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家长:<br> 您好!清明假期将至,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22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2022年清明节放假时间为4月3日至4月5日,4月6日(周三)正常上课。为了让您的孩子度过一个安全、充实的假期,请家长履行监护职责,切实配合学校共同做好孩子的假期教育工作。具体有关事项如下: 一、文明祭祀倡议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慎终追远”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结合疫情形势,为避免传统的现场祭扫引起人员大规模流动和高密度聚集而造成的风险隐患,建议减少聚集性活动,倡议新型祭奠方式礼敬逝者、追思先辈。倡导采取居家追思、网络祭扫、书写寄语等文明低碳祭扫方式缅怀先人,提倡以敬献鲜花、植树绿化等绿色低碳的方式缅怀故人,不乱放鞭炮,共同保护公共生态环境。</p> 二、疫情防控提醒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非必要不离崇。当前疫情形势严峻,家长和幼儿非必要不离崇,清明假期学生居家学习休息,减少不必要外出,坚决不去涉疫地区。假期跨县离崇的幼儿、家长,返校前需提交24小时核酸检测阴性结果,并落实返崇后“三天两检”无异常后方可进入校园。</p><p class="ql-block"> 假期间有中高风险地区及有报告本土病例等涉疫地区旅居史以及“密切接触者”的情况的幼儿、家长,需按属地防控要求落实好健康管理及相关核酸检测工作,无疫情风险后方可返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二)假期按防疫要求,不到中、高风险地区。外出做好一切防疫措施!时刻保持个人防护意识,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保持安全社交距离;不扎堆、不聚会、不去密闭场所,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如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佩戴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及时到就近的发热门诊进行排查和诊疗,就医过程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三)随时留意卫健部门、学校、班主任有关疫情防控工作的动态通知,确实配合防控工作。</p> 三、安全守护提示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注意居家安全。教育孩子在家不攀爬,不玩危险物品,加强用火、用电、防煤气中毒等安全教育。</p><p class="ql-block"> (二)注意防溺水安全。夏天将至,为做到防患于未然,要教育孩子做到“六不准”:①不准私自下水游泳;②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③不准在无家长陪伴的情况下游泳;④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⑤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⑥不准学生擅自下水施救。</p><p class="ql-block"> (三)注意出行安全。教育孩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规范乘车、走路习惯,未成年人不得驾驶机动车辆。</p><p class="ql-block"> (四)注意食品安全。教育孩子拒绝“三无食品”,不购买小摊贩自制食品,不吃野菜、野果,不吃变酸、变苦等变异味的食物,培养孩子就餐使用公筷习惯,不挑食、不偏食。</p><p class="ql-block"> (五)加强防拐、防骗教育。教育孩子不能够在未经允许情况下和不认识的人出行,遇到紧急情况的时候能报警求助。对以灾区群众、落难者身份诈骗行为要仔细分析,特别是要慎防电信诈骗、网络诈骗。</p><p class="ql-block"> (六)加强火灾防范。外出踏青游玩,不随意带火种上山烧烤、点火玩耍,发现火灾隐患和消防违法行为时,及时报警。</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远离不良文化。教育孩子不参加封建迷信类活动;不入成人娱乐场所;文明上网,不浏览不健康网站网页,不传播不健康信息;远离各类赌博行为。</p><p class="ql-block"> (二)重视家庭教育,关注孩子心理健康。营造良好家庭情感氛围,正确对待孩子学业成绩,给予孩子充分的关注、尊重和信任,耐心倾听,温情陪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特别关注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疫情防控,人人有责。请广大家长、教职工积极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共同构筑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坚固防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