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家乡米酒名青红,好听又雅致。酒用糯米、红粬加水酿制而成。一般农家都会酿酒,大多在冬节前后蒸米开酿。从米变成酒,约需数月,其中的过程不算复杂,但真正饮用,要等下一年的冬至到来,那时,就可以启瓮品酒了。新酒呈胭脂色,过了二年变酡红,四五年现茶汤黄,十年后淡成了微黄色。色之差异,表明年份,口感及醇厚度也大不同!</p> <p class="ql-block">青红酒乃闽派黄酒正宗,因取料讲究,纯米酿制,不仅口感柔顺,而且营养丰富,适量常饮,舒筋活络,生津补血,疏解疲乏,强壮体质。经过时间沉淀的青红酒,清亮透澈,现琥珀光。开启静置于风水通畅阴凉之地的泥封酒缸,酒香扑鼻,幽幽醉人。用启封新酒煲炖土鸡番鸭,是天然绝配,鲜香无比,至今觉得那是龙肝凤髓般的美味佳肴!</p> <p class="ql-block">小时候的记忆中,青红酒主要在冬春两季饮用,过年过节温酒上桌合家品味,也多用来款待客人。南方冬春季雨水多,比较湿冷,因这期间多节日又逢农闲,自然走亲访友的也多,只要有客人来,青红酒是断不能少的,主人斟酒满杯,陪客人慢饮闲聊,暖热身寒,是家乡农家正统的待客之道!</p> <p class="ql-block">改革开放前,乡民苦贫,少有富户,农家能吃饱饭就已不错了。那时候,米粮相当匮乏,家家户户都是用红薯干掺合白米一起蒸煮以填饱肚子。能够吃上整碗香喷喷的白米饭,就要等到逢年过节,又或者到亲友家做客,或赶上嫁娶婚宴。粮食紧张,可利用的自留地很有限,大多农人都种平常吃的鸡米水稻,以求裹腹,所以,种其他稻谷的少。而种糯米稻,主要是为了酿酒。那个时候,如果有人家能够在冬季到来前,酿上三四缸米酒,那已经是很好的年景了!印象中,每年冬至前后,村民会相互问:酿酒了吗?酿了几缸?酒在寻常百姓生活中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p> <p class="ql-block">父亲擅长制粬。红粬是酿制青红酒必不可少的原料,父亲的制粬技术是跟古田县一个师傅学来的。那个年代,左倾思想泛滥,以割资本主义尾巴之名,小买卖都不许做,任何私下钱物交易行为都是违法违规,一经发现,轻则抓去批斗游街,重则被判刑劳改。有一年,父亲认识了一个古田制粬师傅,邀到家里供其吃住。古田师傅就在我家二楼制粬,再售卖村民。他偷偷摸摸制做,父亲也偷偷摸摸地学。父亲就此学会了制粬,之后,每年都制红粬自用或送亲友,有的乡亲也拿来原料让父亲帮助制做,父亲总是朗朗应允,从不推拒。</p> <p class="ql-block">母亲善于酿酒。母亲酿酒技艺是跟我爷爷奶奶学的,自小耳濡目染,看着看着就会了,这是母亲说的。母亲完全遵从传统古法酿制,原料、工艺都极讲究,因此所酿青红酒,广受饮者赞誉!因为真材实料,酒味纯正,故名声在外,附近八一茶场员工和部队领导家属时有到家里来买些酒喝,那时也就三角五角一斤,母亲从不称重,满一水杯算一斤,其实,那个时候的铁制大水杯是一斤二两,但母亲不计较,说有人喜欢喝,就好!</p> <p class="ql-block">本人不善饮酒,至今依然。小时候闻酒即醉,尝都不敢尝。但是对大人那种喝了青红酒,忧愁苦楚抛之脑后的感觉,至今印象清晰,所以对家乡的青红酒情有独钟!后来长大了,上班了,到了大城市,见的人多了,饭局也多了,不得不举起酒杯,开始只是应付,硬着头皮浅尝,再后来慢慢的,尝着,尝着,有了二三两白酒的量。这个量一直保持至今,再无进步。但是,对于家乡的青红酒,半斤八两,不在话下!</p> <p class="ql-block">虽然品味过各种门类的酒,也品尝过很多有名佳酿,但是,家乡的青红酒,总在记忆深处流淌,泛着纯正香味,柔柔的,诉说着光阴的不老和亲情的味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