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四射的渔村

东方绿舟

<p class="ql-block">“竹江村”,这颗镶嵌在福建省霞浦县沙江镇海域的璀璨明珠,陆地面积虽仅0.2平方公里,却承载着约4000人的生活。作为中国传统村落,竹江村不仅拥有丰富的海产资源,如海带、海蛎、紫菜等,更以其独特的渔村文化吸引着八方来客。</p> <p class="ql-block">每年农历三月,竹江村都会迎来一场盛大的“妈祖走水”仪式,当地人亲切地称之为“阿婆走水”。这一习俗源于岛上居民对海洋的依赖,他们将渔业的丰收视为妈祖神灵庇护的结果。因此,每到此时,村民们便会举行隆重的祭拜活动,包括祭拜妈祖神像、街巷巡安、妈祖走水、妈祖巡海等一系列民俗活动。2006年,“天后宫”更是升级为福建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成为竹江村的文化象征。</p> <p class="ql-block">祭拜仪式结束后,村民们会抬着“阿婆”在街巷中巡游,家家户户门前燃放鞭炮迎接,一时间硝烟弥漫。随后便是最具特色的“阿婆走水”环节,村民们将神像抬至海边,模拟妈祖巡视海域的情景。这一壮观的场面不仅吸引了众多摄影爱好者,更有数以万计的游客慕名而来,共同见证这一传统盛事。</p> <p class="ql-block">“阿婆走水”仪式中,村民们会在水面上来回奔跑三、四次,直至水位上涨至大腿处方才结束。竹江村的村民们淳朴善良,每当有游客因水位上涨被困时,他们总是主动撑船前来救援,确保每一位游客的安全。</p> <p class="ql-block">除了乘船返回,部分游客还会选择通过搭建的竹桥撤离,体验别样的乐趣。</p> <p class="ql-block">竹江村的建筑风格保留了许多近代的痕迹,大多数房屋仍采用土木结构,砖瓦房错落有致,古朴典雅,仿佛诉说着这座渔村的历史变迁。</p> <p class="ql-block">村中有一家名为“海依山”的民宿,因其坐落于小山之上,站在楼上即可将海面美景尽收眼底,成为游客们理想的下榻之所。</p> <p class="ql-block">近年来,得益于党的富民政策以及村民们的辛勤劳动,竹江村逐渐摆脱了贫困,走上了致富的道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村民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过上了幸福安康的日子。</p> <p class="ql-block">竹江村最具特色的景观当属“汐路桥”,当地人又称其为“达路桥”。这座石铺桥连接着竹江村与小马村,建于滩涂之上,涨潮时隐没于水中,退潮时方可通行,因此得名。汐路桥不仅是竹江村的重要交通纽带,也是其历史文化的见证。2009年,竹江汐路桥被列为福建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彰显了其独特的历史价值。</p> <p class="ql-block">据史料记载,汐路桥由清代乡绅郑绣轩倡议修建,历经三年,最终在嘉庆十六年由郑启昂出资完成。后因潮水侵蚀多次受损,郑启昂之子郑琼森先后进行了三次大规模修复,并采取多种措施加固桥梁,使其得以完好保存至今。</p> <p class="ql-block">每年海带丰收季节,村民们驾驶货船穿梭于海面,将收获的海带运回村庄进行加工包装。若产量较大,则会集中处理,确保海产品的品质与供应。</p> <p class="ql-block">此外,竹江村还有一项传统的加工工艺——制作“埝肉”。这种形态类似海瓜子的美食,肉质鲜美,深受人们喜爱。</p> <p class="ql-block">海面上整齐排列的竹竿不仅用于晾晒海带,还可用于养殖海蛎等海产品,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竹江村是一座美丽的海岛,只有在退潮时,汐路桥才能与陆地相连。因此,前往城镇通常需要绕道而行,而乘船则更为便捷。</p> <p class="ql-block">潮退之时,渔民们便会手持特制工具,在滩涂上捕捉各种小海鲜,享受大自然的馈赠。</p> <p class="ql-block">驾驶一叶扁舟,在密布竹竿的海面上穿行,耳边传来阵阵海浪声,仿佛置身于一幅动人心魄的画卷之中,感受着大海的壮阔与神秘。</p> <p class="ql-block">岛上的居民普遍信仰妈祖,天后宫内珍藏着一尊刻有清朝康熙三十六年款识的木香炉,见证了竹江村悠久的妈祖文化传承。</p> <p class="ql-block">目前,有匠人在精心雕刻天后宫宫殿的柱子,力求将这一文化遗产保护得更加完美。</p> <p class="ql-block">随着潮水的上涨,我们乘坐渡船前往沙江镇,再乘车返回城里,结束了此次难忘的竹江之旅。</p> <p class="ql-block">美篇编辑:许国波</p> <p class="ql-block">照片提供:许国波,张金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