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三月芳菲来,桃花始盛开。在这个充满希望和春意的季节,浦北县实验小学潘美伶工作室又开启了研讨之旅。工作室部分成员与学校六年级全体语文教师参加了本次研讨活动。</p><p class="ql-block"> 本次研讨,分为选题、指导、磨课、试讲、交流五个环节。</p> 聚焦难点定课题 <p class="ql-block"> 一直以来,习作教学都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习作单元的设置同样也考验着教师对统编教材的把握能力。那么,在教学中,如何让习作单元的语文要素在课堂中得到有效的落实?教师应该如何设计相关的教学策略?带着对教学的思考,工作室确定了本次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匆匆》为本次研讨的课题。</p> 专家指导明方向 <p class="ql-block"> 《匆匆》是统编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本文在原人教版六下教材单元中的主要教学任务是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如今放在统编教材特殊习作单元中,其教学功能也变为引导学生重点关注文章独特的表达方式,学习课文是怎样通过一连串问句直接表达作者对时光匆匆的感叹这一情感体验的。</p> <p class="ql-block"> 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把握教学的目标,落实教学的任务?3月14-15日,工作室特邀了县教研室教研员黄新国导师进行了指导。黄老师根据单元“语文要素”,根据语文教参的建议,分析处理了教材,得出本课教学的关键是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体会作者是怎样来表达这种情感的,学生学习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为单元习作作准备。在黄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对单元、课型、课例的把握更加精准了。</p> 集体研磨出精品 <p class="ql-block"> 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p><p class="ql-block"> 领悟了黄新国老师的指导后,我们再次深入文本,借阅各方教育名家书刊,博众之长,经过一次次的研磨,一次次的修改,最终研定了本课例的教学思路和方案。</p> 课前试讲炼能力 <p class="ql-block"> 为了让课例达到预期的目标,何菲菲、杨柏兰两位老师分别就将要执教的课例进行了多次的试讲。</p><p class="ql-block"> 何菲菲将要执教的是《匆匆》的第一课时,她从单元语文要素入手,聚焦文章的中心句“聪明的,你告诉我,为什么我们的时间一去不复返呢?”来展开教学,学生们在读、思、品、说中体会作者的情感,也初步了解了作者用连续问句来表达情感的写法。</p> <p class="ql-block"> 杨柏兰老师将要执教的是《匆匆》的第二课时,她是在第一课时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深入学习,引导学生通过文本诗性的语言及课后习题的设计等方法,来学习作者真实表达自己内心情感的表达方法,最后,搭建写作支架,出示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来落实语文要素。</p> 点评交流促成长 <p class="ql-block"> 试讲后,工作室主持人潘美伶副校长分别就《匆匆》这两个课时的教学思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交流,她说:“《匆匆》这篇课文属于旧文新教,放在本单元中其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都是指向习作。根据这篇文章的特点可以采用了‘以读为本,以说写相辅’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充分地读,读出意,读出味,读出神,在读中理解文意,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情感熏陶和美的感染,学习表情达意的技巧。在读后辅以‘说、写’体会作者反复表达的‘时光一去不复返’光阴易逝的无奈,体会要珍惜时间 珍爱生命的每一天。”</p><p class="ql-block"> 接着,参会的全体成员就课例的整体思路和教学设计的优缺点纷纷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和提出了建议,大家在交流互动中碰撞出了智慧的火花,促进了各自的成长。</p> 采撷时光赢芳菲 <p class="ql-block">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通过本次教研活动,相信我们全体成员也会拨开云雾见明月,一路成长,在一路研讨中,我们也定摘得颗颗闪星,照亮习作单元教学的芳菲之路!</p> <p class="ql-block">文字编辑:何春丽 黄晓燕 </p><p class="ql-block">图文编辑:陈彩燕</p><p class="ql-block">校 对:工作室全体成员</p><p class="ql-block">审 核:潘美伶 黄小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