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一、又是一年清明节气</b></p><p class="ql-block">为了避开清明假期扫墓祭祖的高峰,更害怕万一在扫墓祭祖的时候被隔离在公墓里面的事情发生。今年真的是赶在清明假期之前去给故去的亲人扫墓了。</p><p class="ql-block">昆明在清明前后早已是春风拂面,万紫千红。虽然天气预报说即将阴雨绵绵好几天,由于风雨还在旅途中尚未到达,我去的这一天仍然是风和日丽。</p><p class="ql-block">以往清明扫墓,多是带一些鲜花、水果、糕点等。今年有友人向我推荐了一个特别的美食——青团。他说:</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从陵园</span><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37, 35, 8);">俯瞰城市。美好的人间。</span></p> <p class="ql-block">青团是江南地区清明节吃的一道传统点心,据考证青团之称大约始于唐代,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古时候人们做青团主要用作祭祀,虽然青团流传千百年,外形一直没有变化,但它作为祭祀品的功能已日益淡化,而是成了一道时令小吃。</p> <p class="ql-block">五芳斋的青团十分美味。扫墓的那天没来得及,之后一天买到了,真的不错。点三柱青色的香,吃几块供奉后青团,缅怀一下逝去的亲人,对生死再进行一次思考……也许这就是清明时节的一种意义吧。汾酒就不喝了,酒驾麻烦着呢。</p> <p class="ql-block"><b>二、照片</b></p><p class="ql-block">完成扫墓祭祀后心情十分平静,又是一次对生命意义的再认识。下山途中发生的一件事,却让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有人一定会问究竟是什么事?请先看下面我拍摄的这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下山途中遇到的老妇人和保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老妇人估计近八十岁了。保安大叔是一个非常有善心的人。</span></p> <p class="ql-block"><b>三、故事</b></p><p class="ql-block">我为什么拍这么一张不起眼的照片呢?照片中的这位保安大叔对着我说:这个老妇人,今天一大早就来到陵园了,我看了一下时间已经是下午三点左右了。<span style="font-size: 18px;">保安大叔继续对我说,老妇人</span>去扫墓后问了他怎么下山的路就走下山去了。不知过了多久怎么又看到老妇人又在山上陵园里了,然后又向他问下山的路后又下山去了。最后就是我遇到他们的这一次了。我也问她:老大姐你怎么又在这里了?您要去哪里?她告诉我说,我要回家!我又问您家在哪里?您怎么来的,您和谁一起来的?她两眼十分茫然的看着我不说话。保安大叔说:她说过她是座公交来的,家在金马寺。最后保安大叔说:天已经晚了,不能让她再在这里转来转去的了,会出事的。我要马上把她领到陵园管理办公室去,请管理人员处理。这下我也感到十分的欣慰,原本想我开车把她送回去,可她连家在哪里都不知道,怎么送呢,这还有个法律责任问题呢。我也开车离开了陵园。</p> <p class="ql-block"><b>四、悟,家在何处?</b></p><p class="ql-block">从关上车门启动回程的那一刻起,我都在想:她老人家回家了吗?人在生命的最后一程是不是都在找回家的路呢?人最后的家在何处?有介绍说阿尔兹海默症患者会经常找不到回家的路,但愿老大姐她不是,她只是因为想念亲人(逝去的老伴?或者是儿女?其他的亲人?),悲伤暂时想不起来了。</p><p class="ql-block">如果你听过圣严大师的讲学,也许你也会认为今世居住的家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暂时的家,居住一段时间我们就要离开了,有时候离开一小会儿回去,有时候就再也回不去了。如果说最终的归宿(逝去)也叫家的话,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相同的家,只是回去的早晚不同而已。这个路不用问不用找,自然会发生会知道。<span style="font-size: 18px;">如果说只是想不起来回今世的家的路,或许只是一瞬间而已,或许只是老了得了阿尔兹海默症。真正可怕的是活着的时候迷失了自我,心有所住而自私自利放不下金钱、地位、权利、美色、房子、车子。忘记了真正的回家路和所有的拥有都是暂时的拥有,不必执着。应无所住而生其心。</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曾多次拜读过台湾圣严法师开示的《<span style="font-size: 18px;">人生的最后一件大事》。大师所讲的就是:</span><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37, 35, 8);">死亡就是人生的最后一件大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在经历了多次送别亲人和迎接新的小生命到来的过程后,真的十分明了:</span>人生的过程,就如同自然界的一切现象。有起有灭,有生有死。在接近生命的终点时,我们的这个身体或者叫皮囊已经慢慢衰老而不听我们的使唤了,有的人找不到回暂时的家的路非常正常。我们多爱惜一点吧争取多用一些时间,用的时候好用一点。</p><p class="ql-block">清明在陵园公墓,满眼都是故去的人的墓地。死亡是自然的现象。扫墓能帮助认清死亡的过程,及生前时候的情形,思考生命的意义,珍惜当下所拥有的一切。确实能够帮我们克服对死亡的恐惧,最后能庄严且安详地面对死亡。也能够在任何时候有亲朋好友离去的时候,面对死亡时能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p><p class="ql-block">那一天觉得青团真好吃。</p><p class="ql-block"><b>2022年清明4月完成</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