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枣园村史精缩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天边飘来故乡的云,它不停的向我召唤。当身边的微风轻轻吹起,有个声音在对我呼唤:浪迹天涯的游子,别再四处飘泊……曾经豪情万丈,归来却空空的行囊……近四年来,因积劳成疾需要康复休养,我每天迈着痛苦而沉重的步伐,走在生我养我的这块枣园故土田野,巡视着村庄大街小巷上,嘴里不停的轻轻吟唱着这首台湾歌星费翔的思乡歌曲《故乡的云》,心里不时回荡荡翻腾着有关故乡的滴滴浪花和圈圈涟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的故乡枣园村,很质朴、很顺口、很亲切的一个名字。因祖先早年在鸣条岗枣刺沟壑,土崖壁洞,择地憩居而得名“枣园村”。春天来了,那黄土岭崖上满是枣树绿叶、枣花飘香;夏天里来了,那鸣岗沟壑的四路八岔满是酸枣红溜溜,犹如一簇簇耀眼的红宝石红珍珠;到了秋天,打酸枣的姑娘和小伙争着品尝甜美,追逐浪漫;冬天到了,虽枣叶枣果落光,可你看那赤身裸体的枣刺杈桠却在寒风呼啸中依然不惧冰雪,硬气挺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枣园村庄“南北公路直通闻夏,东西街道连接云天”,版图呈东西走向的“非”字状块。千米村街西高东低,土地面积3150余亩,多1200余人口,300余居民户。祖辈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枣园人对这个古老的家园确实充满了神圣感和愉悦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树高千丈,落叶寻根;水流万里,追溯源本;宗亲繁衍,血脉归祖;家国情怀,重在灵魂。究竟何为根本,何为祖魂?这个话题的实质疑团多年来一直在我心中困惑着、环绕着,寻觅着,探索着……关于枣园建村的历史究竟有多久,枣园樊氏家族的村落布局有何韵味,宗亲先祖代代相传给后人留下了什么,我不知一次的这样思考质疑和研究揣摩与推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前个世纪的1992年,我在省城太原读书,假期返回故乡就和父老乡亲们谈过“枣园村历史年限”这个话题,可众说纷纭,有的说四百年,有的说五百年,有的说八百年。其根据是保存完好的村东关公老爷殿上那两块新旧樑脊板上有着不可辩驳的时间证据。初建时的旧板上文字明示:大明国旹隆庆三年岁次戊辰月甲子日宜用卯时立柱上樑。后来维修时的第二块板上显示:清乾隆八年岁次癸亥暮春四日重修伏颁维新之后人文丰盛万世无疆。如此推算:大清乾隆八年是1743年,距今278年历史。大明隆庆三年是1569年,距今452年历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而我认为先有村中樊氏家庙,后有村东关公老爷殿,可惜樊氏家庙在1977年被拆为平地,任何遗物遗文都没抢救保留,家庙的建造时间若能推上七八十年的历史,然后再往最早枣园村的建立推上四代人一百多年,那就大约是六百多年。因此,我初步断定:枣园村的历史最少定格在六百多年这个时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追溯枣园樊家祖辈历史,传承弘扬仁智求文村风。下面我从五个历史探索角度说说我对樊氏祖先渊源和枣园村这块神圣祖土的历史追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祖先立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樊”姓源于2800年前的商朝王室子孙,周武王建立西周以后,朝内有七大氏族,“樊”姓为其中之一,周武王的曾孙是周文王,周文王的儿子“仲山甫”出任周宣王的卿士,辅佐周宣王南征北战治理天下,使得国家出现“宣王中兴”局面,周宣王于是把“仲山甫”封为侯食邑于“樊”(今河南济源),接着后代就以封地为姓,“樊仲山”(又名樊仲山甫、樊仲甫、樊仲、卒后谥号樊穆仲)也就被推崇为樊氏始祖。后来,周武王又下令将商朝遗传下来的七大王族东西分迁,东迁于山东,归齐国管理,西迁于山西,归晋国管理,让他们分散相处安居乐业。这分迁的七大王族中就包括“樊氏”。樊氏在当今姓氏排列中名列第一百零七位,人口约1200多万。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93%。大多分布在河南陕西山西安徽,这四个省樊氏约占全国樊氏人口的50%。其次分布在江苏、湖北、河北、江西、甘肃,占26%。全国形成了以陕西为中心的向东南递减的一条樊姓分布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古代,樊氏的望族大多聚集在黄河中下游区域。其中战国时期孔子“七十二贤弟”中的“樊迟”则是樊氏家族中表现最为突出的历史文化名人。秦朝末年农民起义军领袖刘邦和他的亲身侍卫大将樊哙巧设鸿门宴建立了西汉王朝,樊哙也就成了樊氏家族中表现最为突出的军事名人!唐朝戍边巾帼武将樊梨花与其丈夫薛定山并肩征西,为李世民大唐江山的稳固和平安立下了汗马功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樊氏的郡望为上党郡和南阳郡。上党郡,战国时韩国设置,秦灭韩后沿用,其地相当于今山西沁水以东地区。南阳郡,战国时秦国初置,其地在今河南南阳一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每个氏族的姓氏图腾都有着她独特的原始书写与意象。周武王又下令将商朝遗传下来的七大王族东西分迁,东迁于山东,归齐国管辖,西迁于山西,归晋国管辖,让他们分散相处安居乐业。这被迁的七大王族中就包括樊氏,樊姓的后裔就以家族名为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樊,两木夹两爻,下面一个大。与“攀”同形同韵。当时,古人发不出轻唇音,不会用上牙齿和下唇接触发音,只能用上唇和下唇相碰发音。意为攀缘攀登,向上折枝,获取果实。性情倔犟,多勇少智,从不服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随着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的文化发展,樊氏先贤凭着曾是周王朝后裔的聪敏智商,在一次和“王”姓族人“谁输,谁的姓氏就在树上倒挂起来”的打赌中,将“樊”字化简为“普(下日改为八)”,其简架结构严格对仗,与“王”一样,都有正挂倒挂而不失其形的特殊功用。由于“王”姓地位高贵,“樊”姓平庸底层,所以各朝历代的文化文字机关统统把这个“樊”的新创代替字排斥在所有的《字典》《辞典》《辞海》《词源》之外,不准登大雅之堂,不能出现在文书纸面上,甚至在现在的电脑系统里也打不出来。从古到今,包含千古奇冤的那个简化为严格对称的“樊”字代替字只能在樊氏群体和民间中默默流传,遇到正式场合,就写那个笔画繁琐的原始“樊”,自家人在一起就写另外的代替字。读书人都知道,在“樊”字的词组查释中看见:①姓氏,fán;②篱笆:樊篱,樊笼,比喻对事物的限制,受束缚而不自由。除过姓氏,很少使用这个字。目前全国唯一一处与“樊”字有关的车站则是在内蒙古天成与丹洲营之间的“樊家圐圙”车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人展双臂肩上重压,荆棘柴禾收获山洼,勤劳憨朴祖先本色,世代传承优秀佳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二、皂角族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村名由来和传说》记载:夏县樊家峪村的最早原住居民都姓樊,樊家峪村诞生于北魏时期,也就是公元400年至500年间,距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沟岔里的破窑洞,也许就是先民们最初的家,山坡上的撂荒地,也许就是他们最早的保命田。各家门口都长着皂角树,枝叶很茂盛,浑身长满了皂角刺,很难爬上去,“你能的咋就不上皂角树呢?”。皂角树有公母之分,公的只开花不结果,主要靠母的结皂角。皂角是天然的洗衣粉,女人们也用皂角水洗头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据说,这都是樊家峪村最早樊氏先民离开河南南阳济源后,带着自家门口故土的皂角信物背井离乡,用以寄托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逃难落户夏县瑶台峰白沙水山凹后,就栽在了新家的家门口。历经了隋、唐、宋、元、明、清……无时不在惦念:若问祖先在何处?河南济源皂角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民间有传言:皂角树上多皂刺,能娃爬树去拼试,躲过皂刺摘皂角,都夸能娃有本事;砸碎皂片捶成沫,农妇用它洗衣服,村姑为了容貌美,把它视为亮发汁,香皂肥皂去污渍,皂料来自皂角树。皂树立家院,四时任我看;花开不起眼,长英自成串;盛夏挺烈日,寒冬着色鲜;朝夕婆娑语,出入唤平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皂角树上的皂角具有药物价值和观赏价值。最大的作用是可以当做洗衣粉用叫肥皂,姑娘媳妇擦脸洗头发用叫香皂。据说早年在民间,谁家娶媳妇,都会在新郎新娘的洞房里见到用红线把两个皂角缠到一起,寓意“早生贵子”。皂角树还可以“辟邪”“驱除瘟疫”。皂角树也叫作“将军树”“神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本在山林不老春,无心入市塑清尊。悲秋待月有谁晓,向晚栖鸦无处闻。幽径相逢寻旧梦,遥岑回首化烟尘。皂除污垢千千万,涤净凡间人与人。这首《皂角诗》可算是写出了我们樊家祖先的处世地位和不屈精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据说后来又有一批樊氏族一行十六、七人,从河南家门口带着皀角籽逃荒来到夏县东城壕桥下街,后分支四处谋生。一支去了山上焦庄,一支去了城边苗村,一支去了尉郭西阴,一支去了胡张枣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夏县境内的各地樊氏大家族团结一心,建有统一陵地。樊家老祖坟原在夏县城内县衙大堂处,因建城墙取土迁移到北山底的胡芦坡下,坟地竖有大碑一幢,上述有石文记载,解放前后碑被破坏。樊家祠堂在设立在县城外东南角的东城壕集口头处,土改时分给了群众,现在旧貌仍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话说枣园村樊氏源头,应推早年来自河南南阳郡来到夏县东城壕地带的先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据村中樊氏耄耋老寿传言:枣园村的两棵最大皂角树分别生长在石头坡上的樊玉柱家院和樊氏家庙隔壁的樊桃正家院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早年每逢清明佳节,枣园樊氏和西阴樊氏家族都纷纷前往夏县东城壕“樊氏家庙”去祭拜祖先,贡献食品,然后又挈妇将雏到瑶台山下的“樊家坟”去踏青扫墓,感恩戴德,祭奠先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早期樊氏三兄弟避难进驻枣刺土沟,凿窑打洞紧邻于村西土岭颜氏家族土崖之下。樊氏三兄弟以土为伴苦中求甜勤俭持家,宗代繁衍。无力构木为巢,只能镢斧钻土取窝,使得樊家早期后代个个身怀打窑硬功和熟练的土木工匠本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枣园村樊氏家族占据百分之九十。继“侯韩宋颜”几姓之后,从河南南阳济源逃难迁徙过来了樊氏三兄弟进入枣园后,扎成村上、村中、村下三垛。土匠、木匠、铁匠,席匠……手艺非凡,勤劳善良,和善相处,繁衍生息,家业旺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三、乡韵家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百年之后,村中相继建起了许多公共设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土弓天桥:位于颜家祖居的南北土崖洞壁之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财神庙:位于村上边的樊清堂门口,当时的“财神会”石碑仍旧保存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最早村门:樊丰斗和樊天申家之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书房场:位于村上面的右边(现今樊许有家),早年的学堂,樊怀义老师在此教学。后来改为副业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双庙:位于志义、安师家门两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石头坡:位于村上面的樊安师樊抗战樊志义樊永俊门口,早年雨水畅通顺流,儿童多在此玩耍。后因硬化街道而被拆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小南门:位于樊抗战樊海龙两家中间,是枣园村的南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高庙:位于柳东林家门口,贡献娘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石碾:位于书房场门口,小南门下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炉庙:位于士英家门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第一座樊氏家庙位于村中间(现今樊崇山家)。这是最大的一个家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颜氏家庙:位于景华景荣家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北门:位于樊海仁和樊玉庆两家中间,是枣园村的北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发家胡同:这是枣园最旺盛的樊氏家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黄门庙:位于玉山家门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第二座樊氏家庙位于村下南边(现今常保臣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第三座樊氏家庙位于村下南边(现今樊全德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千手佛庙:位于樊成玉家门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献桥:位于万才胡同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关公老爷殿:位于村东头的南边,学校驻扎于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献厅:位于老爷殿前。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祖神庙:位于根舍家院后面。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舞台:位于关公老爷殿的对面,解放初期由村长樊景来等人负责建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碑林:位于现今村东樊永吉、樊红师家门口。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枣园村古地名有: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张南峡、八叉峡、歪歪沟、四沟、梭叶沟、生铁沟、颜家坟、宋家洼、赏花镇、墓园古垛、冢坡、 河头桥、河头窑、河底、东岭、毛驴厂、天地院、郭村河、汽车路上、官槽沟、郭村堡 老虎疙瘩 ……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以上许多枣园村古迹文物随着时代的风风雨雨都已消失,下面我只就童年时代亲自经历的“书房场”“”“石头坡”“小南门”“樊氏家庙”“关公老爷殿”几个念目然后根据枣园村的樊家历史演绎简单的说一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枣园村的历史从明朝景泰年(即1428年)”颜家、樊家相继艰苦创业开始,经过一百多年四五代人的聚心努力,在明朝隆庆三年”(即1569年),枣园村居民在村里修庙建殿,并在村中设立“颜氏家庙”“樊氏家庙”“家族坟地”“石头坡、书房场”和村东“关公老爷殿”这段时间为第一阶段:建村初期,共100年左右时间。从明朝隆庆三年1569年到清朝乾隆八年即1743年二次重修老爷殿为第二阶段:基本稳定,共170多年时间。又从清朝乾隆八年到1911年清朝结束民国建立为第三阶段:努力进取,共174年时间。从中华民国1911年到1949年新中国建立为第四阶段:救国救民,共38年时间。从1949年到1979年改革开放为第五阶段:翻身做主,共30年时间。从1979年到眼下的2022年为第六阶段:脱贫致富,共43年时间。合计起来就是枣园村的近600年历史,25代左右人的共同努力结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49年建国后的枣园村从最早最早600多年前的樊家老亲兄弟仨已经繁衍发展到400多人,七八十户,土地面积3000多亩。当时的农会体制已经迈入了初级社、高级社、生产合作社。尤其是到了1957年的人民公社和生产大队与生产小队以后,枣园大队在胡张公社的直接管辖领导下,村里下设了四个生产队。四个生产队的区域划分是这样的:村西枣刺沟至石头坡为枣园村的始祖地段,石头坡至樊氏家庙为枣园村中心地段,家庙至北门为村下地段,北门至老爷殿为村东地段。按说历史顺序应为从西到东,可从新形势的角度和汽车路上进村的顺序,就由东到西依次划分成了第一二三四生产队。现在虽然四队又扩展为四六七队,三队扩展为三五队,但老年人都口头上还记着”老一二三四队”的叫法。如今枣园村人口1200多人,户籍300多户,土地面积仍然是3000多亩。村中大姓氏为“樊、颜、常”,姓氏增加到“李、郑、柳、陈、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经过反复归总,我已经把枣园村现在的枣园村260多户樊家户口本缩小到了最早的20多户樊氏大家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樊家历史犹如一棵大树,根在村西,旺在村中,扩在村下,梢在村外。可谓“西根东梢中间茂密”。进驻枣园村最早的老弟兄仨后代是在石头坡上的西头紧挨颜氏家族的“樊德昌大家族”“樊文章大家族”“樊清申大家族”“樊祯祥大家族”“樊步云大家族”【五大家族】和石头坡下的“樊登高大家族”“樊绍业大家族”“樊步岗大家族”“樊明义大家族”“樊景荣大家族”【五大家族】。最枝繁叶茂的地方就是“发家胡同”【仅怀字辈就有12家】。村下的【五大家族】为“樊振西大家族”“樊自成大家族”“樊廷栋大家族”“樊全发大家族”“樊同福大家族”。村底的【五大家族】为“樊礼才大家族”“樊文才大家族”“樊景芳大家族”“樊可信大家族”“樊根舍大家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枣园千米龙街呈现着“非”字形状态,两竖为街道,六横为胡同,除过东西南北四个村门,石头坡上下的两边住户根部都是土崖高壁防护措施,石头坡下直到村底的两边住户都是没有底路的安全死胡同,并且从南门后面底部由西到东都有村外高墙防护(樊伟平土崖顶至樊超群家底),现在依旧保存;北边从北门胡同开始同样也有村外防护墙(樊保家院后至樊保平家院后),不过随着家落的扩建这道墙已经不复存在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枣园村庄防御守护体系设置完整,土崖土墙南北两边高高筑起,所有胡同有口有底。“非”字村街,“匪”字版图!这就是枣园祖先的最古老守村土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想一想,比一比,周围所有村庄有咱枣园祖先创设的这样安全措施吗?小小东西河头张郭村没有,就是大大的其它村你们想一想,有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就是咱们樊家祖先的聪明与智慧!这就是历史学社会学和考古学。历史证明一切,文化传承千年。希望大家都来回顾枣园,研究枣园,思考枣园,建设枣园,让咱枣园后代人永远记住咱们枣园历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经过反复归总,我已经把枣园村现在的枣园村260多户樊家户口本缩小到了最早的20多户樊氏大家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枣园村的历史起源与发展走向是由西到东繁衍趋势……下面我把枣园如今的千米直街分成四个地段,浅析一下樊家历史起源和发展的乡韵家史与门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村西枣刺沟至石头坡为枣园村的始祖地段为老四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枣园石头坡至村西枣刺沟那段二百米地段是枣园村最早最早的发源地遗址,枣刺沟两边窑洞里住着的颜氏家族是枣园村最早的驻扎家族,远在樊氏之前。也有韩家宋家侯家郭家,但他们都没扎很繁荣家族,先后都离开了枣园沟,只有樊家老弟兄仨继颜家之后在枣园沟永久的停留了下来,并家族繁荣光大!大部分都是樊家老弟兄仨的后代,也有后来从外地来到枣园樊家庄的远方亲戚。最早的樊氏四大家族就在这里安家落户凿窑居住……距今约有600多年的历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枣园村石头坡上的老四队由于是祖先最早的开发住宿地盘,所以这段村民的性格多是安分守己、安居乐业、勤苦节俭、老实本分。早期代表家庭有颜氏家族、樊德荣家族、樊清森家族、樊祯祥家族、樊文章家族、樊守信家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石头坡上的老四队最早樊氏只有五大家族,改革开放后一直繁衍到现在的四队、六队、七队,占枣园村樊氏家族的七分之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二、石头坡至樊氏家庙为枣园村中心地段为老三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老三队位于枣园龙脉中心的石头坡和樊氏家庙之间,扎家立户时间仅次于老四队,有的是从石头坡上分支下来的家族,有的是后来进村的外地樊氏内亲外戚。老三队人在全村思想最活跃,这是历史发展的基因。活跃乃为精气神,妙招全凭老三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老三队地段有个枣园小南门,早年凡是有不摸枣园村街地形特点的坏人,只要一进入枣园村祖先创设下的“非”字形村庄街道,就等于进入了“口袋”村,看着村里两边都是胡同,可所有的胡同底部都是绝路。只要堵住胡同口或者把村门关注就可以“关门打狗”“锁笼捉鸡”无处可逃……小南门最早有通往郭村和尚寺的斜路,一旦土匪鬼子进村,村民们可以通过南门北门迅速逃生;后来南门这条路出现许多不安全因素,所以在解放后就被堵成悬崖绝壁,禁止通行。可仍有人为了方便外出,就在土崖绝壁上打凿土窝,爬壁而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老三队的五大家族分别是樊登高家族、樊绍业家族、樊步岗家族、樊宏泰家族和樊景荣家族。改革开放后分为三、五队,占枣园村樊氏家族的七分之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三、家庙至北门为村下地段为二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枣园村一千米龙脉街道体态呈现着”非”字形状势,两竖为主街,边横为胡同,除过南门和北门直通村外,其它所有胡同都是封闭守村确保村民安全的死胡同,这也就是我们枣园村祖先的智慧所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个地段的五大家族为樊怀仁家族、樊振西家族、樊廷东家族、樊吉荣家族、樊同福家族。其中“发家胡同”是一个非常有名的文化大家族,名人辈出,家旺业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四、北门至老爷殿为村东地段为一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个地段是枣园村的东门区域,接近公路,交通便利,信息灵通,视野宽广,人们观念开放,容易接受新鲜事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该地段的五大家族是樊全发家族、樊可信家族、樊廷贵家族、樊礼才家族、樊海庆家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认为村中间樊氏家庙以下的一二队樊氏各大家族都是石头坡上最早的樊氏祖先分支下来的,或者是随后从外迁徙而来的樊氏远门家亲……就好像今天的六队全部是从石头坡上迁徙下来的一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时代太久远了,如果能找到有历史记载的樊族家谱,那就肯定能汇总出来枣园村的樊氏总家谱。可惜据说最早的樊氏家谱都是用毛笔麻纸不断续写填充的,只有一份,村里一旦有什么家族大事,族长就取出来家法训话……听说解放后家谱失踪了,当做废纸卖掉了……呜呼!万分可惜的是我们樊家子孙又亲手将咱自己的四合院先人楼楼樊氏家庙拆为平地……作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枣园村樊氏家庭门户如今270多户,我已经按照能判断出来的家族辈分归纳成早期的四乘五共20户了,如果再往上归纳确实很困难,太缺乏历史资料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有着六百年历史文化的枣园村为啥在新时代的形势下处于经济落后,处于发展缓慢,每个枣园人都应思考回答这个问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四、部落遗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曾经多次站在西坡的土崖顶上鸟瞰凝视着枣园村这块故乡的樊氏部落,那一处处古老而神圣的文化古迹在我童年少年青年中年阶段中留下了许多点点滴滴的美好回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枣园村,“龙脉”地貌特征及其明显,整个龙体呈显出东西走向的全面伸展型飞跃状态。龙头高昂,直插中条山脉,太阳月亮昼夜伴随;龙颈两侧,绿色覆盖;龙胸前部,早年河水流淌;龙胸中部,安居着善民生灵;龙尾俏翘,或西、或南、或北;龙胸中部北侧、南侧略显新生龙仔俯身迹象。 龙脉头部,安枕着的位置名为“青龙岭”,龙脉前胸,贯穿着“青龙河”(后期改名为运粮河。早年河水汤汤,现已结板干涸。)龙脉中胸,人类演绎,不断发展进化,富态肥大(樊氏部落、颜氏部落、家庙、关公老爷殿、东西南北门等。)龙脉尾部,呈现着可爱的鸡爪形摆花状态,嬉逗神仙下凡的金公鸡昼夜咯咯鸣叫(后人取名为“金公鸡鸣条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村西头的三岔路口入莲花状,这里也是最早枣园祖先依靠酸枣丛生的沟壑土崖建造窑洞,安家建村的源头地带。枣园村最早的方位布局是“非”字体装,东西长街700米,南北分居各200多米。东门以老爷殿为界,西门以崖根的歪歪沟三叉路口为界,南门开辟于村上石头坡下南边直通郭村地盘,北门开辟于村下北边的“保家胡同”,其它的所有南北胡同都是没有出路的守村死胡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枣园最早的原始街道只有二三百米,上至村西三岔口,下至石头坡,南北两边是窑洞,村门建立在村街道的现在樊双斗和樊俊虎家门口小坡处。早期雏形的枣园村樊家兄弟三家究竟是哪几家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据追溯探源和古今人文考察,现在的樊德昌、德芳、德秀、德荣、德祥、德龙、德庆、德纯大家族为最早第一支,文选文章大家族为最早的第二支,清申、清廉、清汗、清爵、清怀、清云大家族为第三支,祯泰、祯家、祯祥、守亭、福来、成贵、成福、士达大家族为第三支,步云、步霄、守信、守智大家族稍后。也就说,以上就是枣园村的最早居民户。虽然说这块古老的地盘现在叫做枣园村老四队,并且随着新时代的不断发展又分割成四、六、七队(第四居民组27户、第六居民组21户、第七居民组30户)近八十户,不管是扩迁在村下东头的六组,还是扩移在村西崖顶的七组,这三大堆近八十户的原始祖居都是村西头枣刺沟壑里的最早三家后代。在全枣园村近300户居民和1300多人口中至今仍居全村首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也可以说,石头坡下的所有居民户有渊源存在着两种情况:一、是由石头坡上三大支樊氏家族分支出来的,二、是随后而来的樊姓氏族因同姓缘故群居在同一沟槽里的。随着村里樊姓氏族的不断扩大,又建立了三座樊氏家庙和樊氏集体墓园祖坟和石头坡上的樊氏书房场与村东头的关公老爷殿,东村门又扩移在老爷殿的前方位置。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早年常听爷爷说:先有枣刺窝,后有石头坡;逃难居住土窑洞,书房场里去上课;小南门上和尚寺,村下家庙祭祀歌;老爷殿前去叩拜,保佑后代安居乐。我家祖居老宅就在石头坡上右边的第二条胡同里,石头坡下面的左边就是我和童年伙伴经常要去玩的小南门。童年那些歌谣至今记忆犹新:小南门上摘软柿,看见郭村和尚寺,骑在树梢眼睁大,远处那是安邑塔……我家隔壁书坊场,棒砖玩耍捉迷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书房场紧靠我家祖居二伯父(樊中杰)家的南边是一排书房教室。听大伯父(樊中央)说他早年就在这里读过书,教书先生是本村发家胡同的樊怀义先生(樊登吉父亲),课本都是国学与计算,里面还有孔子画像。战乱年代停学了,直到国民革命和解放前后,学校迁移到了村东的关公老爷殿大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书坊场”成了大队部做豆腐、漏粉条、副业社、集体灶的场所;直到改革开放初期的1990年,书房场改做宅基地规划给樊安吉和樊许有家了,彻底结束了书房场的历史命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樊氏家庙至今在我的记忆里是清晰可见、颇值回忆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门前、门下、台阶、院心、室内都是用青石条和超大的砖块平铺而成。大门的两旁蹲着两个石狮子,呲牙咧嘴,煞是逗人。门额上有块石匾,上面凸刻着四个醒目劲字:樊氏家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门边挂着用铁皮卷成的广播喊话筒,进门后,是个照壁,壁心是“+ +”砖孔,壁孔两旁是石刻的对联:祖宗再远必祭祀,儿女虽勤须求文。壁后,便见庙院不大,能容二百来人,院的左厢房是大队保健站,右厢房是大队代销店,门房是大队革委会和红卫兵团部。正面是壮丽典雅的祖宗庙,椽梁都粗得很,装饰图案也古朴典雅,里面有塑像、兽图、祭具、供品、跪垫、香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当时,我还小,常随父亲开社员大会,在庙房里玩过捉迷藏,大孩子们钻在塑像后吓唬过我;庙院后面有一块宽阔场地,是养猪场和大队铁木业社,炉火正旺,铿锵有声,一派樊家兴旺之景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77年,由于大队部要迁往村东头老爷殿坡下北边的场地说是要改建新的枣园大队集体办公院落,村干部们当时也没考虑任何樊氏家族历史因素,便将村中的樊氏祖宗家庙推倒,拆掉了家庙正房、厢房、门房和砖院石台,削为平地,把所有庙院中的大小木头转移到存下的建筑工地了。“樊氏家庙”四字石匾也被当做无用之物,弃之路壕。当时,我17岁,正上高中,每等上学路过,总见到路壕里的“樊氏家庙”四字砖匾。万分可惜的是那时我年幼无知,没能捡起来收藏在家中代代相传,至今想来,后悔不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学校从早年的书房场搬迁到村东老爷殿院落,各别小班还占用过家庙院落,后来小学五年制改为七年制,就在老爷殿院落的后面又盖了两排新教室,再到后来幼儿园又占用了村东坡下的大队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村里的医疗所最早驻扎在樊氏家庙里,冯村的冯振海医生、小李村的翟医生,还有村中医生樊学昭、樊学恭、樊学仁、樊毛平、颜子杰都相继为枣园村的保健医生。医疗所离开家庙后,转在樊小河家的旧院落,后又迁在村东路口的颜子杰家院。枣园人在时代的进程中,步步向前迈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枣园村的关公殿位于枣园村原始部落村街东段路南,距离村下的“汽车路”400米左右。它是如今枣园村唯一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历史建筑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五、仁智村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顺着祖先立氏、皂角族根、乡韵家史、部落遗址的思绪,我又在苦苦追寻着这样一个深刻的话题:枣园的村魂在哪里?是什么?为什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把记忆的闸门锁定在我家的祖先堂前和早年枣园村中间的“樊氏家庙”里,那幅历代书写和篆刻的祖传话语回响在耳边:祖宗再远必祭祀,儿女虽勤须求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敬祖孝宗勿忘根本,勤劳节俭牢记求文。这是樊氏祖先留下的治家格言和传统家训。因为我们的前辈已经明确觉醒感悟到:勤劳简朴只是一种传统的平民美德,人的真正实力必须要有科学文化,改变人生命运,提高家族民族综合素质,必须要有充足的知识内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光靠吃苦耐劳和愚公移山的低头硬干精神,而没有智叟的刻苦钻研爆破巧取,那根本不适应社会的高速发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求文,求文,必须求文。于是,我们的祖先把这种迫切的希望寄托在了后代人身上。樊氏家人的名字里不乏有一个个“文”字辈。最惹人注目的是发家胡同的早年“文字辈”先人:樊文斌、樊文廉、樊文秀、樊文捷、樊文玉、樊文魁、樊文胜、樊文高,同时还有我的曾祖父辈樊文海、樊文轩,另外还有村西头的樊希文、樊文轩、樊文章和村东头的樊文学、樊文才。朝着这个求文目标牺牲一两代人的重点教育和供养,结果这些家庭都基本上走向了率先从教的文化家庭,同时也带动了一大批家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里我想说说我的家庭亲身经历:早年我十五岁左右的时候,每到清明节给祖先上坟扫墓,在大伯父二伯父和我父亲担着食品贡献盒子的带领下越过石头坡、路过家庙、拐进北门胡同,前往樊家坟的墓院处给樊氏祖先上坟。路过远门自家的樊守亭先生家时就可看到过他家门上悬挂的那块木质雕刻“文以载道”横匾。到了坟地,大伯父给我们后人讲祖先的故事:为了让我樊家后代牢记“祖宗再远必祭祀,儿女虽勤须求文”的“祭祖求文”家训,一代代人在上坟时一边领着新媳妇和儿孙在墓冢上滚枣蛋给老人瘙痒、在墓后处埋豆芽葱根祈盼得子得孙,另一个任务就是老长辈爬到墓地的柏树上挂毛笔。从地里回到家后。又让孩子们爬到家院窑洞崖顶的双枝柏树上挂毛笔,说是这样可以启发鼓励后人读书求文,成才成器!……这些早年故事我一直记忆犹新!“在我石头坡老家的窑洞里,有着一张供奉祖先的四方桌子,桌子上面摆着祖辈遗像和盘碟贡品,中间上方挂着先辈用手绘制的粗布家谱纪念堂,上面填写着已故的祖辈名字,布轴两边的对联就是“祖宗再远必祭祀,儿女虽勤须求文。”早年进入樊氏家庙后的青砖照壁两边也有这样的对联话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家风村魂在哪里?我又把记忆的闸门锁定在枣园村东的“关公姥爷殿”上。这座有着452年历史的明代关公殿宇文物,坐西朝东,长约18米,宽约15米,高度约20米,占地面积270平方米。仰视老爷殿,外观高耸大气,厦坡顶部斜陡深凹,前檐突翘,技艺罕见,堪称一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大殿前额立式木板上左边刻着“仁如天”,右边刻着“智如神”六个醒目大字;内廷宽敞明亮,外厅两根柱角一人之粗,内廷与外厅用古式花格木窗屏障分开,屏障门额上刻有四字“志虑忠纯”,至今仍然基本保存完好。该殿史料被收留登记在夏县博物馆文物保护档案馆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对关公老爷殿最最瞩目的是殿外上方的那排匾额文字:“智如神,仁如天”“志虑忠纯”。这既是对关公精神文化的写照,也是历代樊家人智慧总结的祖传家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仁如天,智如神”,中国国学伦理文化的精髓。司马迁《史记》一书,在开篇的“五帝本纪”第一章里阐述“帝尧”时这样写道:“帝尧者,放勋。其仁,如天;其智,如神。”意思是“开明的帝尧,他的仁德犹如覆盖大地的苍天,他的智慧犹如无所不晓的神明。”简而言之,就是说帝尧:博爱无疆,料事如神,从其德才兼备方面对帝尧进行了赞美,同时也激励人们用帝尧的精神境界来修炼自己,力求达到仁心善爱,才智超群,德才兼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志虑忠纯”四字出自诸葛亮的《前出师表》“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志虑者,志向和心思也;忠纯者,忠诚纯洁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何谓仁? 仁,儒家核心之理念,就是说一个人必须具备“博爱、虔诚、善念、孝道、礼仪、廉洁、勤俭”等等优秀优良的思想品质和境界情操,总归为思想道德方面的准则要求。何谓智?智,兵家核心之理念,就是说一个人要干大事必须具备的“学历、实力,智力、能力、见识、本事、技术、智慧、才华,总归为智力修炼方面的准则要求。何谓志虑忠纯?简言之就是初心不改,始终如一。弃燕雀小志,慕鸿鹄高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翻开儒家国学传统经典,字字句句无不体现着这样一些教育符号元素:仁义礼智信,温良恭谦让,忠孝廉耻勇……这些都是做人的起码规范准则和严格,很是符合中国社会道德伦理文化美德的“五常”做人规范礼教要求。而其中的“仁”和“智”是五常中的精髓核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以上美好字眼在枣园祖辈早年老者名中大有人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儒学是国粹,那我们就先从“儒”字说起。儒者,儒雅也,人们常把文化人成为儒人。你可别说,我们枣园村还真有这么一个“儒”名之人。在《天南海北夏县人》的一千多个名单中,我们“枣园村”唯只有一人,他就是石头坡上早年樊清申财主的二公子樊哲儒,其兄樊哲民。哲,文化先贤;儒,仁善博爱。枣园樊清申可是枣园村早年赫赫有名的人物:家业富裕、村中有位、身怀武功、当年领着颜光耀和颜光顺耀经常在小南门上面不远处的郭村和尚寺练习腿脚功夫,保家护村;和樊德昌樊振西等官人经常出面为村民办好事……樊哲民夏县高小毕业,早年是父亲的内外助手,当过枣园官人;弟弟樊哲儒(如今98岁健在),早年考上军校,参加八路军通讯员,入党提干,建国后历任绛县县委书记,临汾地区组织部长,山西省供销社主任,退休后定居太原。他的党龄七十九年,是全国为数不多的老党员老军人老干部老革命,受到党中央的最高嘉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儒学思想“德”为首,那咱就再说说石头坡上的“德”字辈老人。这是一个樊氏驻村最早最大的家族:樊德荣、樊德昌、樊德芳、樊德秀、樊德祥、樊德龙、樊德庆、樊德淳。由于这代人的德行进取,努力培养,使得后人中不乏出现了景字辈的各行各业能人:樊景福、樊景春、樊景茂、樊景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仁”字为名的全村上下分别有:樊怀仁,农会主席兼村长(万吉父亲,烈士,1939年8月在其毋堆被敌人暗杀)。樊宗仁,家住石头坡下的小南门对面,早年参加国民军,骑马挎刀,威风凛凛;樊学仁,枣园村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前夕的三十年老会计老中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智”字为名的分别有:樊守智,枣园村建国后第一任党支部书记;樊怀智,枣园村早年文化人士;樊可智,枣园村创业能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信”字为名的分别有:樊守信,枣园村老军人、老党员、退休于夏县电业系统;樊可信,枣园村早年老教师,离休老干部,老年理事会会长;樊怀信,枣园村老厨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礼”字为名的分别有:樊宗礼,金成庚妹夫,当年掩护柴泽民、嘉康杰闹革命,现退休定居运城;樊可礼,枣园村早年老教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义”字为名的分别有:樊怀义,枣园村最早的建国前后老私塾教师,枣园历史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枣园村早年历史上的女才子有二,一个是石头坡上的樊玉柱妹妹樊玉仙出嫁王村;另一个是老爷殿后面胡同底部的樊全才姐姐樊玉贤出嫁在西谷。这两位同姓同名的枣园才女都把自己的儿子起名为“学”,让后代刻苦学习,读书成才,其孟母教子良苦用心可见一斑。实乃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随之还有:樊怀勤、樊怀俭、樊怀温、樊怀良、樊学恭、樊清廉、樊忠杰、樊希杰、樊希勇……你再听听樊步云樊步霄樊步贤樊步高樊步忠樊步岗、樊凌汗樊凌云樊凌霄、樊清俊樊清峰樊清杰、樊思良樊思汗樊思敬、樊自忠樊自成樊云翔樊云鹏、樊登义樊登高樊登江樊登汗、樊廷东樊廷南、樊廷贵樊礼贵樊喜贵樊麦贵、樊明义樊明杰樊明轩……以上这些枣园先哲的名字元素中可以说包含着儒家仁智的全部理论精髓与鸿鹄大鹏之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早年枣园村石头坡下的小南门对面有户财富人家,家主叫樊载福,他有三个儿子,大公子叫樊登高(樊希勇樊希杰的父亲),二公子叫樊登江(樊廷章的父亲,樊宗仁樊宗礼的祖父),三公子叫樊登义(樊廷贵立贵喜贵麦贵的父亲),侄儿叫樊登汉(樊俊隆樊俊耀的父亲,樊海仁樊成福的祖父),至于樊保珠(樊志中樊志义的父亲)和登字辈家庭的同辈关系我不太清楚。这个大家庭业旺人兴,辈分距离比较大:我们熟知的樊希勇希杰兄弟俩是宗仁宗礼的长辈,樊廷贵四兄弟和樊希勇希杰两兄弟还有樊俊隆俊耀两兄弟是平辈。这个大家庭算是枣园财富家庭,也是革命家庭,也是干部家庭,也是文化家庭。听我逐个说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财主家庭,殷实富足,土地宽广,家兴业旺,文武合斌,堂明林茂……革命家庭:樊宗仁早年加入国民军,樊宗礼早年加入革命党协助金成庚柴泽民嘉康杰地下情报站……干部家庭:樊俊隆担任建国前的农会干部和解放初期的枣园村村长;樊家旺樊兴旺早年在垣曲、三一、水头工作,晚年退休退休。文化家庭:樊希勇升入师范任教一生,属于离休老干部,樊希杰早年考入青海农大,五八年因政策原因回村入农没能如愿。樊武师以工代干,投身校园,直到退休。樊建康考入大学,执教中学。樊海仁早年康中毕业,投身教学,直到退休。樊廷贵,老党员,早年村干部;樊立贵,解放战争援朝战争九死一生,转业后就职夏县公路段工作,儿子樊永师继承父班,直到退休。樊喜贵考入中专,夏县新华书店直到退休,樊小虎继承父班,敬业爱岗。樊麦贵考入中专,供职于夏县供销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枣园村开明财主绅士子弟樊绍业,当年毕业于晋南闻喜军政学校,他听过阎锡山的学堂演讲,在外供事正义,在村善待爱民,与当地的西下冯爱国财主子弟杜包合结拜兄弟,各自担任村里维持会长,并且在名义上和贾部司令贾真一称兄道弟,一边应付胡作非为的军阀,一边周旋山里的各路土匪杂牌军贾部来袭,一边和泊头村抗日九支队宋振山传递闻喜夏县日军情报,又一边在日军特务队长面前点头哈腰。一旦各村农会干部或者遇到纠纷冲突被抓,樊绍业就和杜保合秘密出动,通过各种关系说清保释,化险为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听说枣园村农会干部樊怀仁一夜之间失踪,樊绍业立即连夜派人寻找,结果第二天清晨只在其毋柏树附近的土埝下找到被砍尸体,可惜晚了一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樊绍业和村里的樊文玉关系特好,听说文玉儿子樊高宝在中条山战役不幸牺牲,他积极料理后事,解放后协助烈士家人办好烈士证,并推荐樊文玉为革命老人,送进运城革命养老院荣度晚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樊英贤,青年时代思想进步,和古垛村的樊马义关系要好,参加共产党跟随樊马义枪林弹雨,配合宋彦龙九支队打击鬼子土匪和伪军,作战勇敢,曾经在火线上被敌人枪弹击穿眼睛,子弹从左眼进去又从后脑勺出来,险些要命,后在村里担任枣园历届农会干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樊吉庆,青年时代思想进步,积极参军,加入共产党组织,在奔赴抗美援朝的鸭绿江边严阵以待,时刻待命,听从前线的指挥和调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樊立贵(永师父亲)学校毕业后加入我解放军队伍,英勇善战,喜报频传。解放后的1951年又披红挂彩参加了抗美援朝血腥战役,转业后被安置在夏县公路段工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樊廷栋弟弟樊廷南学校毕业后,参加我解放军队伍,1949年部队南下后在成都川西担任要职,建立功勋,文革含冤迁回老家枣园,后被平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下面重点以樊可信大家族为例,谈谈家风家风与村魂。说起这个大家族,我顺口来诗一首,可以做个概括:“壮志凌云冲霄汉,礼智信俊史可观,文武勤冲贵在学,三辈家史代代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是枣园村东的一个早年富户大家庭、革命家庭和文化大家庭。祖辈老大为樊凌霄,早年为村农会主席;老二为樊凌云,1932年在太原暗地反袁,参加我地下党被袁杀害;老三为樊凌汉,早年为我地下党默默传递情报工作……;。可谓“壮志凌云冲霄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到了儿手“可字辈”依次顺序为“可?、可?、可礼、可智、可信、可俊”;其中樊可智(樊文学父亲)青年时代为扫盲教员,后参军加入解放太原战役,担任部队总务后勤司务长,在战地服务队中受伤回家养病。樊可礼(樊勤学父亲)建前后参加教育工作,老教师,不幸英年病故;樊可信(樊永学父亲)也是建国前后老教师,退休后享受国家离休老干部待遇。樊可俊(樊冲学父亲),担任村干部,带领村民和家庭创业致富,直到终年。可谓“礼智信俊史可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到了孙手的“学字辈”依次顺序为“樊永学、樊功学、樊武学、樊勤学、樊冲学、樊冲林”;其中樊功学青年时代考入山西省财经学院,毕业后在河津铝厂银行工作,女儿樊青彩大学毕业,两个儿子均在金融系统工作;樊武学接替父亲在教育界工作直到退休;樊勤学勤俭持家,在果林产业致富中一把好手;樊冲学,早年参加高考录取到大学读书,毕业后,参加工作,不幸英年早逝;樊文学的儿子樊国琴,早年参军入伍,复员后回村建家立业,担任村干部,加入党组织积极为党工作,兼顾家庭机械修理和农业发展,同时鼓励两个儿子升学、参军,为国防建设贡献青春。可谓“文武勤冲贵在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通过以上家庭的“凌字辈”“可字辈”“学字辈”三代演绎,我们可以看出祖辈教育下一代要从小树立雄心壮志,“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而高翔”;要遵守祖先传承下来的美好传统道德规范,儒家五常的“礼教信义和智慧”要时刻牢记心中;最关键的就是教育下一代儿孙必须抓住学生时代的黄金年华,勤苦读书,“博学广识,学以致用”,勿忘祖辈流传下来的美好期盼与家风家训,努力为国、为家尽职尽责。可谓“三辈家史代代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个大家族的历代前辈照片保存完整完好程度和态度,可以说在村中确属少见、不多,我在被邀采访时,受到了樊文学、樊武学、樊勤学、樊冲林爱人、樊永学儿媳的热情提供和协作。只要大家族人都能这样的积极对待家史的整合与整理,我认为这对家庭下一代教育绝对有益无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时,我的思绪飞扬,一句句樊氏祖先的谆谆教诲犹在耳边:“祖宗再远必祭祀,儿女虽勤须求文。” ”仁如天高,智若神算,忠诚纯洁,孝祖求文”,这是先辈给我们后人留下的非常宝贵精神文化遗产和治家训规,万般皆下品,读书求真理。耕读传家,耕为勤苦,读乃智慧。我们要铭记于心世代相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时下,在中国走进新时代的强劲火热浪潮中,在国民物质经济繁荣富足的前提下,广大人民群众非常重视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尤其是在传统国学礼仪文化的回归和寻根问祖中,各民族各家族都大力提倡国学传统文化。时代在发展,出门在外的农村年轻人的观念随着城市的进步信息也在改变,可要彻底唤醒中国农民的传统观念,那确实需要综合教育与刺激,不然城乡差别永远存在。最关键的是思想观念要转变。只知勤苦节俭,那永远也富不起来。离开精神,离开文化,一切都无从谈起!仇富笑穷这是一种国民和村民的心态扭曲和社会通病,也是鲁迅笔下所谓的“麻木迂腐”阿Q者形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宗族的姓氏和村落的名称本身就是一种古老悠久历史的图腾标志,这不是主观认为的,而是客观形成的。其中蕴含沉淀包藏着生生不息的传统文化历史……枣园村名也是如此,任何字眼都无可代替她的神圣,它是一种非遗祖根文化的血脉相传……什么是传统?什么是经典?什么是国学?如何实现国人的灵魂再造和民族文化的传承?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更主要是人格的养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民族、宗族、家族、氏族本同一理:忘记祖先就意味着背叛;念祖传风贵在教育!如何提高村民的整体综合智力素质与思想境界?我认为只有咱祖先留下来的那九个字:“仁如天、智如神、须求文”! “仁智求文”,此乃枣园传统精神文化之“祖训”,之“”家风“,之”“村魂”者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当今都在比赛谁家谁家是村里的攒钱首富,可很少有人去比赛一下谁家谁家的家庭成员平均文化水平在一个什么等级。无知会毁掉财富,文化可创造财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人贵在思考,咋去思考呢,祖训“求文”,唯一出路!记住老爷殿前的那六个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仁如天智如神,深刻理解“仁”“智”,代代时刻不忘!这是一种根祖传承,血脉传承,文化传承,情感传承。民族史其实就是家族史的综合,国史村史家史个人史都是由小到大的综合!历史就是教科书,党史国史是对党员干部的教科书,村史家史则是我们对子孙的教科书。用习近平眼下的”回顾历史,学习强国”战略意识来说就是传统文化和非物遗产的竭力整合与践行。学党史,学国史,这是时代的最强音,可一个不了解自己村史和家史,甚至连自己亲老爷、亲爷爷的名字和照片都么有见过听过,那你兴致勃勃的举着拳头 “爱党爱国”,空呼什么政治口号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追溯枣园祖辈历史,传承仁智求文村风。这就是我土生土长的枣园村庄,这就是孕育熏陶我的历史人文环境。枣园是我家乡最美的名称,枣花是我家乡最亮的风景,通天街道呈现着龙的体态,关公古殿记载着仁智义勇。勤劳是我父辈最真的传统,钻研是我晚辈最爱的疯狂;时尚住宅来自于桃业经济, 快乐精神标志着人心豪情。勤劳淳朴为我祖先本色,钻研敬业乃我后人荣光。不管那岁月如何流逝,俺枣园人时刻都在昂首前程;无论我远行足迹走到哪里,都会把家乡枣园永记心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51年建国初期的“夏县人民政府印”和“夏县枣园村人民政府印”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老樑脊板上显示:大明国旹隆庆三年岁次戊辰月甲子日宜用卯时立柱上樑(1569年,距今452年历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第二块樑脊板上显示:清乾隆八年岁次癸亥暮春四日重修伏颁维新之后人文丰盛万世无疆(1743年,距今278年历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22年3月8日整理于西安</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