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做青团,清明共尝‘春’”洪山区珞狮路小学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节”实践活动

珞狮路王倩

<p class="ql-block">  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气清朗,四野明净。在清明时节来临之际,珞狮路小学的德育课堂开展了“巧做青团,清明共尝‘春’”的主题实践活动,来自24个班的48名尚美之星们共同参与。</p><p class="ql-block"><br></p> “在清明前后吃青团的食俗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周朝。‘寒食青团店,春低杨柳枝’。据《周礼》记载,当时有“仲春以木铎循火禁于国中”的法规,于是百姓熄炊,“寒食三日”。有的说是因为寒食节不可生火,只能吃冷食充饥,以糯米为主的青团便成了寒食节餐桌上的常客。由于“清明”和“聪明”谐音,明清时,抱着幼儿向邻里乞讨“清明团子”成为民间新风尚。”课堂上,同学们们全神贯注,聆听着老师讲解关于青团的来源。艾草榨汁,糯米为皮,隔水蒸煮,小小青团承载了古人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被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所深深吸引。 制作过程中,学生们认真揉捏,搓圆,小小的双手一丝不苟地表达着对食材的珍惜和对劳动的热爱。“老师,快来看看我包的青团怎么裂开了?”面对小朋友们的问题老师耐心解答,大家兴趣高涨,彼此交流着包青团的小技巧,现场气氛融融。 <p class="ql-block">  中国人以“演春”、“走春”、“庆春”、“点春”、“报春”等习俗来表达对春天的期盼与春到的喜悦,“咬春”更是蕴含着中国人民对新年五谷丰收的美好祝愿。课堂上,学生们品味着自己亲自制作的青团,满含春意,自是有一种“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感激之情。</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造型各异的青团</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开始品尝我们的劳动成果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劳动带来的甜美,也对青团的来历和原料产生了学习的兴趣,更让孩子们体会到了浓浓的清明习俗,传承了底蕴丰厚的传统文化。</p>

青团

清明

巧做

课堂

寒食节

珞狮

寒食

老师

糯米

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