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光诗书文集萃——四月岭南

松子文学屋——陈列文学艺术原创精品

<b>作者李旭光(2022年四月卷)</b> <b>1、《神权君授,广利岭海一一谒南海神庙》 </b> <div>昨天本与教授去爬山,因为临时封山,遂改为拜谒位于广州黄埔庙头村的千年古寺“南海神庙”。时隔十年,最大变化,南海神庙已跻身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海神庙,公元594年,隋文帝为皇家祭祀南海神诏立,726年,唐玄宗遣宰相、诗人张九龄,辗转到该庙祭海。751年,玄宗又策封南海神为守护南海与岭南的“广利王”。此后,该庙每年都要代中央政府和皇家举行祭海神活动。而今,庙里保存最重要的文物,当属韩愈所撰《南海神庙碑》(又作《南海广利王庙碑》),苏轼的《浴日亭》诗碑。韩愈此碑,保留了是庙沿革、广州刺史治绩等丰富的历史信息。从碑文分析,当写于“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之后的元和十四年,公元820年,是研究是庙和中唐史的重要史源文献;苏轼的《浴日亭》,全诗为:“剑气峥嵘夜插天,瑞光明灭到黄湾。坐看旸谷浮金晕,遙想钱塘涌雪山。已觉苍凉苏病骨,更烦沆瀣洗衰颜。忽惊鸟动行人起,飞上千峰紫翠间”。全诗凝重,悲壮,给人以压抑感。当写于其远赴流放地惠州途中,因为《苏轼诗集》在该诗之前,《发广州》(同为2067页)诗中,有“蒲涧疏钟外,黄湾落木初”之句。黄湾,在《浴日亭》中也曾出现,即韩愈在《南海神庙碑》中描述该庙方位之湾:“扶胥之口,黄木之湾”。以此推测,苏轼谒南海神庙,当在离开广州之前,取水路远放,心情是沉重的。据说“浴日亭”,原名“看海亭”,苏轼觉得太直白,遂因苏轼的题诗、题字改为“浴日亭”。但我觉得,把“看海”改为“浴日”,所强调的是日与海的关系,而非人、海(目海)关系。或是要突出海的作用:日有尘秽,藉海沐新。太阳也会有缺点不足,须加以沐浴。南海神庙还有康熙题字“万里波澄”,有古扶胥及以下古渡口码头遗址,有古丝路特定航线、航程、航期考证,有张九龄,杨万里,刘克庄,汤显祖等历代文人诗碑,是岭南难得保留下来的一颗璀璨明珠。只是千年迄今,沧海桑田,庙槛之下,已经再也看不到当年风樯浮动,千帆竞发,商贾云集的景色,广州港已远迁南沙,省内更有深圳珠海等十大名港,无数条航线往来穿梭。但在斯地,在岭海,南海之神一直都在护祐着这片海,和这里的人们……。2022.4.1</div> <b>2、《竹林听翠》(再改的稿)</b><div> 今天农历三月初三,上巳节,取道黄麻,与教授踵闻名遐迩的“广州长岭国家登山健身步道”踏青。给人印象最深的并非满目青峰,而是竹生响翠,油然而生的,是“春声在竹,脆鸣空谷”。以往登山,多以满目“春”色接物,而此番踏青,则以竹声贯耳知林。此逝彼生的竹响,把我的目光,忽而引东,倏而转西,跳跃于竹叶、根节之间,不能驻目。广州多山,森林遍覆,多布以次生楠、榕、松、杉及花果类。黄麻登山步道两侧,却多被以葱笼苍翠之竹。应该说,广州,以致岭南,竹本无奇;平生赏竹,亦非惟此山。然而,独特之处,在于栈道攀爬,蓦然听到清脆的竹声:空山乍响起裂帛,爆竹,弦断,石崩……。徇声望去,既非风摧,又无鸟兽惊窜,全在于竹林自作:或为笋生苞落,或为新竹晋节,或为朽杆萎折…,升降、涨跌之间,一如接力、代谢中之奔石坠电,凤啼龙吟,梵音在天,而非同凡响;一旦微风轻拂,竹叶婆娑,摇枝过节,则一如摩肩拊掌,喃呢啁叽。设若雷怒雨飘,霜欺历雪,当钟吕吟啸,金鼓合鸣。韩愈曾说,金石有声,不考(敲)不鸣,或专为揭示某种道理。而就竹林而言,其声之发,不独在于外力敲击、弹拨、开启,更可以依靠自身的机能而自生、自主、自力、自在、自鸣。这与人才价值实现,与国家民族振兴,或有相通之处……。2022.4.3(2122.4.8校订)旭光于穗<br><br></div> <p class="ql-block">2、《竹林听翠》</p><p class="ql-block"> 今天农历三月初三,上巳节,取道黄麻,与教授踵闻名遐迩的“广州长岭国家登山健身步道”踏青。给人印象最深的并非满目青峰,而是竹生响翠,油然而生的,是“春声在竹,脆鸣空谷”。以往登山,多以满目“春”色接物,而此番踏青,则以竹声贯耳知林。此逝彼生的竹响,把我的目光,忽而引东,倏而转西,不能驻目。广州多山,森林遍覆,多次生楠、榕、松、杉及花果类。黄麻登山步道两侧,却多被以葱笼苍翠的竹林。应该说,广州,以致岭南,竹本无奇;平生赏竹,亦非独此山。然而,独特之处,在于栈道爬山,蓦然听到清翠的竹声:空山乍响起裂帛,爆竹,弦断,石崩……。徇声望去,既非风摧,又无鸟兽惊窜,全在于竹林自作:新竹晋节,朽杆摧折…,升降、涨跌,一如接力、代谢,而非同凡响;微风轻拂,枝叶婆娑,彼此摩丝、过节,一如喃呢啁叽。设若雷怒雨飘,霜欺历雪,当钟吕吟啸,金鼓合鸣。韩愈曾说,金石有声,不考(敲)不鸣,或专为揭示某种道理。而就竹林而言,其声之发,不独在于外力敲击、弹拨、开启,更可以依靠自身的机能而自生、自主、自在、自鸣。这与人才价值实现,与国家民族振兴,或有相通之处……。2022.4.3(壬寅上巳日)旭光于穗</p> <p class="ql-block">3、《清澈澄明赴春谷》</p><p class="ql-block"> 今天是农历三月三,上巳节;隔日即为清明,天下祭祖。两节紧衔如此,概源于春谷在即。在古代,上巳曲水流觞,文人雅集,诗书会友,不知衍生出多少惊世骇俗之作。而寒食改火,祭祀先人,踏青郊游,又在四野与方寸之地,播下多少生命的种子!一般看来,祭奠祖先,为倡行齿序、孝道,是不错的。而实际上,每每为亲友送终,清明祭奠以礼,又必然伴有“盖棺定论”(对故人),反躬自问(对自己),思考生命意义(对社会人生)。文人雅集,与清明祭祖一样:与世推移,春秋代换,螺旋递进。而年复一年,代承一代,扬弃之思,或俱不可免。据传,清明的本意,在于君王追求清明之政。而对于普通公民而言,追求心灵的清澈澄远,追求生活中的日月星光,做到寻常日子里眼亮心明,或许是清明的原义。前天与有着“护旗兵”美誉的老战友德福兄交流,得知松江无处不飞鸿,农家具酒备春耕,人心在田,其势在发。惟愿东北老家,智略战疫,趁雨播谷,牛犁布野,以待秋实…。2022.4.3(壬寅上巳日)旭光于穗</p> <p class="ql-block">书风清雅道清明,</p><p class="ql-block">文韵高古入和风。</p><p class="ql-block">岭南知音精品至,</p><p class="ql-block">细读慢赏羡真功。</p><p class="ql-block"> 读旭光书文有感记之于京东素朴斋(王长海)</p> <p class="ql-block">4、我一直觉得,活着的时候,亲人之间最宜用行动表达感情:如晚辈尽孝,长者慈惠;夫妻恩爱,齿序有伦。而当亲人永诀,天人隔阔,思念,思考,传承文化,践诺笃初,或是最好的思念。思考,有社会人生无边无际的思考,更有反躬自省、完善自我,修身、齐家,回报亲友,奉献社会,成就人生之思…。这些考虑,既是我写上面短文初衷,也是我值此清明之际,对逝去亲人的一点纪念。</p> <b>5、文章贵真,做人尚诚,为官求仁——读长海兄画作《退之读书图》创作随笔</b><div><br></div><div> 恭贺长海兄为韩退之造像《退之读书图》成功!犹喜创作随笔《韩山韩水今犹在》,随笔紧扣读书、为文、行政主题,归于风骨、人格、精神层面,开茧抽丝,层层剥皮,寥寥数语,活脱脱展示出与造像并峙的千古文圣,令人不由雅重!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我最早入箧的文章专辑,就是《韩愈文集》,崇仰其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的成就,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的影响,更仰慕其挽狂澜于即倒的独立精神,惟陈言之务去的勇决,与文章中所彰显的人格魅力。做为朝官,其历刑部、吏部、兵部,赠礼部,修史馆,考功郎(郎中),知制诰,拜四门博士、监察御史、中书舍人,称史才,谥曰文,可谓文武兼略,名动天下;放外任,近为京畿之京兆尹,兼御史大夫,远为阳山令,潮州刺史,袁州刺史,层越州县,地迁岭海。且屡贬屡复,兼品庙堂江湖滋味。文以经邦,言以治世,政以惠民,俱称不朽,堪为知识分子,文人君子,政治家典范。大概从本世纪初,我就有读退之隨笔推世,去年春节,又专赴潮汕寻访。甚至在上周,还只为看韩愈《南海神庙碑》,趋车位于广州黄埔庙头村的南海神庙。至于翰墨临池,秉烛披历,已难于计数。我觉得,文章贵真,做人尚诚,为官求仁。特别是为官。设想,有幸参与公共管理的官员,如果仰负于天(党中央),俯怍于民(老百姓),内愧于心(良知),求其仁政,岂可得乎!所以,在今天看来,韩愈就是一面镜子。而长海兄不惜星月,丹青毫翰,或正是欲修镜、持镜、示镜,以助于人们正衣冠、明得失、知兴替…。2022.4.6旭光于穗</div> <p class="ql-block">6、《书自作文<竹林听翠>》:农历三月初三所作拙文,在昨天早课再试笔,既发现行文中疏漏,又在脱帖中看到了一些书写中不足。应该说,当下生活,人们已离不开手机。至少是随机拍摄景物,及时沟通亲友的相机和微信功能,已经是离不开的“拐棍”。当然,手机发朋友圈的文章,毕竟缺少深思熟虑、反复推敲,更没有经过必要的沉淀,有很大的局限性。前几天谒南海神庙,在谈起感言时,为防止产生歧义,已经发朋友圈,还刻意补加了一句话放在文末。但思绪如云似电,稍纵即逝,只能是及时加以捕捉,“原味”付诸亲友。书法也存在矛盾:临帖就会学习中修砺自我,仃留于临帖,又会失去自我;脱帖就暴露问题,却可以在解决问题后完善自我。一如当下战疫,也存在诸多矛盾,但任何片面性,都会事与愿违。而且,抗疫说到底,也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惟开动脑筋,脚踏实地,才能从根本上推动问题最终得到解决。昨天,东荟城进行本轮第三次全员核酸检测,从上午10点,一直延续到晚上10点半,五路推进,十人一组,三班倒不停地检测,侯检的人依然是络绎不绝。李宁是党员“志愿者”,正常上班外,还负责包保A区一栋楼中两层居民的群众工作(或不止是防疫),昨也穿上防护服上岗。可能是山杉加班不休息,选择在晚上6.30分轮值第三班,要工作到晚上10点半才能收工。教授牵挂儿子的晚餐、饮水、防蚊、休息等,几次跑到现场探望。手持喇叭不停地拨放:“换班的志愿者,先更换防护服,消毒,再到服务区领取晚歺…!”;“请大家事先准备好健康码、核酸码,保持一米距离…”。本轮疫情暴发时,李宁曾穿防护服到封闭的A17栋上门服务,也是全身披挂防护服,上战场一样不由使人肃然。志愿者的工作,也是神圣的责任。广州防疫的作法或许并无奇处。但这些奋战在一线的党员、国家公职人员,他们不计得失,不避风险,脚踏实地的投身于基层基础工作,应该为决战决胜羊城的人间大疫,构筑了坚强堡垒。而疫情之中,这个城市的市民生活,百无纷扰;各业生产,有条不紊推进;整个城市风雨徐行,从容不迫…,则使我们看到岭南的管理智慧,以及蕴藏于民间的文化传统。(2022.4.10旭光于穗)。</p> <p class="ql-block">7、《圣人之意,不尽在书中一一读书琐谈》:古人对于读书的论述,几于备矣!有一点是不争的事实,就是古今成就事业者,都渴求知识,“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论语》)之紧迫感,都有酷爱读书的习惯,不惜作书虫,“生死文字间”(韩愈《杂诗》)。因为书籍所代表和传承的是知识。只有知识储备达到临界当量,才有可能成就创新、创造、创业。所以,就总体而言,必须少壮苦读,穷究专门知识,使之形成专业积累,走在同业前沿;职业生涯,更新知识结构,使之与事业耦合,与潮流俱新;桑榆向晚,漫步夕阳,秉烛夜游,以知识追隨社会进步,成就平生所爱。但社会生活中,既存在“有字书”,又存在“无字书”。重要的是学以致用,两“书”兼读,注重以知识指导实践,并在社会实践中领悟前人所没有发现、概括,却蕴藏在现实生活中的新知识。《孟子.尽心上》就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苏轼《嘲子由》也说“推几尽埃简,攻之如蠹虫。谁知圣人意,不尽书籍中…。”陆游亦感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夜读书示子聿》八首之一)。诚如毛主席反对本本主义,陈云的“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三中全会后所概括“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著名论断所表达的一样。社会生活就如同长青树与不息的江河,任何拘泥于书本和前人的思维方式,都无异于刻舟求剑和郑人买履,愚不可及,而又害人、害己、误事…。读书,实践,创新,思考,代表的是民族与时代进取精神和智慧。当下神州城市,智能手机几乎人人不可须臾离开,设若其中的主流,将手机的一部分功能结构,更多地用于学习、创新、创业,在民族间发展竞争中,不知会为民族振兴增加多少筹码。(2022.4.20旭光于穗)</p> <p class="ql-block">8、恭贺国政哥第27个读书日精心编辑制作的专辑,感谢国政哥在有限容量中选入我的拙文,国政哥辛苦啦!读此专辑,有书香,有岁月,有温馨战友情,有笔会和文人雅集之感。这也许就是国政哥精心打造《集结号里诗画情》,文斌兄等战友们倾情支持的原意和缘故!同时,也感谢几年来战友们,特别是文斌兄,国政,长海,景财,铁军,马俊,桂儒,庆维等文章之友兼仁兄的厚爱!我自加入集结号,每每在战友们秉烛夜读中,看到了力量,受到了鼓舞,更品味到以文会友、以友辅仁的幸福。我一直觉得,人终归会变老,而从职业生涯到解甲归田,并不意味着事业,爱好,兴趣的终结。甚至是恰恰相反。诚然,百味人生,会各有所爱。但读书,或具有普世价值。尤其是完善人格,追步时代,成就己爱,适应亲旧等,都离不开读书。而且,读书有专,临界当量积累,学用结合等,或许更易于见功效。(旭光)</p> <p class="ql-block">9、读铁军《两棵树》</p><p class="ql-block"> 这一篇,是我看到你写的最深刻、最凝重,同时又是最从容,最富于变化的一篇散文。文章不长,却如山水逶迤,胜处迭出,目不暇接,万千变化,而又毫不造作!我也知道,现在谁也劝不了、帮不上你。时值盛、衰之年交集,失母,别妻,这两个切痛,刻骨,铭心,入于精魂,于其说痛苦,何尝又不是一种完整人生难于绕越的体验。爱的回味、品咂,或可以使我们获得成长,激发生命力量…。</p><p class="ql-block"> 两棵树,是两棵桃树:春天之树,花、蕾、叶同枝,昨日,今时,永恒之树;在眼前,在心里,在思量:幸福与美好的生活,或多是短暂而易逝。一如春色,柔条,落英,和浮动的香尘,而不一定是果实。虽匆匆谢幕,却得到永恒。亦如牛汉先生诗中的一棵枫树,鲁迅先生散文里的两棵枣树,都是有故事、有滋味,凝集着作家精魂,心中永远矗立的丰碑…。《读铁军散文<两棵树>》旭光,2022.4.25于穗</p> <p class="ql-block">两 棵 树</p><p class="ql-block"> 昨天是谷雨,今天早上就下雨了,这是今年春天的第一场雨。</p><p class="ql-block"> 自从解封之后,可以下楼徒步活动了,但只能在小区里。在怡景园六栋和七栋之间,我又看到了那两棵桃树,他们依旧显得光秃秃的,树梢上一束束的绿叶,一簇簇的花蕾,还有刚刚开放的桃花,粉色的花瓣淡淡的,白的透明。小雨过后,干枯的枝条变得细软,枝条上泛起了一层红褐色,桃花就要开了。</p><p class="ql-block"> 长春的春天很短,短的就像这两棵桃树的花期,每年花开花落不过是一周的时间。如果遇上一场雨,花落的速度会更快。我喜欢春天,其实,就是喜欢看那瓣瓣桃花静落的瞬间,那一刻,草地蒙羞,变得柔嫩清绿,桃花淡淡的粉红,总能让我记住,这是春天的颜色。</p><p class="ql-block"> 往年开花的季节,我们都会把老妈的轮椅推到树下,一丛丛的鲜花绽放,在风中摇曳。老妈喜欢高昂着头,凝视群芳。峰站在阳光下,是那么娴静,淡雅,她仪表端庄,浅笑安然……我们站在树下对望着,峰会抓住这每一个动人的瞬间,把春天特有的韵致,永恒的留在镜头里。让我们永远的记住,我们曾经一起徘徊在花影之下,能永远回味起花开的美丽。</p><p class="ql-block"> 我时常会想念那两棵桃花树,和那桃花盛开的美景。淋淋的细雨,会让它变得丝丝恬淡,株株粉红。让我对枯燥的春天有一点点企盼,也让我和春天没有了距离。</p><p class="ql-block"> 傍晚,我站在窗前突然间看到,桃花竟然落了一地。我禁不住跑出去,站在那两棵桃树下,抬手触摸着它已经润软了的枝条,这里,本来很快会缀满盛开的花朵,一瓣瓣,一片片的。可现在,它怎么就开始落花呢?</p><p class="ql-block"> 我突然想起了三毛的那棵树,“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一半在尘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来生,我也要做一棵树,一棵开花的树。不谈悲喜,只想也有人也能记得我。</p><p class="ql-block"> 晚上,我翻阅收藏的影集,当看到那些在桃树下拍的照片时,禁不住泪如雨下……</p><p class="ql-block"> 铁军2022年4月21日 于长春</p> <p class="ql-block">10.由衷感谢主编立民主席厚爱!近年来,每到世界读书日,就有亲切感,就想说点什么。在亚洲大陆,中华可读书或是比较多的。在人类发展进步历史上,中华儿女每有建树,多有赖于知识创新,而所有新的发明、发现、创造、创新,又都离不开学习既往知识。或曰,是已知,在催生未知。我常思考这样的问题:在半封建、半殖民地废墟上建立的新中国,是什么力量使之疾步跨入现代化?另一方面,在追求民族振兴中国梦的过程中,有多少以斩获诺贝尔奖在内的知识、技术创新为志向的志士仁人?读书,实干,可以兴邦。20220426</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11《题木森摄影精品力作白鹭篇》</b></p><p class="ql-block"><b>只为绝尘生羽翼,</b></p><p class="ql-block"><b>信步云中裳透霓。</b></p><p class="ql-block"><b>巢林交颈鸣空谷,</b></p><p class="ql-block"><b>偶然指爪踏春泥。</b></p><p class="ql-block"><b>旭光,2022.4.29于穗</b></p> 李旭光简介<br><br>  祖籍山东,吉林松原人,军人出身,退休前曾供职于乡、县、市(地)、省党政机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史学会辽金契丹女真史分会理事,中国楹联家协会会员;吉林省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吉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文学创作一级。<br><br>  散文《秋来查干湖》,收入2011年《中国散文精选》、刊于《光明日报》、《作家》、《大家散文》、《诗选刊》、《散文选刊》、《语文主题学习》(上海教育出版社)等书报刊,被《学优网》、《第一文库网》等语文学习网站眷顾;《查干淖尔之冬》发表于《大家散文》、《人民日报》,收入《人民日报》散文精选《风在诉说的时候》;《中华典籍引领我的生活》,获《光明日报》社、“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有奖征文优秀奖;《百余年来洮霍两河注入查干湖以及松嫩两江与查干湖沟通的文献与图舆》,在全国辽金史年会宣读,刊于《东北史地》,收入《辽金史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三石·九石》等几十篇札记、随笔、诗歌,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诗刊》、《人民文学》、《美文》等报刊发表。<br><br>  楷书《金刚经》入选首届华珍阁杯全国书法大赛;楷书《盂方·盂圆》获建国七十年“翰墨云桥杯”全国书画邀请赛优秀奖。<br><br>  《踏青集》、《方舟·方舟》、《查干湖畔的辽地春捺钵》等文集在作家出版社、吉林出版社出版。(2019·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