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高加索三国:亚美尼亚Armenia

自游侠

<p class="ql-block">高加索山脉,位于欧亚大陆交界及黑海和里海间,海拔高度3386米,长966公里,山区总面积约44万平方公里.亚美尼亚、格鲁吉亚和阿塞拜疆三国所在之处为高加索山脉以南,称南高加索或外高加索,面积不到19万平方公里;另一边则称为北高加索,全境隶属于俄罗斯联邦的北高加索联邦管区,包括车臣以及其他不下50个民族,就世代居住在这崇山峻岭之间.</p><p class="ql-block">高加索地区约3000万人口,面积虽不大,但山麓地势复杂,造成三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的状况:一座山的两边讲的就是不同的语言,因此高加索素有"语言之山"的称号.</p><p class="ql-block">高加索地区又像座宗教博物馆,东正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乃至藏传佛教皆犬牙交错于此,彼此追寻不同的永生</p><p class="ql-block">三国的资源也不同:阿塞拜疆有油田,格鲁吉亚有秀丽风光,而亚美尼亚国土多山又是内陆国,还因为与阿塞拜疆持续至今的战争而被阿塞拜疆及土耳其经济封锁,经济最差.所以有这种说法:在阿塞拜疆赚钱,去格鲁吉亚玩,到亚美尼亚等死.这种说法也许有点过分,我还是能找出亚美尼亚许多美来</p> <p class="ql-block">9月15日,包车从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出发,往南277公里,5个多小时车程,顺利到达了亚美尼亚Armenia首都埃里温Yerevan</p> <p class="ql-block">进入亚美尼亚的第一个小镇,天然的饮用井水是本地人的骄傲,以这个三人雕像为证</p><p class="ql-block">亚美尼亚有个传说:上帝在创造万物时,赐给各地区人一个礼物,竟然忘掉了亚美尼亚人,等到想起来时所有的礼物都送光了,只剩下石头.这就是为什么亚美尼亚境内触目皆是岩石,而她的子民也总是称国土为“祖国的石头”,还自我解嘲:“我们真富有啊,石头多的不得了!”正是靠着这些上帝所赐的石头,亚美尼亚的首都才有了一座座色彩内敛的建筑</p> 经过塞凡湖 首都埃里温是一个古老的城市,公元前就有人居住,它建于6世纪以前,公元782年时为军事要塞,历史上先后被罗马、阿拉伯、蒙古、土耳其、波斯和格鲁吉亚人统治,1936年成为亚美尼亚首都.城市建在山坡上,举目远眺,亚拉腊山和阿拉加兹山白雪皑皑,千仞冰峰,翠绿的山岗闪现着瑰丽的住宅,风景十分优美.山上盛产彩色花岗石与大理石,市内房屋大多用山上的石头建造;埃里温的石雕建筑艺术也很有名<div>我们住的酒店成扇形向市区伸展,可步行到任何想去的地方</div> <div>最近的就是共和国广场,它始建于20世纪20年代苏联时期,原名列宁广场,但列宁像已于20世纪末移除.这里是亚美尼亚国家核心建筑密集区,周边多为政府单位大楼.建筑物都用本国盛产的粉红、灰白、浅黄等各色岩石建造,尤以粉红色为主色调,古典优雅又别具一格,粉红色的外墙加上欧式的罗马柱,体现了中亚式与欧式的和谐结合<br></div> <p class="ql-block">晚餐随意进了一个餐馆,发现是个很豪华的餐馆,但三人酒足饭饱花费100131当地币,换算成美元才21.33刀!这物价,可以天天在这豪横了哈哈🤪</p> 晚餐后无目的散步,不知不觉就走到了埃里温的地标“埃里温阶梯”前,先看看夜景,白天再来细观吧.这个巨大的雕像似乎时刻在准备着向来客们讲述埃里温的故事 <p class="ql-block">9月16日,睡到自然醒,吃完早餐后约11点的样子,开始埃里温的城市步行之旅.由南至北,共和国广场-自由广场(歌剧院在此)-埃里温阶梯(卡菲斯扬Cafesjian艺术中心在此)形成了埃里温的中轴线(直线不停留步行半小时左右).沿着这条中轴线走一圈,慢慢欣赏,去感受这个城市的韵味<br></p> 当我们快到自由广场时,埃里温的艺术气息扑鼻而来,这个钢琴大师就象磁盘一样立马将我们吸了过来.他那气势磅礴的双手似乎在奏响那曲热烈奔放的“马刀舞曲”,原来这是鼎鼎大名的阿拉姆·哈恰图良的雕像,他是苏联时期的人民艺术家(作曲家与钢琴家).每天他都吸引着大批的男女老少与之合影,我们也加入了小朋友们的行列<br> 步行街弹琴的大爷与玩手机的我,其实我是想听他弹琴 步行街的饮水喷泉,好甜 埃里温的城市艺术真让人刮目相看,随处可见的世界级艺术家的作品,歌剧院前的3D艺术画,雕塑、花园、门面、指示牌、酒吧、商店外的装饰,到处都充满美感和风情.特别是亚美尼亚人对艺术家的尊重让我好感动! 歌剧院 <p class="ql-block">歌剧院前一个本地歌唱家在拍广告,当我们走到歌剧院后面时,被另一剧组人员邀请当捧场观众:看吧,全世界的人特别是中国人都来看我们演戏了😛</p> <p class="ql-block">亚美尼亚古典与当代音乐创始人雕像</p> 亚美尼亚油画家雕像<br> <p class="ql-block">从自由广场的歌剧院往北走15分钟就到了埃里温阶梯,有人称它为社会主义大阶梯,因为当初建造它是为了凸显苏联社会主义的伟大,但最终却因为苏联的解体而资金中断,现在的上部建筑是由一位叫Cafesjian的美籍亚美尼亚商人捐资,于2009年修建完成,并以他的名字命名了“卡菲斯扬艺术中心”Cafesjian Centre for the Arts</p><p class="ql-block">这里是整个埃里温最闲适的地方,建筑的内部其实是一个巨大的当代艺术馆,而外部是一层一层的阶梯,每一层的台地广场都是艺术展厅,定期展出国际艺术家的作品;内部每层有电梯连接,站在电梯上就可以观赏两边的艺术品</p> 台地广场上的现代雕像 <p class="ql-block">大阶梯前面的广场上有许多现代派的艺术雕塑,均出自于世界各地艺术大师之手,这些雕塑形象生动,神态夸张,动感十足</p> <div>9月17日,租车自驾从埃里温去一个古哥Google地图上无标记的不被世界承认的国家:纳戈尔诺-卡拉巴赫Nagorno-Karabakh(简称纳卡,意为“高山上的黑色花园”),车程5个多小时(其中半小时办理过境签证).可当我们到达此地时,发现本地人叫他们的国家为Artsakh😇.其首都斯捷潘纳克特Stepanakert在地图上却变成了Xankendi(e倒过来,为阿塞拜疆语),这些名称彻底将我整晕,在地图上这个小国又完全在阿塞拜疆的版图上<br></div> <p class="ql-block">地图上的Xankendi就是纳卡,显示在阿塞拜疆的版图上.地处阿塞拜疆,但里面都是亚美尼亚人,所以冲突至今</p> <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随着苏联解体,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都主张纳卡地区是自己的领土.这一地区的面积约4400平方公里,西接亚美尼亚,南连伊朗,阿塞拜疆在其东北方,人口约17万,以亚美尼亚人居多.1991年,纳卡宣布独立,以斯捷潘纳克特为首都,由此引发了地区冲突.时至今日,仍没有一个联合国会员国家承认其主权国家地位,它的盟友仅为另外三个未受国际社会普遍承认的“国家”:阿布哈兹、德涅斯特河沿岸、南奥塞梯.</p><p class="ql-block">其实就是这二个前苏联国家,原来在苏大哥的安排与照应下相安无事,大哥不管他们后,基督教为主的阿尔扎赫人希望回到亚美尼亚,但穆斯林为主的阿塞拜疆不放,所以就干仗了,干到最后干脆哪也不去了,自成一体独立了,管他世人承认不承认,你走你的阳光道,我过我的独木桥了😛</p> <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去纳卡的道路比想象中的好,路边这些彩色山头可能是矿山</p> 进入纳卡首都斯捷潘纳克特Stepanakert,一个广场周围的彩色居民住宅 <p class="ql-block">因为来到了纳卡,加深了我对亚美尼亚这个国家与人民的了解.在高加索三国中,亚美尼亚历史最为纠葛,虽然现在的亚美尼亚是一个影响力不大的小国,但它却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将基督教作为国教的国家.</p><p class="ql-block">公元301年,当时的国王递里达底三世将基督教定位亚美尼亚的国教,直接提升了基督教在罗马帝国的地位.在这个意义上,后来的欧洲各国都可以说是亚美尼亚的效仿者.亚美尼亚后来被波斯人、阿拉伯人与奥斯曼人等统治了一千多年,三面被伊斯兰国家包围,但从来没有放弃过基督教和独特的亚美尼亚文化</p><p class="ql-block">这是纳卡首都文艺复兴广场Renaissance Square,周围是政府大楼.也是我们所看到的最大与最豪华的地方<br></p> 我们住的“亚美尼亚宾馆”,提醒我们这里都是信基督的亚美尼亚人 <p class="ql-block">自1988年以来,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在纳卡爆发冲突,许多定居欧美的亚美尼亚人回国报名参军.当地人说:“亚美尼亚人是唯一一个和平年代向外移民、战时却回国效力的民族.”期待亚美尼亚人能用不息的凝聚力和生命力,恢复往日的辉煌.毕竟友好和平、自由博爱才是世界文化及人类共同的发展方向,衷心希望不要战争,要用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p><p class="ql-block">晚上所见到的最漂亮的餐厅</p> <p class="ql-block">晚上在主街道上走走,这个比较大的商店外面破旧的人行道凸显这个地方的贫穷</p> <div>文艺复兴广场旁的公园里有一个音乐噴水池,这里可能是城里最豪华的地方,也是市民们休闲的场所<br></div> 酒店房间窗外的景象 <p class="ql-block">9月18日,早餐后直接去这座纳卡的精神地标-Papik and Tatik.这个座落在小山丘上的雕塑被亲切地称为“爷爷和奶奶山”,他们相互依偎,凝视远方,就像期待着和平能早日降临于此地!这座雕塑在纳卡的地位就像天安门在中国的地位,只要有重大节日,都会在这里进行庆祝活动</p><p class="ql-block">雕像由岩石凿成,两人佩戴着亚拉腊山区的传统头饰,老爷爷留着大胡子,老奶奶按当地传统用头巾遮住了嘴巴,两人似肩靠着肩,象征了当地人民不屈的精神.这个雕像并没有基座,两个半身像的头部直接放置在了地上,1968年落成典礼时,有人曾询问过雕像中的两个人为什么没有腿,作者回答“因为他们深深植根于自己的土地.”</p> <p class="ql-block"><br></p> 从城里出来后约1小时40分钟左右车程,我们便到了纳卡地区的卡卡尔Karkar峡谷.由于没做功课,也不知道峡谷里面有什么,正好遇到有二个人从里面走出来,才知道里面有个宗蒂克Zontik瀑布和胡诺特Hunot废墟 <p class="ql-block">走了约半个小时便看见了这个长满苔藓Zontik瀑布,“Zontik”意为“雨伞”.这是纳卡人引以为荣的美景,但我看着就象两只流泪的大眼睛👀</p> <p class="ql-block">从峡谷出来到了舒沙镇Shusha,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这个白色的圣救主基督大教堂Ghazanchetsots Cathedral,坐落于小鎮中心,建于1868年至1887年间,教堂高35米,是世界上最大的亚美尼亚式教堂之一</p> <p class="ql-block">在破旧但干净的街上我们走进这个小餐馆,小伙告诉我们餐馆已经被人预订,可以送我们大饼,热情可爱的本地小伙!2020年那场战争不知道对这个小餐馆是否有影响,因为它对面的白色教堂被炮弹击中了</p> <p class="ql-block">舒沙是南高加索历史名城,自古以来,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两族都在这所城市定居过,留下了众多古迹.舒沙被称作“阿塞拜疆音乐的摇篮”,有众多古迹遗存,例如圣救主基督大教堂、萨阿特雷清真寺等,还是苏联时期的山区休闲胜地.1992年阿亚两国战争期间,当地古建筑遭到战火毁坏,亚美尼亚军队占领了舒沙,此后其人口又急剧减少,完全成为亚美尼亚人,2020年在为期三天的战斗之后,11月8日,阿塞拜疆军队在纳卡战争期间重新占领了舒沙</p> 从舒沙镇出来就算离开纳卡地区了,80多公里的山路,行驶约1小时40分钟,下午4:30到达戈里斯Goris.进城之前只见这个Old Kores石头金字塔远远地耸立在一个山头上,上去后可俯瞰山谷与戈里斯全城<div>该镇的平均海拔为1,385米,以周围的山脉以其中世纪的洞穴式房屋而闻名,但我们只是经过此地,为了去一个悬岩上的教堂<br></div> 戈里斯城外的小村庄<br> <p class="ql-block">亚美尼亚居民的晾衣方式象一道道风景吸引着我们的眼球:高空晾衣,利用滑轮双线拉伸至想要到达的位置</p> <p class="ql-block">9月19日,早上9:30从戈里斯出发,35公里的山路,50分钟的车程,到达塔特夫修道院Tatev Monastery</p> <p class="ql-block"><br></p> 从山下Halidzor村有一条连接塔特夫修道院的双轨制线缆车,全长5.7公里,名为“塔特夫之翼”,号称是世界上最长的缆车,至今仍保持着世界吉尼斯记录.我们沿着蜿蜒陡峭的山路开车直接到了教堂的停车场 塔特夫修道院是典型的城堡式宗教建筑群,由三个教堂组成,墙体为石砌,矗立于绝壁,傲视群山深谷.主教堂是举行宗教仪式和信徒祈祷的地方,古朴的中央圣坛,墙上除了挂着几幅圣像外,并没有其它多余的装饰,完全是亚美尼亚修道院特有的高加索简约风格,四面挑高且黑漆的墙壁渗透着沧桑感.<div>修道院早在1995年就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传说在修道院建成以后,建筑师站在峡谷悬崖边在胸前画十字祈祷,愿上帝赐予生灵翅膀,然后跳进深渊,在坠落之中他长出翅膀飞了起来.“塔特夫”在亚美尼亚语的意思就是“愿上帝赐予翅膀”</div> 中午离开悬岩上的塔特夫修道院,前往深坑修道院Khor Virap,(218公里,约4小时车程),离这里不远就是土耳其边境.<br>关于深坑修道院,自古就有一个传说:公元287年,到亚美尼亚传教的启蒙者圣格里高利Gregory触怒了严酷镇压基督教的国王梯里达底三世Tiridates III,并被其囚禁于山中6米深的坑里,坑内遍布毒虫,国王想用这种最恶毒方法慢慢折磨死他,13年来依靠一位妇女的接济帮助,他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国王由于持续的残忍恶行遭到报应,疯癫地变形为狼.天使托梦于国王的妹妹,促使她劝说国王释放了圣格里高利,走出深坑的圣格里高利神奇地治愈了国王,使其变回人形.在他的感化下,国王皈依基督教,并于公元301年宣布基督教为亚美尼亚国教,使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将基督教定为国教的国家<br> <p class="ql-block">世界各地的游客们来此除了来参观这个亚美尼亚的宗教圣地外,也是为了一睹修道院后的亚拉腊山Mount Ararat的风采(海拔约5165米).此山是亚美尼亚人心中的圣山,据《圣经》中记载,诺亚方舟最后的停泊处便是这个山上.创世纪中,神纪念诺亚和诺亚方舟里的一切走兽牲畜,神叫风吹地,水势渐落,渊源和天上的窗户都闭塞了,天上的大雨也止住了,水从地上渐退,过了一百五十天,水就渐消.七月十七日,方舟停在亚拉腊山上.</p><p class="ql-block">讽刺的是,现在这座圣山已属于土耳其境内,但它仍是亚美尼亚国徽正中央的图案.亚美尼亚人称自己是诺亚的后代,是上古大洪水后幸存的唯一子民,方舟于此,生命在这里重生,诺亚走下方舟,在亚拉腊山脚种下了第一片葡萄园.至今,诺亚方舟的残片仍存放在离深坑修道院50公里外的埃奇米阿津教堂里,供世人瞻仰</p> <p class="ql-block">从亚美尼亚三分之二的国土上都可以看见这座圣山,但这座山在1920年苏联时期为了与新成立的土耳其建立友谊,告别过去的敌对关系,将亚美尼亚的大片土地送给了土耳其,其中包括这座亚拉腊山,此后亚美尼亚人只能远远眺望.亚美尼亚人可以说是世界上命运最曲折与悲情的民族,与犹太人颇有几分相似.虽然现在亚美尼亚的领土面积仅存鼎盛时期的十分之一,人口数量锐减,但亚美尼亚人依旧初心未改,始终笃信基督教,成为高加索地区被伊斯兰国家包围的基督教国家,这是个坚贞不屈的民族!</p> <div><br></div> <p class="ql-block">囚禁圣人的这个深坑就藏于圣母教堂旁边的一座不起眼的小教堂里面.小教堂外观十分古朴,里面空间狭窄,正面立着一个图案繁复的铁制十字架,墙上挂着圣格里高利的画像.深坑的入口就在画像的下方,入口很小,只可以一人屈身进入.里面光线很暗,一个垂直的爬梯通向洞底.地牢是一个深6米,直径4米的圆柱体幽闭空间,里面只有一盏古老的吊灯作为照明,深坑内设有祭坛,墙上挂着一幅主教圣格里高利的画像</p> <p class="ql-block">参观深坑修道院后,继续前行至西北方向50公里处的小镇瓦加尔沙帕特,这里有一座世遗教堂:埃奇米亚津大教堂Etchmiadzin Cathedral,离首都埃里温20多公里</p><p class="ql-block">晚餐的这个餐馆很惊艳,象个画廊一样,其实他们真的也在出售艺术品</p> 9月20日,一早出发先去参观埃奇米亚津大教堂,但教堂正在维修,见外面全是脚手架,我们只在外面转转就没进去了,非常遗憾!<br>公元303年,从深坑重获自由的圣格里高利依照梦中上帝的旨意,在埃奇米亚津建造了亚美尼亚第一座基督教堂,(“埃奇米亚津”是“上帝降临之地”的意思),他也成为这里的第一任大主教.现在这里是教会首脑大公宗主教驻地,也是亚美尼亚基督教的中心,来自世界各地的基督教徒和亚美尼亚教会的神职人员汇聚在这里 <p class="ql-block">埃奇米亚津大教堂被认为是全世界最古老的基督教主座教堂,因为收藏着诺亚方舟残片与耶稣被钉在十字架时被刺的那根矛而闻名于世,可惜这次没有见到这些圣物</p> <p class="ql-block">中午时分,继续往东去50公里外的加尼神庙Garni,刚出来就被这群可爱的羊咪咪们索要“买路钱”,这场景也太壮观了.为了抄近道,结果进入了这么艰难的无人之道,荒凉的样子让我们怀疑古哥哥Google在跟我们开玩笑,不过这种荒凉之美硬是让我们顺着山间一路行驶下去,最终到达了目的地</p> <p class="ql-block">加尼神庙Gegni Temple位于首都埃里温以东28公里处的加尼村,是亚美尼亚境内唯一的希腊化神庙建筑,也是如今世界上位置最靠东的完整希腊化神庙.它始建于公元1世纪,罗马皇帝尼禄,亚美尼亚国王Tiridates一世时代.但是现在看到的神庙并非原貌,因为原建筑已经毁于1679年地震中,现在的样子是勃列日涅夫时代考古学界复原的,不过采用的大多仍是散落在原地的原建筑构件</p> <p class="ql-block">从加尼神庙往东北10公里处就是格加尔德修道院Geghard Monastery,20分钟的车程.这个著名的岩石教堂所有房间都是从其所在的Azat山谷的山崖峭壁上凿出来的,大大小小的岩洞,构成修道院里不同的房间,一层套着一层,从岩壁的缝隙里或者岩洞的天窗里,都可以看到其他岩洞內的场景.早在公元4世纪格列高利(基督教亚美尼亚教派的创始人)就已经在这里修教堂了,所以亚美尼亚的几个教堂都与其相关</p> <p class="ql-block">格加尔德修道院位于首都埃里温东南40公里的峡谷中,矗立在陡峭的峡谷之中,四周山势险要,是个隐修的好去处,也可作躲避战乱之用,甚至成为后来的军事要塞;它是货真价实的12世纪遗址,拥有非凡的岩洞教堂和坟墓,是中世纪亚美尼亚修道院迄今整体建筑和装饰艺术保存最好与最完整的代表,2000年已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格加尔德”意为“圣矛”,指的是传说中耶稣上十字架以前,罗马士兵用来刺过耶稣身体的矛.修建它的目的就是为了收藏“圣矛”的一部分,包括一座中心教堂及其门廊,两个岩洞教堂和一座王公寝陵.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1164年,修道院的中心教堂建于1215年,迄今为止保存完整</p> 修道院外很多卖大饼的当地人,惊讶这些大饼象艺术品一样!不忍心去吃哈 <div><br></div> <p class="ql-block">从格加尔德修道院出来后,往北驶向90公里外的塞凡湖(车程约一个半小时).下午5点,我们拾级而上(200个台阶),坡上开满了各种的鲜花,放眼望去,塞凡湖美丽的风光尽收眼底,四面环山,碧波荡漾,海鸟在湖面上翱翔,美得让人不忍离去</p> <p class="ql-block">山顶这对被称之为“姊妹教堂”的塞凡纳旺克Sevanavank修道院建于公元9世纪中期,当时第一位国王在这里修建军事要塞,抵抗阿拉伯侵略军,到874年,他的女儿赞助在这里修建了教堂,主要用于祷告和朝圣,后来用于流放被判罪的贵族.在教堂建成的500年间,频繁遭到异族入侵,僧侣们不得不时常担负起军事任务,直到波斯和奥斯曼瓜分亚美尼亚为止.</p><p class="ql-block">如今两座教堂也保存了一些古迹,她们像一对挽手的恋人,栉风沐雨,如影随形.修道院刚建时是在湖边上的,由于水面下降的厉害,现在却屹立于两三百米的坡顶</p> <p class="ql-block">日落时分,一个小乐队在表演.美女帅哥们比音乐本身更吸引着我们!好喜欢这个小姐姐!</p> <p class="ql-block">塞凡纳旺克修道院作为有宗教职能的教堂一直延续到1930年,其后不再有僧侣常驻,但这里的建筑还一直有人维持,也还保留了一个神学院至今.岛上的草长得很高,草地中间铺设了石板路.望着脚下明镜般的湖水与远处夕阳下的树林,教堂尖顶显露出的神密,岩石壁上栖息的水鸟,荒芜的教堂,组合成一幅淡雅的油画.突然感觉到这地方能修道能成仙能悟空能如来...瞧瞧我这照片,不知怎地就被同伴拍成这样了哈,有点仙😛</p> <p class="ql-block">9月21日,日出而起(在我们的旅行中是很少见的哈),为了再一次去塞凡湖那座岛上,看看早晨的塞凡湖,拍拍美照</p><p class="ql-block">塞凡湖距离亚美尼亚首都埃里温仅60公里,是亚美尼亚著名的游览胜地.大约25万年前,邻近火山喷发的熔岩堵塞了古河的河谷,形成了一个空洞,很快就被冰川融水填满了湖面,这就是塞凡湖Sevan Lake:海拔1900米,属高山淡水湖,最深处83米,面积1200平方公里,蓄水58.5立方公里,是高加索最大湖泊,它占据了亚美尼亚全部领土的16%,被认为是亚美尼亚的圣湖,有着“高加索明镜”的美誉,湖边雪山环绕,环湖边长满野花,湖水宝石般的碧蓝,像一块巨大的蓝宝石铺在群山之间.碧蓝的天空,纯净的高原湖泊,还有山丘上这座面朝大海的黑色修道院,让我们三顾此地而念念不舍</p> <p class="ql-block">从宾馆拍的塞凡纳旺克修道院</p> 我们住的塞凡湖边宾馆 <p class="ql-block">亚美尼亚的历史,从探访一个个修道院就可以慢慢了解.当年基督教成为亚美尼亚的国教之后,国王下令在各地建修道院,这一大波修道院建造的时间都是公元3世纪到公元10世纪之间.一千多年来,经历了战火的洗礼与地震的毁坏,有些修道院得以幸存下来,成了今天亚美尼亚土地上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成了亚美尼亚人的精神所在地</p> 来到这个国家,满眼似乎全是教堂与修道院,深色的外墙,颜色厚厚的墙壁,古朴的风格与周围的环境相映成景,感觉每一座教堂都有着自己年代已久的故事,仿佛每一步走过的路都是无数久远的传说所在.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基督教国家,亚美尼亚人对教堂与修道院等宗教场所深以为傲.我们在短短的8天时间里领略了以下教堂:舒沙圣救主基督大教堂、塔特夫修道院、深坑修道院、埃奇米亚津大教堂、加尼神庙、格加尔得修道院与塞凡纳旺克修道院.用心感受亚美尼亚的美,神话与现实、毁灭与新生构成了来这个国家旅行独特的吸引力<br> 中午我们回到了首都埃里温,从塞凡湖的修道院到首都车程约一小时,下午还车休息,寻找晚餐时看见了“老北京”,不过还是想吃点本地美食,就一掠而过了 <p class="ql-block">这个餐馆有美食还有音乐,挺好!</p><p class="ql-block">据说亚美尼亚的民族音乐和一种水果颇有渊源,亚美尼亚的英文名是Armenia,而杏子的标准学名叫Prunus Armeniaca,据说杏子最早是由亚美尼亚人栽培出来的,所以杏子在亚美尼亚人的民族意识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在2010年欧洲电视歌曲大赛上,亚美尼亚歌手Eva Rivas穿着一件杏黄色的外套上场,演唱了一首叫“杏孩子”的歌曲,歌中把杏子比作上天和母亲赐与亚美尼亚的礼物,用杏孩子来比喻亚美尼亚人民顽强的生命力.在亚美尼亚,最有名的民族乐器就是由陈年杏木制成的Duduk笛,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乐器之一,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晚餐后去共和广场看国庆节音乐喷泉.这是我们此次旅行所遇到的第二个国庆节,第一个是在乌克兰,也观看到了首都的国庆活动</p> <div><br></div> <p class="ql-block">9月22日,中午时分叫出租车去参观埃里温西边的亚美尼亚种族灭绝纪念馆.在山顶的广场上一座坟墓形的巨大建筑物非常醒目,旁边一座尖塔构筑,尖尖的刺破天空,看着远处的阿拉腊山,感觉有点难受!</p><p class="ql-block">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土耳其与俄国是对头,当时的奥斯曼土耳其因为害怕境内的亚美尼亚人暗中帮助俄国人,所以对控制区内的亚美尼亚人进行了种族清洗,约有150人因屠杀遇难.大屠杀造成的另一个结果:亚美尼亚人是全球仅次于犹太人的漂泊民族.1978年联合国将此事件定性为“种族灭绝”,但至今土耳其政府仍不承认这一事实</p> <p class="ql-block">早年战乱的时候,大批的亚美尼亚人流离失所,纷纷到别的国家避难,以至于现在亚美尼亚人只有三百万人口,而侨居在外的亚美尼亚人却超过一千万.早年由于受周边敌对国家的打压和封锁,亚美尼亚的国民经济一直是负增长,人们的生活得不到保障,苦不堪言.这些侨居海外的侨民纷纷把自己赚的钱打回国,贡献自己的力量.多年过去了,现在亚美尼亚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虽然不是很富裕,人们生活安乐,福利有了保障,这些成就都离不开海外侨民们的大力支持</p> <p class="ql-block">强盛时期的亚美尼亚,领土横跨黑海和里海之间,但在蒙古、波斯、突厥等不同民族的战争中,亚美尼亚的疆域不断缩小,变成一个纯内陆国.现在的亚美尼亚,西边是旧仇土耳其,东边是新恨阿塞拜疆,几乎完全处于封锁和包围中,在经济上亚美尼亚又是高加索三国中最差的.普通人的月平均工资约200美金.虽然国小民贫,但亚美尼亚真是一个小国大民的典范,当地人热情淳朴,民族荣誉感和自豪感满满</p><p class="ql-block">高加索,这片创世纪中洪水退却后,诺亚停靠船只并种下葡萄藤的福地,是葡萄酒的起源地,但此地的整体局势却如同未甄全熟的葡萄酒一般,酸涩难忍.作为历史上文明碰撞的前沿,高加索不可避免得成为多民族的混居区,从而使纳卡地区成为今日的痛点</p> <p class="ql-block">明天离开亚美尼亚了,今晚在亚国歌剧院欣赏了一台民族歌舞,算是给我们8天的亚美尼亚之旅划一个完美的句号</p><p class="ql-block">说起亚美尼亚音乐,高加索三国虽然地理位置近似,但民族音乐的差异还是很大的.阿塞拜疆的音乐是典型的伊斯兰式的,和其他两国的区别也最大,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因为都是基督教国家,音乐总体比较近似,但细听起来又有不同.格鲁吉亚的音乐更偏欧洲一些,而亚美尼亚的音乐,除了教堂音乐,自身的民族音乐可能听起来有几分阿拉伯色彩,我想这是因为它的地理位置靠近西亚,曾受到土耳其和伊朗的影响吧</p> <p class="ql-block">亚美尼亚的艺术与神话与现实,让我们看见美与天堂,也看见了千年的悲怆与倔强.衷心祝福亚美尼亚人民和平幸福!</p><p class="ql-block">40天的外高加索地区与乌克兰、白俄罗斯之旅结束</p> 原创<div>谢谢莉与茜的同行与驾驶</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