百姓很同情他,就编一首歌谣;“有龙矫矫,顷失其所。五龙从之,周遍天下。龙饥无食,一蛇割股。龙反其渊,安其壤土。四蛇入穴,皆有处所。一蛇无穴,号于中野”。晋文公闻之大惊曰;“嗟!此介子推也!”随泒人去召介子推,请他出山。但其拒绝了,从此,隐居起来。晋文公没有办法,只有放火烧绵山迫其出来,没想到三天三夜熊熊大火把绵山烧得精光,介子推和他的老母抱着一棵枯柳被烧死。晋文公十分惋惜地把他们母子安葬在绵山上,并建庙堂纪念,改绵山为介山。焚烧绵山这天,正好是清明节,以后,晋文公规定每年的清明节全国禁火三天,号召人民冷食三日,其时只作干粥,今之糗(炒米粉之类干粮)是也。以后,在淮安地区相演成俗,形成清明节禁烟火、吃冷食的风俗,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所以淮安人民把清明节又称为寒食节。</p> <p class="ql-block">在古代,每年清明节前一天,淮安地区家家户户都要用面粉和红枣做成飞燕样子的食品,用柳条把“飞燕”串起来插在门上,叫做“子推燕”,以纪念介子推。还有“射柳”习俗,即把鹁鸽贮于葫芦中,悬挂在柳树上,引弓射之,矢中葫芦,鹁鸽飞出,以飞的高低分胜败。还有戴柳,就是把柳条编成园圈戴在头上,以示怀念介子推母子,清明节时,淮安人民还有打球、拖钩、斗鸡、走狗、荡秋千、放风筝等习俗,这是淮安人民为增强体质而进行的丰富多彩的体育运动。</p> <p class="ql-block">据宋人吴惟信在《清明即事》中记载;“梨花桃柳正清明,淮子寻春半出城”,则刻画出淮地人郊外远游,踏青寻乐之雅兴。清明时节不仅是欣赏花红柳绿的大好春光,还是锻炼身体,活跃身心,调节精神生活的最好机会。清明节扫墓是淮安人民不忘先祖、缅怀先烈,激励壮志的行动。</p> <p class="ql-block">淮安人民的清明节习俗从形成,经过不断的发展至今,形式多样,既有实际性、又有纪念意义,充分显示了淮安人民节日文化的丰富多彩和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