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人间四月天清丽典雅的涉水而来,娉娉婷婷、清清浅浅、翩跹而至。为了适应教育现代化,进一步提升全县教师教学技能和教育教学水平,在四月的第一天,我们再次迎来了宁武县教科局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日。宁武县西关小学四、五年级全体数学教师在吕利云校长、吴丽君主任的带领下,来到东关小学参加小学数学教学能手展示培训活动。参加此次活动的领导有:教科局安耀青副局长、实验小学焦亚卓校长、东关小学崔淑英校长、西关小学吕利云校长、教研室陈玲老师。参加此次活动的还有各兄弟学校部分数学教师。</p> <p class="ql-block"> 此次活动在主持人甜美的声音中拉开帷幕,活动分为课例展示和评课议课两个环节。</p> 课例展示 <p class="ql-block"> 第一节是陈玲老师带来的课例《真分数和假分数》。这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掌握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特征,会辨别真分数和假分数。教学中,陈老师能准确把握教学重点,成功地突破难点。陈老师采用探究式的学习活动方式,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比较、归纳、概括等能力,发展了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当学生用分数表示出各个图中的涂色部分后,再引导学生将创造出来的真分数和假分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使学生从直观上清晰地理解到真分数小于1,假分数等于或大于1的特征。学生进一步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联系和区别。纵观整节课的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陈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合作交流探究的学习环境,由表及里、由直观到抽象,加深了学生对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和特征的理解,让学生建立完整的分数概念。</p> <p class="ql-block"> 第二节由西关小学张丽君老师执教《鸡兔同笼》。张老师这节课注重解题策略的多样化,让学生经历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过程。这样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体会代数方法的一般性,从而让学生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感受到中国数学文化的源远流长。教学中,张老师注重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运用了猜测、列表、假设等数学方法分析解题。并通过这些方法的探索和对比,使学生充分体会到解题策略的多样性,让学生积累了解决问题的经验,同时也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张老师有意识的渗透了数学思想。她在把《孙子算经》中的原题数据改小变为例1的过程中渗透化繁为简的思想;列表的策略中渗透了变化和函数思想。张老师还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了思维训练,如课始让学生经历无序猜想到有序的列表解决,再到最后让学生结合表格及操作进入到假设法的深层次思维与探究之中。学生的学习过程步步深入,思维也层层拔高,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学到了数学探索学习的普遍思维方式和方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第三节是实验小学焦亚卓校长的课例展示《认识单位“1”》。单位“1”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怎样让学生理解单位“1”的含义?焦老师创设了生活情境,以平均分为知识起点,围绕核心问题:为什么都是四分之一但这些四分之一又不同呢?展开教学,并大胆放手,让学生通过举例来理解并归纳概括出单位“1”这个概念。为了让学生能更加深刻地理解这一概念,焦老师通过画线段图让学生体会、感悟,认识单位“1”。整个过程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实现了思维的“加速”。在设计上焦老师淡化形式,注重实质,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以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为核心。整节课课堂气氛活跃,师生配合默契,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生敢于自主表达。</p> 评课议课 <p class="ql-block"> 课后,焦校长对自己的这节课的设计思路做了详细的介绍,本节课中从整体到单位“1”的过渡,突出考虑的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都是用四分之一来表示,让学生体会到无论你分什么,都是一个整体,分的东西不同,但是只要是一个物体,一些物体,一个计数单位都是可以的。这就需要学生在图中直观地看这是率,这是量。第二个问题就是,虽然都是四分之一,但它们还是不同的,因为你分的东西不同,最后这一份儿的数量是不同的。单位“1”的认识很抽象,学生能把它看成一个整体,也能表达,但是用单位“1”表达的时候,学生就有困难。这需要一个过程,要在我们后边逐步的学习当中慢慢渗透,才能让学生的认识更深。</p><p class="ql-block"> 焦校长还提出指导性意见:教学中,教师要尽量给学生表达机会,让学生说出内心的真实想法。课堂的教学生成是动态的,往往学生说出东西,我们老师的反应是滞后的,所以就不能恰到其处的点拨到学生那个困难的地方,导致学生的理解出现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课前充分准备,做好预设。</p> <p class="ql-block"> 陈玲老师对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做了详细的分析。本节课始设计了让学生畅想四分之几这样一个开放性的学习活动,接着设计了画一画、说一说、做一做等教学活动,在学生活动的过程中渗透计数单位的累加。再通过对比两个圆大小不相等,凸显计数单位要相同。然后八分之五的提出,引发学生认知冲突,让学生在对比中明确八分之五和四分之五的单位“1”是不同的,学生对单位“1”的认识就更加深刻了。最后借助数线模型直观对比真分数与假分数。陈琳老师讲到通过用面积模型在数轴上对应的去贴,更能清楚地让学生直观的感受真分数与假分数不同。</p> <p class="ql-block"> 张丽君老师在课例展示后介绍了自己的设计理念和教学流程,并对自己的教学做了细致的反思。她说到:《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问题,由于原题的数据较大,为学生猜测、验证的过程提出了挑战。所以本节课以数据调小后的例1为载体,引导学生经历猜测、列表、假设这三种方法。寻求到解决简单的《鸡兔同笼》问题的策略后,再将这种策略应用到比较复杂的问题中,使学生初步感受到“化繁为简的思想。本节课引导学生尝试“列表法”,有序列表并结合操作演示,经历调换 —-推理—-解答的过程,找到了解决简单的鸡兔同笼问题的一般解题方法,然后应用此方法解决了生活中的鸡兔同笼问题。建立了鸡兔同笼数学模型,帮助学生将“鸡兔同笼”问题与生活实际问题建立联系。张老师也反思了自己这节课中的不足:教学语言不够精炼,引导不够到位,在列表法延误了时间,导致后面假设法的探究时间不够充足。</p> <p class="ql-block"> 实验小学刘晓玲老师针对张老师的《鸡兔同笼》这节课做了详细的点评。她讲到:张老师的这节课,让学生经历了猜测、尝试、调整、验证等这些学习活动。从教学的策略来看的这节课给我们呈现的是一个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她从开始的感知信息,提取信息,然后在信息获取之后,让学生经历了一个分析解答的过程,最后进行验证,回归到题中经历了一个反思。在课堂中,张老师以鸡兔同笼问题为载体,在列表中已经渗透了这个假设的方法,不论列表还是调整,其实都是以假设为前提的,所以在这个假设的环节上,张老师很好的利用了这个列表环节。鸡兔同笼中列表,其实就是枚举,可以上升为群举。张老师很聪明,她在列举的时候,就让学生从0只兔,8只鸡开始,为后续全部假设成鸡,全部假设兔来解决问题做了很好的铺垫。最后刘老师给张老师提出一点建议:教学活动中应该关注全体学生。要培养学生用连贯的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生其实心中是有很多真实的想法,教师要给他表现的机会,让学生建立自信,表达清楚了,就学清楚了,那我们的课堂就是非常有效的课堂。</p> <p class="ql-block"> 东关小学崔校长整体做了的点评。她说到:作为数学概念课,教学时要注重概念的形成过程,凸显数学本质。整数、分数、小数的共同点,都是由若干个单位累加而得到的。利用数轴模型,有好多好处,可以真实地让学生直观的感受计数单位的累加,培养数感。这为以后学习它们的联系,它们的比较,还有分数的基本性质都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最后崔校长给出了指导性的建议: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辨别图的能力。在课堂上,我们尽量要以大问题去引领,然后小问题去跟进,或者用追问的方式,这样可以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p> <p class="ql-block"> 上午的培训活动结束了,这次活动让我感受到:课堂是个充满魅力的地方,我在目睹教学能手们的教学风釆,聆听了他们的教育思想,真正领略到了"新课程、新理念、新思路"带来的新课堂。他们的课把“点拨”“启发”“引导”“激励”留给自己,把“体会”“思考”“品味”还给了学生。教育是我们一生的事业,讲台是我们的舞台。我们要把握每一次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将学到的教学方法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在教和研中走出自己的风采。</p> 二次研讨 <p class="ql-block"> 培训虽然结束了,但我们的教研活动仍在继续。次日上午西关小学全体数学教师在吕校长,吴主任的组织下齐聚会议室,针对这次培训的所感所想所悟做了交流。每一位外出参加培训的老师都把自己的想法和收获分享给全校其他教师,这样让没有外出参加培训的教师也能感受这三节课中的精彩,感受到每一位做课教师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千帆竞技渡教海,万木争容只为春。每一学习都是一次成长,每一次成长都是一次蜕变。西关小学全体教师将以教研活动为契机,聚厚谋远、深耕细耘,为西关小学添砖加瓦。</p> <p class="ql-block"> 四月,送来了春暖花开。我们西关人将不负韶华,成为最好的自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