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攀上土耳其的第三大城市(第二为首都安卡拉)伊兹密尔的最高点卡迪菲卡莱城堡时,全城的景观尽收眼底。</p><p class="ql-block"> 伊兹密尔位于爱琴海伊兹密尔湾的顶部,为一天然良港。与伊斯坦布尔一样,这里高层建筑不多,大都为成片的别墅群,依山而建,白墙红瓦。在晴朗的碧空下,再加上蓝色的海湾、葱茏的草木,给人一种足足的清雅秀丽之感……</p><p class="ql-block"> 然而,眼前这座雄踞山顶的古堡,令人仍能嗅到岁月的战火硝烟。果不然,亚霍思先生告诉我们,伊兹密尔始建于公元前11世纪,据信是古希腊诗人荷马的诞生地。3000多年来历经沧桑,屡遭地震灾害与兵祸,曾多次毁灭又多次重建。在一战期间,伊兹密尔还被希腊占领了三年多时间。直到1922年9月,当时的帝国将军、后来的开国元勋凯末尔挥师收复了此城……</p><p class="ql-block"> 乘坐 巴士穿越街道,可看到伊兹密尔的市容比较整洁,且具有南国风情。一排排郁郁葱葱的棕榈树竖立道旁,街心花园含芳吐艳,林木的浓荫蔽日,成群的鸽子或在行人脚边觅食,或在天空中飞翔……尽管是爱琴海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但伊兹密尔的许多名胜古迹已成废墟一片。无奈之际,只有让位于市中心不足百年历史的钟塔作为今日城市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位于爱琴海畔的伊兹密尔经济、旅游、港口运输等在土耳其均居重要地位,但是都位于伊斯坦布尔之后只能自认老三。) </p> <p class="ql-block">(位于卡迪菲卡莱山顶上的古城堡,是拜占庭时期为抵御伊朗人入侵而建,在此可俯瞰伊兹密尔全景。)</p> <p class="ql-block">(作为伊兹密尔象征的库勒斯钟塔建于1901年,由当年的苏丹哈米特二世为鼓励人们学习欧洲守时习惯而赠。)</p><p class="ql-block"> 然而好景不长,不一会儿一股浓烈的臭气弥漫开来,尽管我们所乘坐的巴士为全封闭,但这股臭气仍顽固地直闯而入……眼前的海湾变成乌黑一片,上面飘浮着一层黑色的泥污……亚霍思先生见此说道,这是一家石油加工厂的污染……</p><p class="ql-block"> 听到这儿,就不禁为土耳其第三大城市的未来命运捏一把冷汗。</p><p class="ql-block"> 也许是惧怕这股薰人的臭气,巴士匆匆驶离伊兹密尔,直奔著名古城贝尔加马。</p><p class="ql-block"> 遗憾!此时团内一些具有强烈购买欲的同行突然提出极想购物,团长脑子一热竟然应允,西门先生也趁势跛子拜年就地一歪。于是,原定游览两千多年前古希腊文明精华的贝尔加马卫城计划立即取消……</p><p class="ql-block"> 无奈之际, 经向亚霍思先生打听,在城郊还有一处古迹,叫“Red hall'”。便决定离团独自前往,一路紧走慢走,也一路寻问,终于远远望见“Red hall”。</p><p class="ql-block"> 据亚霍思先生介绍,由于缺乏文字记载,除了从外观上判断“Red hall'”为一古罗马建筑之外,没有任何人知道这栋规模宏伟的建筑物建于何年?作于何用?又于何时因何原因被毁……近年土耳其及世界许多国家的考古专家来此,都没能作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结论。</p><p class="ql-block"> 而贝尔加马城的人们似乎不愿意关心这个问题,他们只关心用铁栅栏将这栋古建筑围起来用于创收……门票有点贵,要20万里拉,且不给门票。为了某种心理的追求,还是掏了腰包。园内林木遮日,绿草如茵,一尊尊精美雕塑尽管残缺不全,但仍从内心为历史烟云所湮灭的美所赞叹。在园内一侧,一具雕满花纹的大理石棺摆在一旁,又令人一下子感受到死神的威严……</p><p class="ql-block"> 就我的感觉,“Red hall'”的建筑风格的确特别。其主体为一栋红色的高大建筑,正面为大理石大门,两侧有巨大的圆穹形窗户,建筑物下部为青石砌成,上部则为红色块砖用灰沙垒就……最特别的是在红色主体建筑旁边,又很对称的建有一栋稍矮一点的类似古城堡的建筑物……</p><p class="ql-block"> 走进“Red hall'”,一下子便感受到大自然的残酷无情。宏伟壮观的古建筑,象一栋被风雨侵蚀的土堆,支离破碎,摇摇欲坠……由此断定,“Red hall'”存在的时日已不多,且将为世人留下千古之谜……</p> <p class="ql-block">(贝尔加马卫城早在公元前133年就按照雅典卫城的模式建成,其规模可与埃及的亚历山大城媲美,尤其是建于山腰坡度达54度的剧场气势雄浑。)</p> <p class="ql-block">(卫城的精品早在19世纪末就被德国人运走并在柏林专造了博物馆,只有残存的大理石立柱在默默地彰显昔日的辉煌与壮美。)</p> <p class="ql-block">(六年之后再访土耳其,知悉Red Hall已被考古学家认定是早期供奉古埃及众神的神庙,在公元2世纪罗马帝国皇帝下令改建为基督教堂。)</p><p class="ql-block"> 贝尔加马城规模不大,但还显得繁华,且城市布局比较整洁。这里的人还比较规矩,沿路少见在其他地方喋喋不休推销旅游纪念品的小商,心情也就轻松许多……漫步于街头,也不理会旁边人们低声议论“Japenes'”,慢慢地踱着步子……</p><p class="ql-block"> 不到一会儿,发现贝尔加马城内凯末尔的雕像特多,只是大都为没有肩膀的头像,看上去总觉得不很雅观。凯末尔相当于土耳其的毛泽东,就象人们经常唱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一样”,没有凯末尔就没有今天的土耳其。是他,从希腊人的手中夺回包括贝尔加马城在内的土地,用事实废除在一次世界大战后签署的穆德罗斯协定;也是他,在就任首任总统之后,废除了苏丹制和哈里发制,并取消了伊斯兰教为国教的宪法条文,对土耳其的国家制度进行了根本性的改革……此行土耳其,到处都可看到这位目光锐利、表情严肃的干瘦老头的形象……</p> <p class="ql-block">(贝尔加马城市规模不大,然而大街小巷还比较整洁、安静,更少见纠缠推销的小商小贩。)</p> <p class="ql-block">(街头多见如此不带肩膀的雕塑头像,看上去总觉得不太中看。)</p> <p class="ql-block">(与慕名已久的卫城失之交臂,只能带着遗憾的心情在Red Hall拍照留念。)</p><p class="ql-block"> 来到预定候车的市政厅门前,一位象小混混的年轻人上来搭讪,应付一声便不予搭理。然而,市政厅前满脸戒备握着冲锋枪站岗的警察引起我的注意,想起一路来的七七八八,看来土耳其的社会治安不可小看。好像为了证实我的判断,年轻人又来纠缠。此时一位貌似便衣警察的男子走来,用一声呵叱将其赶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8月27日于土耳其贝尔加马</p><p class="ql-block"> ——摘自拙作《爱琴海畔印象》(1997年8—9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