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正值人间四月天,我们相聚在云端。为了交流我省数学文化教学,促进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研究的经验与做法,探寻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路径,落实学科育人,于2022年4月1--2日举行山东省基于数学文化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讨会。</p> <p class="ql-block"> 安丘市兴华学校立即组织教师进行线上学习。</p> 专家解读数学文化素养 <p class="ql-block"> 本次教研活动首先由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徐云鸿老师围绕本次会议主题,带领大家回顾了近几年我省数学文化素养研究的情况。针对数学文化中存在的问题“高评价 低应用”,通过数学文化明白纸,从数学文化的类型、运用水平、功能给老师们进行了梳理。最后,徐老师以于华静老师的两个课例从数学文化的角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进行点评,让老师们对接下来的听评课更明了更清晰。</p> 观摩优秀课例 <p class="ql-block"> 观摩了全国华东优质课大赛中获得一等奖的三节优秀课例。</p><p class="ql-block"> 迟辉老师——《小数的意义》:本节课从小数的本质出发,以计数单位为核心,培养了学生的数感;以数轴为载体,感悟数学思想;以十进制为主线,感悟中国古老数学文化。执教过程中还渗透十进制的隐形文化,以及华罗庚提出的“数,是数出来的”和生活中的数学这样的显形文化。</p> <p class="ql-block"> 吕领先老师——《质数与合数》:由于质数与合数是比较抽象的概念,不易被学生理解,以此为出发点,吕老师模拟了古人的研究过程,让学生愉悦的沉浸于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感受数学的独特魅力。有意识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引领学生将新知识融入已有的知识结构。</p> <p class="ql-block"> 张楠老师——《可能性》: 张老师把数学史、数学思想、数学应用有关的数字文化融入课堂,教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整堂课与探究活动紧密结合,加深学生对等可能事件的理解。</p> <p class="ql-block"> 下午观摩了李君昌和李贺蕾两位老师的优秀课例。</p><p class="ql-block"> 李君昌老师——《观察物体》 游戏导入,唤醒经验,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动手操作,提炼方法,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思维习惯。自主探究,应用提升,培养学生反思质疑的思维品质。通过创设游戏情境,多方面、多维度的学习观察物体,形成和发展数学抽象、理性精神和几何语言这些数学文化。李贺蕾老师——《神奇的度量》基于数学文化教学,掌握小学阶段度量相关知识,构建系统脉络。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打通知识的内在联系,体会知识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让学生感悟度量在人类生活、科学技术、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价值。</p><p class="ql-block"> 随后刘万元老师针对李君昌老师执教的“观察物体”这一节课与大家做了详细交流。</p> <p class="ql-block"> 观察物体重在培养空间观念,执教过程中引导学生从整体到局部的认识,符合学生认知特点。运用数学文化教学常用策略,从理性的数学角度理解显性的生活,玩中学,动中思,做中悟。引导学生亲历直观操作、空间想象、数学表达的过程,感受有序的思考价值,学习研究问题的方法,发展数学思维的逻辑性、条理性、有序性和周密性。</p><p class="ql-block"> 谷翠翠老师以“度量”大单元为例,基于数学文化的小学数学教学阐述了自己的理解。数学文化教学是需要清楚数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掌握数学的逻辑结构,聚焦数学的核心价值,彰显数学的思想方法。教学目标强调整体一致,教学内容强调文化本源,教学实施强调体验感悟。</p><p class="ql-block"> 以度量单位的累加为本质,核心培养度量的意识和能力,发展量感,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养成数学来源于生活实践,服务于生活实践的理性精神。让学生在体验感悟中探究,在互相合作中时间学习价值。</p> <p class="ql-block"> 王晓妮老师《小数的意义》的说课为我们在课堂中使用数学文化,渗透数学文化指明了方向,并传授了实践方法。数学文化有助于促进学生对概念的建构,能启迪学生的研究思路,使学生能抓住学习线索开启知识之门,同时对于数学文化与课堂教学的契合点要在实践中不断的思考和寻找。</p><p class="ql-block"> 张靖老师在《质数和合数》一节中指出,通过数学文化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数学科学与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体会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人文价值,开阔视野,寻求数学进步的历史轨迹,激发对于数学创新原动力的认识,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领会数学的美学价值,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创新意识。</p><p class="ql-block"> 张楠老师和翟娟老师针对《可能性》一课明确,用数学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经历探究活动,培养数据意识。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激发数学思维,培养理性精神。架起数学文化与核心素养之间的桥梁。让学生在活动中不断经历、实验、猜测、验证、预测的学习过程,让学生感受数据中蕴含的信息,发展学生数据意识的同时,也体验了随机思想,可谓一举两得。</p> 专家点评 <p class="ql-block"> 聆听山东省小学数学兼职教研员于华静老师的专业引领和课例点评。</p><p class="ql-block"> 于老师针对迟老师和吕老师两个课例,分别从教材知识内容分析、教材中数学文化的分析、学情分析、教材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点分析、数学文化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亮点这几个大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p> 学习收获 <p class="ql-block"> 数学文化浸润心灵,王永胜老师用5个“三”,一个核心目标,整体赏析了《可能性》一节的收获,在教学中提供数学学习情景,拓展数学思维方法,从而让学生学会描述、学会应用、学会推理。</p> <p class="ql-block"> 兴华学校的老师也纷纷晒出自己的学习收获。</p> <p class="ql-block">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广大老师一定会以这次研讨会为契机,以优秀教师的课例为模型,深度把握教材,解读教材,合理使用教材。不要预设精彩,要在课堂中创造精彩。老师们将继续发挥匠人精神,在漫漫而修远的教育旅程中上下而求索,将教研中的思考带进课堂的教学中去。让数学文化融入数学课堂,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p> <p class="ql-block">编辑:郑永红</p><p class="ql-block">供图:王现财、范军委、李霞、邓晓</p><p class="ql-block">审核:刘爱芹 王玉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