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黎明前的黑暗,没有人能独善其身

一间自己的屋子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大处着眼,小处落笔,以小人物观照大时代,透过某一生活场景中人物的性格命运来折射整个时代社会历史的命运,这是茅盾的本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春蚕》便是由“丰收成灾”主题下,那个散发着江南水乡古老泥土味的老通宝的性格命运,来微缩还原中国农村经济的境况。《林家铺子》也是如此,茅盾特意选择一个小市镇上一家小百货店的小老板,在风雨飘摇的城乡经济中,辛苦经营,却终招倒闭逃亡破产的悲剧命运,并由此投影放大出三十年代初期整个民族是处在怎样一个社会、政治和经济状态下。一个林老板牵引出多少翻滚在中国城乡经济破产的涡流里的小商人,一个小小的店铺成了中国城乡经济凋敝的缩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长篇小说就更为茅盾的这种卓越本领提供了纵横驰骋的空间。以《子夜》中的吴荪莆为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子夜》中吴荪莆是30年代初期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里工业资本家的典型代表。在他身上充分体现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重性,即在帝国主义和官僚买办主义压迫前表现出一定的反抗性和进步性,又在压迫工人农民压迫同行业的弱者时唯利是图,毫不手软,表现出其保守和反动的一面。</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吴荪莆是我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民族资产阶级的典型形象。</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吴荪莆形象的典型意义在于他鲜明的个性矛盾:他精明强干,有眼光有魄力,有灵活的手腕,有欧美现代化的管理意识,有振兴中国民族工业的雄心,但这一切都基于欺资产阶级唯利是图的个人利益,因此他的性格又表现出相当的盲目性,刚腹自用,色厉内荏,遇到挫折一筹莫展,软弱无能。在家庭生活中,他也充满了矛盾与虚伪;一面是封建伦理道德的尊者,一面却玩弄交际花,奸污女仆,与妻子貌合神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作家笔下的工业资本家吴荪莆,不是庸碌卑锁的人物。他曾经热心于发展故乡双桥镇的实业,打算以一个发电厂为基础建筑起他的“双桥王国”来。但是仅仅十万人口的双桥镇不是“英雄用武”的地方,他要发展中国的民族工业。他的目的是“发展企业,增加烟窗的数目,扩大销售的市场”。他有这样的野心,把一些“半死不活的所谓企业家”全部打倒,“把企业拿到他的铁腕里来”。不仅这样,他还知道如果要发展民族工业,首先需要“国家像个国家,政府像个政府”。因此他除了永不倦怠地注视着企业上的利害关系而外,还“用一只眼睛望着政治”。他具有游历欧美得来的管理现代工业的知识,有魄力,有手腕,炯炯有神的眼光常常能够煽动起别人勃勃的事业雄心,愿意和他合作。</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子夜》从多方面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中突出吴荪莆的性格特征。作为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的典型人物,吴荪莆的性格是一个鲜明的矛盾的统一体。他一方面有“站在民族工业立场的义愤”,但另一方面,压倒他的一切的却是“个人利益的筹虑”。他是“办实业的”,他以发展民族工业为己任,他向来反对拥有大资本的杜竹斋一类人专做地皮、金子、公债的买卖;但是他也不能不钻在疯狂的公债投机活动里。他希望实现他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理想,盼望国民党反蒋派与地方军阀的联盟“北方扩大会议”的军事行动赶快成功,然而当北方的军事进展不利于他的公债活动的时候,他又“唯恐北方的军事势力发展得太快了”。他精明强悍,但又不能不表现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先天的软弱性。他有时果决专断,有时狐疑惶惑,有时满怀信心,有时又垂头丧气;表面上好像是成竹在胸,而实质上则是举措乖张。这一切,都是如此矛盾又很自然地统一在吴荪莆的性格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茅盾把这位“二十世纪机械工业时代的英雄、骑士和王子”多元复杂的性格,投入到三十年代中国的民族工业举步维艰的大背景和错综复杂的社会、政治、经济关系中加以刻画。可以说,吴荪莆的民族资本家,最终的命运,完全是时代性格的必然产物。反之,吴荪莆的悲剧自然也就成了整个民族工业悲剧终局的拷贝。这也是茅盾要通过吴荪莆这个人物说明的,</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在帝国主义统治下,中国的民族工业没有发展之路,资本主义的门对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永远是关闭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在命运的网里,人们的努力是不一定有怎样多的成效如所预期。可是这命运观又和自然派的命运论有些不同。这命运里很含着奋斗不懈的精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子夜》中描写了以吴荪莆为代表的各个资本家,他们在各自的环境挣扎和奋斗,但最后都没逃出悲剧下场。在这些众多人物中,吴荪莆是悲剧色彩最浓重的一个。在与其他民族资本家的关系中,他表现出刚强自信。挤垮朱吟秋、吞并八个日用品厂,显示了他的魄力和野心;在与帝国主义卵巢下的买办势力的代表赵伯韬的关系上,他又表现为倔强好胜、冒险大胆;在与工人和农民的矛盾关系上,他又以种种手段镇压和分化他们的反抗,表现出极度的凶残与阴险。就是这样,也没有逃脱赵伯韬等对他大规模的经济封锁,以致走头无路,几近自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通过吴荪莆的人物形象,揭示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悲剧命运,展现了中国20世纪30年代初期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阐明了在帝国主义侵略下,中国不可能走上独立发展的资本主义道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同帝国主义及官僚买办的斗争中,最后只能以悲剧为结尾。人物形象丰满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段广阔的历史画面。</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故事发生在中国社会黎明前最黑暗的年代,压迫与反抗的斗争让人们看到并坚信:中国社会革命的蓬勃发展和光明的即将来临。</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  在黎明前的黑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 没有人能独善其身</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