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缅甸孟族古都勃古

荷塘月色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一大早乘车来到仰光东北部的勃固省。勃固是古代缅甸孟族的古都,是缅甸最重要的城镇,14-16世纪曾是缅甸的佛教和文化中心。这里拥有不少“缅甸之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勃固在历史上很有名气,曾经作为孟族独立国的首都。缅甸的主要民族有缅族、掸族和孟族等,历史上曾各据一方。孟族居住在下缅甸沿海一带,曾经有独立的勃固王国。与中缅甸缅族及后来的贡榜王朝多次交战,直到1755年后被消灭。中国《明史》中的“古刺”便是勃固的古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这是大殿僧侣和信徒们习经的场景,看上去像是在图书馆阅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大殿里挤满了朝拜的信徒。</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作为孟族古都的勃固曾有过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佛教文明。因古皇宫毁于战火,此处的王宫大殿系上世纪九二年在原王宫遗址上重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古皇宫外的花园风景怡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池塘边悠闲的僧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仰光通往勃固的中途,大巴停下休息,大部分团友在路边吃瓜解暑,公路边有一村庄,这是体察当地民情的好机会,便和俩位同伴踩着竹子搭就的便道进入,村子全是低矮的棚户房,许多小孩用新奇的眼光看着我们。看着眼前的场景,仿佛来到了非洲。村民纷纷走出棚子围观,其中有许多小孩,本想给小孩子发点小费,无奈小孩太多,也就做罢,同行有一女士,看后一直在眼角擦泪,看样子她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原始生活状态,如果去过黑非洲,会觉得这里还不算太烂,我两个月前刚去过西北著名的加边沟,心已不再那么柔软,这里毕竟没有寒冷,也能吃饱肚子,这里土地一年可产三季稻米,另外这里地处热带也没有寒冷之苦,这里的贫穷不再于温饱而在文化层面,这种改变需要漫长的过程,甚至是多少代人的努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这里的场景可以追忆到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中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不久前曾在抖音上看到中国的民工在缅甸娶了两个老婆,以为是为吸眼球博取流量,来这里一看大有可能。我给同伴大鹏说依你的身价至少可以娶四个,反正这里也好养活,他笑笑说,这种好事你自己咋不做哩。玩笑归玩笑,不知什么时候这里才能步入到现代文明社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缅甸的女人脸上涂着泥巴样的颜料,有独特的风格,打算给老婆带回去一盒,回老家走夜路时让她出来吓吓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这是缅甸勃固瑞摩都大金塔,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缅甸著名四大佛寺之一。也是最高的佛塔,佛塔的正对面面对的就是缅甸孟朝古城,随着历史的变迁,瑞摩都佛塔也命运多舛,它曾经经受过多次的自然灾害洗礼,大地震中佛塔塔身被摧毁,遭受到严重的毁坏,然而也因着缅甸人信仰的执着和虔诚,在修复和建筑的过程中,对佛塔越加珍惜和爱护,越建越高,目前塔身已经高达113米,比仰光大金塔还要高出14米。现在摆放在佛塔右侧就曾是这个佛塔的塔顶。每到3/4月的满月节时,这里会迎来大批朝觐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勃固的瑞达良卧佛建于公元994年。卧佛由整块石雕成,侧卧姿态,身长54米,高15米,全身镀满金箔。1756年缅三雍籍牙进军勃固,当地人无力抵抗,遂将卧佛深藏地下,直到1881年修筑铁路时才被发现,经整修后建庙供奉。这是下缅甸重要佛教胜迹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缅甸的勃固加克温寺院有一千二百多名僧侣,是缅甸三大布施之地,与前不久在朗勃拉邦看到的不同是,这里的布施是在上午而不是清晨,另外场所是在寺院的廊道而非沿街的民舍门前,总觉得商业味道重了些没有老挝的原汁原味,也许是各地风俗有所差异,平心而论我还是更喜欢原生态接地气儿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在寺院的廊道上边,有一尊缅甸将军昂山的骑马塑像,昂山将军是昂山素季的父亲,是缅甸的开国元首,二战时先是和日军联手对付英军,在日军将要溃败时又转头支持盟军,是非功过不加评议,但总觉寺院尊崇的是释迦牟尼,不应过多涉入世俗,这让我联想到寺院中常见的涉红标语式的口号,这又扯上了缅甸的国情,看来,世上已很难寻觅纯净之地,朋友隆重推荐不丹,那种天堂般的纯净之地毕竞是小众的涉足领域。</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