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p><p class="ql-block"> 疫情居家已经四周了,孩子们在这四周里,掌握了不少的居家技能。绘画、阅读、律动、做家务样样精通,这些都离不开家长们的辛勤付出,相信孩子们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会更加出彩。</p> <p class="ql-block"> “清明时节雨纷纷”一句古诗家喻户晓。清明自古至今,已有千年历史,文化意义实则更大。今年的清明注定与往年不同,受疫情影响,孩子们今年居家刚刚过了一个不一样的清明节。大家对清明节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一起来回顾一下吧。</p> <p class="ql-block"> 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8天。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传统活动为扫墓。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 关于清明节的来历,大家还记得吗?再次重温一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清明节习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踏青</b></p><p class="ql-block"> 每年此时,大家都会换上轻便的春装,走到户外,踩一踩微微湿润的土地,看一看各种植物是否发芽啦,是否开花啦。因为依据这些,我们的老祖宗可以判断出什么时候种下作物最合适,以求获得好收成;但是今天的我们踏青就是为了去放飞自我,用力的拥抱大自然,感受春天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放风筝</b></p><p class="ql-block"> 清明节怎么能不放风筝呢?起源于东周时期的纸鸢到现在依旧是春天玩具的不二之选,两千多年过去了,它依旧炙手可热。尤其是在清明这种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时候,不放放风筝简直就是不完整的清明。</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插柳</b></p><p class="ql-block"> 在北方地区,每到清明节这一天,家家户户大门上都要插上柳树的枝条,小孩子也会编个柳条帽子戴在头上,柳树的枝条还可以做一种叫“柳哨”的东西,吹起来像小鸟的叫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植树</b></p><p class="ql-block"> 虽然我国规定每年的三月十二日为植树节,但是清明时节,降水渐渐增多,天气变暖,是植树的好时节,这时候种植小树苗容易成活,因此清明节植树也成为一种风俗活动。</p> <p class="ql-block"> 清明的习俗也可以编成儿歌,你们学会了吗。</p> <p class="ql-block"> 为了让居家的清明节更有乐趣,家长和小朋友们还一起做手工,和孩子共同活动、共同成长,收获更多喜悦和感动。</p> <p class="ql-block"> 疫情期间出不了门,孩子们在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画鸡蛋,碰鸡蛋。</p> <p class="ql-block"> 从寒冬,到春天,多少人用生命守护生命。英烈为家国舍生忘死,逝世同胞亦盼山河无恙。愿花飨逝者、春暖斯人。 让我们缅怀烈士,致敬英雄 ;幸得有你,山河无恙 !</p> <p class="ql-block"> ★在家中怎样预防新型冠状病毒传染</p><p class="ql-block"> 1.居家多通风换气,适量运动、早睡早起、不熬夜提高自身免疫力。</p><p class="ql-block"> 2.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掩住口鼻,经常彻底洗手,不用脏手触摸眼睛、鼻、口。</p><p class="ql-block"> 3.尽可能避免与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如发热、咳嗽、打喷嚏等)的人密切接触。</p> <p class="ql-block"> 我们将定于周五晚7:00进行“春暖花开忆清明”的分享活动,🌟以讨论和分享的方式在微信群进行,请家长们和宝贝们提前准备👏🏻,分享下你了解的清明,也可以展示一下自己清明活动的视频。家长还可以把孩子想说的话编辑成文字发到微信群 ,大家积极讨论交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