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今天是父亲节,再有5天就是父亲的生日了,又是一个思念的日子……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今年是父亲百年诞辰,更加思念我们亲爱的父亲(张孝先)母亲(金淑英),无奈肆虐全球的新冠疫情将我们姐弟封步于石家庄、南京和苏州,无法去墓前祭奠,谨以此美篇,敬献给天堂的父亲母亲,遥寄我们姐弟无尽的哀思。并借此留住父母亲的桑梓情缘,维系父母亲家族的共同记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山东省荣成市宁津镇是父辈们生命的起点,母亲是16岁在这里入党参加了革命;父亲是18岁从这里参军入伍,走向全国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父母亲这一走就是几十年,都说“树高千尺也忘不了根”,家乡永远是父母亲魂牵梦绕的牵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山东省荣成市宁津镇洼里村,一个普通的小山村,父亲的根就在这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驻足村中的银杏树前,粗大皲裂的枝杆,擎起夏天一树浓绿,秋天一树金黄,硕大的树冠遮天蔽日。这棵银杏己有四百多年树龄了,爷爷奶奶在时它就在,它应该认识我的父母亲和伯父伯母,如今父母亲和伯父伯母都葬在了村西头的坟岗上,但它还在,真想听它说说祖辈、父辈们的故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爷爷张从茂,生于 1882年,故于1964年,享年82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奶奶王兰英,生于1883年,故于1960年,享年77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爷爷奶奶生养有5儿1女,还有17个象我一样的孙辈人,可以算得上是儿孙满堂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虽然在我的记忆里没有见过爷爷奶奶,但从父亲和伯父们的履历中能感觉到爷爷的开明远见,尽管当时家中并不富裕,爷爷却能坚持把5个儿子先后都送进村办学堂,或多或少念了几年书,父亲和四伯父还念完了高小,这为他们后来参加革命工作奠定了不可小觑的文化基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山东省荣成市宁津镇马栏耩村,是母亲心心念念的临海小村,家里的炕头与大海直线距离也就50米,这里有母亲的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姥爷尹厚卓,生于1901年,故于1944年, 享年43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姥姥王义子,生于1903年,故于1969年,享年66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非常遗憾,几次回家探问寻觅,也沒有找到姥爷姥姥的照片和墓冢,在此只能敬献一束鲜花,表达晚辈对姥爷姥姥的哀思。</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小姨姥姥王月娥,生于1910年,卒于2003年,享年93岁。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在祖辈亲人中,我只与小姨姥姥有过共同生活的经历。好象是1965年,母亲到福建出差数日,不放心我们姐弟四人在家,连夜赶到安徽巢湖,第一次把小姨姥姥接到南京。1966年至1968年期间,学校陆续停课,部队的孩子不能参加造反派,我们姐弟都在家当“逍遥派”。其实父亲最不放心的是母亲,耽心母亲在单位受冲击想不开,又多次将小姨姥姥请到南京,母亲在晚年一提到小姨姥姥,总会反反复复地念叨说,“小姨姥姥对咱家帮助最大,那段时间我每晚到家,你们姐弟都已入睡,只有小姨姥姥还在灯下缝补衣袜,煤球炉上热着饭菜等我”。也正是在那段时间里,我跟小姨姥姥学会了缝缝补补,而小姨姥姥盘腿坐在床上,戴着老花镜缝补衣袜的形象也深深地刻印在我的脑海中,她那勤俭持家的生活习惯影响了我的一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大伯父张忠志,生于1905年,故于1979年,享年74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大伯母马氏(早逝)</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大伯母胡玉凤,生于1913年,故于1989年,享年76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伯父伯母生养1儿1女:儿子张汝泉;女儿张汝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大伯父在村里学校上过几年学,失学后先在石岛跟着爷爷学徒当水手,后来去了东北,为了谋生跑了许多地方,最后和三伯父张寿堂在阜新日本人投资建设的新式发电厂干活,报酬相对高一些,又是和弟兄在一起,相互有个照应。因为有点儿文化,从学打铁开始,后来学些设备技术安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东北解放后,大伯父在东北电业管理局机电工程公司火力发电安装工程队工作,他的电力汽轮机组安装水平和能力在业界非常有名,他参加的阜新电厂的恢复重建,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嘉勉电:“庆祝你们在透平发电机安装工作中获得的成就。望继续努力学习苏联先进经验,发扬积极性,在今后的建设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绩”。之后大伯父又参加了齐齐哈尔发电厂建设,最后又转战到辽宁开原新建发电厂,并从此留在开原发电厂,历任工会主席、公司主任等职,直至退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二伯父张忠富,生于1908年,故于2000年,享年93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二伯母刘氏(早逝)</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二伯母毕桂英,生于1923年,故于2005年,享年82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伯父伯母生养有1女:张汝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二伯父曾和其他兄弟一起去“闯关东”,在东北阜新电厂干活,后因爷爷年纪大了,下地劳动有困难,就从东北回到山东,在家赡养父母亲,照顾外出工作几个兄弟的媳妇和孩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回到家乡的二伯父很快投身到抗日救亡斗争中,并于1943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期间参加民兵,先后参加了著名孟良崮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支前队伍,从胶东推着独轮车运送粮食、弹药到江苏、安徽、河南,还在战场上运送伤员,直到渡江战役前才随支前民工队返回老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1950年,二伯父作为基层党员骨干被抽调到乡供销社工作,一心为公、不谋私利,从普通职工做到供销社主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1966年,二伯父离休回到洼里村,又在大队负责治安工作,还热心村里的生产生活等事情…… 直至年纪大干不动了,才与老伴随女儿到辽宁大连、海南三亚生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二伯母自从嫁进张家,就和公婆一起生活。既要下地劳动,又要照顾公婆、操持家务。爷爷奶奶晚年时身体有病,特别是爷爷最后糊涂了卧床不起,二伯父在单位里上班不在家,都是二伯母一人在家伺候老人,喂水喂饭,端屎端尿,洗洗涮涮。有时老人从炕上下地活动,再上炕就上不去,二伯母一人搬不动老人,还要找邻居来家帮忙才行。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直到为二老送终。为此父母亲一生铭记,特别敬重和感恩于二伯父伯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三伯父张寿堂(原名张忠春),生于1911年,故于1989年,享年78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三伯母刘福荣,生于1918年,故于1972年,享年54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伯父伯母生养有3儿1女:儿子张汝才、张汝会、张汝文;女儿张凤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三伯父小时候在洼里小学上过几年学,16岁就开始外出学手艺讨生活,先是在烟台学打铁,尔后闯关东去了东北,先在辽宁,后到吉林,一直在电力建设行业工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全国解放后,新中国电业部门在东北把三伯父等从事过电力安装的专业人员集中到阜新,参加被苏军强行拆走发电机的阜新电厂的恢复重建工作,在1952年9月21日,得到毛泽东主席给阜新发电厂工程队的嘉勉电:“庆祝你们在透平发电机安装工作中获得的成就。望继续努力学习苏联先进经验,发扬积极性,在今后的建设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绩”。三伯父经验丰富,特别能解决锅炉安装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难题,在这一行业里享有较高声誉,做为东北地区的电力安装技术骨干,先后到西安参加了灞桥电厂建设,到富拉尔基、齐齐哈尔参加了新电厂建设…… 最后参加的是在佳木斯发电厂建设,并从此留在该厂,一直工作到退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四伯父张子祯(原名张忠泰),生于1914年,故于2003年,享年89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四伯母王玉凤,生于1914年,故于2011年,享年97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伯父伯母生养有2儿3女:儿子张汝平、张汝伟;女儿张汝珍、张汝玲、张汝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四伯父小时候在村里小学毕业。曾经到烟台铁匠炉当打铁学徒,不久又转行去了袜厂当纺织学徒,后来追随兄弟 “闯关东”去了阜新电厂打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从东北回老家以后,1945年2月参加革命,在胶东八路军被服厂工作,因有在纺织行业当学徒的经历,很快成为技术骨干,担任厂里的技术员,1947年2月入党。随着解放战争推进,解放区逐渐扩大,新生的人民政权掌握的纺织业也迅速扩大,四伯作为技术骨干,先后参加了潍坊、淄博、济南、青岛等城巿的军管接收工作,不断参加新厂建设、老厂恢复生产等工作,历任东海利生绸厂制造股股长、东胜织布厂业务股股长、华兴织布总厂工务部副主任、济南成纱厂支部委员、青岛军管会生产部人事科干事、青岛国棉六厂军代表秘书、人事科科长、华东纺织管理局青岛分局人事处干部科科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1958年3月,组织上派熟悉纺织工业管理的张子祯到潍坊,全程组织潍坊棉纺织厂建设和投产工作。并留任潍坊棉纺织厂厂长,直至1975年11月离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姑母张淑贤,生于1919年,故于1993年,享年74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姑父杨某(早逝)</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姑父卢芳林,生于1907年,故于1983年,享年76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姑母生养有1儿:杨由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姑母是家里唯一的女孩,也是村里入党较早的老共产党员之一,在村里劳动积极,群众关系好,曾担任卢家村妇女主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大约是1992年,父母亲邀请居住在北京儿子家的姑母来石家庄,说是退休没事了,请姑母来多住些日子。父母和姑母每天闲聊都是老家的人和事,脸上总是挂着满满的笑容。有一天晚上姐姐接到父亲电话,说姑母肚子疼送到和平医院了,姐姐赶到医院得知是卵巢囊肿扭转,是急诊,遂找了妇科主任给做了手术,术后确诊是卵巢癌晚期。以术后照顾的理由,让父亲把表哥表嫂叫到石家庄,在病房里把姑母的病情告诉了哥嫂。次年病危,父母亲又专程去北京探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姑父卢芳林是共产党员,曾担任过所后卢家村村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父亲张孝先(原名张忠廉),生于1922年,故于1995年,享年73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母亲金淑英(原名尹淑莲),生于1923年11月,故于2018年2月,享年95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父母亲生养2子3女,长女张战利生于1945年,残酷的战争环境让父母迫不得己将她寄养于百姓家中,未满周岁就夭折了。另有儿子张战平、张琳;女儿张战地、张战卫。</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父亲自幼在村小学读书,亦曾与4位伯伯一起在辽宁阜新电厂打工。1940年返回山东后参加了八路军,1941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期间任荣成独立营指导员,胶东军区教导二团(胶东抗大)政治部干事。解放战争期间任华野九纵组织部干事,团政治处组织股长、营教导员,师政治部直工科长。曾参加孟良固、周村、潍县、济南、淮海、渡江、淞沪等战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新中国成立后,赴朝作战抗美援朝,任团政治处主任,参加了第二次战役新兴里作战,全歼美军“北极熊团”的战斗;参加了第五次战役的金城防御战、东海岸守备战。回国后任团副政委、政委,师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副政委、政委,军副政委、政委,最后在军区政治部顾问的岗位上离职休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父亲曾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独立功勋荣誉章、淮海战役纪念章、渡江胜利记念章,1982年被选为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母亲193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做妇救会工作,从副村长到区妇救会工作,抗日战争胜利后接收新解放区威海,担任里口区妇救会主任、解放战争时期在栖霞马疃区担任各救会主任,1948年参军。在9纵27师政治部民运科当干事,跟随部队参加了大汶口打援,济南、淮海等战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12月转业;1950年10月再次参军,拟入朝作战,后因怀孕,改任师留守中队副队长,至部队回国于1953年6月第二次转业。先后在华东物资局下属的其美仓库、真如仓库、江苏储备物资处任指导员、科长、股长,后跟随父亲北上,在邯郸轴承厂、石家庄卷烟厂工作,1980年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五十四所组织处副处长岗位上离职休养,追随父亲去了条件更加艰苦的甘肃张掖、兰州。</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母亲一生获得三枚纪念章:淮海战役纪念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70周年纪念章各一枚。</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姨母尹淑慧,生于1925年,故于2007年,享年82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姨父程远玉,生于1924年,故于2007年,享年83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姨夫姨母生养有2儿2女:儿子程广福、程广才;女儿程广英、程广荣。</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姨母小时候在马栏耩村学校里上了3年学,姐姐参加革命不在家,弟弟尹传钊年幼,家里缺少劳力,不得己辍学在家帮助母亲种田、做家务。解放后1952年和宁津所柳村复员军人程远玉结婚。婚后,先是在丈夫家务农,1958年“大跃进”期间东北大规模建设,一家人响应党的号召支援东北建设,定居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姨夫1947年6月参军入伍,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军后跟随部队参加了淮海、渡江、淞沪等战役,上海解放后所在部队改编为上海公安总队,不久复员,回乡担任过村长、村支部书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舅舅尹传钊,生于1944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舅妈刘映春,生于1948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舅舅舅妈生养1儿1女:儿子尹永志;女儿尹彩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舅舅从小在本村小学读书,小学毕业后在家务农,曾在村里当过会计,1978年开始任荣成市宁津镇信用社代办员。由于姐姐金淑英、尹淑慧都在外地工作,舅舅舅妈赡养姥姥终老。为此,父母亲对舅舅舅妈一直心怀感激和愧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舅舅舅妈:你们是父母现存唯一的亲人,也是我们唯一的长辈,外甥、外甥女们恭祝你们健康长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父母亲自参军离开家乡后,跟随部队南征北战,直至全国解放建立新中国。在这之后父母曾有过四次桑梓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第一次桑梓行大约是1952年父亲抗美援朝结束、班师回国,当时母亲、姐姐和我都在曲阜,按照判断肯定是带着我们姐妹俩的,只是那时年幼,一点记忆也沒有留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上面这张照片是从父母亲留下的影集中找到的,应该是父亲这次回家时为爷爷奶奶、二伯父伯母和汝卿姐拍下的照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第二次桑梓行是在1958年,父亲利用青岛疗养和北京读书之间的时间差,只身回家看望父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第三次桑梓行,是1964年爷爷病逝,父母亲带着两个弟弟回到洼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可能由爷爷去世,说到家族家谱的事,这次父母亲回来后,就琢磨着给我们姐弟四人改名字,依次是张汝雯、张汝霞、张汝璠、张汝琳,理由是在张家,父辈名中间字为“忠”,我辈名中间字为“汝”。但不知为什么,张战地和张战平的新名字沒有启用;张琳则去掉中间那个“汝”字,延用至今;只有我的名字因为正好升初中,报到时按父亲意愿启用了新名张汝霞,直到1966年秋,那时做为红卫兵的我,认为按辈份取名是“四旧”的一套,沒有跟父母亲商量,自己拿着户口本跑到派出所,就把名字改回为张战卫。</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这张照片拍摄于1981年春节,父亲从甘肃张掖回河北石家庄休假,二伯父四伯父都已离休多年,相约从山东荣成、潍坊来石家庄与父亲小聚了一周,分手时伯父们眼眶都红润了…… 当时我还不甚理解,都是离休不上班的人,啥时想了随时都可以再聚的。现在我体会到了,那年二伯父73岁,四伯父67岁,他们肯定己有力不从心的感觉…… 事实与他们所料,那次就是兄弟三人的最后一次团聚,这张照片也成了兄弟三人的最后合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那段时间恰巧我和老公也在家休假,成建华有幸天天帮着父母亲烧饭做菜,招待两位伯父。</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第四次桑梓行是1992年国庆节,那年父亲70岁。我接到父母亲的电话,说济南军区曲继宁副政委快要离休了,特地邀请去叙叙旧,顺便回趟老家,如果能请到假,希望我和成建华能够同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那次曲叔叔专门安排了一辆军车,先陪同父母亲游玩了泰山、曲阜孔庙,并如期在威海与我们汇合。沿海继续行走了刘公岛、青岛崂山、蓬莱岛、烟台市、荣成市、洼里村、东墩村、马兰耩村、潍坊,重返济南,还车告别回石家庄,全行程10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到荣成时天色己晚,在县委小食堂吃的晚餐。那顿晚餐吃的什么菜记不住了,但玉米饼真的是永远忘不了。平日里常听父母亲说起老家在熬鱼的大锅边上贴的玉米饼有多么好吃,总似信非信。餐桌上的玉米饼是当点心,按人头上的数,且只有手掌心那么大,我咬了一口,确实香,有玉米的清香、锅烤的焦香、还有饼边浸到鱼汁的鲜香,忍不住扯扯身边父亲的衣袖,悄悄问,“能不能再上一份玉米饼?” 父亲真的开口要了,过了一会儿,招待人员说 “对不起,厨师已经下班了。” 后来父亲把他的那个玉米饼给了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走进洼里村,父亲边走边看,这个他出生、童年生活、早年战斗过的地方,往事依稀…… 一路上,父亲为我介绍了几家亲戚,当晚就安排我和成建华借住在张大春哥哥家。当时多数人家都翻盖了砖瓦房,二伯父伯母老两口还住着爷爷奶奶留下的石头海草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进了家门,父母亲与二伯父盘腿坐在炕上,聊父亲参加革命,聊父母结婚,聊养伤,聊过去这个家,聊爷爷奶奶的晚年生活…… 二伯母则在炕头的灶边烙饼。小时候就常听父母夸奖二伯母烙的饼好吃,这一尝果然名不虚传,二伯母边做边教我和成建华:“和面时要一半用开水烫,一半用冷水和,这样做出的饼不硬;擀成薄饼后要多抹猪油,多加葱,卷起来再擀成饼,这样做出的饼层数多;烙饼时要勤翻身,翻身的时候铲起饼要重重摔打在锅里,这样做出的饼不仅起层,而且酥脆”。回到苏州后,我们试烙了几次,都远不如二伯母烙的饼软酥香,写信咨询父母,给出的原因是木柴灶火与煤气灶火的区别,从此不再试烙。</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从家中墙上镜框里的照片可以感受到,二伯父在家里照顾父母亲的同时,心里还牵挂着在外工作的弟兄们,经常让女儿写信给他们,询问他们在外面工作生活情况,告知父母及家里情况,让他们在外面安心工作。得知大哥张忠志、三弟张寿堂去世消息后,他都不远千里前去看望。当父亲张孝先、姑姑张淑贤去世时,他已年迈不能外出,在家里难过得哭着说:“去不了啦!” 表现了极大的悲痛与无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父母亲虽然是时隔30年回家,却很低调,没有打扰村干部和村民,夜晚就住在二伯父家,也不知他们聊到几点才睡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次日早餐后,二伯父带着我们去看爷爷奶奶的坟,在村子西头坡地的一道沟里,荒草漫漶,坟几乎平了,碑文亦模糊难辨,不易找寻。父母亲不信烧纸钱、供食品什么的,只是默默地跟着二伯父一起把坟周的杂草拔干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午饭后告别,4位老人握着的手久久不松…… 那年伯父84岁高龄,腰痛、腿脚也不那么利索了,我问伯父,“您这么大年龄了,身体又不好,为什么不和女儿一起生活?” 伯父说,“爷爷奶奶在时,要帮助爷爷奶奶守着这个家,爷爷奶奶不在了,是为弟兄们坚守这个家,无论谁回来,都有家人,有热炕热饭”。此话让我感动,且此生难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深深眷恋着故土的父亲肯定不会想到,这一次竟是他同“生于斯,长于斯”的家乡的决别。</b></p> <p class="ql-block"><b> 马兰耩村与洼里村相距只有5公里左右,温差却很大,在洼里村穿着衬衫正合适,到了马兰耩村穿着毛线衣还冷得发抖。关于母亲的家,父亲的比喻是:“躺在床上看日出”,虽有点儿夸张,却也有那点意思,如若换成“躺在床上听海涛”会更贴切。当晚,舅妈为我们包的鲅鱼饺子,父母亲吃得津津有味,晚上父母亲就挤住在舅舅家,我和成建华借住在舅舅的朋友家。</b></p><p class="ql-block"><b> 次日天刚微亮,父亲就喊醒我们,到村头海边看日出,真的很美很美。</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上午我和妈妈跟舅妈到邻村海边的礁石上铲海蛎子,中午就用海蛎子做的父母亲最喜欢吃的小海鲜疙瘩汤。</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讣告】“……张孝先同志在5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忠于人民忠于党。他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思想上政治上同党中央、中央军委保持一致。他严于律己,廉洁奉公,作风正派,顾全大局,保持和发扬了我党我军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光荣的一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组织的评价是对父亲戎马一生的肯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备注】这张照片是父亲刚离休时请宣传干事拍的,看出父亲挺满意的,冲印了5张5吋的,给母亲和我们四个子女各1张,明确说了有朝一日人不在了,算是给各家留个念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2007年趁着五一假期,张战平驾车,载着母亲、我和张一戎回老家转了一大圈……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第一站是潍坊。时年93岁高龄的四伯母与84岁的母亲,妯娌俩精神矍铄,满面红光,边聊边笑那么开心!两家四代人在饭店共进晚餐,夜宿大哥张汝平家,早餐大嫂做的猪肉馅饼,我一直生活在南方,那还是第一次品尝到馅饼,特别好吃!</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第二站是洼里村。一进村我们直奔村西山坡,给爷爷奶奶、伯父伯母们扫墓,结束后我们陪着妈妈在祖辈老屋门前凝望着爷爷奶奶用一辈子心血和汗水筑建而成的石头海草房,心情很是复杂。二伯父伯母离开老屋十余年了,柴草堆占据了过道一半,院内长满荒草,大门漆色全无,沧桑己衰,但它承载了祖辈父辈整个家族的共同记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第三站是马栏構村,舅舅舅妈知道我们陪母亲回去,买了太多太多的海鲜,装满庭院里大大小小的盆,有的品种我还是第一次看到。且不说在舅舅家顿顿吃海鲜,离开时舅舅还在汽车后备箱里塞了不少海鲜,满满的都是亲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父亲离休前有段时间多次提起要回老家安家,想象着在海边晒太阳,吹海风,听浪拍岸,赶海吃点小海鲜做的疙瘩汤或面条……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姐姐从当时的医疗条件,子女情况,本人年龄等综合分析,最终说服父亲,将叶落归根的意念埋进了心底,把离休后的家安在了石家庄27军干休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2010年清明,张战平、张琳、张汝平、张汝伟兄弟四人相约,将父亲的骨灰与四伯父伯母的骨灰结伴送回故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至此,父亲兄弟五个都回到爷爷奶奶身边团聚了。自故忠孝难两全,父亲在世时自己践行了“生前为国尽忠”,父亲过世后我们姐弟帮助父亲实现了“死后回归故里陪伴爷爷奶奶”的宿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悼词】…… 我们的母亲不愧是有着80年党龄(1939~2018)的老党员,离休后仍然紧跟国家发展形势,努力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同城时亲自参加组织生活,异地居住时每年向支部作书面思想汇报…… 母亲的言行得到单位组织的高度认可,于2003年(80岁)再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母亲的最后述求是:“到单位问一下组织,我身后的骨灰盒上能不能覆盖党旗?” 这虽然出乎意料之外,但让我们姐弟肃然起敬,并助成此愿……</b></p> <p class="ql-block"><b> 2019年清明,我和成建华、张战平和林宁、张琳和孙艳相约一起送母亲骨灰回老家与父亲骨灰合葬。</b></p><p class="ql-block"><b> 下葬过程依村俗村规,由原村支部书记张永秀主持,张罗一些乡亲拿着工具和供品前来帮忙。安放好母亲的骨灰盒,我们接过乡亲手中的铁锹,深深地铲一锹黄土,轻轻地撒在父母亲的骨灰盒上,算是与父母亲做最后的道别,从此我们再也见不到至亲至爱的父母双亲!咫尺之距,阴阳两隔……</b></p><p class="ql-block"><b> 父亲:在您病重期间,我陪在床边,您什么也没有说,但我们知道,您最放心不下的是母亲…… 您走后,母亲在我们姐弟的精心呵护下,与我们一起度过了22个春秋,以95岁高龄辞世。我们深知,您和母亲50多年相濡以沫的情感,我们姐弟谁都替代不了,今天我们把母亲送回到您的身边,请您好好照顾。</b></p><p class="ql-block"><b> 母亲:您生前与父亲离多聚少,现在可以与父亲朝夕相伴了,有父亲陪伴您,我们姐弟都放心,也请您把22年我们姐弟的情况跟父亲聊聊,让他老人家一定放心。</b></p><p class="ql-block"><b> 舅舅尹传钊和表弟尹永志、三伯父之子张汝才、四伯父之子张汝平、张汝伟也参加了父母亲的骨灰合葬仪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平时大家难得相聚,父母合葬忙碌半天,中午邀请热心相助的父老乡亲在镇上聚餐,以示感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下午分手前,我们兄弟姐妹们拍下了这张珍贵的合影,毕竟对于这么大的家族来说,我们这一辈兄弟姐妹能如此这般相聚的机会实在是太少太少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2021年是父亲去世25周年、母亲去世3周年。我和成建华与张战平林宁再次相约,回到洼里村,舅舅也早早赶到墓地,与我们一起跪拜父母亲(姐姐姐夫)。</b></p> <p class="ql-block"><b> 难得回去,我们照例祭拜了爷爷奶奶、祭拜了四位伯父伯母,愿他们在天堂一切安好。</b></p> <p class="ql-block"><b> 父亲喜欢吃面疙瘩汤,记得小时候物资供应紧张,买什么都要凭计划凭票,但只要父亲回家(非常难得),母亲总会做一次面疙瘩汤,虽然量不多,我们姐弟总能跟着沾点荤腥。</b></p><p class="ql-block"><b> 这次的晚餐我们品尝了一大盆宁津镇特色食品“小海鲜面疙瘩汤”,那疙瘩大小均匀,富有嚼劲;那汤汁鲜美无比,太好吃了!吃了2碗还意犹未尽,次日晚餐大家不约而同又点了一大盆不加海鲜的面疙瘩汤,依旧好吃,难怪父母亲对面疙瘩汤如此喜欢,念念不忘。</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尊敬的爷爷奶奶、姥爷姥姥,父亲母亲、伯父伯母们:现在荣成建设得可好了,通了高铁、建了核电站,东诸岛的旅游观光搞得风生水起,白天海滩停满全国各地车牌的自驾车,晚上各家海草房民宿生意红红火火……</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张永秀,按辈份,是我们没出五服的叔叔,村里的老党员、老支部书记,今年还荣获了中共中央组织部颁发的“光荣在党五十年”的纪念章。</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秀叔:自从二伯父伯母年迈后跟随女儿离开洼里村,村里再也见不到父母口中常念叨的祖辈们,那些熟悉亲切的父辈们也先后离去,永远安眠在村子西山坡的祖坟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我知道,在外数十载的父亲母亲、伯父伯母们的骨灰能够陆续回归故土,都是您在村里帮着协调安排;我们这些小辈每次回村安葬父母、祭奠祖辈,也都是您亲自安排、亲自陪同;特别是这次,战平的车前轮卡落在排水沟壕,又是您招呼村里的乡亲,帮忙把车抬上了道,让我们一次又一次地感受到家乡浓浓的亲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在这里,我特别想代表我们全家向秀叔表达最诚挚的感谢!!!并恭祝秀叔和婶婶健康长寿!!!</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