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忘先辈恩,永记家乡情

Weixian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红山记忆一一</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勿忘先辈恩,永记家乡情</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原创 刘德波 </b></p> <p class="ql-block">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红山人。我的老家在赤土村的黄草寮自然村,这是一个山高路远交通闭塞的地方。1962年,我出生在一个朴实无华的农民家庭里。父亲是个吃苦耐劳、勤俭节约、奋力拼搏的人;母亲是个和蔼可亲、虔诚善良、热情好客的人。父母没上过学,也没有什么文化,但很懂人情世故,很讲道理。在外面,凡事处处为别人着想,而不为自己多加考虑。在家里,每天总是起早贪黑,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各种各样的劳动成果,为家庭的柴米油盐,子女的生活,一直劳作着、忙碌着…</p> <p class="ql-block">  我家有哥哥姐姐,但从我儿时起,他们就分家出去了,所以常住在一起的只有我和父母以及三个妹妹,六口人。这种结构的家庭在当年,大都是贫困潦倒的,顶多也只能个是处勉强维持温饱。然而,我很幸运,由于父母勤劳能干,持家有方,家里总是不缺粮少衣的,甚至父母还常常捐赠一些粮食给城里上山下乡落户的家庭,以及本村特别困难的几户人,帮助他们维持生计。因为如此,村民们极力推荐父亲当了生产队长,带领大家一起劳作,一起耕种,有福同享,有难共担。从此,大部分村里人没有饿着,没有冻着。也正因为如此,我家也变得热闹非凡,客人络绎不绝,常常有乡里、县里及有关部门的工作组前来检查指导,开会商讨事情。而这些工作组人员大多又在我家落脚。母亲总是非常热情接待他们,总是能想方设法做出可口的饭菜招待他们。这虽然给家里添了不少麻烦,但也给家里带来了生机与快乐,特别是对于身处闭塞山村的我,由于工作组的到来,给我带来了许多信息,让我开阔了视野,让我知道了外面世界的精彩。这是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是课堂上学不到的,对我后来的成长也有很大的帮助。</p> <p class="ql-block">  儿时的家庭状况尽管还算可以,但与祖上相比就差多了。听父亲说,我的祖上是当地的大户人家,人丁兴旺,家庭殷实,是较兴旺发达的家族。据说在周边的武平桃溪、长汀的濯田都有一些田地。我没有见过祖父母,更不知道曾祖父是怎样的,但从父辈的述说中,从现存的遗址上,可感受得到祖上应该过得挺不错。每次回家,当我看到竖立在大堂前、广场上高大的石柱雕刻牌坊,看到老家墙体青砖红瓦的建筑,看到门楼上石门刻字的对联,都让我无比感慨和赞叹。这也更激励我从小就立下志向,一定要继承祖先的优良品质,做个有用之人,造福社会,光宗耀祖。</p> <p class="ql-block">  我是一个普通农民的儿子,还是红军烈士的后代。我父亲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妹妹。我父亲的哥哥也就是我的伯父叫刘维镜。父亲生前常在我耳边念叨:“你是伯父的继子,伯父的后代,要争气哟。”一开始我不清楚是怎么回事,经父亲多次解释才弄清事情的原委。原来,当年伯父决定参加红军时,我祖母曾在伯父和父亲面前千叮万嘱:万一镜儿在战场上走了,将来你成了家,如果生了两个儿子,第二个儿子必须过继给维镜做后。我父亲答应了,伯父也同意了,祖母才心安了。后来伯父参军不久就在黄草寮乌山突围战中壮烈牺牲了。解放后,伯父被追认为烈士,政府每年春节都会派人前来慰问。我出生懂事后,政府的这些慰问品还必须经过我的手,再交给父母。因为我既是父亲第二个儿子,也是伯父的继子——红军烈士刘维镜的后代。我也曾为此感到无比光荣和自豪。</p> <p class="ql-block">  说实在的,在老家,祖上并没有为我们后代留下什么取之不尽的物质财富,但却为我们后代留下了用之不完的精神瑰宝。我今天能成为高校的一名音乐教授,和小时候在家乡的文化熏陶绝对是分不开的。记得小时候在老家念小学时,村里有一支祖上传下来的民间乐队,农闲时就排练,遇上节庆就走村串户去演出。我就在这吹拉弹唱中耳濡目染,在心田里播下了音乐的种子。后来到红山中学求学,我又遇上了几位颇有艺术细胞的老师,在他们的精心指导培养下,经过几年的刻苦自学和训练,我终于在1981年考上了福建师范大学艺术系音乐专业,成为红山乡历史上第一个本土大学生,也成为长汀县首位本土音乐专业本科生。毕业近40年来,我先后在中师和高校从事音乐教学,几十年兢兢业业,勤奋工作,在平凡的教学岗位上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如今事业有成,家庭美满,我感到十分满足和欣慰。我时常在想,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烈士的后代,能够从大山深处走出来,成为一名高校优秀教师、大学教授,实属不易。这一路走来,除了自身的不懈努力外,也离不开党和政府的支持、社会各界的关爱和亲朋好友的相助,更要铭记在心的是父辈祖上那种“与人为善,以德为先,拼搏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是这种无形的力量在感召我、推动我、激励我、成就我。在未来的日子里,无论在何时何地,我都永远不会忘记我的红山老家,我的父老乡亲,更不会忘记那长眠于乌山脚下的红军烈士们!</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更多《红山记忆》资料请点击:</b></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42ug743v?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黄琮:知青 一一 支撑红山教育的一片蓝天</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42uoerzw?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毛伟先:1969至1978年红山学校一览表</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42zrzy26?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邱啟茶:会走动的禾仓</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432drsg9?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邱啟荣:从教的第一课</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43594f4g?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谢小建:难忘“广东婆”</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43cu4i06?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谢小建:"西伯利亚”墟场一一腊口印象记</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43rs3ovh?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谢小建:千年南温墟,今日新腊口</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433q0x23?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丘启源:壮怀激烈的乌山突围战</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437bivoq?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刘廷銮:根植于血液里的恩情</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43dr0bu0?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涂明谦:红山的前世今生</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43a9kl17?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刘德林:继古开今黄草寮</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43k7m2f3?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小伟:红山知青中走出的大学生</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43vezubr?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水歌:红 山 轶 事</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43xcb24e?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胡模木:难忘九年知青路(一)(二)</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mp.weixin.qq.com/mp/homepage?__biz=Mzg5NDczNDM5MA==&hid=11&sn=165943220faa8bbe98366bc47e15da3e&scene=18#wechat_redirect" target="_blank">《众忆空间》→《红山记忆》文章</a></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关注美篇作者Weixian 可看全部资料</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