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三个月,看了好多电影,有记录为证:</p> <p class="ql-block">这些只是部分,不是全部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些,现在看片名已经想不起来讲的是什么了,也并不急于去找出答案:如果忘掉了,说明没有值得记住的,那就算了;只是有些遗憾浪费了时间。</p> <p class="ql-block">对几部有话要说,这是本美篇的初衷。</p><p class="ql-block">首先是《法比安》和《贝尔法斯特》:</p><p class="ql-block">它们之间没有任何关系,都没有任何“故事”,只是在记录特定环境特定时期下人的生活,而且都不是特殊的人……</p><p class="ql-block">法比安是个年轻人,时间在二次大战之前,纳粹的影响到处都在,他白天上班,晚上放纵,但这些都不是他的本质,他只是这样生活。他被开除了,去找工作,他可是有大学文凭的,而被开除的原因就是你那么高的学历不应该在这里工作,于是他就失业了。但是他失业不到两周,所以还不够格拿失业救济,也不能得到新的工作推荐,他继续晃荡……碰到心仪的女孩子,就恋爱,相互救赎;女孩子为了角色的机会走进制片导演,让他不爽,情人吵架,分手,他回到乡下父母家……</p><p class="ql-block">讲下来一方面我觉得絮絮叨叨没劲,一方面惊讶自己居然记得这个“没有故事”</p><p class="ql-block">记得看完了想的是:无论什么时代,生活就是这样进行;人跟时代不能说没关系,但是真的关系不大。并且很疑惑:为什么被感动了?无解。</p> <p class="ql-block">贝尔法斯特是孩子的视角,内战,宗教冲突,会有街垒,有子弹在飞,父母对的担忧,祖父母的慈爱……孩子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却不是很懂,还会到街上去玩儿,甚至被人拉到游行队伍中,当冲进商店时,他却想到给妈妈拿洗衣粉……又是环境与生活。</p> <p class="ql-block">再说一遍,这两部都是看完了觉得很感动,可是想不起有什么故事。</p> <p class="ql-block">接下来的两部有共同的主题:死亡。</p><p class="ql-block">《一切顺利》和《死亡医生》</p><p class="ql-block">两部都动用了大牌演员,苏菲玛索和阿尔帕西诺,都是我的最爱,可是他们怎么都老了呢?!特别是老帕,我还记得他《Insider》里的表演,当然还有《闻香识女人》。</p> <p class="ql-block">简单说,《一切顺利》是一个中风醒来的老人认为自己活得没有质量了,要他女儿帮忙他安乐死,最后达成目的。瑞士中心的工作人员打电话给他的女儿说:一切顺利。</p><p class="ql-block">两个女儿,一个由苏菲玛索扮演,是女主。她征求一位朋友的意见时,说跟父亲不是很亲近,但是她想跟他亲近,想跟他成为朋友。她的朋友说,那你就应给像个朋友那样去帮助他实现愿望。这给我很深的印象,因为电影站在至亲的角度看待安乐死这件事,还不仅仅是看待,是帮忙执行,是帮忙自己的至亲去死。</p><p class="ql-block">我以前没有在这个角度去考虑过,总是以为是自己的事情,但是,当自己需要帮忙时,这个帮忙的人的感受,真的很难不纠结。这部电影给我的就是这种教育,让我觉得:我不要去帮这种忙,真的会崩溃。</p> <p class="ql-block">而《死亡医生》则是帮忙人死亡,这位引起巨大争议的医生,七十岁以后坐了八年半的牢,出监狱已经79岁了,不知道他现在是否还健在。</p><p class="ql-block">帮忙人解除痛苦,要么治愈,要么死亡,这也太极端了。我想他不是在从是一种职业,而是时时刻刻感同身受,才会做出这样的事,因为如果只是一种职业,那么尽力了就OK。我印象很深的一位病人希望他的母亲送他最好的圣诞礼物是安乐死。也清楚记得他评估后拒绝请求。而最让他不能容忍的是法庭上公诉人居然拿他跟大屠杀的行为做比较,那场法庭戏,老帕演得真好!特别是最后他无力为自己申辩的放弃……</p><p class="ql-block">我觉得他看待死亡的态度跟我不一样,所以前面说如果我为至亲的人做这件事会崩溃的,虽然我支持安乐死。</p> <p class="ql-block">还有一部关于死亡的电影,《鳄鱼波鞋走天涯》,两个孩子直面死亡,他们还没懂生活,没懂世界,他们只是好朋友,其中一个艾滋病要死了。孩子气的抗争,孩子气的治疗,孩子气的克服恐惧……这是个故事,更是孩子的生活。真是部好电影。</p> <p class="ql-block">还有两部电影,《杀手乔》和《风雨哈佛路》,说实话,前者我都不想说我看过,不是电影烂,而是讲得故事烂,显现出来的家庭烂到我都不能相信。风雨哈佛路丽兹的父母吸毒,艾滋病,把两个女儿的社会救助金抢来拿去买毒品,而不管女儿是否在饿肚子……杀手乔接的活儿是一个儿子为了母亲的人身保险津让他去杀母亲。我真不能理解,一个社会怎么会有这样的家庭,《风雨》还是部励志的电影,但是《杀手》我不能理解为什么要拍这样的电影?有故事,但是让人厌恶。他们有自由选择这样的生活,那就让他们这样吗?我不理解的是社会为什么容忍。</p><p class="ql-block">电影就说到这里吧。</p> <p class="ql-block">电影之余发现了缠绕画这种减压的事情,大多叫禅绕画,我觉得还是简单点,原来就是缠绕。一些基本的笔画,然后就看组合的能力了,我当然能力很弱,就去模仿吧,真的减压,不过费眼,还要求能够长时间安静,这点我不太做的到,耳朵一直立着,要听妈妈那边的动作,有响动赶快起来去看。</p> <p class="ql-block">画得很少,在想,感觉开始放开形状了,当然还做得不好,但是能后退一步,一定是个进步。</p> <p class="ql-block">这几个月除了电影,还看了不少小说,认识了一位作家,法国的马克李维,是周小静介绍了他的《偷影子的人》开始的,以前根本不知道他。</p><p class="ql-block">喜欢他写小说的初衷:儿子三十岁的时候,能够遇见老爸的三十岁。结果小说写起来一发不可收拾,建筑师事务所的工作也辞掉了,成了专职,而且部部流行。</p> <p class="ql-block">这些是看的部分,还有好几本看了,还有不知道几本或者多少本没看。</p><p class="ql-block">畅销书容易开始,也容易放下。马克李维是一位热爱生活的人,他相信生活的美好,相信友谊,更相信爱情。另外他真的很宽:《偷影子的人》讲青春期的孩子;《倒悬的地平线》讲神经科学和大脑记忆的复制;《最后的斯坦菲尔德》讲画商和记者……他笔下人物的背景太丰富多彩了。</p><p class="ql-block">看小说也是解压的方式。</p> <p class="ql-block">相对小说,比较严肃的“书”,其实没有书,都是在看理想“听课”,道长很中性的地称之为“音频节目”。</p> <p class="ql-block">我越来越觉得这些内容更像大学预科,如果一个高中生听了,可能能够对自己选择专业有帮助。而我呢,是在补课,过去没有机会了解这些最基本的社会常识、知识领域,现在补上,人生少一点遗憾。</p><p class="ql-block">有意思的是,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听起来很像盲人摸象,同样是对未知的探索,数学对定理的证明就不会给我这种感觉,物理化学也不会。真是有些奇怪。</p> <p class="ql-block">日子这样过也算是有质量吧,开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EN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