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的绝活

优夫

<p class="ql-block"> 古村的绝活</p><p class="ql-block"> ——吴素茂 吴兴军 魏树和 吴有福——</p> <p class="ql-block">  “无粮不饱,无艺不活,无商不豪。”</p><p class="ql-block"> 三百里怀川之所以能成为“河内完富”、“北国水乡”的民殷物丰福地,除了它山暖河润、土肥原平的优越自然条件之外,亦赖于它“好农而重民,加以商贾”的农商并重生产方式。人们一踏进怀州地界,就会惊奇地发现这里的村村寨寨、家家户户几乎都有手艺绝活,而且是男女老少人人参与,天闲农闲人不闲。譬如西向做鞭炮、解住捞毛纸、彰仪磨豆腐,王曲炸肉丸、南鲁编竹篮、渠沟打苇箔、赵村制木耧;小屯熬雪花膏、杨林南寻打蒲扇、东乡伏背织席片等。人们依据自己能够支配的生产资源,找准角色定位,自然参与社会分工,共同提供区域社会所需要的一切物品和服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我们保方村最出名的手艺绝活有四样:箍斗、箍升、箍桶、缚笤帚,那可是我们老祖先发明的技术专利,是保方人千百年来维持、丰裕家庭生活的一门手艺,更是历代先辈们劳动智慧的结晶。</p><p class="ql-block"> 先说斗、升、桶的制作过程,那是既神奇又辛苦的。</p><p class="ql-block"> 制作斗、升、水桶、茅桶,俗称箍斗、箍升、箍桶,解板备料是它的第一道工序。人们首先把碗口粗的半干原木截成与需做物件稍长的木段,而后将截好的木段横卡在竖桩上固牢拉锯解板。这道工序是箍升、斗、桶手艺活的基础,属于重体力加技巧的粗活,需要两人合力完成。一般情况下,是由一个熟练的箍桶把式掌锯,配上一个随势拉送锯的帮手即可进行,全村各家的男女老少都可以当配角。但据说是用媳妇用儿子就是不使唤闺女,即使刚过门的新媳妇,不论她以前摸过锯没有,嫁到保方村熏陶一阵就能搭把上手。</p> <p class="ql-block">  开始拉锯解板,两人持锯对坐在竖桩两边的木墩上或弓腰半立,两手紧握锯端横柄,眼睛紧盯锯口,平衡撑抬着四五尺长的半宽铁锯轻轻稳点开拉,然后逐渐用劲加速,心领神会通力协作,你来我去一仰一伏默契配合。锯和木头摩擦发出的声响,如大弦演奏一般铿锵有力。只见锯身有节奏地两头划拉起伏,锯末似雪花一般飞舞、飘落在拉锯人的腿上、身上。成串的汗珠滚下他们的脸庞,汗流浃背湿透衣衫。大约一顿饭功夫,这段原木就像冻羊肉卷那样被切割成十几块散发着木质气味的凹凸瓦型木板。接下来,拉配锯的人将散落在地上的木板收拢码齐放在一边。掌锯人则持斧头把木桩上的鹰嘴卡钉揳松卸下,取出余下锯不成板的树皮废料,抱来另一段原木卡牢再接着拉解。</p> <p class="ql-block">  待桶板(斗、升、桶都是凹凸瓦型板,区别在于材质、厚薄、形状与长短)解好后,随后的工序就主要由各家的男性工匠来完成了。先是将锯好的湿桶板(包括平面底板)有序地码在专门垒砌的烘炕中烘焙定型,然后将烘好的桶板和底板卡在长凳上,人坐在长凳一端双手平推长刨将两个侧面刨平。加工桶板至关重要,每块桶板都要刨平合缝,每刨一阵,工匠们就会停下刨子、拿起所刨桶板闭起单眼测量刨面斜度,直至符合要求、到箍裝时像一整块木板那样严实方可。桶板刨好之后就可以杈板箍装了。</p> <p class="ql-block">  扠板箍装是箍桶工艺的中心环节,工匠们将三个桶箍(斗、升、水桶是用三道由铁匠打好的大小铁环,水桶用扁型较宽的粗铁环,斗和升用的是扁型略带凸圆的细铁环,每个单体的三道铁环上下等圆;茅桶用的是既宽又扁的竹篾,将粗壮的竹竿用竹刀破成细篾,选取柔软坚实的头道青篾编扎圈箍)平摞在地上,拿起两块宽窄相等、比一般桶板高出四五公分的对称耳板(水桶的两块耳板上部分别打出一个圆眼用作穿铁质提手;茅桶的两块耳板呈月弓形,板头上方七公分左右凿一个一公分半的竖长方眼,待桶箍好后,用一块二十公分长的弯形木料开榫,安在两块月弓形耳板上撑牢),把两块耳板放在圈内对称竖起,人坐在低凳子上,双脚压住底圈,挑起中上圈,分别撑住俩边耳板,先扠前半边,再用撑子上下撑牢耳板、从脚的两边轮流扠板,合拢时用一块上宽下窄的梯形桶板,用斧头轻捶慢打,扣紧桶体,使之严丝合缝。</p> <p class="ql-block">  当桶、斗、升箍牢成形后,还要仔细地进行里外双面刨平磨光。加工修整桶里的工具是一种长尾小型里刨,长尾里刨造型奇特,底面成弧形,与桶内凹面相吻合,工匠坐姿盘腿夹紧桶体,手握刨尾,均匀短促地快速推刨,一般来回百多次才能刨光一个桶里。板薄质脆的升、斗吃不住重刨,只能轻轻着刨顺着合缝滑溜,最后用矬子和细砂的柔性砺物把里面磨光;水桶和茅桶的桶板厚实,桶口粗大,人们双手握刨只管用劲推平。</p> <p class="ql-block">  斗、升、桶底的安装,是此项手艺活的最后一道工序。一般的桶底需用三块木板,先把三块刨好合缝的木板平摆在地上,再将刨好里面的桶体当圆规置于其上,手持尖尖的铅笔或铁钉伸进桶里紧贴内壁在底板上画好圆圈,而后用细细的剜锯沿着圆圈划线将桶底锯下。底板的周边立面要与桶里的圆周严紧密切,契合有度。工匠依次将三块拼圆的底板倾斜着放入桶内,再用长柄桶摤或斧锤把头渐次捣压坐平。底板压平到位,再把新鲜的锯末撒向桶内,用桶摤上端的扁形鸭嘴掖缝摁实。桶体箍牢后,还要进行外观整修。先用六公分宽、三十公分的长刮刀净面,再用蝙蝠铁刨子打棱,使之细腻光滑,品相兼备,敲之声如鸣鼓,视之形若古钟。</p> <p class="ql-block">  斗、升、桶三者虽同属桶状容器,但它们所用的材料却不尽相同。水桶用香柏或梨、柳,茅桶用杂柏或苦楝;做斗、升的最佳材料乃为楸、桐。这四种器具是我国人民千百年来最常见的几种木质生活用具,斗、升主要用来盛、量米、麦、豆、面等粮食一类的颗粒或粉状性东西;桶则用来盛液体,水桶担水送饭盛粉浆,茅桶则是专门用来挑茅粪,用完就放在厕所的角落里,桶底留点水渍闲浸着待用。</p> <p class="ql-block">  据历史记载,斗、升是随着粮食生产和交易而制作的用具兼量具,它起源于先秦时期,古人用来量取谷、米、豆等用。《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讲:“其收赋税于民以小斗受之,其粟禀予民以大斗,行阴德于民。”说的是春秋时田釐子任齐国大夫,暗施仁惠于民众,收取赋税时用小斗量,赐给百姓粮食则用大斗。但是,这一时期各地的斗,并没有统一的度量标准,斗的大小容积因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小的区别。直到秦代统一了度量衡,汉代又进一步制度化:十勺为合,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石的容积标准才被固定下来。从古到今,斗、升这些物件在我国的城乡、官府、农户、商行、集市随处可见。不过,与其它地方不同的是,我们保方村做的升、斗,是选用优质木材锯开的弧形木板箍成的圆桶状升、斗,而其它地方则多是用杂木直板钉成口大底小的方形升、斗。二者相比,我们村做的升、斗更加严实精致,轻巧好用、味正且有艺术性,所以极受欢迎。市面上传:“好买保方桶,难得吴宅斗。”升、斗、桶三艺,斗的制作技术含量最高,难度最大,只有少数顶级的工匠才能从事斗的制作,一般的工匠师傅轻易不敢染指。</p> <p class="ql-block">  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斗、升的内涵和用途逐步被扩展延伸。如说一个人“斗大的字不识一升”,即是笑话此人不识字,没文化。“升米恩,斗米仇”这句箴言的寓意是:帮人一升米这个人会感激你,但用一斗米却会养出一个仇人。在我们怀庆府地面上,斗还被人们作为新房梁檩落成庆典礼器之用。盖新房四梁八柱檩条大架落成,主家男子两手端着贴着大红囍字的新斗,内裝打上红点的小糕(正方形白面小馒头)、糖豆、铜钱或钢镚镚,伴着火鞭声麻利地登梯上到大梁上,一手抱斗,另一手抓出斗里的东西,嘴里不停地念着“撒粮梁稳,撒钱财旺”,对着地下高举手臂、眼巴巴挤拥叫喊着的大人小孩任意往下抛撒,撒一把下面哄抢一阵,谁抢着归谁,名曰“撒飘粮”。</p> <p class="ql-block">  在升、斗和桶的几种器具中,水桶和茅桶是农村各家必备的常用器具,用的多、需求旺自然就做得多、销量大;加之二者是盛液体的木质器具,不能重压和曝晒,保养不好就容易干裂漏水甚至散架,所以,与箍桶、卖桶相联结的修桶就成了保方人又一项不可或缺的副业了。一到农闲或农活放松的时段,保方的男人们就会挑着箍桶挑子,走乡串村、起早摸黑地为方圆百十里村庄的农户修理水桶和茅桶。所以,我们村的箍桶修桶手艺在当地名声很响,成了保方村的一个标志性品牌。他们一进村,就会大声吆喝“箍水桶!修茅桶!”。村人一看是保方村的修桶匠来了,二话不说就会把他们领到自家门口让他们查看、修理坏桶。有时候碰到活多,他们还会住下来连续修几天再回家。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期初中下放到各村办的时候,大队革委会为了解决办学经费困难,还专门从几个生产队抽调十几位箍桶高手,在学校东边的磨坊里,利用“破四旧”刨大户坟墓挖出的柏木棺材片解板箍桶,为学校创收贴补教学办公费用。</p> <p class="ql-block">  保方村西头魏宅人的拿手技艺是“缚笤帚”,它的起源也蛮有意思。据老辈人说,村里的吴魏两姓本是姑舅亲家。魏宅的外甥到吴宅瞧看老娘舅,看到娘舅家人人都在忙活,又是箍升、斗又是箍桶,农闲和下雨天都有营生挣钱,心里很是羡慕。他东看看、西瞅瞅,当看到老舅家后院角落里一大堆编竹箍剩下的竹稍后有了主意:这些箍桶的下脚料舅家人不要当柴禾烧,如果把它们捆成个大笤帚扫地,肯定比高粱把笤帚扫地快还结实耐用。看准了说干就干,经过反复试验改进,魏宅人终于把娘舅家编桶箍的废料做成了远近闻名的“保方长把竹笤帚”,世代相传,遂成为惠及子孙后代的一门挣钱养家手艺。对此双惠互利的创业佳话,被世人传赞为:“保方村,姑舅亲,一根竹竿两头分。细稍绑成笤帚头,粗杆编成茅桶筋”。</p> <p class="ql-block">  缚竹笤帚大体分五个步骤:首先,修梢备料。把杆直枝稠的竹子整理出来,留住上梢,修去下梢备铺龙骨用;将修下的细长微枝竹梢挑捡出来放好作内穰用。其次,摆插布局。选用四至五根带顶稍的竹子做底部龙骨,插翅摆放均匀,继而将捡出的细竹梢按次序铺作内穰,再拿上几根长竹子盖在上面,做好一个火炬形的笤帚整体布局。其三,绑扎固定。先在梢头中部横压一根等宽的细竹竿,十字捆扎一道扣紧扎牢,使之成为一体;然后再用一截短竹竿从笤帚头根部穿心固定十字捆扎,使整个笤帚头严密细实。第四,装把圈牢。一把笤帚的使用寿命长短,取决于笤把的牢实。装把就是将贯串笤帚头延伸下来的龙骨竹子一根根摆成圆周状,在圆周竹把的空心插填相应的木棒,而后用事先破好的青皮竹篾,一圈一圈地勒紧用力缠绕在圆实的笤把上,边箍边拍打紧实,四至五道,间隔环绕,使之浑然一体,用起来顺手得劲。最后一道工序是修剪板压造型。先用竹刀将笤帚把头削成凸圆光溜,持板斧或铁剪将笤帚稍头修剪成塔松型;随后将数把笤帚码成一摞,上石板将头部压平实。使之挺秀整齐、结实有韧。</p> <p class="ql-block">  每逢麦、秋收割季节来临,是长把竹笤帚的销售旺季。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前,方圆左近、十里八乡的家户打扫庭院,生产队打场晒粮,就连沁阳县城打扫大街和单位大院的,用的多是保方村绑缚的长把竹笤帚。特别是生产队的麦、豆场打场顶红籽溜尖,一定要精选一两把梢头尖实有韧劲的脱叶长笤帚备用。届时,夏秋风起,七八个手持木锨的壮劳力成弧形排开,弯腰铲起场上碾下拢堆的带皮混穰麦、豆奋力抛扬,只见一个头戴草帽的高大男子,赤足光膀、雄赳赳地持帚上场,手握长长的笤帚把,飞快地闪身钻进纷纷落下的麦、豆雨幕,躬身马步,伸开臂膀有节奏地挥动笤帚头,潇洒地向两边溜扫出没有扬净的麦糠豆皮,任凭脚下的麦、豆漫堆飞速地滚动涨高。</p> <p class="ql-block">  收过秋种完地,就到了场光地净的农闲季节,在北方各地的庄稼人围着火盆享受丰收成果的时候,保方村的人们又开始了另一种繁忙:精心打理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营生、挣钱持家致富。一是选伐、购置树木、竹竿、竹稍等原材料;二是添置和修磨锯、斧、锤、凿、刨、锉、墨斗、角尺、竹刀等工具家什;三是备足升、斗、水桶铁箍和桶袢配件。日夜不停地进行解板、烘烤、刨凿、编箍、绑扎等加工制作。男女老少,各尽所能,人人忙得滴溜转。整个村子,就像一个散建在十几团不规则民居中间的巨大竹木加工作坊。</p> <p class="ql-block">  保方的斗丶升丶桶和笤帚风靡怀府八县,百里开外慕名找到保方村购买的客户络绎不绝。东、西两头几条通向南北大小官路和上山路的村道上,有套着铁甲车、汽马车或挑着货担出外交货的;有拉着平车或赶着毛驴进村提货的;有赶集、逰村或到庙会上摆摊卖货的;还有挑着裝有修理工具和备料的工担走乡串户做售后服务修理的。从村里到村外,自秋后至春前,无论阴晴风雪、天寒地冻都有保方人辛勤劳作的身影。勤恳的保方人农闲不闲、农工互补、工商并茂,用箍桶、制升斗、缚笤帚的手艺活,在服务、方便四方乡亲的同时,也使自己衣食无忧,财源广进,经过几代人的艰辛创业和持续积累财富,一步步富裕兴盛起来。于是广置土地,群养骡马,大规模、高质量、成体系地修房院,筑寨堡、建花园,终成明清时期的“府西首富”村。</p> <p class="ql-block">  新中国建设日新月异,随着我国工业化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陪伴、服务人们千百年的手工竹、木、瓦、陶、铁质器具,逐渐为机械量产的轻便、灵巧、结实还美观的塑料、铝质、合金器具所替代。保方村世代相传的制作升、斗、桶、帚几项手艺绝活,也随着社会需求的减少在上辈人迷茫、无奈和逐渐适应、释然的心程中一步步衰落,最终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谢幕绝迹,变成了村人五味杂陈的斑斓记忆。</p> <p class="ql-block">  跨入新时代,党和国家重力推进“产业新、生态美、农民富”乡村振兴工程的伟大壮举,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农村的活力。如何在科学建设文明、富裕、美丽乡村的进程中,赓续和光大先人留给我们的勤劳智慧,发挥古村独特而浓厚的文化优势,将老祖先创造的手艺绝活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实现新的、丰实的富裕文明,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回答和践行的一个重要问题。</p><p class="ql-block"> 壬寅年端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