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尊敬的各位家长朋友、老师,亲爱的同学们:</p><p class="ql-block"> 近期国内疫情形势严峻复杂,外防输入任务艰巨繁重。为了让您的孩子度过一个快乐、平安、充实而有意义的假期,现将我校清明节放假事宜具体告知如下:</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放假时间安排</b></p> <p class="ql-block"> 根据上级通知,清明节放假时间为4月3日至5日(周日、周一、周二),共三天。4月2日周六上课,调整为周二课表。</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疫情防控</b></p> <p class="ql-block"> 1.非必要不返民,非必要不离县。</p><p class="ql-block"> 清明节是返乡人员流动高峰期,人群聚集将增大感染病毒风险,提倡在外人员不返民、县内人员不出县,安全度过清明假期。</p><p class="ql-block"> 2.科学出行做防护。全体师生及家庭成员非必要不离开所在地,少走亲、少访友、少聚餐,不得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全体师生确需离开所在地的,要履行请假手续,并落实所在地和目的地核酸检测、人员管控、健康监测等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如实向所在社区、学校申报个人相关信息。全体师生及家庭成员,要树立“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坚持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等良好个人卫生习惯。</p><p class="ql-block"> 3.牢记防疫安全。当前,国际疫情持续高发,国内疫情多点散发,我省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疫情防控人人有责,让我们自觉遵守近期全省和教育部疫情防控工作有关会议要求,不扎堆、不聚集。大力倡导通过网络祭祀、家庭追思等形式祭奠缅怀故人,不现场祭拜,不聚集祭祀,不聚会就餐,切实减少因祭祀人员聚集带来的疫情传播风险。</p><p class="ql-block"> 4.及时报告行程。按上级文件要求,全体师生及家长不准离县,请配合遵守我县疫情防控政策。家长如果有特殊情况一定要离县的请提前向班主任报备;返县后,请立即向班主任报备,严格按照卫生健康部门要求执行各项防疫措施。学生返校时必须在家测体温安全再入校,教师返校一律扫场所码入校!</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文明祭祀</b></p><p class="ql-block"> 推行文明祭扫,积极响应网上祭扫活动。趁祭祀祖先之际,讲述祖先诚实做人、踏实做事、艰苦创业的事迹,教育孩子倍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牢记祖先的遗愿,踏着祖先的足迹,志存高远,开创未来。坚定“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信念,珍惜美好时光,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发奋努力学习。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的优秀品德,引导孩子锻炼身体,既要读好有字之书,又要学好无字之书,走向世界,面向未来,以此告慰祖先。</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日常安全记心间</b></p><p class="ql-block"> 1..教育孩子应注意饮食卫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不吃三无产品,过期变质腐烂食物,防止疾病的发生和食物中毒。</p><p class="ql-block"> 2.教育孩子远离手机,不做手机的“奴隶”,不做“低头族”;教育孩子远离电子游戏和不良信息。</p><p class="ql-block"> 3.外出时,家长要教育孩子文明出行,注意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规则,不在马路边玩耍,不要跟陌生人走。</p><p class="ql-block"> 让我们文明祭祀、从简从俭,严格遵守当前疫情防控形势的需要,弘扬传统文化、推动形成新时代讲文明树新风的良好社会风气。请家长朋友们积极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共同构筑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疫情防控牢固城墙,共度一个平安、文明、有序的清明节。 </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民乐县洪水小学</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2022年3月31日</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清</p> <p class="ql-block">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