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2年3月,在居家参与线上教学的日子里,我拜读了美国托马斯.戈登博士所著的《父母效能训练》一书。托马斯博士认为本书不仅是训练父母成为高效能养育者的一本技巧类书籍,同时它还是一套“成人-孩子”关系的理论体系。对此,用心读完本书后又摘抄笔记的我深表赞同。</p><p class="ql-block"> 托马斯博士将专业心理咨询知识与父母效能训练融合在一起,字里行间里没有高深晦涩的专业术语,有的是浅显易懂、操作性强的指导性语言。在我看来,它更像是一本处世哲学,一种人与人之间民主关系的体现。</p><p class="ql-block"> 回想书中重要内容部分,“问题”表格自然地呈现出来。作者解释道,“问题”在书中指的是谁的内在需求没有得到满足,那么谁就拥有问题,问题就归属于他,需要他来解决。通过这个表格,《父母效能训练》的大体框架便一目了然。表格分为四个层面:最顶层是“孩子拥有问题”,这时候作为父母他们所要做的就是采用倾听技巧,积极倾听孩子的表达话语,通过解码,让孩子释放情绪,让孩子自己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第二层是“没有问题”,我想这应该是所有家长和孩子最愿意停留经历的一层。但现实却是极为“骨感”的,没有问题的家庭根本就不存在。第三层,“父母拥有问题”,这时候孩子的行为阻碍了父母需求的满足,父母需要通过面质技巧,也就是“我-信息”方式,描述孩子的行为,表达自己对此行为的感受,并阐述孩子的行为对父母造成的影响。“我-信息”能帮助孩子成长,并承担相应的责任。</p><p class="ql-block"> 与“我-信息”相对的是“你-信息”,读到这里,当我回顾现实中自己与子女的相处过程时,心中难免会生出许多懊恼。“你-信息”的表达模式中,包含了太多的指导、指责,甚至恼怒和训斥。在这样的亲子氛围中,孩子极有可能成为父母情绪的牺牲品。他或她不可能从错误的行为中得到领悟,最终成长的道路就被“你”给拦截了。幸运的是,我遇到了《父母效能训练》,读到了这一章节,每当两个孩子的打闹声干扰到我正常的学习与工作时,每当他们的房间又忘记整理时,我的舌头便会在口中梗住,等到大脑发送信息后,便将“你”开头的话变成了“我”打头的语。此时的我,尽量保持情绪稳定,按照书中所提的步骤:行为+感受+影响,与孩子交流,效果还真不赖。孩子的脸上没有了失望或是愤愤的神情,取而代之的是行为的终止与他们更加体谅的心。</p><p class="ql-block"> 最后一层是“双方处在问题区”。当父母的需求与子女的需求发生冲突时,这时候就需要“第三法”-没有输家的解决办法登场了。在使用第三法时,冲突的双方需要先界定冲突,找出解决方案后加以实施。这是一个存在与双方之间的心智练习,同时也是一种平等民主关系的体现。相较于父母赢的“第一法”与孩子赢的“第二法”,“第三法”更能将人视为独立自由的个体,一个值得尊重的个体。</p><p class="ql-block"> 其实,现在想来,我同《父母效能训练》这本书是有一定的渊源的。去年9月份,当我被学校选为家庭教育心理讲师的时候,书中有关小女孩简妮穿雨衣的故事曾在讲师团的课件中出现过。当时只觉得这个例子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更令我感到神奇的,父与女之间的冲突居然能在对话交流中就迎刃而解了。现在才晓得,原来简妮的父亲用的便是书中所提到的“第三法”。还有一次,去年冬天,当我穿过长廊回办公室时,看到六年级的两个男生站在教室的门口进行辩论,而班主任崔老师则在室内从容的上着课。我觉得好奇,便远远地驻足观察了一两分钟,原来是两个男生之间因为一件小事产生了摩擦,他们各自阐述了自己做事的原因,表达了自身的感受与需求。没过多久,俩小伙便微笑着拍了拍对方,打报告进了教室。这不像极了解决孩子之间冲突的“没有输家”方法吗?只不过父母换成了老师,孩子换成了学生。崔老师没有以法官或裁判的身份介入学生之间的冲突,而是将冲突的解决还给了学生自己。崔老师可以称之为高效能的教师了。</p><p class="ql-block"> 很遗憾,没有机会上有关父母效能训练或教师效能训练的相关课程。但正如作者所要表达的,父母或教师要改变育儿或育人的态度,从而改变行为,就从阅读这本书开始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