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民小学】一年一清明 一岁一追思

晨迷de小妖儿

<p class="ql-block">清明节(别称:踏青节)是中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交节时间在公历4月5日前后。国人自古就有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礼俗观念,因此在清明时节逐渐形成春祭的传统。每年一到清明节,很多地方都会以不同的形式,举行各式各样的纪念活动来缅怀革命先辈,纪念战斗英雄。民间有踏青郊游、扫墓祭祖等风俗。清明节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除了中国,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和地区也过清明节,比如越南、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2006年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申报的清明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清明节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的“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也开始仿效,在清明节这一天祭祖扫墓。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所以晋文公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清明祭祖扫墓,是中华民族敦亲睦族、行孝品德的具体表现,清明节因此也成为全球华人的重要节日之一。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清明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不少海外侨胞、华裔,都有清明回乡扫墓的习惯,以示不忘先人,不忘故土的爱国之情。</p> <p class="ql-block">库伦旗回民小学一年三班的孩子们,在疫情防控期间,用心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展现新时代少年的风采,她们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热爱。</p> <p class="ql-block">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一直牵绊着我们一种特殊的情缘,几千年的历史,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清明》,拉开了孩子们对清明更加清晰的理解和认知。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重温一下,那些关于清明,各朝各代记忆深处,最深的情思。</p> <p class="ql-block">孩子们手中的画笔,画出的是春风下的柳绿花红,是燕归来的幸福喜悦。清明不仅仅是追思,还有希望。因为心中有希望,所以孩子们的笔下,我们能感受到浓浓的幸福。</p> <p class="ql-block">清明节,也叫踏青节,孩子们想象出了青蛙身披彩衣,脚踏祥云。也理解到了“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更知道了竹子在春雨里节节生长。这些,都是孩子们从生活里看到的,感受到的,表达的是孩子们清纯世界里的唯美。</p> <p class="ql-block">手抄报里,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们的认真,他们坚定的眼神里,我们能感受到,未来的他们一定可以用行动践行自己的理想,用行动捍卫自己的信仰,未来可期。</p> <p class="ql-block">我一直坚信,笑容能治愈这世间一切疾苦。特别是孩子们纯真的笑容,更是给这个世界最好的礼物。我的这群孩子们,微笑面对生活,因为心中有阳光,才能微笑的如此让人破防。</p> <p class="ql-block">美术课上,老师教的给《清明》做插画,孩子们的部分美术作品,艺术气息扑面而来,挡也挡不住的那种。“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p> <p class="ql-block">不同的构思,一样的情感。传统节日里,我们追寻历史的足迹。虽然孩子们的世界里也许还不能完全理解,但是,我们的坚持,我们的行动,我们的教育,一定可以让他们在成长里,拥有一颗中国心,做好一个中国梦,为了这颗心,为了这个梦,永无止境的奋斗着。</p> <p class="ql-block">这一天正是清明佳节。诗人小杜,在行路中间,可巧遇上了雨。清明,虽然是柳绿花红、春光明媚的时节,可也是气候容易发生变化的期间,常常赶上“闹天气”。远在梁代,就有人记载过:在清明前两天的寒食节,往往有“疾风甚雨”。若是正赶在清明这天下雨,还有个专名叫作“泼火雨”。诗人杜牧遇上的,正是这样一个日子。</p> <p class="ql-block">这细雨,也正就是春雨的特色。细雨纷纷,是那种“天街小雨润如酥”样的雨,它不同于夏天的如倾如注的暴雨,也和那种淅淅沥沥的秋雨绝不是一个味道。这“雨纷纷”,正抓住了清明“泼火雨”的精神,传达了那种“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p> <p class="ql-block">清明这个节日,在古人感觉起来,和我们今天对它的观念不是完全一样的。在当时,清明节是个色彩情调都很浓郁的大节日,本该是家人团聚,或游玩观赏,或上坟扫墓,是主要的礼节风俗。除了那些贪花恋酒的王孙公子等人之外,有些头脑的,特别是感情丰富的诗人,他们心头的滋味是相当复杂的。</p> <p class="ql-block">清明时节,我们追忆故人,故人也曾是今人。清明承载的是我们对先人的思念和感恩,也承载着我们生活的希望和勇气。从传统中来,到传统中去,我们一代一代的教育人,以传播知识为几任,以传递正能量为根本,我们希望孩子们能从学习中,感受沐浴阳光。能继承和传承传统,用一颗中国心去完成一个中国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