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家长:<br> 您好!<br> 东风劲吹山河秀,群芳竞放大地新。又值一年清明时。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22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现将2022年清明节放假事宜告知如下:<br> 4月3日(星期日)至5日(星期二)放假调休,共3天。 为了孩子可以度过一个安全、有趣、有意义的假期,请各位家长配合学校做好以下下安全教育。<br> 一、防疫安全教育<br> 眼下,多地疫情反扑,情形严峻。任何人,千万不可松懈。请家长带领孩子理性认识新冠,科学做好防护,配合新冠防控。<br> 1. 理性认识新冠<br> 积极关注官方发布的新冠防控动态信息,了解全国及本地的最新情况。做到不懈怠,不恐慌,不信谣,不传谣。<br> 2.避免去中高风险地区和人流密集处尽量远离中高风险区;目前,全国高风险地区共62个,中风险地区共479个,涉及多个省市地区。避免前往人流密集地方。 3.掌握防疫知识,科学防护科学防护<br> 外出一定要正确佩戴口罩,外出时请佩戴口罩,不扎堆、不聚集、不聚餐,人与人之间保持一米线安全距离。<br> 4.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提醒孩子不要用手触摸车上物品。勤洗手。正确采用“七步”洗手法,使用肥皂、洗手液和流动的水洗手不少于20秒。房间要多通风,勤消毒,防止屋内细菌滋生。<br> 5.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每次洗手20秒以上,每次通风30分钟以上,每次吃饭使用公筷公勺。常备防疫物资,在家中多准备口罩、消毒水,外出时多准备口罩、免洗消毒液等。<br> 6.配合新冠防控<br> 请积极配合防疫工作人员,并主动向所在社区及个人单位上报健康情况。密切关注个人身体状况,如身体出现不适状况,如发热、干咳等,需及时就医,检查核实。 二、祭祀安全教育<br> 清明节是缅怀先人,祭祀祖先的传统节日,但安全问题不能忽视。<br> 1.清明祭祀不聚集<br> 已有多地倡导,要预约错峰祭扫,既减少人群扎堆,也防止交通拥堵。祭扫时,尽量快进快出,减少在墓区停留时间。 2.清明祭祀要防火<br> 自觉遵守墓地管理部门的有关规章制度和防火管理规定;不要在公墓内燃放烟花爆竹或随意野外用火,不乱丢烟蒂。<br> 3.文明祭祀新方式<br>祭扫时尽量以敬献鲜花、卡片寄语等方式缅怀逝者;倡导通过网络方式祭奠故人。 三、出行安全教育<br> 清明期间,如果家长有带孩子出行的计划。请一定给孩子做好安全教育。<br> 1. 遵守交通规则<br> 需要外出时,家长一定要指导孩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时,要走人行横道,不得随意在马路上穿行,不闯红灯。及时观察过往车辆,提高警惕。不可边行走边玩手机。<br> 2. 时刻保护孩子<br> 外出时确保孩子在视线范围内,在车多人挤的地方更要牵紧孩子的手。确保孩子不在危险地段玩耍,如铁路、马路或者小区内机动车时常出入的地段。不乘坐无牌、无证的黑车。关注天气状况,清明时节,多风多雨,做好防范准备。<br> 3.防止被拐被骗。<br>教孩子基本的常识,包括不与陌生人接触,不跟陌生人走,不接受陌生人的东西。带孩子外出时,不让孩子乱走,不让孩子离开视线,不将孩子交给不认识的人看护,不把孩子单独留在一个地方。 四、居家安全教育<br> 1.注意厨房安全。<br> 放好厨房里的刀具、燃气灶、打火机、易碎品等,不让孩子乱摸。放好厨房里的热水、热汤、烧热的锅和水壶等,小心孩子烫伤。<br> 2.注意家电安全。<br> 不用三无电器,不改装插头,不乱拉电线,不用湿手碰电器,不用破损电器,不玩电器或电源,不超负荷用电,不在电器上乱放东西…… <br> 3.室内安全<br> 不要太靠近窗户、阳台或者楼梯护栏,避免高处坠落。不要玩电器设备,不要让电器沾上水,不能用湿手、湿布触碰电器;远离脱落及裸露线头,不要随意拆卸、安装电源线路、插座、插头等。正确使用厨房用品,注意用气安全。消毒剂等有害物品不得随意接触,更严禁食用。 五、饮食安全<br> 1.吃喝讲卫生:自觉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勤洗手;生吃瓜果要注意洗干净后才可食用。不吃腐烂、变质的瓜果。购买有包装的食品时,要看清商标、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三无”食品、过期食品一定不要购买食用。<br> 2.吃喝有节制:不暴饮暴食,防止消化不良。饮食要节制,不能因为贪嘴多吃,导致肠胃不适。 六、网络安全教育<br> 1. 做好防诈骗安全教育<br> 不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短信;不透露自己和家长的个人信息、家庭住址、工作单位等;不转账、汇款给陌生人,也不能向陌生人透露家长的银行账号。<br> 2.不充值,不打赏<br> 教育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不随意向网站、主播等充值打赏金钱。<br> 3. 不浏览不健康信息<br>合理利用网络资源,不阅读浏览有害信息,不受不良信息诱导,不随意点击陌生文件,不与陌生网友见面。<br> 4. 防止孩子沉迷网络游戏:健康上网,不去网吧。上网时间要有节制,防止孩子沉迷网络游戏。<br> 5. 文明上网:聊天时注意礼貌用语,不散步对人有攻击性的言论,不得随意在评论区辱骂他人。不传播违反中小学生行为规范甚至触犯法律的内容。 七、防溺水安全教育<br> 春意渐浓,气温升高,难免又有孩子动了玩水的心思。然而,每年因溺水意外死亡的人数仅次于交通事故,溺水事故已经成为了青少年意外伤害的“头号杀手”。数据显示,未成年人发生溺水事故时,99%的家长都不在身边。所以,家长一定一定要对孩子进行防溺水安全教育,让孩子认识危险,远离危险,学会保护自己。<br> 1.防溺水,铭记“六不准”。 2.防溺水,“四牢记” 防溺水,铭记正确救援。万一碰到有人溺水,记得采用正确的救援方法 八、合理安排假期时间<br>清明假期较短,在适当放松的同时,家长还要和孩子一起做好规划。<br> 1.学习不能放全假:根据老师布置的作业,合理分配时间,不要拖到最后一天。<br> 2.阅读、锻炼不能放全假:灵魂和身体,必须有一个在路上。建议每天空出1-2个小时,专门用来阅读和锻炼。养成孩子良好的习惯。“我们养成习惯,习惯塑造我们”。在这个清明假期,我们携手合作,为孩子筑起安全防线。让孩子们开开心心放假,平平安安返校。<br> 最后,祝您及家人幸福安康,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