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刘国萍

<p class="ql-block">健康一定要来源于自主,只有自主的健康,才有可能圆满地养生。世卫组织研究数据后得出结论,在医院所获得的治疗或保健仅占全部的8%,要想寻求健康,还是需要自主。</p> <p class="ql-block">导引按跷是一门功夫,什么是功夫?前辈们有言:正确的方法,加上时间就叫功夫。它需要时日,需要修持,需要你去做。</p> <p class="ql-block">导引按跷的理。当矢放在疒里,矢就偏离中正平,就会失去和,和失去,健康不存。当矢放在匡里,就成了医,偏离的状态便重新匡正过来。中医就是中正平和,就是导身心到中正。这就明白导引按跷为什么要从中央出发。中央的中,有东南西北中的中,这属于世俗层面。中国文化还有超越世俗层面的中就是不对立。中医的一切都是在阴阳中构筑起来。</p> <p class="ql-block">怎样从阴阳对立中寻求统一,从矛盾中寻求调和?比如四气寒热温凉,它们隶属的北南东西,这些都是对立矛盾的,所以在这个基础上就有平气,平气就是中气。经常讲的阴阳平衡都是靠中来实现。想要调理身体的阴阳,它的总持开关就在任督二脉。</p> <p class="ql-block">导引按跷从中央出,导引按跷点首先放在任督这两条经脉上。按是手操作,跷是跷脉,七经八脉中有阴跷脉和阳跷脉。其中阴跷脉是最靠近中的脉。按跷以中央为主,自我按跷区域限定于前正中,阴跷就在这个区域。导引按跷的时间是早晨5——7点,手阳明大肠经在这个时候流注,此时按跷腹部,首先改善的是手阳明。阳明大肠主管人体降,降好了,升自然会很棒。这个时代的病大多与降不好有关,比如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p> <p class="ql-block">导引按跷的方法:导引按跷重点还是导引,从自我按跷的角度,我们自己能做的只有胸腹部,经络层面只有任脉、阴跷脉,少阴肾经、厥阴肝经,阳明胃经,太阴脾经等,那督脉、膀胱经,阳跷脉等这些经脉就需要透过导引,导引的作用是全方位的。导引的原则与针刺原则一样。</p><p class="ql-block">《内经》从阴引阳,从阳引阴是导引的总则。最重要的环节是“感”。导引按跷能否上层次,就要看感的深度。感是一个既有觉知,又有力量的过程。通过按任脉,阴跷脉等阴位区域,首先会引发对督脉等阳位的动静觉知,这就是感的过程。感在中国文化里实在太重要的一件事,我们经常讲到“感通”二字。</p><p class="ql-block">不过有两个地方,一个是檀中穴,檀中是任脉的一个重要大穴,也是心包的募穴和气会穴,它是良性情绪的起处,它是正能量的起处。</p><p class="ql-block">还有一个是神阙穴,也是任脉的大穴,是人体真正的中央,既然导引按跷从中央出,那么神阙就是一个需要重点考虑的地方。神阙穴就是神出入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四季养生:春夏养阳与秋冬养阴。夏三月要无厌于日,便是要这个长的过程完美无缺。之所以长要与炎日标配,便是要尽情地奔放,尽情地发散,<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因为只有散极才收。而平素累积的郁结,亦可乘势得到释放。</span></p><p class="ql-block">为了养好阳,温习夏三月的“无厌于日”,不仅仅是怕不怕晒太阳的问题,而是“长”这个生生不息、不可缺少的过程能否如期顺利进行的大问题。对于一年夏季三个月是养长的季节,而对于一天而言,上午9点到下午3点便是一日里养长的时候。尤其正午11点至1点时间晒太阳,晒到微微汗出,是很有必要的。</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秋冬养阴:早睡早起。如何养阴?从养收、养藏里实现。生长为阳,收藏为阴。所谓养阴,其实从生活起居上,尤其在情志上,与收藏保持高度一致。比如秋季要早睡早起,冬季要早睡晚起。又比如,从入秋开始,我们能够收一收外散的心,使它趋于宁静。这便在神的层面实现养阴的目的。总之,养阴要在收与藏上多做打算,收藏既要体现在形的层面,也要体现在神的层面。只有神与形具有,才是全面的养护。养阴不是在药里,更多的是在情志里。冬至前后,将息调养,细心呵护,冬至前后十日,慎起居,调情志,节饮食。</span></p> <p class="ql-block">春夏养阳:无厌于日,尤其9点到下午3点的太阳,晒得微微出汗即可。</p><p class="ql-block">除寒辣子汤:花椒少许,红干椒1个,生姜3片,盐少许。</p><p class="ql-block">做法:先放入花椒,然后是辣椒,然后是姜,最后放盐。可连续熬煮3次。晨起5:30饮用一小杯。</p><p class="ql-block">功效:次第放入花椒、辣椒、姜、盐,且煮沸须臾到处,取其轻宜次第之气,善除上中下三部寒湿,溫养阳气。</p> <p class="ql-block">秋冬养阴:早睡早起</p><p class="ql-block">如何养阴,要从养收养藏里实现。所谓养阴就是生活起居上,尤其情志上,与收藏保持高度一致。秋季早睡早起,冬季早睡晚起,这便是在起居上实现养阴的目的。秋季起收起外散的心,使它趋于平静,冬季,进一步收心,达到更进一步宁静。收藏体现在形的层面,更要体现在神的层面,只有形神具,才是全面的养护。要知道更多的养阴在生活里、在情志里。</p><p class="ql-block">一年之立在冬至,冬至乃生命立即之相应处,冬至前后十日将息调养,细心呵护。</p> <p class="ql-block">女性上了年纪,很容易出问题的地方是膝盖。因为膝为筋之府,而肝主筋、主藏血,筋赖血养。由于生理的关系,女性对肝的依赖和耗用更多,所以其所主“筋之府”出问题的机会也更多。因此膝盖对于女性,是需要特别关护之处,而最便利和易于做到的,就是保暖!温化下寒不单单靠药物,更适宜且大家都能把握的是下肢的保暖!袜子、裤子尽量穿多一点,穿厚一点,这亦是温化下元的好招。下面足够暖了,因为同气相求的缘故,在上的火自然会慢慢下降的。尤其满脸痘的女孩更应注意。</p><p class="ql-block">食疗方:辣子汤:此汤由禅宗祖庭曹山宝积寺现任方丈养立法师(出家前为医学博士、中医医师)口述相传。</p><p class="ql-block">组成:花椒少许,红干辣椒一个,生姜三片,盐少许</p><p class="ql-block">熬法:器皿中放水,先放花椒,然后辣椒,然后姜,最后放盐,四物放入后插电煮水,待水沸既可倒出,可连续熬煮三次。</p><p class="ql-block">服法:可一次或多次饮用皆可,或一杯茶或两三杯茶,量适为度。寺一般于晨起5:30分饮用。</p><p class="ql-block">功效:次第放入花椒、辣椒,姜,盐,且煮沸须臾倒出,取其轻宣次第之气,善除上中下三部寒湿,溫养阳气。</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第五节 疾病杂谈</b></p> <p class="ql-block">很多人关心上火的问题,因为大家都在谈上火,久之也就真以为上火了,该清掉它。其实,就生命而言,火是何等珍贵!怎么可能有多,我们所谓的上火多是阳气下降有碍,把阳气下降的道路拨通了,尤其是中焦畅达了,很多的上火就自然下去了。</p> <p class="ql-block">为什么有那么多寒?寒来自内外的诸多因素,首先阳虚生寒,伤阳起居无常,其二烦劳则张,阳气亏损进入恶性循环。寒之所以多,与此相关。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也是雪上加霜。空调冷气生外寒,冰食冷饮生内寒。此外还有心性方面的原因,找人好处收阳,看人不对收阴。收的阴越多阳越受损。</p> <p class="ql-block">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睥。见肝有病,照顾好脾胃,便将恶性循环的路阻断了。现在很多人治肝病,直接用苦寒降火,肝病没治好,先把脾胃伤了。</p> <p class="ql-block">谈高血压,说到高血压,是现代医学最大的无头公案。发现高血压就服降压药,一服就是几年甚至几十年。不服降压药,医学会告诉你若干危害,但长期服用降压药的危害哪?</p><p class="ql-block">对于高血压,我一直有一种朴素的思考,这些年来通过临床,更加坚定了这些思考。大抵而言,血压生理作用是维系机体血液基本的灌注,尤其重要脏器的灌注。那么血压为啥升高,很可能是某个器官(比方脑部)的灌注不足,而机体会用升高血压来反馈信息。因此血压升高,是有影响脏器灌注的障碍存在,因此解决高血压,应该解决影响灌注的障碍为前提,这是中医的思路。为什么今天有那么多的脑梗,脑萎缩,脑痴呆?与大脑长期处于灌注不足有必然联系。</p> <p class="ql-block">第三章 齐家:家人与师长</p><p class="ql-block">第一节 家庭关系 阴阳相合而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