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老师 龚凡轩 学员 黄淼如(安安)<div> 2022.3.31 二阶段共修结束了,收获满满,有以下心得。 一、内在小孩的产生和痛苦的根源 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由于父母受到时代的影响和自身文化认知的局限,对我们有意无意造成了许多内在创伤,我们身体里积压了许多负面情绪,愤怒,恐惧,委屈,抱怨,指责等等。但这些情绪又是不被允许的,终于形成雷区,以后一点小事就会引爆。我们又因父母否定式的教养方式产生了负面思维,影响了我们看待事物的角度,影响了和伴侣、孩子甚至是和父母的关系,长期压抑,痛苦甚至抑郁。 </div><div> 二,自我疗愈 父母是爱孩子的,同时也不能给到孩子自己没有的东西,所以,我们不能再去向父母索要他们没有的东西,而是要常常觉察自己的情绪,进行转化释放,自我疗愈,自我赋能,自己给自己足够的心理营养,不否定,不评判,不自责,自己的期待自己去实现,肯定自己,感受自己,尊重自己,接纳自己,爱自己,让自己开心快乐。 当你内心足够有爱时,才能给到伴侣和孩子同样的爱。 </div><div> 三、正面动机常常练习 人生苦难重重,如果再不去看到人们对真善美的渴望,内心会更加痛苦。所以,看到事物的正面动机,才能让我们喜悦,幸福感增加。看到父母旧有的教育模式背后的正面动机,就会理解父母都是爱孩子的,接纳父母的局限,而心生感激;看到自己教育模式背后的正面动机,就会对自己有一份宽恕,不拉低自己的能量;看到老公做为镜子的正面动机,就会看到他是来帮助我成长的;看到孩子躺平背后的正面动机,就会认识到她是以这样的方式来提醒我看到她的呼唤,阻止不良的代际传承,让父母学习如何做父母的, 而我不再是强势,与他们争对错,受害者思维。 </div><div> 四、慈悲与感恩 自己变了,周围都变了。随着学习的深入,我努力地爱自己,爱家人,家庭氛围在悄悄发生变化,老公主动参与家务的积极性增加,女儿也情绪稳定,也会自我肯定了,自我康复意识增强,每天都出去运动,也愿意做家务。真的是感恩我的父母给了我坚强的品格,感恩凡轩老师的有力指导,感恩伙伴们的鼓励,也感恩家人本自俱足的动力。爱而慈悲,力量无穷。我们要修的就是一颗柔软的心,爱的能力。这段共修已内化于心,我还要继续日常练习,让正面动机思维越来越熟练,不断给自己和家人赋能,营造舒适的家庭氛围,助力孩子康复。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