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永胜边屯文化博览园园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抓住机遇、科学规划,稳步开启永胜旅游产业</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过去,永胜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县,历史上是云南省属重点“商品粮基地”之一,长期享有“滇西米粮仓”的美誉,其生产的粮食曾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强有力地支撑着整个丽江境内的粮食供应,确保着丽江的粮食安全。改革开放以来,永胜也和丽江市内的其他县(区)一样,在经济、社会等方面得到了快速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质量实现了质的飞跃。但是,永胜境内地形复杂,金沙江跨过虎跳峡,调头向南进入永胜,绕过太极再左拐向东,然后回头转北,绕流县境的西、南、东三面215公里而从东北出境。全境西北高、东南低,海拔差距较大,境内的许多坝子(小盆地)与坝子之间往往是江河为界、山梁阻隔。长期以来,由于缺乏连接外部的较高等级公路,道路交通基础设施严重滞后,全县处于严重的交通闭塞状态,以致在过去漫长的时间中,享誉世界的丽江旅游业与一江之隔的永胜毫不相干,及至如今,永胜的旅游产业仍处于尚待开发的状态。然而,近几年来,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系列政策的相继实施,特别是丽江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道路交通设施建设的突飞猛进,给永胜旅游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p><p class="ql-block"> 其中,目前业已动工、规划四年左右建设竣工的丽(江)--攀(枝花)高速公路,自西向东相继串联着永胜境内金沙江上的金安桥、龙开口水电站的两大高峡平湖和红豆杉之乡大安、白猴故地松坪、鱼米之乡三川、高原明珠程海、澜沧卫城故址永北、他留山乡六德等乡镇,通达着丽江至攀枝花乃至四川成都的东涌西流的芸芸车辆。丽攀高速通车后,从丽江到永胜只需不到一小时的车程,攀枝花到永胜的距离也将大大缩短;即将立项建设的大理--永胜高速将自南向北串联着永胜境内的温泉之乡片角、高峡平湖涛源、边屯之乡期纳、明清古镇清水、边屯文化博览园、高原明珠程海,继而在永胜县城东侧与丽攀高速相连接;永胜--宁蒗高速公路也即将开工,该高速与丽攀高速交汇于永胜县城。届时,大攀高速和永宁高速公路一起,承运着昆明、大理至永胜至泸沽湖南来北往的莽莽商旅。这样,在今后的3--5年或更长一点的时间内,丽攀高速、大永高速、永宁高速等高等级公路,都将在永胜县城实现东、西、南、北的大交汇,从而彻底改变永胜交通闭塞的窘境,并串联着永胜多个富庶的坝区及其蕴藏了千百年至今尚待开发的丰富的人文和旅游资源,把永胜全境推向良好的道路交通前沿区位,为永胜的旅游产业大开发乃至全县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带来重大的历史机遇。</p><p class="ql-block"> 经过二十多年的艰苦创业,丽江旅游产业实现了空前的蓬勃发展,成为了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但是,如今丽江的旅游产业也和国内其他旅游胜地一样,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实现旅游产业优化升级,业已迫在眉睫。因此,丽江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丽江旅游二次创业的宏伟目标,宏观上创建滇、川、藏大香格里拉旅游圈,微观上激活并开发市内尚待开发的优质人文和景点资源。因而,开发永胜旅游产业,一方面可以形成许多全新的旅游环线,诸如:昆明--大理--丽江--永胜--攀枝花--昆明,大理--宾川--永胜--泸沽湖--丽江--大理,攀枝花--永胜--丽江--泸沽湖--攀枝花,等等。这些旅游环线的开通,必将彻底改变对过去从大理--丽江--泸沽湖,又从泸沽湖--丽江--大理,或是从攀枝花--丽江,又从丽江--攀枝花这样的单一原途往返旅游线路状况,使丽江的旅游链得到更为有效的延长,从而延展丽江的旅游产品,扩充丽江的旅游内涵;另一方面,由于丽江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每年都有上千万的国际国内游客涌入丽江,特别是在重大节假日期间,丽江的游客人满为患,迫使丽江的旅游景点超负荷运转。而如果永胜的旅游产业得到有效开发,不仅可以将拥挤在丽江的游客有效地向永胜方向进行疏散,而且可以在从昆明、大理、攀枝花等向丽江的旅游线路源头进行疏导,使游客在进入丽江的各条环线上进行有效的相向环流,从而形成环线众多、环流通畅、景点多样、产品丰富的丽江旅游新格局。</p><p class="ql-block"> 此外,从海拔和气候特点看,丽江绝大部分旅游景点的海拔都在2200米以上,海拔相对较高,气候相对寒冷,而永胜绝大部分的旅游资源富集地的海拔均在1500米左右,气候温和,秋冬如春,秋、冬、春三季均为休闲度假的极佳地方,恰好为丽江提供着极为有效的气候补充;从自然资源看,丽江山美,永胜水秀。程海湖湖面70多平方公里,盛产养生精品螺旋藻、红球藻,还有美味可口的土著鱼、土特产。目前在环绕永胜的金沙江上建起了金安桥、龙开口、鲁地拉、观音岩四座梯级水电站,这四座电站的四大高峡平湖高低依次,湖湖相连,绵延215公里,平湖两岸山崖耸峙,树高林密,村落星点,风光秀丽。特别是涛源境内的鲁地拉水库,过去的滚滚波涛,如今在峡谷之间聚成明镜似的平湖,水深湖阔、湛蓝如碧,一汪清澈的江水倒映着两岸雄健的群山,刚山柔水融为一体,展现着大自然刚毅与柔绵的和谐之美。这里还曾有汉唐至明清时期从巴蜀通往大理的古驿道之上的津关要隘——金江古渡,既埋藏着新石器时期的古老文明,又传说着杨升庵吟咏“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的悠悠回声,还保持着水稻单产最高的世界纪录。还有三川的翠湖,大股小股的甘泉从黝黑的石灰岩下缓缓涌溢,漾成潭,聚成湖,汇成渠,流成河,清清的,蓝蓝的,春夏秋冬不增不减,汩汩地流,静静地淌,养育着千亩荷塘,灌溉出万亩稻香。永胜丰富的秀水,必是丽江旅游绝佳的裨益;从文化资源看,丽江古城、东巴文化、纳西古乐……彰显着少数民族文化的辉煌灿烂,而永胜的边屯文化则蕴藏着千百年来汉文化在边疆地区积淀着的丰厚底蕴,记录着历朝历代中原汉民军屯、民屯、商屯和开发边疆、稳定边疆的辉煌历程,激发着千千万万边屯后裔寻根探源的热情。毛氏文化是永胜独有的珍品,她记载着毛太华西迁屯戍、东归湘楚的足迹,传说着毛家湾的诱人神秘,强有力地吸引着当代人对一代伟人毛泽东发自内心的崇敬。还有神秘的他留文化和土司文化,回响着民族团结的优美旋律……以永胜边屯文化为典型代表的边地汉族文化与丽江众多的少数民族文化一起,展示着丽江旅游文化的绚烂多姿和无穷魅力;从人文资源看,永胜汉民族的风俗、礼仪、耕读风韵、乡土人情,饱含着边地汉文化的浓浓情趣,瓷、陶、银、铜、珐琅等工艺器具,以及野生菌、螺旋藻、中药材、土特产……都是开发旅游产品的丰富资源。永胜的饮食深受华夏文明、中原文化、湘楚特色和巴蜀风味的影响,饱经儒家思想、道家学说、墨家理念和当代文明的规范,早已成为丽江旅游的重要支撑。</p><p class="ql-block"> 再则,近几年来,永胜县内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得到了快速发展,产业布局、经济结构实现了进一步的优化,发展旅游产业的社会意识得到了进一步增强。特别是边屯文化博物馆从2011年12月26日开馆运行以来,平均每天入馆参观的游客仍超过百人,重大节假日每天接近万人,截至2014年3月底,入馆参观的国内外游客总人数超过了29万人次,并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为永胜的旅游产业发展奠定了一定的人气和舆论基础,营造了良好的市场氛围。但是,目前永胜还未建立较为完整的游、购、娱、吃、住、行等旅游设施,必要的旅游景点尚未得到开发,游客来到边屯文化博物馆仅能参观。因此,永胜迫切需要尽快开发旅游市场。</p><p class="ql-block"> 凡此种种,决定着永胜必将成为丽江旅游二次创业的重要基地,继而成为丽江乃至整个大香格里拉旅游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永胜的旅游产业开发势在必行,而其当务之急在于抓住机遇、科学规划。其中,最为头等的是本着与时俱进的精神,以全方位地融入丽江旅游二次创业和大香格里拉旅游圈的创建为基准,用宽阔的视野、全新的观念,全面审视永胜的旅游资源,并严格遵循旅游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编制永胜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并以之规范和统领全县的旅游开发,继而稳步开启永胜的旅游产业。</p><p class="ql-block"> 2014年3月29日</p>