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转眼4月到了。一年的四分之一过去了。在刚刚过去的3月,我的家乡,一个位于中国东北不起眼的省会城市-长春市,经历了太多。<br></h3> <h3>长春市火车站</h3> <h3><br>今天是西方的愚人节。疫情之下,张国荣的铁粉们也没忘记祭奠他。而身处疫区的我,早上醒来,首先打开手机,刷一遍有关疫情的最新消息,然后习惯性地拉开窗帘,眺望东方,寻找那抹给人带来希望的朝阳。今天又是一个晴朗的日子,我迫不及待地开窗伸手去触摸暖暖的春光。城市静止了,窗外已经多日不见晨练的人们。<br></h3> <h3>旭日东升</h3> <h3>东眺长春的母亲河-伊通河</h3> <h3>3月,当东北一个经济落后的省份-吉林省正在暗自庆幸因疫情捡到了一个大便宜(国内滑雪爱好者纷纷转至尚无疫情的吉林)时,新冠病毒已悄然而至。11日,长春市按下了暂停键。20天来,从一开始的排队检测核酸,到后来的线上抢购菜包,一次又一次地考验着长春人的心理素质,更考验着这个城市以及各级政府的应急处理能力。困在家里无聊的市民,整天刷着手机,关注着与疫情有关的一切信息。正面的负面的,真假难辨,左右着人们的情绪。还好,我有书法篆刻作伴,不过偶尔看到一些胡说八道的乱语也会激动。</h3> <h3>全员做核酸</h3> <h3>市民连夜排长队做核酸</h3> <h3>城市按下暂停键</h3> <h3>小区封闭</h3> <h3>小区封闭</h3> <h3>道路戒严</h3> <h3>风雪不误做核酸</h3> <h3>政府发放的菜包盲盒 60-100元不等</h3> <h3>昨天,我居住的小区升级为封控区了,有两栋楼发现了病例。20天来,眼看着周边小区一个个地沦陷,直到我们小区也未能幸免。好在我住的这栋楼还未发现病例。不过,包围圈越来越小,病毒离我们越来越近,而且它在暗处,你无法防范,只能自求多福。这种滋味,很容易让人崩溃!其实,都这把年纪了,生死已经无所谓了,更何况专家说此时的病毒已经毒性不大,和流感差不多。我只是担心家中年迈的老爸和那个一旦家中被感染就将面临安乐死的毛孩儿!<br>担心也无济于事,还不如乐观面对。<br></h3> <h3>有病例的楼栋被贴上封条</h3> <h3>致敬大白</h3> <h3>边款</h3> <h3>室外运动转为室内</h3> <h3>面对疫情,眯在家里的老百姓只要吃喝不愁就无大碍,静待解封就是了。我最心疼的是那些整日在外面忙碌的大白,他们不只是辛苦劳累,更面临着随时被感染的危险。当然,此时地方政府的官员日子也不好过。因为疫情,吉林省已经有多名干部被处分了。百姓抱怨声不断,吐槽也多次上热搜,没有存在感的长春继当年刨锛之后再次闻名于世。不过,我觉得凡事换位思考很重要,否则就无法做到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既想保经济、不让百姓的生活受到太大影响,又急于清零,对于决策者来说确实两难。然而,想做到两全其美不现实,也未免贪婪。而且不论做出什么样的选择,都会有人不满。我觉得作为老百姓,你不是决策者,你就只有听喝的份儿。我衡量一个领导干部好坏历来一个标准,就是在关键时刻是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重,还是以自己的乌纱帽为重。</h3> <h3>夜归人</h3> <h3>深夜守在哨卡的大白</h3> <h3>劳累的大白</h3> <h3>也许是你的亲人</h3> <h3>愿四月,疫霾散去,春回长春,阳光普照大地,天佑人间安好。</h3> <h3>(部分图片来自网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