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拜读了老前辈潘黎明政委的倾心大作《凡路》,精诚所至,有感而发,记下心得“凡路不凡”,发与熟悉的几位战友,交流读后所思所悟。因内容过于记实,不宜在自媒体发布,便存于电脑资料夹,一切归于平静。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div> 前几天,老战友老前辈钱寅卯在“海魂”战友群中发表美篇“五零后的人生回望”,洋洋洒洒,激情满满,挥笔云烟,深情讲述了赏读《凡路》后的感想。语言精美,文笔流畅,资料详实。战友情谊、南泉情结、家国情怀溢于言表,似林中惊鸟、潭中击石,立即引起群友一番热议。<br> 这不是官样文章,没有任何拼凑抄录痕迹,看得出钱兄是一位资深文将,逻辑通顺,笔墨老道。<br> 其实,我和钱兄并不熟悉,只有一面之缘。那是2015年夏天,老战友孙丙圣来电话说外地来了几位战友,约中午一起坐陪吃饭。走进老转村雅间,方知是政治处老前辈魏则芳召集训练团电影组战友聚会。席间认识了1969年12月入伍、来自武汉的钱寅卯。<br> 他是1970年3月训练团组建从刘公岛分流到南泉的原班人马,是训练团的拓荒者、第一代电影放映员。1974年退伍返乡后在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业打拼一辈子,长期从事党务工作,三十七岁官至正处。历经风雨,宦海浮沉,却初心不改。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br> 在七八十年代,文化生活还十分单调,电影放映员是最风光最令人称羡的岗位。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可以先睹为快和欣赏更多的电影,而且离首长和机关距离更近,成长进步机会自然会更多,别人也高看一眼。但是想进入电影组并不容易,要么有文艺特长,要么会写字绘画。记得我在新兵连时,全团只留一名电影放映员,我也是备选人之一,但由于字写的还不够出众而落选。心想,钱兄肯定是有一技之长的人。临别,礼节性地留了电话,并无联系。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二</div> 关龙勤是训练团第二任电影组长,我们相识比较早。其实认识关组长是从先认识他的字开始的。因为我从小喜好书法,对好的字特别关注。记的八十年代的南泉营区,在大门两侧墙壁上红底白字“提高警惕 保卫祖国”和礼堂两侧“团结紧张 严肃活泼”十六个大字,威严庄重,正气浩然,熠熠生辉,格外抢眼。就像是手握钢枪、英俊挺拔、目光炯炯的哨兵在注视前方、随时准备冲锋!<br> 说实在的美术字我也会写,可这么大的字我真写不了。现在是信息时代,什么样的字体、多大的字电脑都可以制作完成。但在那个年代可是纯手工,条件还十分简陋,连个专业的绘图工具都没有。特别是礼堂两侧的大字每个字足足有3米高,心想,这么大的通体美术字是怎么写上去的,训练团可真有人才啊!直到1988年我到政治处后才听何主任说,这些字是出自老电影组长关龙勤之手,仰慕之情油然而生。只可惜他1985年已转业回西安了。<br> 缘分似乎也是老天注定的。1993年我到西安政治学院学习,有一天晚上门卫通知我学员队门口有人找。我好生纳闷,心想西安我没有熟人啊。原来是关组长和老战友王德民骑着警用三轮摩托车专门来看我。这意外的惊喜,叫我心生感动。因为我们并不认识,他是听老战友、我的老教员王能文说的,我有幸第一次见到了关组长。2005年和2007年我们又先后见过两次面。特别是2007年我又回西安政院学习期间,关组长安排儿子驾车一同到阎良看望王能文,印象深刻。<br> 关组长不仅字写的漂亮,且文字功夫也相当了得,我们常有微信交流。更令我想不到的是嫂夫人郑大姐亦是聪惠贤淑、文采飞扬、深藏不露的才女。看她的美篇“梦里依稀集结号”真有一种小桥流水、舒缓曼妙、沁人心田的美感。真是夫唱妇随、琴瑟和鸣、举案齐眉!<br> 有一天他给我分享网名“了了翁”的美篇“老兵解甲军魂依然”,记述的就是2015年那次电影组聚会。四十多年后久别重逢,再叙前缘,激动、感动、欢动,友情、军情、豪情流淌字间,也深深地勾起了我久远的回忆,把思绪拉回到了三十八前的激情岁月。这是我第一次拜读钱兄的文章。<br> 原来钱兄是文笔高手,我的猜测此刻得到了印证。<br> 当晚,我给关组长回了一条信息:“能否把钱寅卯的名片推给我!”从此我们建立了联系,不仅是战友,也成为了文友。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div> 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相互交流,不仅欣赏到了钱兄的美文,也见证了钱兄的字外之功。他是一个精益求精、追求完美、高度负责的文人。所发美篇语言凝练、气息贯通、转接自然,似芰荷锦衣,天然雕饰,每每有点睛之笔堪称经典。特别是涉及到许多文史知识,资料详实引用精准。为避免偏差,曾多方求证。关于训练团的历史沿革几番与我交流核实,这既是对历史的敬畏,也是对读者的尊重,更是文人的风骨。看的出,钱兄是一位善于学习、勤于阅读、长于积累的人。<br> 看到钱兄的“五零后的人生回望”使我又一次产生了深深的共鸣,情不自禁又拿出《凡路》再一次精读。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深,重读《凡路》似乎又有了更深的感悟。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四</div> 心中有话,不吐不快。打开电脑,翻出五年前尘封的书稿,再一次做了修改,未尽之言,稍作补充。基本定型后我发给了潘政委请他审核把关,看有无不妥之处。他对文章结构、事例安排、语言组合都做了修改润色。同时,也十分谦虚地说:“云成,你写的很好,只是对老兄抬赞过高。我一辈子是在给别人做嫁衣,你给我做了这么一件精美的衣裳,我不敢穿啊!”<br> 共同的经历,相同的过往,才能产生同频共振。修改后的“凡路不凡”我尝试着做成美篇,刚刚发出去一天阅读量竟然突破五千,叫我十分意外。我想,这绝不是我文笔使然,而是共同的部队情、战友情、南泉情的真诚流露,这是《凡路》一书的感召力,这是潘政委的人格魅力!<br> 关组长在深夜发微信说:“你的美文,语言细腻,文图并茂,我连读两遍,十分激动!特别是看到照片中那些熟悉的面孔,勾起我许多美好的回忆!”关组长是沙场老兵,有部队十三年历练,又在央企几十年打拼,见多识广,经历丰富。如今尘埃落定,退壁含怡,返璞归真,世事看透了,时势淡然了,花甲之年,能有何事引发激动?<div> 年龄见长,回忆过去何尝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呢!相信,这一定是关组长发自心底的话。</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五</div> 陈宝树曾经是训练团宣传股四大笔杆子之一,也是我久慕心追的老大哥。1986年《人民海军报》一则短讯我很留心。记述了他在西安政院学习期间,节假日课余时间沉溺于碑林,潜心钻研书法艺术,并在学院开办书法展,反响强烈!心中十分佩服,陈宝树这个名字我一直记着。<br> 真正见他的字,是我1988年到干部股后。有一本深蓝色硬纸封面、铝扣打孔、鞋带装订的厚厚的《干部任免登记册》,记录着训练团从1970年组建以来所有干部任免名单。其中有一段时期的登记,钢笔字工整率意、超凡脱俗,似有北魏遗风,堪称字帖。听林股长说是陈宝树在干部股帮忙时抄写,我一直放在档案室的保密柜中,视若珍宝。有一次我和他微信聊天说,“不知道这本《登记册》还是否保存着,几十年过去了,如若脱秘,你可以复印几张留作纪念。”<br> 无论在国防科大还是转业到湖南省人民银行,他都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作为老政工干部操刀舞文、著书立说这是他老本行,看家本领,对他来讲已驾轻就熟。令我惊艳的是他书法、摄影、诗词歌赋样样精通,可称全才。特别是他的草书,笔走龙蛇、法度严谨、直追晋唐,如今是湖南省和金融系统响当当的书法大家了。<br> 宝树兄亦是宽仁厚德、富有情怀的人。我的“凡路不凡”美篇发出去当晚,子夜零时他给我发了长长的一段文字,对南泉的留恋之情、对老首长的感激之情、对潘政委的敬佩之情跃然纸上。并一再肯定说:“这是好文、是佳篇、是善举!”透过手机屏幕,仿佛能感觉到他那律动的心跳和激动的指尖!让我感动的是他竟连改五遍,仍意犹未尽,一直发到凌晨近2点。第二天下午又作改动补充,因字数太多,分三段才填入美篇留言中。<br> 此刻,不仅有感激,也有歉意,宝树兄影响您休息了!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六</div> 这几天的微信留言一直不断,天南海北的战友们纷纷点赞。更令我感动的是德高望重的原北海舰队陈先锋政委、原青岛基地陈继英副政委、原潜艇学院刘清仁副政委、原某潜艇基地曲卫平政委等老首长、老将军们也赏读评赞。要知道,他们不仅曾经是我军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纵横捭阖、驰骋大洋,指挥千军万马的高级将领,也个个皆是理论功底扎实、驾驭文字娴熟、领导艺术高超、政治工作经验丰富,堪称宗师级的政工元老!草木本无心,奈何动秋毫,真叫我寝食难安,担当不起啊!<br> 有一句广告词说的好“不看广告看疗效!”,这一切都是潘政委的《凡路》带来的实效!<br> 在此,对关注、赏读、抬赞“凡路不凡”小文的各位首长、战友和不知如何称呼的各位网友深深叩谢并致军礼! 契而不舍,金石可缕,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风雨过后方见彩虹,平凡人生路上潘政委无疑是成功者。<br>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凡路》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史诗般壮美的人生画卷,也给熟悉他、仰慕他、感恩他的人们带来一份丰盛的精神大餐!但我更想说的是,他把琢磨了一辈子的“精神菜谱”也告诉了大家!<br>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惟愿潘政委笔耕不辍、艺术常青、早出续集。<br> 撷一组网友留言作为结尾:<br> 平凡人生路,<br> 他人脚下无。<br> 成功须努力,<br> 烽烟见通途。<br><br> 罗云成 又及<br> 2022年3月31日于青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