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过去知道威尼斯商人的故事。记忆中那是讲了一个极端吝啬的犹太商人,讲了一个非常机智的法庭裁决的故事。这次我挑战读莎士比亚的英文原著,读一幕剧本看一段戏剧,这里就记下我的读书感受吧。</p><p class="ql-block">戏剧的梗概是这样的。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Antonio),为朋友巴萨尼奥(Bassanio)向犹太人夏洛克(Shylock)借了一笔债。若不能按期尝还,得割一磅肉抵债。不巧安东尼奥的船未能按期归来,他要割肉抵债了。巴萨尼奥的妻子波西亚(Portia)巧扮成律师,机智应对。声称可以割肉,但不能流血,否则以伤人罪论处。成功救出了安东尼奥。</p> <p class="ql-block">过去的记忆中,夏洛克就是一个守财奴。他的戏剧形象,造成了很多人心目中犹太人吝啬狡诈的第一印象。这次读原著,似乎这个形象更复杂全面了一些。他确实是一个典型的守财奴,把钱看得非常重。他的职业就是放高利贷。当他的女儿跟人私奔,带走了不少钱财珠宝之时,他是诅咒女儿的。甚至希望女儿去死,好收回他的财物。从这一点看,他是看钱财重于亲生骨肉的。</p><p class="ql-block">可他借给安东尼奥这一笔债时,动机并不是那么单纯。如果只是为钱,高利息就够了。他是零利息,但附加一条险恶的割肉抵债的债务条款。后来安东尼奥无法按期还债,夏洛克坚持要割肉,其实就是要安东尼奥的命。这一步看来,就是一种仇恨的驱使了。在法庭上,巴萨尼奥要以二倍的钱还债时,夏洛克还是不为所动。一般贪钱的人,看到那么一大笔钱,应该是会心动的。但夏洛克坚持不让。读到这里,特别是那一大段为犹太人申冤的台词,我才慢慢读懂理解了夏洛克。犹太高利贷商人,是贪钱爱财的。但他们一直受别人排挤打压,那种复仇的意志亦很骇人。这个节骨眼上,他们可以不要钱,要的只是报仇雪恨。历史上,犹太人精明算计,在不少地方都不受待见。有他们太贪婪的一面。但对犹太人的迫害打压,也是值得世界深思反省的。过去,仅觉得夏洛克是邪恶小人。现在知道的事情多了,自然就多几个维度思考问题。犹太人的复仇是有许多历史原因的。很多事情,若追究其历史缘由来,都不是那么简单的。</p> <p class="ql-block">故事有二条主线。在威尼斯是二个商人间的怨恨纷争。在另一个地方贝尔蒙,是关于波西亚的故事。她按父亲的遗愿择偶的过程,有点悬念,但她还是如愿嫁给了巴萨尼奥。她的故事,最精彩的是她乔装打扮,变身律师出庭辩护的那一场。这里表现出的有机智,还有胸怀。开始她劝夏洛克要有慈悲,那一段台词几乎是经典。其中有一句:“慈悲不是出于勉强,它像甘露从天而降。它有双重的福佑,施予者与受于者都有福分。”那时她还是劝夏洛克要有慈悲心,放弃割肉讨命的企图。那一大段台词非常有力,读来觉得很有启发。我们每个人,生活中都会遇到选择,多一点慈悲心,怜悯心。即使得理,也要为对方着想,宽容多一些,怜悯多一些,那样结果对双方都会有好处的。真是人生的大智慧啊。</p><p class="ql-block">读这部剧,当然主要是威尼斯两个商人的故事。但我却非常欣赏波西亚这位女性。在法庭上有理,有力,有节。在那个女性无法当律师的年代,她女扮男装出庭,先是用善良劝导,然后是用智慧取胜。实在是了不起。后来她与侍女一起回家。看着家里的蜡烛点燃的灯光,从窗户投射出来。感叹了一句,“做一件善事,也象这蜡烛的灯光一样,可以照亮着这个黑暗罪恶的世界。” 想想也确实如此,善举的光辉与力量,的确是辉煌无比的。</p> <p class="ql-block">不同年龄段读同一本书,理解与感慨是很不同的。以前知道的犹太商人形象,过于刻板简单,应该说含有一定的偏见。今天仔细读莎翁的这一部剧,还是有收获的。众人所指的恶人,肯定含有大家厌恶的成分。比如夏洛克放高利贷,对钱财那么看重。但我们也得学会具体事情具体分析。安东尼奥坑害过夏洛克,嘲笑,打击,阻碍他的事业。这些都造成了怨恨,所以才有夏洛克的疯狂复仇。在美国有的学区,这部剧是从高中教程中拿掉的。因为担心不成熟的年轻人被剧中的犹太人形象误导。至今,这部剧也还是争议比较大的一部莎翁作品。很有幸,我是在不那么激进的年代里读这部书。尽可能全面地理解一件事的来龙去脉,学会宽容,慈悲与怜悯。</p> <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