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的美篇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送别</span></p> <p class="ql-block">  有一位大师曾说过:人过50一定要和自己曾经的辉煌、地位告别。而我是一位普通的不及一粒尘埃的无名小辈,所以我只能让自己的心情做以规整,对过去的事儿和认知进行梳理和反思。</p><p class="ql-block"> 33年前,看着当年40出头的校长,感觉他的年纪好大,有点老,我顺口说了句:“再过33年我就退休啦”!校长说:“也很快的”。他的表情我当时没读懂,现在我懂了。如果不翻开户口本,看看身份证,我真的不相信自己该退休了。平时,看到有些50岁的人,在55岁的人面前自我感觉良好很多,我有些想不通,现在我理解了,甚至于偷偷地想,自己要是年底出生的就好了……</p><p class="ql-block"> 呜呼!刻意地把手攥紧,里面什么也没有;潇洒地把手松开,你将拥有许多,我释怀了……</p><p class="ql-block"> 乐观地说,按照80岁糊涂,我还能清楚25年。我们每个人,任何时候都明白自己终将去何处,为了25年后我还能知道自己是谁?我从哪里来? 也让我的孩子能从我摔过的跟头、吃过的苦中领悟到点什么,我将自己的过往捋一捋,也用现在的我对自己曾经的所思、所想、所为扫一扫,也许可以生成一个属于我后半生的二维码。</p><p class="ql-block"> 我出生在平利县老县镇七里沟村。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特别是2020年4月21日上午,习近平主席亲临老县考察调研,为我的家乡又增添了几份贵气!</p><p class="ql-block"> 我们兄弟姊妹10人,6男、4女,我排行老7,女孩排第3,故小叫:三妞儿。我的父亲勤劳善良,为人实诚,性格豪爽,治家有道,教子有方,父亲颇嗜烟酒。他虽然没有什么文化,却很明理。每到冬天的晚上,一家大小围坐在火炉旁,父亲便开始教导:什么女娃子坐要有坐姿,站要有站相,不要哈哈大笑,见了长辈嘴要甜、要有礼貌。他还是一个大孝子,那时我们家每年的大事有两个:一是过年,二是给祖母过寿。吃饭时祖母没上桌我们不能开吃。我的母亲勤劳、善良、能干。在那个缺吃少穿的年代,我们家的柜子里总有粮,坛子里总有菜,姊妹伙的穿戴还算整齐...…</p><p class="ql-block"> 如果有来世,我还想做母亲,让我的母亲做我的子女,我一定要多点自私,多点自我,不要那么辛苦,这样我去世后孩子们就不会一想起我就流泪😭……</p><p class="ql-block"> 现在想想,我的父母却还是有着大智慧的人。他们常说:“穷要养猪、富要读书,我们穷也要读书”。还说:“你们不上学了,只有两种情况,一是学校不要了;二是自己不上了”。因此,我们姊妹10人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学校教育,人看起来也都很利朗。姐妹四人从姑娘到为人妻、为人母都恪守本分,勤劳持家、顾全大局,所以各自的家庭总是充满着正能量!</p><p class="ql-block"> 在此,特别提醒小哥哥,小姐姐们,当你们确定要与一个人结婚时,一定要了解了解对方的家风,因为这是刻在骨子里的烙印!</p><p class="ql-block"> 我7岁在村小上一年级,校址就是现在的老县福利院。学校有位王老师,她只能教一年级,所以她算是该校专职的破蒙老师。记得上完第一节课,她就指着我说:这个女娃子今后肯定学习好!或许是得益于老师的鼓励,也或许是怕学习不好学校不要我了,我对学习劲头十足,领悟的也很快。学期末考试老师的儿子第一、我第二。她教的汉语拼音对我后来学英语的音标都有很大的帮助。</p><p class="ql-block"> 那时课外劳动特别多,演节目,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等政治活动也很频繁。老师换的像走马灯似的(民办教师),感觉是在抽空上课。当时除开课本没有任何课外读物,我只有拿着课本反复看,放学的路上总在想老师课堂上所讲的内容。无论在本校,还是在“联校”(全镇所有学校联合考试评比)的考试中总是名列前茅,在小升初考试中我的数学是满分。</p><p class="ql-block"> 亲爱的老师,您适时的一句鼓励、一份肯定对学生来说那简直是春风、是灯塔!作为父母,怎样激发孩子的能动性是其一生必修的功课。</p><p class="ql-block"> 1980年9月我上初一了,校址就是今天的网红学校——老县镇中心小学。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我有了一些思考:为什么农民那么辛苦?种粮食还得要交公粮?而城镇居民不种地,吃的是白米细面?最后弄清楚了,他们有一个“红本本”,去粮管所买成品粮,其实就是农民交的公粮。平时看到村子里的大叔大婶,大哥大姐们,劳动之余便是开无聊的玩笑,搬弄是非,是女人们的家常便饭,有的甚至为了兑一个是非要翻几面山,跑几里地……</p><p class="ql-block"> 我看到学校的老师在一块儿就不这样,他们说话很斯文、有意思、有道理。我向往这样......我也想有一个“红本本”,也要呆在像老师那样文明的群体里。这就是我初中、高中排除一切困难,努力学习的全部动力!</p><p class="ql-block"> 那时,从我家到锦屏中学没有通公路,13岁的我披星戴月、风雨兼程,翻山越岭来回几十里,从不感到累,也不觉得怕。课堂上,我认真听讲,积极思考,感觉回答老师问题的责任总在我肩上。学校的校长、老师对我很好,现在我还记得,初二时,张锦胜校长还给我买了一只娃娃头的钢笔。最最感谢的是我的班主任马云玲老师,她是我人生路上的指明灯!</p> <p class="ql-block">  也不知道我小时侯长啥样儿,这是我最早的一张照片儿,在初三教室上自习时,照相馆的师傅偷拍的,也没要钱!</p> <p class="ql-block">  这是初三毕业我们班的女生与马老师的合影 。</p> <p class="ql-block">  我没有18岁的照片,这是我16岁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  从初三开始,我们家的情况就大不如以前了,父母都50多岁了,父亲的胃病越来越严重,他也不忌口,还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四个哥陆续成家,大姐也出嫁了,都是白手起家,他们过得很是不容易。我们还有5个上学的,那时已经包产到户,人口多,要交的公粮自然就不少,感觉我母亲的双手双脚就没停下来过,即便这样活路还是做不完,上高中的二姐不得不缀学回家帮忙(她的学习也很好的)。这年家里又出现了一个变故,我的心里压力特别大,感谢班主任马老师母亲般的关怀和引导,感谢学校的领导和每一位老师对我的帮助。离开母校那天我哭得稀里哗啦,情景历历在目……</p><p class="ql-block"> 关于在老县中学读高中还是在平利中学读高中的问题,父母商量了好长一段时间,他们认为能被县中录取实属不易,砸锅卖铁也要去县城上。</p><p class="ql-block"> 1983年9月我便到了平利中学上学。到了县中才发现自己的差距有多大,首先是英语,我的发音怪怪的,人家读的跟唱歌儿一样好听,其次就是语文的课外阅读量几乎没有,除开课本就是暑假从收音机里听(岳飞转)了解的一些零散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所以到了高中我没有一点自信。不过我发现每科老师都很专业,他们虽然不像初中老师那样重视我,可他们讲的好通透。我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争取考上大学。</p><p class="ql-block"> 慢慢地发现自己并没有那么差劲儿,特别是数理化还较有悟性。课堂上老师也开始对我有所关注。我有了信心,更有了劲头!高三考试分班我被分到了理科一班(尖子班)。</p><p class="ql-block"> 初中离家近,吃穿不是问题,而现在吃穿都需要钱买。家里哪有什么经济来源,父亲60多岁了,身体已经很差了,母亲坚强地撑着,所以高中我的压力一是学习,二是生活问题。后者大于前者。高考时别的同学家里考虑给孩子补充营养,而我操心的是饭菜票够不够。当时王兴巧姐姐刚从汉中调回平利中学,感谢亲爱的巧姐高考时为我做饭,让我考试有了底气。也许是老天的眷顾,抑或是巧姐的饭菜太有营养,我考试发挥的很好,那时语、数各120分,外语100分,理化各100分,生物70分,政治100分、我的总分是460分。当时估分填报志愿,我不能掉档再补习,所以我只能就低不就高。因受班主任刘刚老师(教物理)的影响,第一,第二志愿填的都是安康学院物理系,现在想想我都忍不住要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高三(1)班班主任刘刚老师,西安交大的高材生,博学多才,极具人格魅力。能成为他的学生真的很幸运。</p> <p class="ql-block"> 高三(1)班毕业照。</p> <p class="ql-block">  高三(1)班全体女生。</p> <p class="ql-block">  据统计1986年我国高考平均录取率不到30%,像我们这样落后地区录取率不到20%,城镇居民的孩子还可以被技校录取,教师子女可以上技校、还可以享受特优政策(师范类)。而我们只能挤一根独木桥了。所以村子里如果有谁能被录取通知书这颗彩蛋砸中了,那感觉这家的祖坟都冒了青烟。没有谁去关注专科、本科、重点院校.......我发现几个分数比我低的人有的考上了汉中师院,有的考上了医科大,心里不免有些失落。当看到母亲突然年轻了好多,出出进进的脚步也变得轻快了,我知足了。</p><p class="ql-block"> 1986年9月,我带着录取通知书、村里开的户籍迁移证明、母亲精心缝制的被子到安康学院报道了。离开了这个当时做梦都想逃离,现在又心心念念想回去的地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八十年代的大学生活简单而惬意。自备餐具、脸盆、暖水壶,8个人一个宿舍,上下铺,中间一条桌,虽然拥挤,可也其乐融融。物理难学是真的,上课我认真听讲,做好笔记,三年到也没有挂科,一路飘过。(我们班3年没有挂科的有2人)</p><p class="ql-block"> 那时从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让人羡慕是有实质内容的:一是从交“公粮”的变为吃“公粮”的。二是毕业包分配,工作稳稳的。三是不交一切费用,国家每月给一定的生活费(钱票、粮票)。我们学校的伙食是出了名的丰富且便宜,那时我正与肥胖作斗争,结余的饭菜票可以换成现金来臭美!周末与农校、卫校、安师的同学玩的也很嗨!</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这是学习照相机原理时小组习作。</p> <p class="ql-block"> 平利籍老乡合照。</p> <p class="ql-block">  我们班的全体女同学。</p> <p class="ql-block">  这就是我的床、还有偶像刘晓庆。</p> 与万方同学。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转眼到了大二,我的母亲病了,病的很重。我再也开心不起来了。我常常在梦里梦见母亲迈着矫健的步子里里外外的忙着,我不知有多高兴。醒来就会泪流满面😭,听大人说这种梦不是好兆头。平时与母亲聊起毕业去向的问题,她说在哪都是搞工作,有工资。可她满眼都是期盼.....</p><p class="ql-block"> 那时我只有一个念头,赶快毕业,回到妈妈的身边!</p> <p class="ql-block">  1989年6月我毕业啦。</p> <p class="ql-block"> 这是我的毕业标准照。</p> <p class="ql-block">  毕业时有一机缘,我可以去市里心仪的单位甚至留校,我没有犹豫就回平利了。现在想想这件事,说是一片孝心,那是对自己的包容,实则是我的内存太小,小到只能装下那个“红本本”和教师群体。</p> <p class="ql-block">  1989年8月与巧姐一起。</p> <p class="ql-block">  现在,回头来看我高考填报志愿和毕业分配这两件事情,我对“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句话有了不同的理解:它是指在基本生活技能上的懂事、勤奋、刻苦与专注。其结果就是在现有的平面上将事情做的更精致些罢了。在关键时没有人指点,身边又缺乏样板可借鉴,要想有所突破真的很难。</p><p class="ql-block"> 我认为没有资源的孩子,要想超越自我,必须走出去,多看多认知,多借鉴,蜕变的机会就会多一些,特别是男孩子。</p> <p class="ql-block">  1989年7月我被分配到离家很近的大贵中学教书。</p> <p class="ql-block">  也许是上天的安排,在这年十月一同事的婚礼上认识了馬軍。</p> <p class="ql-block"> 1990年9月我调到了离县城三、四公里的普济中学,与老公在一块儿了,年底我们就结婚啦,还照了一组简单的结婚照。</p> <p class="ql-block"> 90年在巧姐家。</p> <p class="ql-block">  从1990年9月到1997年7月,我在普济中学度过了人生重要的7年。在这里我结婚、生子,即艰难又愉快。1991年正月我的妈妈离开了我们,我感受到了那种蚀骨的痛😭,虽已成家,却感到心无处安放。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在试图抓住,尽力、再尽力些........有一天突然发现父母是唯一的、是不可复制的。</p><p class="ql-block"> 下面是1990年9月至1997年7月的部分生活、工作照,23岁———30岁。</p> <p class="ql-block">  这2张照片是1991年春天、肚子里的宝宝有3个月了。</p> <p class="ql-block"> 我与家人。</p> <p class="ql-block"> 我与师生。</p> <p class="ql-block">  1997年9月——-2007年9月我在平利县第十中学(现在的职教中心)度过了人生中最美好的十年,30岁——-40岁。</p> 几张单身照。 2000年春萃明圆茶山路上 <p class="ql-block">  工作了六、七年以后,我发现教师这个职业规律性强,很稳定,而穷的也更稳定。当时想过做生意、离职下海经商.....终没有行动。2000年暑假我去了兴平在西京医院开的面馆,仅仅是帮他们收收钱,真的感触良多。做生意很辛苦,没生意着急,生意好了忙的晕头转向。我发现一个老头,戴着大金链、“鸽子蛋”、骑着豪华踏板车,按时来向她们收钱。后来我弄清楚了,这儿所有的门面都是他买的(其实是长租),这些商户又从他手里租,租金他定,而且渐长。唉!原来有钱人赚钱真轻松!我第一次知道了钱除开存银行有利息、还可以拿来生钱!!回来以后,三促六合的,我也买了一个小门面,一次付清5万,25年到期,当时年租金6600元。这个门面为我们后来买平利和安康的住房、女儿出国留学都立下了汗马功劳!</p> 当时与兴平、大侄儿在临潼。 我与家人。 我与师生。 <p class="ql-block">  这一生工作调动方面运气有点好,除1989年从大贵中学调到普济中学淘了点气之外,其余3次都是随单位整合迁移,越搬越近。1997年从普济中学搬到第十中学,2007年学校从第十中学搬到了城关初级中学,离家很近啦!2016年学校又迁移到了老平利中学,离家只有600米左右!</p><p class="ql-block"> 不知不觉,我在城关初中一干就是15年。在这15年里我体会到了“上有老、下有下小”的心酸与甜蜜。也看清了一些人性的善与恶、领悟了“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的道理。</p><p class="ql-block"> 2008年10月16日婆婆突发脑溢血,昏迷20多天,有出力的、有找事的、有逃避的、有即出力又找事的......总之让人心力交瘁。脑溢血的后遗症伴随至今。老人家也受苦了,时刻也揪着每一个人的心。</p><p class="ql-block"> 2009年6月女儿高考收获了600分。2013年我获得了高级职称,同年7月女儿顺利留学英国格拉斯哥大学,获得金融工程硕士学位,2016年定居北京,2018年举行订婚仪式,2019年10月1日在河北省迁安市举行了隆重的结婚典礼。2020年我的职称岗位升到了6档。2022年1月女儿怀上了宝宝👶。有人说:上有老下有小是一种压力、一种责任、一种幸福,我觉得还是一种希望!!</p> <p class="ql-block">  自从有了美颜相机,对照片的保存我就没了兴趣,因为它记录不了年轮、更反应不出真实、不信你看下面这几张集体照。当时我开玩笑😝说:照这阵势干到80岁退休都还年轻😄!</p> 08年陪女儿在安康照的大头帖。 我与师生。 我与家人照。 <p class="ql-block">  刚出社会,总觉得自己的人生要过的与众不同,50岁以后才发现能把人生过得与大多数人一样就阿弥陀佛了!世上的人总体分两类:一是带着上天使命的人,如:伟人、传教士.......他们的人生轨迹各异。余下的便是凡人,平凡人的一生只有四部:一、青少年时期对知识的汲取,这是对人内心的充盈与粉饰,它影响着一个人的气质。二、选择合适的人生伴侣,它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三、精心对下一代的培养、教育,这会决定一个人老了是否心安。四、平静的老年生活。这会决定其子女是否安心。至于名与利,尽力就好,上天自有安排。</p><p class="ql-block"> 在此提醒孩子们,做好各阶段的事,你的人生总体就算平顺了!</p> 再也不操心那个铃声了。 <p class="ql-block">  退休了,我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轻松,愉悦,我要放慢脚步,走走看看。感谢政府,无论我走到天涯海角,都会按时向我卡里打进7千+的路费,我要保重好身体,不给国家增加负担,也为孩子家务琐事尽点绵薄之力!祝愿我的祖国繁荣富强!不要有战争、天灾、疫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