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鱼课堂反思:六下3—2《八颗行星》

小鱼儿

一、教材分析<br><br>《八颗行星》是六下第三单元第2课。本课引导学生分析八颗行星的基本数据,通过对行星排序和数据处理后,建立八颗行星的相对位置模型。<br><br>本课有4个活动:<br>1.分析八颗行星的基本数据;<br>2.给八颗行星排序;<br>3.建立八颗行星的位置关系模型;<br>4.拓展活动:观察木星及其卫星。<br><br>二、教学过程及反思 <div>1.前两个活动是分析八颗行星的基本数据并给行星排序。通过分析排序,学生很快发现离太阳最近的、最远的、直径最大的和最小的行星。<br></div> <div><div>2.第三个活动是建立行星的位置关系模型。<br>首先要处理行星与太阳距离的数据。数值非常大,学生很自然想到按比例缩小的方法。于是我先让小组讨论1格该表示多少,然后请学生上台交流。</div><div>学生首先想到1格=1000万千米,按这个比例,海王星将出现在449.6格,马上招到其他同学反对。于是改为1格=10000万千米,按这个比例,水星在0.58格,海王星则在44.96格。这个比例得到了所有同学的认可。需要跟学生明确的是我们建立的只是行星位置关系模型,行星大小是不按比例缩小的。<br></div></div><div><br></div><div>3.下图是爱牛配送的12卷纸带。一卷9米多,一卷就够一个班,数量充足。</div><div>将纸带裁成90cm长,然后按三等分后,对折四次就能折出48格。不需要像书上介绍的那样用三张短纸条粘贴拼接了,非常方便,为爱牛用心选配材料点赞。</div><div>太阳系图卡可以拆下来,用于建立行星的位置关系模型。</div> 4.给48格格子编序号时,还是要提醒学生要标在纸带的折痕上。这是因为不少学生会将编号标在格子中间。 5.下图是学生制作好的行星位置关系模型,另两张则是用笔来绘制八颗行星。个人感觉两种方法各有所长,效果都还不错的。

行星

八颗

模型

学生

排序

纸带

位置

比例

六下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