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放假通知

园丁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22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的文件精神,2022年清明节4月3日至5日放假调休,共3天。4月2日(星期六)补4月4日(第八周星期一)的功课。 放假期间,请家长切实履行监护人职责,教育孩子树立“健康第一,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加强对孩子交通安全、防溺水、用电安全等相关方面的安全教育和督促,提高孩子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同时也请您关注以下几点 : <div>● 积极配合疫情防控工作</div><div> 疫情防控期间,学生原则上不出市、不离汕,严格遵守上级防疫要求和出行报备要求。学生确实需要离汕的需提前向学校进行报备审批,经学校同意后方可外出。为了孩子的安全,家长也要尽可能地减少外出活动。外出时务必做好个人防护。</div><div> 家长要教育孩子积极面对疫情,及时关注官方权威渠道发布的疫情动态信息,引导孩子关注权威真实新闻消息,自觉抵制负面舆情信息,做到不信谣、不传谣。若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人员,须及时报告学校和社区,并按照社区指引落实疫情防控工作。</div> <div>● 配合核酸检测、疫苗接种工作</div><div> 一旦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异常症状,要第一时间主动前往正规医疗机构排查。接种新冠疫苗是预防新冠肺炎最有效的手段,既是对自身、对家人的安全健康负责,也是构建人群免疫屏障的需要。符合条件的家长和孩子请“应接尽接”“应接快接”,共筑免疫屏障。</div><div>● 加强个人防护</div><div> 减少聚餐,不去人员密集场所,确需出行的,做好个人防护工作。如出现发热(≥37.3℃)、干咳、乏力、咽痛、鼻塞、流涕、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要正确佩戴口罩,及时就近到发热门诊就医,主动告知旅居史和接触史,就医过程中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div><div>● 加强各项安全教育和防护</div><div> 交通安全:未满12周岁的孩子不能自行骑车出门,提醒孩子谨记“珍爱生命,安全第一”,注意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规则。加强防电、防火安全教育,不玩火,注意用电、用水安全。做好预防溺水的教育,加强对孩子预防溺水的安全教育和监护工作,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div> <div>●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div><div> 引导孩子牢固树立“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的理念,提高自我防护意识。不前往人员密集的地方,不串门、不扎堆、不聚集,减少因人员聚集带来的疫情传播风险。家居多通风,适时戴口罩,日常勤洗手,保持好距离;不熬夜,多休息;注意饮食清淡有营养,吃熟食;和家人一起运动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div><div>● 共同战“疫”,做好防护</div> ● 文明祭祀、低碳祭扫 <font color="#167efb">清明期间,请家长朋友们通过家庭分散追思、网上祭奠、家庭悼念等形式祭拜,参与鲜花祭奠、植树祭奠、公祭悼念、撰写追忆文章等文明祭祀活动,不搞家族、宗族集中性祭祀活动,摒弃陈规陋习,积极倡导文明祭祀新风尚,推动移风易俗,提升传统节日文明内涵。</font> <font color="#ed2308">● 网络安全不忽视</font><div><font color="#ed2308">1.健康上网,不玩网络游戏,不泄露自己和他人的网络信息。不散布、不传播不当言论和谣言。 </font></div><div><font color="#ed2308"> 2.在网上谨慎交友,不与网友私自见面。 </font></div><div><font color="#ed2308">3.培养孩子良好的自控力、专注力、判断力。</font><br></div> <div>● 心理健康很重要</div><div><br></div><div> 教育孩子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切忌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利用假期多抽时间与孩子谈心或陪同孩子参加一些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加深情感交流,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和了解;着力营造一个家庭和睦、尊老爱幼、邻里亲和、温馨幽雅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div> <div><font color="#ff8a00">● 清明节相关知识</font></div><div><font color="#ff8a00"><br></font></div><div><font color="#ff8a00">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font></div><div><font color="#ff8a00"><br></font></div><div><font color="#ff8a00">清明节的习俗有扫墓祭祖、踏青、植树、放风筝等。</font></div><div><font color="#ff8a00"><br></font></div><div><font color="#ff8a00">踏青:清明期间正是春风得意、春意盎然的时节,万物萌动之时,迎春郊游于野外早就已成为风俗。</font></div><div><font color="#ff8a00"><br></font></div><div><font color="#ff8a00">植树: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font></div><div><font color="#ff8a00"><br></font></div><div><font color="#ff8a00">放风筝:风筝又称“纸鸢”,放风筝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font></div><div><font color="#ff8a00"><br></font></div><div><font color="#ff8a00">荡秋千:荡秋千是中国古代清明节习俗之一。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font></div> <div> <font color="#167efb">请各位家长认真阅读放假通知,提醒孩子按时返校上课,督促孩子合理安排假期时间,多阅读课外书籍、积极锻炼身体、劳逸结合控制好上网和手机时间,教育孩子注意安全,不玩危险游戏、不去危险场所。</font></div><div><font color="#167efb"> 清明时节雨纷纷,木棉花开红艳艳。预祝您和孩子度过一个祥和、平安的假期!</font></div>

孩子

清明节

安全

清明

教育

疫情

防护

家长

植树

放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