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把青春献给了家乡的教育事业,——我的老师戴云兰

山野村人

<p class="ql-block">戴云兰老师</p> <p class="ql-block">她把青春献给了家乡的教育事业</p><p class="ql-block">——我的老师戴云兰</p><p class="ql-block">作者:李红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目录</p><p class="ql-block">引言</p><p class="ql-block">一.三哥死在日本鬼子的枪下</p><p class="ql-block">二.立志教书,让全村的孩子学文化</p><p class="ql-block">三.她创办了国各庄农业中学</p><p class="ql-block">四.半耕半读,符合党的勤俭建校方针</p><p class="ql-block">五.成为全国勤俭办学的一面红旗</p><p class="ql-block">六.在北京见到了毛主席</p><p class="ql-block">七.国中有了高中班</p><p class="ql-block">八.为家乡培养了大批人才</p><p class="ql-block">九.老师晚年在兰州</p> <p class="ql-block">戴云兰老师全家照</p> <p class="ql-block">引言</p><p class="ql-block">我上学比较晚,小学毕业的时候是1969年初,那年我14岁。我升入初中的第一天就认识了戴云兰老师,她是我们初一.一班的班主任。那时她二十多岁,高高的个子,白白的皮肤,苗条的身材,明亮的眼睛,老师很文静,知识渊博又多才多艺,文笔与口才俱佳,我和同学们从心里敬佩她。老师教语文,这一天她布置我们写诗。说实在的,那时候也没有什么教材可以参考,唯一的范例就是毛主席诗词了,我就仿写了一首主席的诗,叫《清平乐.美越战争》,老师看了以后表扬了我,并在班上做了宣读:</p><p class="ql-block">战火突变</p><p class="ql-block">美侵越开战</p><p class="ql-block">越南人民齐声怨</p><p class="ql-block">美帝黄梁梦现</p><p class="ql-block">我军越过境江</p><p class="ql-block">帮越保卫家乡</p><p class="ql-block">收回国土一片</p><p class="ql-block">胜后工作真忙</p><p class="ql-block">老师的表扬就是肯定,给我很大的鼓励,我就暗下决心,长大要当一名作家,把我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成故事。从那一天起,我就开始写日记了。我把儿时听母亲和别人讲的那些民间故事,用文字整理出来,写了厚厚的几个本子,可惜在地震后就找不到了。我对老师感情颇深,她把青春献给了家乡的教育事业,我和同学们都很尊敬、热爱她。后来我参加了工作,但每年探家时,总会去看看老师,所以对东梅、红梅、戴懿也是熟悉的。老师到了兰州以后,虽说见面少了,但心里从没忘记。有了微信以来,一直保持联系,每年、每月、每天……前不久,我在整理《国各庄名人录》,邀请老师回忆一下创办农中的往事,她给我讲了她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张润臣戴云兰夫妇</p> <p class="ql-block">一.三哥死在日本鬼子的枪下</p><p class="ql-block">1941年5月26日,戴云兰出生在河北省遵化县平安城镇国各庄村,父亲戴秀然,母亲刘玉芝(蒋辛庄人),戴秀然与刘玉芝生有四子一女,长子戴云波,三子戴云生(大排行),七子戴云成,女儿戴云兰,老儿戴云凤(村人习称戴老九)。</p><p class="ql-block">老师回忆说:从她记事起,家里就特别热闹,整天人来人往。这因为国各庄是抗日根据地,大她19岁的大哥戴云波是游击组组长,游击组承担着保护群众的任务。当鬼子来扫荡的时候,游击组就组织乡亲们转移,等敌人离去,乡亲们回村继续生产劳动。从而保障八路军的军粮、军需供给。记得父亲也有一两天不在家的时候,等她长大些问及母亲,母亲告诉她,说父亲去北山的山洞里储存军粮和军鞋,当时的北山称为"道城",是八路军在平安城地区较为重要的一个藏身之地。也鉴于此,日本兵经常来扫荡。</p><p class="ql-block"> 老师清楚地记得,1944年9月23日这一天,全副武装的日本兵从平安城据点向国各庄袭来,三哥是儿童团员,他正在南山上放哨,看到敌人过了河,他急忙放倒"消息树",让大哥他们通知乡亲们转移。父亲要三哥跟他一起走,可是三哥却执意要学八路军的样子,打起背包,跟着大哥引开敌人,掩护乡亲们转移。日本兵进村以后,见村里空荡荡的,就向北山追来,并疯狂扫射,大哥身负重伤,三哥被打成了血人。这一天敌人走后,眼见着自己的两个儿子一死一伤被乡亲们抬进家门,母亲没有掉一滴眼泪,洗干净了三哥脸上的血迹,又给他换好衣服,就在入棺之前,狠狠地一巴掌打在儿子的脸上,嘴里憋出几个字:"让你不听话"!也是因为棺材不够大,将三哥的小身板硬塞了进去。</p> <p class="ql-block">戴云兰与父母和哥哥弟弟</p> <p class="ql-block">二.立志教书,让全村的孩子学文化</p><p class="ql-block">1950年戴云兰上了小学,学堂设在大庙。小学生们白天上课,晚上那间原先是天主教堂的屋子便成了村里青年人扫盲识字的地方。大哥云波每天晚上都会在家里点亮村里唯一的一盏大汽灯,提着它去大庙那间洋瓦房,给识字的人们照亮,大汽灯的光圈可以照亮半条街。每天晚上,她和大嫂就跟在大哥身后去上夜校。看到认真学习的人们,她有了一个目标——长大后,要当个老师,让全村的孩子都能学文化。</p><p class="ql-block">1954年,戴云兰初小毕业,顺利考入贾庄子高级小学,在学校里她加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6年夏,戴云兰高小毕业,她和李淑荣、王玉然等十多位同学一起考上了刚建起来的平安城中学。在学校,她是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也是班上的生活委员。1959年,戴云兰又考上了本校高中,因为她在文艺方面有特长,被选为校学生会文娱委员,学习雷锋积极分子。</p><p class="ql-block">高中毕业后,正是国家三年困难时期,遇上了国家大学招生减缩政策,国家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向董加耕、邢燕子学习,她因此与大学无缘。</p> <p class="ql-block">三.创办国各庄农业中学</p><p class="ql-block">1964年8月12日,村里负责学校工作的学委张殿清找到戴云兰,说村里要办中学,为没有考上全日制中学和念不起中学的学生提供学习文化知识的机会,希望戴云兰出任教师一职,她欣然应允,第二天就投入了工作。</p><p class="ql-block">说是学校,其实老师和工作人员只有她一个人。首先是招生,在那个年代,不是每个家庭都愿意自己的孩子去读书的,留在家里做家务或忙农活更为实际些。于是,她到每一个不能来上学的学生家里劝说,并且承诺以后家里有什么困难,大队和学校都会帮着解决。就这样,登记了22名学生,她又去平安城中学和母校借来课本。</p><p class="ql-block">9月,学校如期开学。</p><p class="ql-block">办学之初没有校舍,她们就借用了小学的一间教室,还向小学借了一名教师——户万丰。学校当时开设了四门课程,戴云兰老师教语文和代数,户老师教化学和物理。同时,他们向遵化县文教局和大队申请获准,可以在北山山坡上选一块比较平整的地方修建校舍。</p><p class="ql-block">1965年春,戴云兰和她的学生们离开了小学,搬到北山山坡护林员的一间办公室,学生们坐在炕上,坐在锅台上,坐在从家里带来的小凳子上,用膝盖当桌子,开始了新学期的学习。我们的中学是不收学费的,学生的家庭也大都不富裕,大队为学生们提供了部分的书本费,其余的费用需要自筹。学生们都是十五、六岁的半大孩子,是有一定的劳动能力的。于是,师生一起边上课,边劳动。师生们看苹果花,捉虫子(金龟子),给苹果树松土、浇水,还利用护林员办公室前面的一分地开发了一处花生实验田。就这样,他们以工促学,以学强干,认真总结经验,针对各种劳动情形,成立了不同的科研小组,有农业技术组,林业技术组和会计组。目的是为了使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学了能用。通过劳动,他们也找平了各种学习费用。</p> <p class="ql-block">四.半耕半读,符合党的勤俭建校方针</p><p class="ql-block">闻听了国各庄中学的办学模式,唐山专署文教局田敬之局长,在遵化县文教局李浩然局长的陪同下来学校听课,一同来的还有田局长的秘书刘水。田局长一行对国中的办学模式非常满意,令田局长尤为称赞的是科研小组。随后,他又几次直接来校进行调研,鼓励戴云兰他们按照这个办学方向继续努力。</p><p class="ql-block">天暖和了,他们把课堂搬到了葡萄架下,边上课边建校舍。建校舍的材料,包括木料、砖瓦、玻璃等由大队和学生家长资助,不收工钱的村民是大工,学生们充当小工,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九间教室和两间办公室,一间教工宿舍顺利建成。在此期间,齐宽、刘庆、王连起等大队干部也多次来工地督促,检查指导。</p><p class="ql-block">学校又招收了一班新生,也增加了几位老师,除了原先借来的户万丰老师之外,又加进了戴云荣、王玉然、陈风清、王秀英、董老师 ,戴志耕等几位老师,也还有几位兼职老师,陈武林、戴连山、梁秀、。</p><p class="ql-block">由于学校符合当时的教育方针,勤俭建校方向对头。因此也吸引了非常多的外地的老师前来观摩,印象比较深的是纪各庄学校和三河县农业高中的老师。三河县农业高中是全国半耕半读中学的典范,他们交流经验,互通有无,携手共进。纪各庄与国各庄一山之隔,地处北山北麓,纪各庄学校卞宝芬老师,也是戴云兰高中同学,她们相约,山南山北两所学校一起绿化北山,十五年后在百草顶会师。(注:2006年,戴云兰老师回家探亲时,看到当年农中师生栽种的松树已见规模,感触颇深)。</p><p class="ql-block">当时,国中的办学方向,符合党和毛主席的教育方针。体现了两个面向和三个结合,即面向本大队和面向社会,以及教学与劳动实践相结合,公办教师与民办教师相结合,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p> <p class="ql-block">戴云兰老师</p> <p class="ql-block">五.成为全国农村勤俭办学的一面红旗</p><p class="ql-block">为了保证学习、生产两不误,国中有异于全日制学校,实行的是大礼拜制,每半个月休息一次。这种教学形式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也得到了省、地、县教育部门的肯定和支持。</p><p class="ql-block">1966年3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师生来国中学校实习,时任北师大教育系主任的黄济教授与孙钰、朱怀斌、沈士晗、邹君梦等教授和学生王昭君、黄英、庄水健等一行十六人,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展开了教学、教研,编写教材,教课等一系列活动,戴云兰跟他们学到了很多系统的教学知识,开阔了视野。黄济教授还责成历以贤教授带戴云兰到北师大教育系,给在校师生作报告、座谈,介绍国各庄学校的办学经验以及戴云兰之所以扎根山村办教育等诸多理念。北京的老师们对戴云兰的认可,鼓舞了她的干劲。后又有河北师范大学杨福翔教授、唐山一中的齐光怀老师、唐山教师进修学校的贾老师也相继来国中协助教研、科研等工作,使戴云兰的干劲儿更足了。随后,中央教育研究所康瑛所长前来视察指导工作。康瑛对国中的办学方向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鼓励他们要继续搞好教学和劳动相结合的各项工作,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合格人材。之后,国家外事部门来学校招收驻外人员,崔秀宽同学被选中,在北京学习期满后,前往津巴布韦大使馆工作。</p> <p class="ql-block">六.在北京见到了毛主席</p><p class="ql-block">这是刻骨铭心的记忆,1966年10月,国中学校接到县委通知,通知戴云兰和学校的一名教师带着学生范桂华去北京参加第四次毛主席对红卫兵的检阅。他们无比的兴奋,提前两天进京,还参观了向往已久的军事博物馆。接受检阅的前一天晚上,戴云兰等人借宿在北京大学食堂,食堂里聚集着来自五湖四海心潮澎湃的小将们,大家相聊正酣中,不知哪里传来一句:"周总理来了"!随即食堂里一阵热烈的欢呼声……周总理亲自来到北大食堂,落实检阅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查看给每一位红卫兵发放的两个鸡蛋,几块压缩饼干,一个苹果,一个面包,一瓶水等是否到位。如此爱心的总理,怎不让人爱戴!检阅当天,小将们天不亮就起了床,列队整齐往东长安街进发,到了指定地点,戴云兰被委派负责一段受阅队伍唱歌的指挥,翘首企盼中,看到叶剑英元帅骑着摩托向导车的身影,摩托车在他们不远处停了下来,他告诉同学们,专车马上过来,同学们切不可前拥后随。一会儿,毛主席、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小将们心中的伟人,乘坐的敞篷车徐徐驶来,检阅开始……能这么近的距离内,亲眼见到朝思暮想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他们不停的高喊:毛主席万岁!此时,当是他们人生之高光时刻,刻骨铭心!</p><p class="ql-block">1966年11月,戴云兰参加了遵化县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全国首届农业劳动模范王国藩也在其中,能与全国劳模同处一处,也是她一件自豪的事。当时建明公社幼儿教师庞玉兰,党峪公社小学教师杨素兰和国各庄中学的戴云兰,被称为遵化县教育口的"三兰",县广播站经常播诵"三兰"的事迹。</p> <p class="ql-block">戴云兰范桂华两位校长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七.国中有了高中班</p><p class="ql-block">到了1968年,学校已经有了两个初中班,共计七十多人。文化大革命其间,停课不招生,但是学生们需要继续深造,那时候国家号召贫下中农管理学校。于是,我们重新调整了学校的领导班子。调整后的班子成员有:贫农张殿元,大队支委戴立耕,老师戴云兰、戴云荣以及学生干部范桂华。大队和新一届校领导班子一起向县文教局提出,设立学校高中部的申请,没想到竟然得蒙允准。当年就扩建了13间教室,也把小学三年级以上的学生搬到山坡上,与中学合在一处,一起学习。初中毕业生直接升入高中,从此国各庄就有了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九年级的一贯制,一条龙半耕半读的农业学校。学校达到了两个百分之百,一个是村子里除了身患残疾的孩子以外,小学入学率百分之百,一个是初中升高中的升学率百分之百,而且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极高,每天争先恐后来到学校,一个都不愿落下。</p><p class="ql-block">1969年,县文教局给学校的高中班派来了毛寿贺、李金友、孙扩如、田恩等几位公办教师,同时还派来了两位大学应届毕业生赵瑞林和巴光栖,原先在小学任教的李淑荣老师也从廊坊师专进修归来,并且以正式教师的身份重新入职,学的教师队伍壮大了,教学和实践的本领增强了,师生们在农村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的作用也更大了。</p><p class="ql-block">因为长大了的高中生,存在与生产队争夺劳动力的问题,不少学生家长提出要求学生回家挣工分,以增加家庭收入,见此情况,学校积极与大队、生产队、学生家长多方商榷,出台了措施,高中生可以按照劳动能力的大小评定工分,在校记工分回队分配,此项举措得到了家长们的认可,学校的高中生源也就稳定了下来。</p><p class="ql-block">在随后的教学和劳动中,学校成立了报道组,报道本村的生产建设情况,宣传好人好事,成立了文艺宣传队,排练样板戏和文艺节目,农闲时在村上和附近的村子里为群众无偿演出,活跃了群众的文化生活。</p> <p class="ql-block">戴云兰夫妇游桂林</p> <p class="ql-block">八.为家乡培养了大批人才</p><p class="ql-block">学校每逢星期六,按班组分片包干儿,负责保持村里的环境卫生,同时晚上在村子里进行扫盲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包户包人到底。学校师生还参加村里抗旱、灭虫、抢种、抢收等农事,更重要的是修葺了村上的几条公路,给公路两旁栽上了杨树,学生作为劳动力,在生产队都非常抢手,学校林场的果树由原来的两千多棵增加到两万多棵,并于1970年开始坐果,更因为果子品种好,村子附近的部队,每年都来预定我们的苹果,专供飞行员食用。后来一些商贩也前来订购,收益颇丰。</p><p class="ql-block">到了高中阶段,学生的动手能力更强了,知识储备也更丰富了。当然也是时候该展现他们的聪明才智了,在老师和专家的指导及协助下,学生们在高中阶段进行了多项科学实验。有花生浸种,花生清棵蹲苗,玉米人工授粉,棉花掐尖疏果等农业实验。有果树优种嫁接,合理剪枝、合理疏果、合理施肥等林果实验。并且为优种果树建立了档案。梁淑华、王桂珍等同学在县农科所严老师的指导下,联合大队草碳厂进行了菌肥实验。户万丰老师指导学生进行了沼气实验,为全村的照明和做饭、烧水提供了燃料保障。师生们的这些实验成果,在本地区,在县上得到了广泛推广。如此这些,理当值得所有参与者无比傲娇,无比自豪!</p><p class="ql-block">从国中学校走出去的毕业生,成为了大队的栋梁,也成为了学校老师的主力军,更有参军保家卫国的,当然也有不少人成为了县上乃至世界各地,各行各业的翘楚。</p> <p class="ql-block">九.老师晚年在兰州</p><p class="ql-block">1976年唐山大地震,戴云兰老师家里房倒屋塌,她背出老母亲,又抱出小女儿戴懿,左邻右舍合力救出埋在废墟中的东梅和红梅,戴云兰也受了伤。</p><p class="ql-block">戴云兰的丈夫是位军人,她与爱人张润臣自结婚便两地分居,鸿雁传书十一年,这场地震让她们一个多月杳无音讯,她一个人带着三个孩子,煎熬无以言表。她考虑再三,1978年离开了比孩子还要宝贵的农中,前往甘肃省兰州市与爱人团聚。在兰州,戴云兰继续从事教育工作,起初在兰州柴油机厂学校初中班任教,之后到兰州东岗西路二校任教,并担任语文教研组组长。1993年去了综合电机厂子弟学校,任高年级毕业班教师。1996年5月退休,著有长篇诗集《桑榆情》。</p><p class="ql-block">晚年的戴云兰和老伴张润臣都喜欢旅游,退休后,他们经常参加省、市旅游局举办的旅游活动,足迹遍及祖国各地的山山水水,也去了港澳台以及韩国、日本。退休后的生活丰富多彩,她和老伴报了老年大学的钢琴班和诗词班,积极参加社区举办的舞蹈比赛,歌咏比赛等文艺活动。已过耄耋,身体不错,生活自在,孩子们各自成家立业,一家人和睦甜蜜,美哉乐哉!</p><p class="ql-block">(完)</p><p class="ql-block">注:</p><p class="ql-block">1.参考书目:《国各庄名人录》(第2辑)、《我们难以忘记的母校——遵化国各庄农业中学》。</p><p class="ql-block">2.资料来源于网络。</p><p class="ql-block">2022-4-2</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李红卫(笔名:山野村人),河北省遵化市人,现住京东燕郊。河北省作协会员,唐山市和遵化市作协会员。《青年文学家》杂志.作家理事会唐山分会理事。当过农民、工人、小学教员,供销业务员,图书出版发行员。酷爱文学,多年笔耕不辍。于北京、省市各大媒体报刊发表过多篇文学作品。主攻小说、诗歌、散文,并出版长篇小说《蓝天上的彩虹》。近年来,随着网络文学时代的发展,作品多见于网络。曾在《遵化文史》、《燕山诗文》、《畿东文化与艺术》、《芳菲文艺》、《江南诗画艺术院》、《红月亮诗画艺术社》、《世外桃源美文美声》、《晓犁文化传媒》、《都市头条》、《辽西大地》及河北、北京、广东、内蒙古等公众栏目发表了多篇文学作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