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呼兰河这小城里面,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p><p class="ql-block"> 我出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岁了。我还没有长到二十岁,祖父就七八十岁。祖父一过了八十,就死了。</p><p class="ql-block"> 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而今不见了。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荒去了。</p><p class="ql-block"> 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仍旧,也许现在完全荒凉了。</p><p class="ql-block"> 读着这段凄凉的文字不觉对萧红的童年产生了强烈的好奇。捧起一本《呼兰河传》让不老的文字告诉我们答案。</p> <p class="ql-block"> 呼兰河是一个并不繁华的小镇,他很小,小到只有东西、南北两条大街。在这两条大街的交汇处,却汇集了众多的商户,卖盐的,卖药的,看牙的应有尽有,热闹极了。在这样一个热闹的小镇里,小萧红却没有同龄的伙伴,唯一的玩伴就是自己的祖父,唯一的游乐场就是祖父开辟的种满了各种果树,庄稼植物的后园。</p><p class="ql-block"> 一篇《祖父的园子》记录了萧红快乐的童年,也激起了孩子们对《呼兰河传》的强烈好奇心。闲话少叙,快快开始我们的快乐阅读之旅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看着萧红躺在草丛里憨憨睡去的模样,我竟然痴痴地笑了。</p> <p class="ql-block">隔窗招手递黄瓜是萧红快乐的小游戏。</p> <p class="ql-block"> 急急匆匆回到家,找一处舒服的地方,拾起《呼兰河传》与萧红对话。</p> <p class="ql-block"> 作业写完了,宝贝们自觉捧起书本,在文字间漫步,在呼兰河里闲游。</p> <p class="ql-block">精品细读,笔墨留痕。</p> <p class="ql-block">多色区分,一目了然。</p> <p class="ql-block"> 《呼兰河传》读后感</p><p class="ql-block"> 五四班 王宇轩</p><p class="ql-block"> 刚买回来《呼兰河传》这本书,我便迫不及待地读了起来。虽然现在已经读过两遍了,但脑海里始终浮现着萧红调皮可爱的身影。</p><p class="ql-block"> 呼兰河这个小镇并不繁华。小村庄里到处都显得那么阴暗,在东二街道有个大泥坑,六七尺深,人和家畜无论是在晴天还是阴雨天都会受到灾难:淹死过小猪,闷死过狗、猫,鸡和鸭也常常死在里面。尽管如此,从来没有任何一个人说要把泥坑填平。这是书中第一张所出现的镜头,我不禁感慨:多么愚昧的人民,在他们的脑子里,就应顺应社会,顺应天意。</p><p class="ql-block"> 作者在文章中一直写到,我家的院子是很荒凉的,这就为里面人物的悲剧埋下了伏笔。文章中的团圆媳妇是一个美丽可爱的小姑娘,她才12岁,本该是一个无忧无虑,天真可爱的小女孩。可却被过早地卖给一户人家做童养媳,一个人孤独的生活在陌生的环境。尽管她尽心尽力的做事,可动不动还会被婆婆打骂。在人们眼里婆婆打她是为了让她更听话。没过多久,她就匆匆离开了人世。家人心酸的不是她的死,而是为了她花了那么多的钱,费了那么大的劲。这是一个亏本买卖。这难道不让人可恨吗?与其说团圆媳妇是被吓死的,还不如说她是被封建社会害死的。一个团圆媳妇死了,还有更多的像团圆媳妇一样的女人在受迫害。王大姑娘的死,胡家媳妇的死都让人愤慨。如果说以前的时代是地狱,那么现在就是天堂。在作者的描述中,她的童年是快乐的,也是寂寞的。她的活动主要就是家里的后花园,这一座大花园里,她和祖父一起干活、玩耍。</p><p class="ql-block"> 与萧红相比,与处在那个时代的孩子们相比,我们的童年是丰富多彩的,是快乐幸福的。我们有父母疼,有爷奶爱。可我们又有几个人懂得珍惜呢?</p><p class="ql-block"> 读完《呼兰河传》我觉得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好好把“学习”这门主业搞好,尽自己所能帮助父母干些家务。自己衣服自己洗,自己的书包自己背,自己的碗筷自己端,不再做“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少爷公主”。我们应该主动承担家务,替父母分忧,做一个新时代的好少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图片提供:五四班</p><p class="ql-block">编 辑:杨 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