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近段时间迷上了常德大鼓。</p><p class="ql-block">那天刷抖音,无意看到一段常德大鼓“借米”,让我这个七零年代生人深深共鸣,那个拿着粮油本计划购物的回忆浮上心头,那个年代父亲母亲面对生活的艰难和窘迫历历在目……经历过七八十年代的人都懂。虽然我家的生活不至于去借米,但母亲的勤俭持家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p><p class="ql-block">鼓王邵丹,出生于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合口镇群丰村,父亲卲朝质是澧水流域远近闻名的打鼓艺人。八十年代常德艺人不足200人,而父亲手底下有一支10人的演艺队伍,打一晚上的鼓书有3-10块钱,当时的木匠工价一天也就一块钱。邵丹高考落榜后,在父亲的强势下加入了合口曲艺演出队,开始了走乡串村的打鼓生涯。九十年代,邵丹老师开了一间小茶馆,白天说书,晚上跑堂唱丧,苦乐其中。这也是他创作的素材来源之一,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p><p class="ql-block">迷上邵丹老师的鼓书后,特意请教了一下“度娘”,常德大鼓分为丧堂和说书两个部分,属于鼓盆歌的一种。何为鼓盆歌呢?鼓盆而歌,一种非常古老的曲艺形式,源于古代丧礼上的民俗活动,表示对生死的乐观态度,故又俗称“丧鼓”“打鼓闹丧”,来自民间的丧葬习俗和文化。</p><p class="ql-block">邵丹老师在传统孝鼓唱腔上进行了大胆改革,把现代音乐元素和传统渔鼓和大鼓有机结合一起,形成他独具风格的唱腔流派,从而获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鼓盆歌传承人的称号。2006年常德市举办鼓王大赛,他的一曲《传承》获得“金鼓王”的称号,在整个湘北地区一炮而红。</p> <p class="ql-block">邵丹老师的绝唱“借米”百听不厌,每听一次内心的触动一样的沉重一样被朴素的情怀感动:借米是恩典,还时是温暖……走得出妈妈的视线,走不出妈妈的思念……不亏是经典!</p> <p class="ql-block">邵丹老师的台风稳重大气,唱词清晰,哼唱舒缓,气息平稳,说书声情并茂,特别喜欢他的鼓乐节奏和曲调的独特,不急不缓,也不失抑扬顿挫,和别的的鼓王确有与众不同之处。他的鼓棒敲击动作大方自然,特别有感染力,嗓音也是识别度很高,老师的八贤王寻子,薛仁贵,苏云当官都是我喜欢的鼓书。</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段邵丹老师悼念岳父的孝鼓唱段,是我听过的最朴实无华的悼词,简单的词句把老丈人一生的酸甜苦辣浓缩,一个平凡而伟大一心为民的基层干部形象树立:“在百姓的笑声里有我丈嘎老的努力,在农民伯伯的美好生活里渗透着我的丈嘎老的点点滴滴……为人民服务是你生命的主题,把穷人搞好就是你活起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鼓书艺人长期熬夜,对人体肝血消耗过大,容易导致睡眠严重失调,早餐阴阳不和的状态,2021年9月16号凌晨,邵丹老师于睡梦中去世,享年57岁,一代鼓王陨落。</p><p class="ql-block">来两段邵丹老师早期的作品,搭档方红霞如今也是响当当的鼓王。当地还有一个毛红霞毛鼓王,是我特别喜欢的女鼓王,她的小劝亡声声泣,嗓音温醇,特别能打动人心,让人感到亲切,在当地大受欢迎。</p> <p class="ql-block">他的鼓书让我对打鼓产生了浓浓的兴趣,恨不得拿起两根打鼓棒也来一段……因为他的鼓书,我搜看了当地几个鼓王的视频,易立新,周明国,潘道梅,方红霞,毛红霞,刘芬等都是我喜欢的“打鼓匠”。邵丹老师的儿子邵武洋传承接力,一对打鼓棒敲出新生代。他的嗓音有几分父亲的浑厚,略有初出茅庐的青涩,时以假日,希望他能青出于蓝,把这独有的地方文化继承传扬。</p> <p class="ql-block">湖南有鼓王邵丹,湖北也有鼓王张明智,他也是我喜爱了N年的湖北大鼓大师,他的“麻纷细雨啊满天的星,开水锅里啊结凌冰”一直记忆犹新,哎呀,下一代传承的湖北鼓王是谁,有吗?湖北曲艺,加油!地方曲艺,加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