掇菁撷华 笃行致远 ——海口市第二十五小学师带徒教学研讨活动

殷舒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春日已至,</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鸟儿归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阳光温润,</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草木苍翠。</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在这充满希望的春日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唯有掇菁撷华,方能笃行致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为了充分发挥优秀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使青年教师在其指导下迅速适应并有成效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实现我校教师队伍素质的动态提升,以更好适应新时代教育的需要,我们组开展了“师带徒”研磨课交流研讨活动,本次活动分为以下三项:1、师傅课堂展示 ;2、徒弟课堂展示;3、评课研讨 。</p> 师傅示范展示课 <p class="ql-block">  《十六年前的回忆》 一文通过对李大钊被捕前到被捕后的回忆, 展示了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 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 文章是按被捕前、 被捕时、 被捕后的顺序来叙述的。 林海霞老师上的是第一课时, 抓住课文的重点和难点,直接以题导入,通过学生课前查阅资料,谈谈对李大钊的了解,对1927年中国大事件的了解。以学生为本, 以读为本, 通过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使学生在读中感悟, 在读中理解。</p> 徒弟成长过关课 <p class="ql-block">  《火烧云》是一篇描写大自然美景的文章,文章描写的是乡村傍晚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过程中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表现了大自然景象的瑰丽和变幻无穷,表达了作者对火烧云的赞叹之情。全文语言优美,描写生动形象,把火烧云的动态之美描写得淋漓尽致,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这篇课文的另一个特点是,想象丰富、有趣,能引起读者无限遐想。它的教学重点是了解课文是怎样描写火烧云颜色和形状变化的。通过教学,让学生受到大自然美的熏陶,也懂得美是要我们去发现的。</p> 评课研讨 <p class="ql-block"> 两节展示课结束后,六年级和三年级语文组组长及各组成员在一起积极议课、评课,进行交流分享,师傅谈得失,徒弟谈体会,取长补短,教学相长。</p> <p class="ql-block">  朱巧副校长:林老师紧紧围线本单无语文要素教学,思路清晰,脉络有条理。注重培养学生做笔记的习惯,引导学生借助<span style="font-size:18px;">词语进行梳理,寻找规律帮助识记。</span>引导学认真解题,抓关键词语,提炼关键词。林老师在课堂上落实“双减”成效显著,要求学生当堂完成同步练习册。无论是语文要素还是教学目标等方面。林老师教学素养非常高,正是这种对工作一丝不苟的态度,为我们呈现出一场生动且成功的语文课堂。</p> <p class="ql-block"> 徐薇老师:学生对本文涉及的历史背景比较陌生,林老师在教学中抓住本单元第二个语文要素,课前安排学生预习,查阅相关资料,适当穿插人物及背景介绍,帮助学生弥补知识盲点,走入课文情境。整堂课,节奏紧凑、环环相扣。在林老师那饱含深情地语言渲染下和耐心细致地引导下,同学们感受到了李大钊忠于革命事业的精神和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不惜献身的崇高品质。</p> <p class="ql-block">  徒弟殷舒老师发言:今天,聆听了林老师执教的这篇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很有收获。这是一篇传统的老课文,故事背景距离学生久远,学生走进文本有一定的难度;再加上文章篇幅较长,教师把握教材、处理教材以及在规定的时间内,如何高效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有一定难度。但是,林老师在这方面却做得非常好。例如: 一、注重课堂的整体性,层次分明。 二、抓重点字词感悟句子,进行朗读训练,学生的情有感而发。林老师在教学中让学生找出重点句,然后让学生体会,组织学生读读议议。学生个个很有体会,表达得淋漓尽致。</p> <p class="ql-block">  朱巧副校长:教师思路清晰,教态自然,殷老师解释课题直击课文的语言表达,将现代汉语词典中对火烧云的解释条目与课文中的语句进行比较,引导学生认识词典中描述事实的语言与课文中文学语言的区别,让学生知道同一种事物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并且通过两句不同语言表达的比较,既让学生体会到词典中直叙语言的简单明了,又能体会到文学语言的生动形象,进而认识语言表达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而是要根据不同的表达需要和语境进行选择。这样的课题揭示直指语言运用,解说得也非常辩证。</p> <p class="ql-block">  林海霞老师:《火烧云》这是一篇描写大自然美景的文章,文章描写的是乡村傍晚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过程中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表现了大自然景象的瑰丽和变幻无穷,表达了作者对火烧云的赞叹之情。课堂结构严谨干练,思路清晰,课堂上教师课堂语言亲切自然,教学思路清晰,重难点突出,教学环节紧凑,把握课堂教学能力强。教学方法符合低年级的生理特点,发挥了学生主动积极性,尊重学生的个体,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中的主人,使学生能够不惟书,不惟师,能够用自已的眼睛去观察,借助课件,用自己的头脑去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能够成为一个独特的自我,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很有个性化教学。但是教学当中也存在着不足,比如课题导入部分可以借用视频的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刻了解火烧云的特点。指导背诵方面,背诵方法要有阶梯性,不能一蹴而就,要循循善诱。</p> <p class="ql-block">  此次活动在林海霞老师的带领下开展得有声有色,利用师带徒平台,充分发挥了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不仅使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方面有了进一步的学习,也使两个年级语文科组的每一位教师开阔了教学视野,更新了教学理念,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将会不断努力,继续秉持初心,扎扎实实立足教学,砥砺奋进,上好每一节课,为美好生活做准备。</p><p class="ql-block"> 踔厉奋发初心不改,师徒共育笃行不怠,我们在路上……</p>

教学

学生

火烧云

课文

老师

课堂

描写

语言

思路清晰

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