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干先行示范引领——“人人听课,听人人课”活动系列报道三

小悠闲

<p class="ql-block">  沐暖阳,迎春风,教研之花静静开放。3月29日实验小学迎来了第五周骨干教师开放课堂。</p> <p class="ql-block">  “乘法分配律”是一节比较抽象的概念课,是在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及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的基础上进行的。“乘法分配律”也是学习这几个定律的难点。</p><p class="ql-block"> 在本课教学中市级骨干教师闫春梅把新知识难度下降,使新知识变成似曾相识的东西,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老师把重点放在让学生解决一系列的“问题”,去完整地感知乘法分配律,主动建构乘法的分配律。让学生自己进行探究、观察、比较、举例、对比、归纳,一步步地发现其中的规律,找到了乘法分配律。</p> <p class="ql-block">《乘法分配律》</p> <p class="ql-block">  闫老师准确把握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借助多媒体,以“问题”为主线,实施扎实、开放的数学活动,拓展空间,置学生于探索者,发现者的角色,在交流对话中完善相应的认知结构,不愧是我校名师。</p> <p class="ql-block">  《十六年前的回忆》是一篇对学生进行“理想与信念”教育的好教材,是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于1943年写的,如何做到长文短教?如何让李大钊的形象在学生头脑中更加丰满立体?</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市级教学能手胡广英老师采取“直奔中心”法——抓住描写李大钊外貌、神态、言行的语句,结合查阅的资料,联系上下文,体会人物的品格。为突破难点,采用导学单前置学习,翻转课堂,充分利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再加上老师精准的点拨、富有情感的导读,使教学层层深入,直到在音乐背景下大家齐诵“口占一绝”诗歌,学生和听课教师的情感达到高潮,使革命先烈李大钊的形象入心入脑。</p> <p class="ql-block">  3月31日,科学组骨干教师冯晓翠带领学生走进“小池塘”,探索“大世界”。深入浅出地引领学生认识生态系统及其构成层次,明白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带来的危害和灾难,从而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冯老师从复习导入,经过两轮独学、组学、群学,到最后小结测试,一气呵成,体现了骨干教师丰厚的教学底蕴与巧妙的教学设计。</p> <p class="ql-block">  通过对前两周教研活动的观察与诊断,这周的教研活动主题更加集中与凸显,各学科在学科主任带领下主要围绕“学管小组建设与作用发挥”和“分层教学”进行研讨。大家肯定每节课成果,闫老师数学课扎实高效,完全展示了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风采。学管小组训练有素,达到深度学习,学生能说会讲。胡老师语文课目标明确,学生汇报深入浅出,课堂氛围良好,教师语言诗意、简练。冯老师的科学课环节清晰,课堂练习扎实。</p> <p class="ql-block">  我们为学而教,依学而教,我们努力做到:</p><p class="ql-block">一、努力学会做减法,有时候,做减法比做加法还重要,而有时候,做减法实际上就是在做加法。</p><p class="ql-block">二、真诚地向学生借一双慧眼。学生才是教学行为的最好尺度,据此量身定制的课才是合适的。</p><p class="ql-block">三、心甘情愿把身位往后退一退。教师适度和适当后退,学生才能赢得必要或更多时空,进行有深度的学习。</p><p class="ql-block">四、“不惜”让学生出彩。学生好才是真的好。教师应不和学生抢镜头,应让追光灯跟着学生走,因为学习的高峰才是课堂的高峰。所以倡导目标少一些,教师语言精炼一些,学管小组学习再深度一些,展示再自然一些。</p> <p class="ql-block">  让我们借“人人听课,听人人课”活动且研且思,如切如磋;让我们心守一抹暖阳,静待一树花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签发:刘志校 核稿:袁敬雅</p><p class="ql-block">编稿:王彦国 冯晓翠 王素娟</p><p class="ql-block">制作:程晓慧</p>

学生

乘法

分配律

教学

骨干教师

老师

学习

加法

李大钊

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