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铜鼓排埠叶氏宗祠——茂松公祠简介

叶常茂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茂松公祠始建于康熙年间,距今已三百余年。祠堂坐落在江西省铜鼓县排埠镇华联村鳌上组板坑口,西邻湖南浏阳,距毛泽东化险福地(秋收起义纪念地)仅两公里。祠堂坐东朝西,四面环山,前方正对大围山脉,层峦叠嶂、绵延起伏,后山背靠指虎尖下,苍松翠柏,古树参天,形如猛虎。祠堂正建于虎首前处(乙山兼辰向),又称为“虎形”叶氏宗祠。始祖茂松公在康熙年间从赣州上犹迁徙至铜鼓排埠,最先在本村象嘴湾白水槽上敖旗形建立始基,俗称“老屋下”祠堂(此祠堂在2010年修建昌铜高速时被拆迁征收),后经数年精心选址再建此祠,故后人又称“新屋下”祠堂。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祠堂为砖木结构,设计精湛,气势恢宏,古朴大方。原占地三千多平米,建筑面积一千八百多平米,有房屋一百余间,现仍保存三十九间,祠堂主体结构保存较完整。据族谱记载,该宗祠是开基祖茂松公主器,由其长媳罗安人(洪盛公夫人)主理家政,携子孙历时数载所建,是我县境内为数不多且保存相对完整的客家古建筑之一。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祠堂由月形塘、围墙、门楼、前院、前厅、后厅、左右厢房及附属房等构成。祠堂内由八个天井构建而成的排水系统,至今通畅无阻,设计之科学,令后人惊叹。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走进祠堂,映入眼帘的是高端大气雕刻有“五彩浮云”图案的大门。祠堂的门框、门槛、天井和墙基等均采用青石麻条砌建而成,至今依然纹丝合缝;主房墙体均用青砖,以黄泥、石灰、糯米饭等原料相拌而砌,结实牢固;屋脊风火墙、院墙飞檐翘角,犹如大鹏展翅,极具韵味;墙面绘有诗书粉画二十余幅,造型逼真、栩栩如生。祠堂下厅前窗户是四个石雕镂空回形花窗,偕“福、禄、寿、喜”之意;房梁皆用上等木材建造,绘有“八卦”等图案并题字其上。横梁雕刻着“万象更新”、“蝙蝠”等寓意吉祥图案,祠堂厢房共有回形格窗六十余扇;祠堂前厅和后厅由天井与左右厢房相连,前厅左右原各有两张大狮子脚长凳,由整棵木材制作而成,需六个成年人方可移动。上厅是整个祠堂的重心,是举行祭祀等重要活动之处。上方的神龛内井然有序摆放着列祖列宗牌位,接受后裔子孙常年的香火供奉。厅中央的香案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用材讲究,做工考究,香案中间嵌有“天官赐福”等六块浮雕,玲珑精致,四个狮子脚沉稳霸气,让整个上厅更显庄严肃穆。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走出祠堂,前院及门首小道皆用大、小青石铺就而成,徜徉于此,犹如穿越时空,回到过往,历史的沉淀、岁月的痕迹触手可及。半月塘环绕祠堂门首,均用鹅卵石围砌而成,水面有三百多平米,波光粼粼。祠堂后山,苍松翠竹,树高林密,有银杏、松树、柏树、苦槠等名贵古树五十余棵,其中左侧一棵银杏树,胸围五米有余,树龄已超过五百年。屋后山场上至埂顶,下至山脚,右至吃水窝口小埂,左至上角窝,均为先祖基业,山林权属归后裔子孙所有。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祠堂建筑左右对称,古朴典雅,属典型的中式院落式布局,悠久的历史,厚重的内涵,精湛的工艺,古雅的风格,凝聚了先辈们的勤劳智慧,展现了工匠们的高超工艺。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自康熙年间至今,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祠堂不断发挥着自身的功效,除供叶氏子孙祀奉香火,栖息繁衍外,长期作为社会公益场所发挥了巨大作用。在乾隆、道光、光绪年间,祠堂曾用来开办私塾,供叶氏子弟及周边村民读书;民国丁巳年(公元一九一七年)曾在此举办学堂,供本村村民子女上学。革命战争时期(公元一九二九年前后),从湖南浏阳过来的部队曾在此驻扎进行短暂休整;公元一九三二年,曾作为红军后方临时医院救治伤员;解放以后,曾作为村组农业合作社、生产大队办公场所;公元一九六八年至一九七六年,一度成为下乡知青居住点。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茂松公支系历来崇文尚学,耕读并重,积极倡导和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后裔子孙世代秉承“忠孝仁义为本,耕读勤俭传家”的祖训,为人淳朴厚道,和睦乡邻,乐善好施,造福桑梓,英才辈出,为历朝历代社会各界培养了诸多人才,为古今社会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在清朝期间,就有国学生五十余人,郡痒生十人,优附生三人,多人分别被授封布理问、候选同知、卫守府、布政司理问、训导、勒封奉政大夫、清修职郎、钦加同知、营千总、例授营分府、县左堂、候补巡政厅等职。其中叶作缔曾在军职赏戴五品蓝铃;叶梦熊,光绪二十六年会试贡元;叶旭芳、叶作文在道光、光绪年间广施粥棚,兴建学堂,修桥铺路,为民造福。道光二十二年(壬寅年)皇帝钦赐叶旭芳“一鄉善士”匾额(此匾已依原样复制悬挂于下厅)。光绪年间,奉旨荆表叶作文母子“五世同堂”匾额(此匾在文革“破四旧”中被毁),表彰他们为当时社会教育和公益事业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在第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茂松公后裔子孙同样为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为新中国的解放事业立下了不朽功勋。据铜鼓县志记载,有叶勋、叶正纪、叶国富、叶正远、叶有立等十三位烈士。其中代表人物叶勋,又名叶兴,族谱名叶有济,时任铜鼓县苏维埃政治保卫局局长,在一九三四年一月一日高桥梁塅乱石躁惨案中,为掩护战友撤退英勇牺牲。作为保卫局长 ,他保卫了同志,却保卫不了自己。因为从革命的那天起, 他把生与死赋予崇高的定义: 生,为党尽忠,死,为党赴难!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解放以后,宗祠后裔积极倡导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支持配合地方各级政府,勤劳朴实、文明守法、顾全大局、无私奉献,为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三百年来,茂松公祠历经风雨沧桑,后裔子孙和当地百姓为维护宗祠、保护文物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从民国时期开始,每隔五至十年,宗祠后裔就会组织开展捐资投劳,进行适当的维护。自二零零零年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祠堂内原住户纷纷另建新居,陆续搬离,祠堂失去了日常的管理维护,部分附属房开始坍塌开裂,部分梁桁变朽,厢房、屏风等也不同程度受损,宗祠修缮迫在眉睫。戊戌年春(公元二零一八年三月二十五日),茂松公祠修缮筹备工作小组正式成立,一场聚全族之心,举全族之力,集全族之智的修祠善举正式拉开帷幕。在各级党政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全体宗祠后裔秉持“尊重历史、保持原貌、修旧如旧、尽力而为”的原则,精诚团结,齐心协力,倾情奉献,历时五载,耗资近百万,完成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修缮工程,宗祠面貌焕然一新。工程之艰,耗资之巨,费时之长,永载史册。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茂松公祠是典型的客家传统古建筑,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客家文化和红色元素交相辉映,极具特色,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物保护价值。二零二零年,茂松公祠被县人民政府授予“江西传统建筑”称号,二零二二年被县人民政府批准为“第七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二零二三年入围宜春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并于当年顺利通过专家初审。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因历届族谱中对宗祠都未有详尽的著记,经过深入细致的走访探究、搜集整理,编撰了此《茂松公祠简介》,权作补充记载。如有纰漏,敬请指正。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茂松公祠理事会 </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